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七月的最后一天,一大早下了一点小雨,给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的凉爽,本次海口市英语教学研讨也在这样凉爽的天气进行 。 一大早,英语组的老师们早早的来到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会议室,等待会议的开始。</p> <p> 今天研讨的主题是围绕课外阅读的整体阅读展开的。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p><p>1. 录像课观摩——《多维阅读第20级》An Ideal Seed 的整本阅读。</p><p>2. 评课——教学设计分享与交流。</p><p>3. 课外阅读的意义与建议。</p><p> 在观看录像之前,海口市英语教研员罗家富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三个观课要求:</p><p>1. What is the clue of this period?</p><p>2.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lesson? </p><p>3. What suggestions can you give for improvement? </p><p> 老师们带着三个问题认真地进行课堂观摩,并在课后进行探讨。</p><p> 这节课,授课的梁洁文老师主要针对An Ideal Seed这一科普读物,围绕“发明创造”的主题,带领学生多角度了解古今中外的发明,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梁老师以书本目录为主线,通过学生自编目录、品读文章、理解含义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挖掘文本,构建篇章之间的意义关联,让学生了解非故事文章应该“读什么”“如何读”,侧重点在于阅读方法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p><p> </p> <p> 观摩课结束后,罗老师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了几点建议。</p><p> 首先,他提出对于课外阅读的四点思考:</p><p>1.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视听活动时间和每天的阅读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如何开发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如何更好地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模式?</p><p>2. 泛读的选材该如何界定?</p><p>3. 课外阅读该如何适应高考新题型的变化?</p><p>4. 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p><p> 针对以上的问题,罗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个人感悟,从教师、学生以及课外阅读度的把握三点出发,让教师自身养成泛读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泛读的好榜样。并提议学生在泛读过程中应做好摘抄和反思,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应有预设性地让学生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任务可以简单多样,注意是保持学生泛读的兴趣。最后,罗老师还提出“度”的要求,即对泛读选材,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泛读与课堂教学的交合度和泛读原则的把握度都需要老师进行斟酌,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量体裁衣”。</p> <p> 会议的最后,罗老师对新高一提出了期盼和要求,希望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课能融入新高一英语教学的课堂当中,让多样的英语活动丰富我们的英语教学,让学生享受英语课外阅读的语言文化与魅力,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由内而外的喜欢英语,爱上英语!</p><p> 通过本次的课堂录像观摩以及罗老师提供课外阅读的一些方法指导,让我们能迫切的感受到新高考也在呼唤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正如罗老师所言,“英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践和运用中自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学出来的”。的确,语言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一套又一套的高考模拟卷,一遍又一遍的语法和词汇讲解。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英语学习始终摆脱不了这种应试的束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应该是具体的,是生活中可以生根发芽的一种存在。每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英文阅读,或定期在班级里举办英语话剧表演,英文朗诵,班级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这些都应该被我们的老师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以外,英语作为语言的一种魅力。期待着,新的学期,我们的课堂都在慢慢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