只有不停地奔跑 才能停在原地 辽化三小教师假期培训记实

辽阳市宏伟区辽化三小

<p>  7月30 日和31日两天,辽化三小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五期研修班直播培训,聆听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教育专家就“深度学习”这个主题进行的研修培训,收益匪浅。这次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令我们一线教师如沐春风。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当今,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专业引领,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将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进行融合,激起内心的感应,碰撞教学思维的火花。 </p> <p>  深度学习要让教师教得深入。深度学习中,教师不能是单方面的。所谓的“教”不能是独立的,没有学生的学就没有教。如疫情期间的教师线上教学,有些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单方面的进行教学设计,录制微课,而电脑的另一端,学生更没有主动参与,只是倾听,并没有情感体验等,所以很多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这就是浅层学习的表现。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好深入引导呢?首先,教师要设计符合单元主题的,具有挑战性的一些问题和活动,设计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情,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发展。其次,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一步步深入地带领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彩笔绘生活,写清一件事》—— 四年级习作单元教学设计这个案例的讲解中,团队的教师就习作单元的单元活动中如何设计问题、修改问题、呈现问题等进行细致地讲解,这样遵循着单元主题和学生主体的原则进行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教师也能够进行更深入地引导。</p> <p>  深度学习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学习就是让学习真正发生。这里指的学习并不是学生自学,而是学生的学习。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第一课时很多时候是学生的自学,自学生字词。第二课时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课文分析,这个学习学生的参与度如果不好,则又是单方面的学习,并没有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培训时教授所讲的《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的学习,如果学完后学生只能背诵和默写,那就是浅层次的学习,没有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但反之,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在李白的浪漫与坦荡中感受“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美,想象“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境界,亦或者领悟到苏轼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学道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语言美,那么这才是让学习真正的发生。</p> <p>  深度学习要有整体单元的规划。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构建是以单元为主题,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每个单元中清晰的呈现。我们不能将单篇课文孤立出来,不要单独地教教材。我们是要把课文放在单元中去理解,去审视,用课文做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更好地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比如培训中宁波市金晓润团队的《大自然的画卷 生活中发现美好》——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整理教学设计案例,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如何从整体单元框架中去实施开展教学。</p><p> 总之,深度学习是以立德树人为 根本,让学生能够成为活生生地创造美好生活的个体,具有责任感和担当感的学习。培训虽然结束,但三小教师还将继续紧跟着专家的足迹在学科深度学习这个教研主题中继续研究,继续实践,力争在教学上有更好的突破,让深度学习为学生创造未来更美好的生活。</p>

学习

学生

教学

教师

单元

深度

设计

培训

课文

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