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夏天的味道,骄阳似火,炙烤大地。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连同思绪一起飘逸,一时找不到心灵的静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顶着骄阳来到舒心的童话城堡,聆听“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五期研修班。心里顷刻间便静了下来,融化进这片天地之中。</span></p> <p> 听到深度学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心理学中的深层学习。在听了北师大教育学部郭华教授的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后,才明白原来是有区别的。</p> <p> 那深度学习与心理学上的深层次学习的区别是什么呢?</p><p> 在这里,郭教授讲到,<b>心理学</b>意义上的深层学习是培养高阶思维。而<b>教育学</b>意义上的深度学习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培养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p><p> 深度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高阶思维上,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培养思维,能力,有责任感,担当感的社会人。</p> <p> 所谓的<b>深度学习</b>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p> <p> 郭教授讲到,深度学习内容是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单元。太简单的内容,没有挑战性,学生没兴趣。太难的内容,学生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目标,就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不得不提到,维果斯基的<b>【最近发展区】</b></p><p> 学生现有的水平,通过教师引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桃子。”</p><p> 给我们的启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走在学生学习的前面,进行引领。</p> <p> 深度学习的五大特征,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去做。</p><p>1.<b>联想与结构:</b>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及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进行建构。</p><p>2.<b>活动与体验:</b>真正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设计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学习活动。</p><p>3.<b>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b>:教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转化,向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材料。</p><p>4.<b>迁移与创造</b>:关注学生的主动活动,实现知识的时间转化,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p><p>5.<b>价值判别与合作交流</b>:关注教学的正确价值取向,关注教学的创造性与开放性。</p> <p> 深度学习只有在<b>全身心投入</b>学习中才能实现,只有<b>学习真正的发生</b>才能实现。那么就要求我们教师,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应的具有挑战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培养具有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p> <p> 如果说郭教授的讲座把我们带进了“深度学习”,让我们初识深度学习并明确教学中该如何去做。那么,罗滨校长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往更高层次去做“深度学习。”</p> <p> 罗老师用“三个问题”引发我们思考。未来,对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未来,什么能力不能够被替代?</p> <p> 深度学习”是指在<b>教师引领</b>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b>有意义的学习过程</b>。它指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p><p> 深度学习强调链接和赋能,链接已有经验和新知识,学习和做事,课内和课外,现在和未来。</p><p> 赋能学生浓厚持久的兴趣,内在学习动机,可关联的方法和工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合作精神,有迁移和创新精神。</p> <p> 深度学习实践模型2,强调反思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反思,从而不断改进教学。</p><p>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快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教师而言,则是帮助教师实现岗位迅速成长、提升教师群体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强调技术与教师“互相增能。”</p><p><br></p> <p> 罗滨老师强调,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关注两点:挑战性和实践性。挑战性是指,活动对学生来说一定具有挑战性;实践性是指,活动中设置的任务只有学生动脑思考才能解决。</p> <p> 项目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很好实践,以PBL学习——学生学习从任务(问题)开始为例,强调学习经历中的经验,通过经验给学生赋能。</p> <p> 深度学习,可以助力学生及教师的发展。让孩子们充满智慧的学习与生活,让更多的孩子精彩!我们将不懈的努力与奋斗!</p> <p> 第二天,伴着电闪雷鸣,我们继续徜徉在“深度学习”的知识海洋。由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给我们带来【基于主题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 <p> 吴教授主要从什么是深度学习以及对深度学习的认识。小学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特征。基于主题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方面进行报告。</p> <p> 吴教授认为,从机器学习的一个思路来看,它就是不同于浅层次学习,强调那个结构层次的深度。深度学习是一种理想化的现代教学样态。是这么多年来理论的探索,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成果,包括我们实践的一些好的成果都应该融入到深度学习里来。</p> <p> 深度学习的特征,按照郭华教授概括的深度学习的特征,在语文学科当中具体表现为哪些主要特征呢?</p><p> 吴教授概括了这样几点,一个是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的活动。二是变单篇课文教学为大单元整体教学。每个单元都要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三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主导教学过程。语文课由一个一个学生活动组成。</p> <p> 最后,我们一起跟随吴教授来看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p><b> 首先</b>要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吴教授给我们传授了单元学习主题确定的四种思路。还有,单元学习主题尽可能集中。根据语文课标中核心知识和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进行筛选。核心知识有效,主题越集中,我们的教学效率会越高。</p><p><b> 其次</b>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平衡基础性学习目标与主题性学习目标的关系。</p><p><b>基础性学习目标</b>应该随课文确定,必须具体明确,不可忽视也不能马虎。<b>主题性学习目标</b>必须细化,具体要能够检测。</p><p><b> 之后</b>根据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p><p><b> 最后</b>持续性教学评价伴随始终。</p> <p> 关于活动设计,一个情境性的大任务,多个有关联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组合起来去实现、完成这个大的任务。另外,持续性的评价贯穿始终,让评价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这些对于我们老师后续来开展深度学习的研究项目指明了方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景洪春团队案例】</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案例的主题是“彩笔绘生活,写清一件事”,选自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景老师从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具体介绍案例的开展。</span></p> <p> 景老师从核心素养,课标,教材,学情四个方面分析了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符合深度学习内容的,由此确立了单元学习目标。</p> <p> 景老师强调,本单元的学习当中,应该重点聚焦,怎样在关注精读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怎么清楚交代事情起因经过的等,鼓励孩子在一起做当中有意识的去迁移,去运用。由此,就形成了本单元四条单元学习目标。</p> <p> 把这单元设计成一个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就是写一篇作文,争取被电视台生活万花筒摄制组选中,并且帮助摄制组清晰快速的拍摄一个生活万花筒的视频,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根据任务,分了四个板块,强调任务的反思,多次修改,有助于实现目标。</p> <p> 最后,景老师和我们分享持续性评价的设计。学习美国的6+1要素的作文评价量表,又结合我们的核心素养,课标的要求以及教科书的要求,这个做了一些调整和编写,编写了适合本单元的评价量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柏春庆团队案例分享】</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鲁迅面面观 我说大先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眼中的鲁迅”研读交流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文主题选了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语文要素,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带着学生读鲁迅,对学生意味着什么?</b></p> <p>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研究,继续学习筛选运用资料的方法,不断丰富并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初步形成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p> <p><b>五大学习目标和五阶段的学习一一对应</b></p> <p> 五个阶段的学习项目,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学习支点,在整体学习单元选文的基础上,围绕内容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确定探究方向,为认识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责任情怀奠定基础。</p> <p> 学生在常用资料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思维路径,进而认识鲁迅先生的精神与情怀。再借助另一语文要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完成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专题学习成果。</p> <p> 持续性评价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基础性评价,另一方面就是资料查用评价体系的初步尝试。</p><p><b style="font-size: 20px;"> 基础性评价,</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span>学生自己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考察,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反思的能力,进而使自己能够变得更好。</p><p><b style="font-size: 20px;"> 资料查用评价体系</b>,根据每个阶段学生使用资料的目的变化,用四个阶段相应的表呈现出学生进阶的变化。</p> <p> 单元整体学习成果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看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调整下一步老师的做法。</p> <p> 最后,由柏老师概括总结。课程意识决定着课堂是否能够实现深度这种发展,老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关键。从学什么,学得怎么样两个方面讲述,深度学习强调理解和分析知识,整合和转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生新的知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金晓润团队案例分享】</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想象中发现美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小语三下第一单元整体学习设计</span></p> <p> 想象是什么,想象是跨越时空的翅膀,是人类创造创新的源泉,这个单元要聚焦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上。</p> <p> 在教学之前,了解学情。对孩子进行访谈,抽卡片,根据卡片的内容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结果,学生们在形成整体性的一种画面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借助词语,词组展开想象的时候,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想象表达。</p> <p> 通过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寻找学生实际需求来确定单元学习目标。</p> <p> 经过深入的分析学情,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空间,多方论证,课程标准里面相一一对应的学生的能力的最基本的学习目标,金老师团队都把握的非常好。</p> <p> 简单以任务一为例:活动一字源的探究,那么到了活动二里面就是写景的字词,三首诗呢,都是写春天景色的,让孩子们展开一些系列的想象活动。山里面呢,通过最后一首诗,然后交流心中最美的春景,也是要通过他想象画面走进自然。</p> <p> 我们可以看到,金老师团队的持续性评价的设计,从学习活动到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呈现了一个系列型活动的相关评价内容。</p> <p>如何实现把知识转化成综合实践能力?</p><p> 整合学习内容提炼单元主题,借助想象实现图文字图示化。到了习作环节,将大自然的美好,这一抽象标题转为具化的文字描写,这不仅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体现。</p> <p> 聚焦我们深度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场景中实践应用和研究创新。那么我们也知道,教学改革不是改变现在,而是创造现在没有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聚焦深度学习,推进课程改革,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发现美好。深度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