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军工记忆: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

鹏哥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问鹏搜集整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微信号:robot_650130</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5px;">谨以此美篇献给那些曾为贵州三线建设、为共和国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工,默默奉献过最美年华的人们,你们是祖国和人民的守护神!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该忘记!</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您所处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世安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过是无数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背后负重前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干惊天动地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做隐姓埋名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事了拂衣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藏功与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所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葆初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默默无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献身国防军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献身三线建设的人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敬!</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王小谟院士</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38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市<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金山县</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61年从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系毕业,分配到位于南京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14所从事雷达研制</span></p><p>1969年到贵州都匀参与组建083基地38所</p><p>1983年获贵州省劳动模范</p><p>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p><p>1986年担任38所所长</p><p>1987年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p><p>在贵州都匀大山里的38所工作期间,主持成功设计了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JY-8,还主持成功设计了我国第一部高低空兼顾的雷达JY-9</p><p>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p><p>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p><p>1996年任中以合作预警机的中方总设计师</p><p>2000年国内预警机立项后任预警机总顾问</p><p>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p><p>2010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p><p>2011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p><p>201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p><p>目前从事空基信息系统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研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培养出18位预警机和雷达系统总设计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生都献给了他所挚爱的电子军工事业</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主要论文有《计算机模拟试验法-雷达发展概率的计算》、《三坐标雷达的最佳设计》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王小谟院士生于战火纷飞、外敌欺压的上世纪30年代,怀着青春梦想走进了新中国,奋斗在“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新中国。</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人王小谟</b></p><p><br></p><p>196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地处南京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穿上了军装,成为了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也幸运地跨入了由聂荣臻元帅亲自领导和指挥的国防科研队伍。</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奉命迁往贵州山沟创办38所</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1969年,根据中央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指示精神,14所派出王小谟等一大批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等到贵州省都匀市郊山沟里,创建083电子军工基地的38研究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京14所与083基地</b></p><p><br></p><p>60年代中后期,基于国家大小三线建设需要,南京14所在贵州都匀地区负责包建25所、26所、36所、37所、38所和一个天线试验场,并参与筹建南京898厂。1965年,14所副所长李克林带领工作组到达贵州,经上级批准后,在都匀的山沟沟里破土动工,到1969年底和1970年初,37所、38所基本建成,随后,14所上千名职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生活条件较为优渥的大城市南京,举家迁居大三线都匀,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山区继续开创雷达事业。当时支援37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211人,支援38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933人;1966年,14所又支援898厂干部、工人共121人。70年代后期,根据国家需要,36所并入38 所;80年代后期,37所大部分人员调往14所,38所则迁往合肥、研制出空警200和空警500预警机,中国预警机之父就是38所原所长、总工王小谟院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艰难的三线建设岁月</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小谟院士回忆:当时运力不发达,需要连续几天几夜乘坐军列,长途跋涉、旅途辛劳,在火车上很累,没有座位,只有盘腿坐在草席铺就的地上几天几夜,没有活动,到达都匀时两腿肿得很粗,有的人甚至不能行走被抬下车厢,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大家都没有喊苦,也没有退缩。</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了贵州以后,遇到了不少生活生产上的困难。这里的住房很紧张,我和同一批次来的青年们以毛竹做骨架,芦苇席子做隔墙,油毛毡做屋顶,在简易的草棚里过着“原始”而艰苦的生活,一到雨天里面漏水外面泥泞不堪。好像受到了三线建设精神的感召,我们那批人自然而然迸发出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难题,我们一起搬运了沉重的铸铁管和水泥电线,铺设了千余米的引水管道,自己运沙子、浇水泥、建马路,人抬肩扛,建设了自己的厂房和宿舍……</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时候的山沟沟没有手机电脑,连电灯电话都是稀罕物件,晚上下班了,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对我们搞研究来说也是个好事,没什么事情可做那就工作吧,也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反正都一样,工作效率反而很高。山沟里条件苦,但生活比较平静,是出成果的时期。</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碧玉般的剑江水,沿江两岸莺语流花,青山耸翠。在这个安静寂寞的环境中,在这片青山绿水的怀抱里,我被组织任命为三坐标雷达的总设计师,带领着一批技术骨干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的三坐标雷达研究。</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上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 --- 礼赞70年 | 王小谟院士:峥嵘岁月,我和中国电子工业同行</span></p><p><br></p> <p>都匀38所部分厂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惜才如命 求贤若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小谟院士惜才如命,常常说:“雷达不是一个人干起来的,而是一个团队去完成的”。从最早的雷达团队,到如今研制预警机年轻有为的科研队伍,王小谟历经了几代科研人的交替,从当初的逐梦青年变成现在运筹帷幄的八零后老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小谟还能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愣头青式地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竟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碰撞出后来许多的创新火花。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就是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是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一个全国第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要问王小谟有多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有两个故事足以说明。第一件事是我亲历的,1985年7月,同属083基地的原电子工业部直属军工院校 “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 毕业生离校时,王小谟院士派出四台大客车到学校教学大楼前 “抢人”,无论什么专业、无论学习好坏、无论分配到全国各地的任何一个军工单位的毕业生,38所都热情欢迎他们到38所来,户口和档案由38所事后包办,正规改派手续办不到的,38所为这些毕业生重建新的户口和档案。这样的从兄弟单位明目张胆的 “抢人” 行为,真是胆大包天,可见王小谟真是惜才如命,为了38所持续发展、为了祖国的雷达科研事业不顾一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件惜才如命、求贤若渴的事是1987年,正是王小谟的科研团队实现三线调迁的最困难时期,缺资金、缺人才,成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王小谟花费40万元从中国科技大学 “买” 了7个人回来。这7个学生当时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要服从学校分配。为了要到这7个学生,王小谟硬是咬着牙在最缺钱的时候拿出了40万元。“他们是我买回来的,但现在看这7个人,都很有出息。” 王小谟骄傲地回忆到。</span></p> <p>曾为都匀38所培养输送过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的083基地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一角</p> <p>都匀38所王小谟院士旧居</p> <p>都匀38所家属院</p> <p>贵州冬天湿冷,取暖用北京炉是家庭和办公室必备</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坐标雷达已经成为当时国际雷达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南京14所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就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三坐标雷达的研制。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了援助专家,苏联专家走时说了一句 “就这些材料,看你们能不能弄出名堂来!” --- 王小谟回忆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但国家需要 “赶英超美”,王小谟的团队憋了一股劲,一定要设计出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为部队、为国土领空安全着想、为祖国争光,就是那个时代中国电子科技人员最朴素的想法。</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研制雷达并非一帆风顺,王小谟院士科研生涯中最大的挫折就是在贵州大山深处38所研制383雷达的时候。</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贵州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远离市区、寂寞难耐的山沟里的十年苦干,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383雷达成功问世,各项指标已超过当时美国的同类雷达。1979年,王小谟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武汉对383雷达样机进行试飞。然而在试飞的时候,雷达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好得不得了,但工作状态不稳定,时好时坏。当时王小谟是总设计师,指挥人员把每个部分都检查了,但查了又查仍然没发现有什么毛病。就这么日夜工作持续了三个月,真是一点办法没有,那时候说真的是死的心都有了。虽然嘴上说死了算了,但是雷达还是得做。后来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症结所在,破解了这个电磁兼容难题。</span></p><p><br></p> <p>领导关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搬出大山,势在必行</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王小谟团队能克服物质上的困难和贫瘠,但科研生产上横亘着的远离都市的山沟环境、元器件供应、产业配套、情报搜集、交通和通信都是难题,却在无形中扼住了38所继续前进的喉咙。于是,搬迁势在必行。从1986年10月启动合肥新厂建设,到1989年1月顺利搬迁,经过了一系列迂回曲折,跨越了千山万水。期间,38所克服了思想的波动、人才的流失、资金的缺口、基建和科研生产的重压,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在科研生产大发展同时,高标准完成38所新所建设,为中国电子工业保留了一支宝贵的力量,现在这支力量已经成为了一只昂扬向上“蓝凤凰”。</span></p> <p>德国青年驾轻型飞机降落莫斯科红场</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轰动全球的德国青年驾轻型飞机降落莫斯科红场事件与38所搬迁经费筹集</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世纪80年代,美苏大搞军备竞赛。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让苏联加紧了防空体系和远程导弹的建设。当时,整个苏联境内密布着9600枚防空导弹,几千台空中侦测雷达,按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的说法,苏联的防空网无懈可击,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飞越。</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是,就在1987年,19岁的联邦德国青年,马蒂斯.鲁斯特,却驾驶着一架轻型小飞机,从波兰起飞,深入苏联境内一千多公里,穿过苏联引以为傲的防空体系,最终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从而引发苏联军方大地震,从国防部长到防空部队的近200多名军官被免职或入狱。</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小谟院士从这轰动全球的事件中,敏锐意识到前苏联雷达系统的低空探测有漏洞,才闹出这一大乌龙事件,从中嗅到了商机。</span></p><p><br></p> <p>前苏联的地空导弹</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长驱直入,低空飞行数千公里,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红场,世界震惊。这一事件说明目前的雷达系统有低空探测漏洞,国际市场急需低空补漏雷达。</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低空雷达防御迅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王小谟带领38所的科研人员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久后的一次国际防务展上,王小谟打出了一个很有 “卖点” 的广告 "中低空兼顾雷达",而此时这款雷达还根本没有样机。低空防御正是热点,一款能做到中低空兼顾的雷达自然马上引来关注,有国家提出购买。王小谟带着订单回国,立刻在贵州都匀山沟里的38所组织团队投入研制,一年后研制成功。在与美俄等国的产品比拼中,取得了电子对抗性能第一、综合性能第二的好成绩,顺利将雷达卖到了国外赚取外汇,为38所顺利搬迁合肥发展,自力更生、储备了大量资金。</span></p> <p>八十年代的都匀市区</p> <p>38所人员在贵州省都匀市火车站等候列车的场景,整体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电科合肥38所简介</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38所),1965年建于贵州省都匀市,1988年底整体迁建合肥市,一个平均年龄35岁,60%以上科研人员组成的和谐大家庭,是我国国防高科技电子装备骨干研究所,有中国军工电子“国家队”的美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追求,中国电科38所已发展为集研究、开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的电子信息高科技研究所,拥有国际水平的设计研发平台,精良完备的电子制造平台,国内先进的电子测试、试验平台,具备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系统工程建设的强大综合实力。拥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俄罗斯新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电科浮空平台研发中心、安徽省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公共安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北斗卫星导航重点实验室、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50多年来,共先后取得15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多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光荣称号。</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预警机的中国梦</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拥有我们自己的预警机,一直是我国雷达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当时,我国雷达界对预警机技术的研究却从未停止。</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海湾战争中,预警机表现抢眼,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当时已经搞了半辈子雷达,心里比较清楚,当时我们的研制条件是差一些,但努努力还是有把握的,并非绝不可为。一开始我们打算和以色列进行预警机方面的合作,但因为国际局势,合同被撕毁了。如何继续发展预警机事业?我坚决建议要自己研发。" 王小谟院士回忆说。</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自己能干!”这句话看似很轻,但是背后的分量很重,这分量来自于中国电子工业深厚的军工技术积淀,来自于国防事业的使命和责任。王小谟院士说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我们不但要研制出预警机,而且还要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预警机!”</span></p><p><br></p> <p>梦碎第一代预警机:空警1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平和的笑容面对车祸和淋巴癌打击</b></p><p><br></p><p>2006年,在预警机工程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在做外场实验时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又一无情打击接踵而至,王小谟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令每一个人焦急万分。但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他镇静平和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他对预警机事业的无尽牵挂。癌,这个字似乎对于每个人来说,离死神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为了挤出哪怕是一分一秒的时间,王小谟即使躺在病床上输着液,也要把设计师请来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预警机研发的心路历程</b></p><p><br></p><p>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预警机?中国预警机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p><p><br></p><p>王小谟:可以说,预警机是国土防空中增强低空、超低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挥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预警机,战斗机看不了多远,也只能单打独斗。拥有预警机,是我们国家空军多年以来的梦想。</p><p><br></p><p>预警机项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马的。为什么九十年代开始实施呢?因为通过当时的局部战争可以看出来,没有预警机空军就没法打仗了,所以必须要有预警机。那么怎么做呢?当时有巨大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得赶快买,不买空军的战斗力大受影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自己干。那么到底是买国外的还是自主研发?两种观点争论得很厉害。</p><p><br></p><p>我当时想的是我们自己能做,为什么要买呢?因为我是搞雷达出身的,从70年代开始我们就跟踪预警机上雷达技术的发展。预警机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飞机飞到天上以后雷达是往下看的,往下看又有房子、又有地,怎么能够和飞机区分出来,怎么能够在这一大片的目标里面把飞机找出来?这是研制预警机最难的一个事情。但这个最难的问题实际上当时我们已经突破了,我们用PD雷达,所以我们就觉得必须要自己干。而且国家非常重视预警机的研制,也准备投入大量资金,作为工业部门来讲我们希望国家不要把这个钱花到国外,应该花到国内来,所以就一直坚持自主研发。</p><p><br></p><p>最后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家决定两条腿走路。装备预警机是一个急需的事情,部队就先买几架。同时也支持自己研发,让我们跟以色列合作研究自己的预警机。但到了1999年的时候,以色列受到美国的压力,终止了和我们的合同。就这样,国家决定我们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研发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一定要争口气</b></p><p><br></p><p>问:“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这是无数科研人员在研制中国预警机时形成的预警机精神。那么,您是如何理解预警机精神的?</p><p><br></p><p>王小谟:这个预警机精神,第一句话就是“自力更生”。一开始,我们跟以色列合作研究预警机,在跟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我是中方的总设计师。当时我们的设想是先合作研究,研究完了以后我们自己生产。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以色列不给我们核心技术,我就想这样下去也不行,因此我就做了一个叫“同步研制”的决策。按照这种方式,我们大概比他晚半年到一年的时间。</p><p><br></p><p>当然到最后,以色列迫于美国的压力终止了和我们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研制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说实话那时候很受感染,我们把“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个口号放得很大,挂在试验场,每天都能看到。最后,经过全体科研人员几年的不懈努力,很不容易才研制成功。所以说预警机精神的头两句是“自力更生、创新图强”。</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协同作战、顽强拼搏</b></p><p><br></p><p>研制预警机,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装。飞机的改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去测外形,测完以后要做风洞试验,涉及一系列航空安全的问题,因此就需要航空和电子两大部门团结协作。另外还要把全国都动员起来,各个科研单位都参与这样一个工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用了十几年,而我们只用五年就能把预警机研制出来的原因。</p><p><br></p><p>当然,预警机研制的背后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们院一位烈士母亲说的话。空警-200在最后一次试飞的时候飞机失事,所有人都牺牲了。其中有一名同志是我们院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家在农村。开追悼会的时候,很多人去慰问他的妈妈,问她有什么要求没有?然后他妈妈就说没有什么要求,我这个儿子是为国家献身的,不是什么坏人,我们听了非常感动。</p><p><br></p><p>问:空警-2000是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当时您在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上,看到自己研发的预警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当时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p><p><br></p><p>王小谟:虽然之前就知道空警-2000和空警-200会飞过天安门广场,但是真的到它们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自己的感觉就又不一样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终于研制出来,研制出来以后还飞过天安门广场,等于受到了国家非常高的认可,所以当时自己非常激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要创新,要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b></p><p><br></p><p>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年在研制383雷达时,您提出了世界首创的脉内扫频方案。在研发空警-2000时,您又创新性地把相控阵雷达搬上了预警机。那么您几十年来实现创新的秘诀是什么?</p><p><br></p><p>王小谟:要创新,首先你要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别人能想出来的东西你也一定能够想出来。在预警机研制的过程中,我就坚信我们中国人一定能行,我们不比别人差,我们一定能独立自主地把预警机搞出来。</p><p><br></p><p>同时,要创新还要多留心身边的事物,特别是对新东西要感兴趣,这样你做出的事情就不会跟不上潮流。我一直说我是一个工程师,所谓创新在我们这里叫集成的创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原始开始的。作为一个工程师来讲应该到处去学习,只要看到新的、有前途的东西你要想办法去用,也就是说我们要对事情有敏感性。这个创新就是你能够把很多别人创造的成果很快地运用到你自己产品身上,我觉得工程师大部分创新是这样的。</p><p><br></p><p>就像我们搞383,所谓十几个第一、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但这些创新性成果可能很多都不是我们本行业的事情。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第一个在雷达里面使用了空调。过去雷达是在一个箱子里面,到了夏天的时候里面40多度,战士就穿着一个短裤进去。我搞雷达到车厢里面去看,一进去手上的毛孔就张开了,汗流浃背,就跟蒸桑拿似的。那么雷达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你为什么不能给他创造好一点的条件?因此我就第一个把空调装到了雷达上。这个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打破了传统的习惯,当时争论很大。</p><p><br></p><p>问:您认为中国科技在自主创新、引领国际前沿科技发展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p><p><br></p><p>王小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实力正在实现整体跃升。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对基础研究不够重视,最基本的东西没有人做。比如说我们做集成电路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核心的东西是买的,自己不去做。因此,基础的创新是目前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只看到最后、集成方面的成果,但是深层次的、基础性的研究就比较难,也出不了名,人们往往不愿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p><p><br></p><p>我们现在讲要掌握核心技术,但掌握核心技术首先是要从基础做起。应该说,我国电子工业在集成电路和软件上面都存在比较大的短板,依赖外国很多。像集成电路,我们花上千亿去买一条集成电路的生产线回来,但等买回来之后人家的生产线又升级了一代,这样的话周而复始我们一直要买别人的。软件仍然是这样,自己的操作系统做出来以后核心的东西还是人家的。</p><p><br></p><p>现在我们的手机做得也挺棒的了,华为、中兴、小米都搞得不错,但核心的东西不是我们的。虽说有的公司研制了自己的手机芯片,但其实是两头在外面:基础框架是国外的,尾部也都是国外买的,只是它的中间在国内。这样国内公司很容易受制于人,非常被动。所以现在我到处在呼吁这个事情,要想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要从基础做起、从IP核做起。</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家真正的财富就是人才</b></p><p><br></p><p>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您非常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还拿出5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中的450万元,成立雷达创新奖励基金,奖励在雷达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年轻人。您认为全社会该如何为科技人才发展创造更好条件?</p><p><br></p><p>王小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人才发展的环境可以说是越来越好。</p><p><br></p><p>我认为,人才培养要从基础做起。现在,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薪酬待遇比以前好很多,但是还存在一个工作环境、科研环境的问题。科研环境应该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这非常重要。同时,目前我们的科研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项目制,很多科研人员到处去找钱。现在不是缺钱,你只要想出一个点子,很快能够见到成效,马上很多地方争着给经费。但是你要踏踏实实地搞一个基础的东西非常难,谁也不愿意投这个事,因为可能最后看不到什么成果。</p><p><br></p><p>科学研究主要是靠人,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还要注重科研人才的队伍建设,通过一些工程和项目把人才队伍培养出来。像预警机,刚开始大家对这个领域也很陌生,不知该如何着手。但经过预警机的项目,现在已经知道怎么干了,再搞一个新的项目也没什么难的。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产业,培养了科研人才队伍。</p><p><br></p><p>在培养人才方面,学校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这么多辅导班,但是业余活动非常的多,每一项业余活动都能够培养人特定的思维。我发现我们大学同学当中,后来有创造力、成就一番事业的,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都是兴趣比较广泛、比较爱玩儿的。你像我大学喜欢京剧,当了京剧团的团长。要组织一台戏,要考虑乐队、灯光、布景、服装、演员,等等,这不比组织一个会容易,那么这个就锻炼你的组织能力了。因此我认为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p> <p>王小谟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制的系列先进预警飞机</p> <p>空警500预警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作者:孙灿</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中国人不比别人差。”</p><p><br></p><p>“外国人能做出来的,中国人一样能做,而且能做得更早、更好。”</p><p><br></p><p>他20世纪60年代就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脉内扫频方案;在他的带领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研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现距离超过美国TPS43的383雷达;迈入21世纪,他领衔研制的空警-2000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王小谟院士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信念。</p><p><br></p><p>那么,王小谟院士创新的秘诀是什么?</p><p><br></p><p>他说,要创新,首先要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能想到的自己也能想到。人不自信,谁人信之?顺境之中的自信人皆有之,但逆境之中的自信则难能可贵。在访谈中,他提到在383雷达测试时,接连失败,“死的心都有了”。然而正如他说的那样,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起有伏,总会有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从未怀疑,他依然相信。经历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柳暗花明,问题解决后的产品“一下子好得不得了”。</p><p><br></p><p>访谈前,不经意间注意到他桌子上的最新款智能手机。王小谟院士解释道,这是他自己的手机,平时也会用手机来网购、拍照、发朋友圈,“现在不用智能手机,出门怎么买菜?”这就是他所讲的创新的另外一个秘诀: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他强调自己是一名工程师,他说工程师的创新是集成的创新,他认为应该到处去学习,只要看到新的、有前途的东西就要想办法去用。</p><p><br></p><p>当然,创新同样需要打破陈规的勇气。他曾举例说为了把飞机上的白炽灯泡换成LED灯,历经了无数次沟通协商,一波三折,最后靠修改国家标准才得以实现。给雷达安装空调,不仅能改善战士的工作环境,而且客观而言对雷达系统本身也没什么影响,但却因为打破了常规,当时面临了很大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付出。</p><p><br></p><p>付出,源于热爱。王小谟院士年届八旬,依然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他说,国家把你放到一个位置上,需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贯彻中央的精神。</p><p><br></p><p>责任和担当,与你身处何位无关,与你是何人无关。当国家努力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应当靠着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而奋斗。我们的血液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生命起源于这个古老的民族,我们吹着这里的风,沐浴着这里的阳光,听着这里的传说,也延续着这里的文明。</p><p><br></p><p>高楼大厦不可能凭空而起,大国重器也要经过淬火成钢的锻造。中国的电子工业要真正想掌握核心技术,也会经历一段艰苦的追赶期。破茧成蝶的过程是痛苦的,但重要的是将人才队伍培养出来,将基础问题搞清楚,让科技体制更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p><p><br></p><p>访谈中,王小谟院士讲历史,讲创新,讲自信,讲坚持,讲产业的发展,讲人才的培养……他笑称,可能自己讲问题讲得比较多。对阻碍发展的问题时刻警醒,敢于说真话,这是他的个性,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p><p><br></p><p>“应当保持人的韧性和弹性”“人才培养要从基础做起”“你要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正是坚守了这些看似朴素的道理,成就了他。自信、乐观、冷静、清醒、担当……这是经过一上午短暂而又宝贵的交流后,我看到的王小谟院士。</p><p><br></p><p>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小谟院士,应该担当得起“国士”的称号。但国士不应无双,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程中,需要更多王小谟这样的“国士”。</p> <p>多才多艺的王小谟院士</p> <h2><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王小谟院士: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思考</span></h2><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为网络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为自主可控安全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挑战。然而,在这样的任务中怎么创造一个全新的安全可控的网络,这是我们下面想做的事情。首先,这样的一个平台应该具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它应该是全球覆盖的。第二,应该是军民融合的。第三,应该是宽带的高速公路。最后,它要跟各种网络相接,所有一切都离不开网络安全。</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一、全球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概况</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网络种类非常多,有应用网络、通信网络等,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通信和互联网的问题。网络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叫网络结构 ,也就是主要物理的拓扑; 另一部分是体系架构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把它连起来以后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一)全球通信网络系统</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全球的网络首先是从通信网络开始,共分成九个系统。最早的一个网络叫铱星系统,大家都比较清楚;后来又有一个叫全球系统;第三个就是窄带系统,后来被地面网络代替;然后主要的就是高轨为代表的INMARSAT,已经走了五代。最近几年低轨网络发展较快,我们提出的四个东西都是高轨卫星的,就不仔细介绍这几个系统了。</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铱星到今天为止已经发布了第二代,第二代除了通信以外还做了一些全球探测。这个轨道星系统很特别,它不是采用均匀的。它共包括 47 颗卫星,有 7 个轨道平面。它是在不同高度上,因为不同高度就有不同的周期,密集的地方星多一点,不密集的地方星少一点。因此在三个低轨系统里面,它的效益是最好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由于在商业上低轨卫星不是很合算,所以主要就是高轨兴起。有很多是一个国家放一个卫星,就覆盖了。全球主要还是INMARSAT,已经发了10 颗,组成全球的通信系统。第五代有颠覆性的变化,它的用户频段从 L 波段转到 K波段,它的带宽增加了400 倍,因此是一个换代性的产品。低轨互联网应用最热的是ONEWEB,目前已经得到LEO的频率,认为 34 个国家用它的东西就能维持,目前已经有 7 个国家表态让它入境。它主要提出一个问题:用多少卫星?因为现在的电子技术和卫星技术使卫星的经济造价大幅下降,引起了卫星制造的一场革命,从没有人一天能制造一个卫星,到现在一天要制造几个卫星,这是一种新的想法。Spacex提出的是4425,还在论证阶段。日本投资的计划,可能是 108 个,进展也比较快。</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二)网络协议</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网络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如何组成网络的体系结构,刚才介绍的这些网络都是以通信为基础的,有窄带的有宽带的,它基本上是采用通信的协议,没有采用全球互联的协议。</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目前在天地一体化网络当中,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叫CCDS协议,这个跟互联网接近,它分五层,主要就是在卫星测控当中应用。它比较特殊的是通信协议里边有四个协议,一个是 FP,FP主要就是在层应用网络上,因为卫星探测数据量比较大,它做了这个图像压缩,在传输协议上不是用速度,而是用充传机制。网络协议是精简报头,从 32 位精简到 8 位 , 这个 8 位的话资源开销非常小。IPV6 是 128 位,所以也是很好的协议,它是基本动态联系的体制。它采用了IP 机制,统一了空间的数据,因此比较容易存储。CCDS 推出的建议书具有显著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空间量的协议也比较完善,30 多年中开发了200多项建议,24 项标准,目前各国都在采用。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就是不支持 IPV4 和 IPV6,不能直接互操作,因此转换要损失部分功能,它是 8位的报头,协议特征比较少,所以有时候不够用。不同的数据联系是统一联系数据存储,因此不容易找,不容易区分,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动态支持也差一些。</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第二个比较出名的叫DTN网络,是延时容忍网络,我们在星际互联上会断续和阻挡,怎么办?就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就是它上面加了一层BUNDLE 层,就是覆盖,把不同节点的东西统一起来。第二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它叫存储转发,在每一个节点都有永久性的存储,跟接力赛一样,等到了这个节点全部都输齐了再到那里,来实现端到端的通信。它的创新是很多的,是以消息来代理分组,由名称路由代替地址的路由,由逐跳安全可靠传输代替端到端安全可靠传输,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三)网络体系</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网络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 TCP/IP 体系,已被现在大多数地面网络采用。天和地连起来会有什么问题呢?第一个是网络共存。比如,在天上延时很长,而且天地不对称,同时,还有高误码率、中断等问题。而在天上更容易受到攻击,安全也是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才 能用到天地一体化的网络之中。网络架 构的话,大部分都是天星地网。天基网 络只有两个,一个是一星二代,它还是以通信为主的;第二是军品,叫极高频 通信卫星,它是星间联网的,63 级窄频,但是它也是不依靠地面的。有一个天地一体化叫转型卫星,现在美国人已经下马了,就是总体上因为种种原因暂停了,一些基本技术还在研究之中。体系结 构就是三种体系各有优缺点,我们希望天地一体化融合几个协议的优点。</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二、发展趋势与展望</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网络结构发展有以下三种:第一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单星到组网到全球,空间体系日益完善;第二是星间链路从无到有,星间通信能力不断增强,星载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天基网络也不断增强。比较成功的案例都是经过几代迭代发展的。最后一点,当前的星地网络还是以高轨的卫星骨干为主,现在提出的低轨值得我们注意。</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未来的发展难点可能有两个。第一个难点,由于采用 KA 频段和用户链接,KA 频段能不能直接跟用户链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很多用户在房间里,KA 的穿透能力很差,如果是通过地面站转发,又失去了卫星 WIFI的意义。第二个难点,就是如果是军用布局的话,2/3 的地方都在海洋,在WIFI 和用户经济效益上能不能得到突破,这也是问题。因此这几个低轨的全球卫星,最后是不是能够成功,能不能得到发展,我们需要拭目以待。</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网络结构就是天星地网最成熟,但是它必须有强大的地面光缆设备。因此,应该采取高轨和地面骨干网比较好,体系结构 IP 是比较成熟的,分层结构大家也基本认帐,不同异构网络用网关转也可以,因此以 IP 技术为基础,有效融合 CCSDS 和 DTN 成果,这是可行的选择。国家确立设立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网络科技创新的平台,中国电科愿意和全国有识之士一起创造我国自主可控的新型网络。谢谢大家!</span></p><p><br></p> <p>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