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span></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陈雅涵</p><p>观察教师:崔童</p><p>观察事件:有礼貌的雅涵</p><p>观察内容:我们班的雅涵小朋友,她是一个特别有礼貌的小女孩。早上来学校时,会很积极地和老师说:“早上好。”说话的时候面带笑容,一副很有朝气的样子,雅涵小朋友将这些礼貌用语熟练地运用在生活中,不但能够发展她的人际关系,还能推动她各方面的健康发展。</p><p>观察分析:有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这能够帮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在交往中得到快乐,我们也应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也才肯把心爱的玩具给他玩。</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孙懿</p><p>观察教师:崔童</p><p>观察事件:求表扬</p><p>观察内容:有一天孙懿小朋友在排队喝水,我表扬了她。孙懿本来在旁边等待取水,听到我的话以后立刻排到了队伍里面,快轮到她的时候,他还特意跟我说老师 我排队了,我微笑地表扬了孙懿,对她说“孙懿真棒 希望大家都和孙懿学习”,后来喝完水孙懿还一定要跑到我面前给我看“老师我喝完啦”。</p><p>观察分析:在生活中,成年人有时候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很对的事情会寻求别人的表扬,小朋友也是一样。她们寻求表扬其实是想让我们关注她们,认可她们,并且我们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励她们有更好的表现。</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对象:腾浩晨</p><p>观察教师:崔童</p><p>观察事件:我是第一名</p><p>观察内容:每天早上浩晨总是第一个来幼儿园 ,见到我就会说 :“老师我是第一个来的,我是第一名对不对?”然后子晴来了,马上跑到子晴跟前说 :“我是第一名,你是第二名。”之后就是第三个来到教室的小朋友。浩晨总会重新数一遍。</p><p>观察分析:孩子有时喜欢问这是几个?现在是几点?还有第几个人?这是因为孩子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时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他们只是能够将数名、数字、数量配上对。</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对象:钟皓宇</p><p>观察事件:不好好坐的钟皓宇</p><p>观察老师:崔童</p><p>观察内容:皓宇小朋友最近很调皮,除了平时的课外活动很活跃除外,平时坐在凳子上也动个不停,不是跪在凳子上,就是在把凳子歪着翘起来。每当这时我就会提醒皓宇“这样很容易摔倒,皓宇听到后就立即坐好,但是一会就又恢复原样了。</p><p>观察分析:皓宇性格有些活泼,和大家熟悉后 有些调皮,作为老师,要时刻观察幼儿,并教给他正确的做法,作为家长,也应该观察孩子在家里的行为,多鼓励,引导孩子,在家里,也应该加以约束,告诉他哪个可以做哪个不可以做,家园合作,把孩子的不良习惯纠正过来。</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对象:李易阳</p><p>观察教师:崔童</p><p>观察事件: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p><p>观察内容:阳阳是个帅气的小男生,平时在学校也是个小暖男,谁有困难了,就会立马去帮助别人,也很是热情。有一次,紫彦没带画笔,阳阳就立马跑过去解决,还跑过来跟我说:"童童老师,我借给紫彦画笔了。"我回答:"嗯,你太棒了,都会帮助小朋友解决困难了。我还特意在同学面前表扬了阳阳。大家听了之后,也是很肯定的眼神。</p><p>观察分析:阳阳平时在学校特别喜欢和老师同伴交流,会说一说自己表现好的地方,让老师表扬他。我觉得,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就应该去点评一下,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哪些不好的加以改正。这样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会经常鼓励自己,提升自我,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其他不好的行为出现。家长应该耐心听孩子讲一讲孩子们内心的表达,以肯定的眼神与孩子交流,和孩子共同探讨,共同进步。</p><p></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刘子晴</p><p>观察教师:崔童</p><p>观察事件:吃饭</p><p>观察内容:午餐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安安静静地吃午餐,我对小朋友们说:“ 吃完的小朋友可以直接来送餐了,如果还想添饭菜的小朋友可以继续自己去取,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费饭菜。” 子晴一会儿也吃完了,可她没有送餐具,眼睛一直看我。我走到子晴身旁蹲下来说:“子晴你还想添菜吗?”子晴点点头。我对子晴说:“子晴, 饭菜不够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去添饭菜 。”子晴听后点点头,把碗拿过去自己去取餐了。</p><p>观察分析:子晴是一个挺活泼的小朋友,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多出去走走,结交新的小伙伴这样有助于孩子性格更好的发展。</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对象:张宸瑜</p><p>观察老师:崔童</p><p>观察事件:自己的事我可以自己完成</p><p>观察内容: 午睡起来以后,很多小朋友都自己穿好衣服鞋子了,我观察到宸瑜还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床上,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宸瑜睡眼惺忪的看着我不说话,我对宸瑜说:起床要赶紧穿衣服,不然会感冒的,她看了看我,便穿了起来。过了一会我发现宸瑜还在床上穿袜子,就走过去问她:"宸瑜速度快点了,小朋友都去小便了。宸瑜说:"老师,我不会把裤子反过来。"之后,我便教她怎样把裤子反过来。宸瑜接受能力还是挺强的,她会跟我说:"童童老师,我会了,让我自己来吧。"之后,她便自己穿上衣服。</p><p>观察分析:幼儿在刚醒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迷糊。但是,儿童自我意识觉醒。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要给予她更多的爱和自由。当小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和家长要做的不是直接帮他把困难解决,而是要教给她们解决困难的办法,让她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让小朋友得到真正的锻炼!</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刘奕扬</p><p>观察老师:崔童</p><p>观察事件;玩积木</p><p>观察内容:奕扬小朋友比较喜欢玩积木,只要我们去玩积木,奕扬小朋友总是最开心的,每次来到积木屋,有的小朋友还在打闹的时候,奕扬总是第一个拿起积木排起高高的积木,然后再开心的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走出积木屋的时候总是恋恋不舍。</p><p>观察分析:奕扬小朋友喜欢排积木,喜欢自己动手去操作实践,喜欢去想像创作,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的动手能力,应该鼓励孩子去排自己想排的,大大增加了孩子想像创作力,让孩子的童年生活越来越丰富</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七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李紫彦</p><p>观察事件:他拿了我的球</p><p>观察老师:崔童</p><p>观察内容:今天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他们一个个都玩得很高兴。忽然,听见传来了哭声。我赶紧寻着声音望去,看见紫彦正站在那里哭。我马上跑过去了解原因,并安慰她不要哭了,听了他的讲述后,我明白原来是因为有人抢了她的绿色大球,紫彦告诉我她刚才把球放在一边,去滑了一会儿滑梯,回来后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谁拿走的,找来找去又找不到,想想就哭起来了。我安慰她说:“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玩的,球不见了,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啊,你可以玩其他的玩具嘛,那边还有小木马,小车,还有足球,都可以玩啊。”听我这么一说,她倒也不怎么伤心了,可紫彦还是说:“可是那个绿色的球是我先看见的。”我告诉她,同伴之间应该互相谦让,你玩会儿我玩会儿才高兴嘛。紫彦听了似乎明白了,擦擦眼泪高兴地去玩去了。</p><p>观察分析:幼儿心理的占有欲是很强的,他觉得这件玩具是他先看到的话,就一定要自己一个人先玩得尽心了才肯让给他人玩。这时,我们应该及时地引导他们,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玩具,在以后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谦让的精神,在户外活动前要强调活动规则,提醒幼儿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这样可以避免有些事故的发生,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19.6</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许林昊</p><p>观察教师:崔童</p><p>观察事件:绘画</p><p>观察内容:昊昊小朋友从老师手里接过画纸后,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面就开始了自己的绘画,他画了海底世界,在涂色的过程中她一丝不苟, 不把油画棒的颜色涂出来,涂色很不错,甚是专注。</p><p>观察分析:绘画可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手臂的精细动作都得到了发展,而子晴在工作时更是体现出了她的专注力。</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19年11月</p><p>观察地点:托五班</p><p>观察人物:李亦晨</p><p>观察老师:崔童</p><p>观察事件:我自己收拾玩具</p><p>观察内容:亦晨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同时也很爱助人为乐。对于积木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喜欢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一种天性,因此,孩子们的心情都很激动,每次都玩的不亦乐乎!收玩具时,孩子们都在收着各自的玩具。突然,亦晨‘来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要自己收拾玩具,我不要你帮我收了。"听完,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p><p>观察分析及建议: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为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收拾"的思想,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这样对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适时鼓励孩子,提高孩子学习做事的兴趣,让孩子养成做事要"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