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海南野生动物世界

飞一扬

<p>美丽富饶的海南岛,生长着各种珍稀的野生动物,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被誉为“稀世之宝”的海南坡鹿;“中国之贵”的黑冠长臂猿、云豹、军舰鸟等15种;还有87种属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p><p><br></p><p>海南野生动物集锦</p> <p>自从爱上摄影,我就对海南的野生动物充满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鸟类动物,我更喜欢哪种飞翔的感觉。每当看见自由飞翔的鸟儿,优美的舞姿,我的身心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爱上了鸟类,爱上了海南的动物世界。</p> <p>为了拍鸟,我的足迹遍布海岛。</p><p><br></p><p>十年前,在保护区人员陪同下,我进入了霸王岭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此行目的是拍摄被称为“中国之贵”的海南黑冠长臂猿,它是世界濒危25种灵长类物种之最,是我国哺乳科灵长类动物中分类地位最高、进化程度最高、与人类最接近的惟一物种,霸王岭保护区仅存20余只,比“国宝”大熊猫更加珍贵、濒危。霸王岭上野果丰富,生长着许多像长臂猿爱吃的布渣叶、野荔枝、岭南酸枣这样的植物。丰富的食物来源,是长臂猿得以在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幸存下来的原因之一。为了拍摄长臂猿,我们在海拔900多米的原始森林露营,穿行在密林深处,稍不留意就会被藤枝绊倒、被荆刺划伤。当一阵清脆悦耳的猿声从远处传来,成群的长臂猿中,一只猿妈妈怀抱幼儿出现在我镜头前,我顺势按下了快门,留下一幅珍贵的影像,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此后,我又二上、三上霸王岭,就为了这不解之缘。</p> <p>幼小的长臂猿,妈妈的宝贝</p> <p>&nbsp;海南黑冠长臂猿,世界濒危25种灵长类物种之最。两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完全是黑色的,顶多在嘴角边有几根白毛。头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在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群中。</p> <p>除了野外探访,我还经常光临海南各地的自然保护区拍摄野生动物。在海南东方市境内的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第一次近距离与坡鹿相遇,不由而然地为这个自然界的精灵所吸引。坡鹿的视觉和听觉都非常锐利,奔跑更是十分迅速,特别善于跳跃。在觅食的时候警觉性也很高,每吃两三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谛听原野上的动静,匆匆吃食完毕后,即行遁藏。一旦发现敌害,立即疾驰狂奔而去,虽有数米高的乔木、灌丛或数米宽的河沟,皆能一跃而过,因此还有许多关于它会“飞”的传说。海南坡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由兴旺到濒临灭绝,再到保护发展,历经坎坷,成为我国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成效最显著的物种之一,也使这一稀世珍宝得到海南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与保护,保护海南坡鹿,倡导绿色生活,构建美丽家园,成为共识。</p> <p>海南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p> <p class="ql-block">海南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katsumatae)是珍稀濒危雉类之一,雄鸟头上常具羽冠;脸部多少裸出;体羽松软;一般呈褐或灰褐色,散布以皮黄色细点,两翅及尾还具金属光泽的眼状斑;尾有20—24枚尾羽,中央尾羽较最外侧的约长一倍,因而呈凸尾状;两翅的次级飞羽几乎与初级飞羽同长;第一枚初级飞羽较第二枚短甚,第2枚较第10枚为短,第7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较中趾连爪为长;雄鸟具距,通常2个,有时1或3个。雌鸟体形较小;羽色型较简较钝,眼状斑较少;跗蹠及尾较短:无距。栖于1500米的山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若受惊扰,即行遁去。很少高飞到树端,而钻入稠密的枝桠间。夜间栖息在树枝上。食物几乎都是昆虫和蠕虫。为中国特有种,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摄于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p> <p class="ql-block">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较暗纯;眼状斑较少辉亮,各斑外围的黑圈和白圈均代替以折断的斑;较短尾羽的眼状斑均消失不见;喉部的白色比较扩大;头上的羽冠稍较发达。虹膜褐,灰褐或灰色;脸上裸出部纯为肉色;脚和趾较淡。</p> <p class="ql-block">海南孔雀雉体长70厘米,雄性成鸟似灰孔雀指名亚种(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bicalcaratum),但较小得多;羽色较暗浓,而具白色横斑;眼状斑较小,呈金属深绿色,而外围以黑色;头上羽冠及颈上翎领均不发达。脚具二个短锐的距。</p> <p class="ql-block">此外,尖峰岭还有各种鸟类。如塔尾树鹊。</p> <p class="ql-block">体小(30厘米)的黑色树鹊。具独特的塔形棘尾,头粗大呈黑色,体羽深灰嘴厚重而下弯。分布于泰国西南部、老挝中部、越南及海南岛。常见于印度支那的森林,在中国仅于海南岛有分布(nigra),现已数量稀少。此为单型种类,在中国仅限于海南岛。</p> <p class="ql-block">塔尾树鹊</p> <p class="ql-block">塔尾树鹊</p> <p class="ql-block">乌灰鸫</p> <p class="ql-block">红尾歌鸲</p> <p class="ql-block">黑领噪鹛</p> <p class="ql-block">白腰文鸟</p> <p class="ql-block">灰头鸦雀</p> <p class="ql-block">大盘尾</p> <p class="ql-block">绿嘴地鹃</p> <p class="ql-block">星头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赤红山椒鸟</p> <p class="ql-block">冕雀</p> <p class="ql-block">淡紫䴓</p> <p class="ql-block">红头咬鹃</p> <p class="ql-block">栗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暗灰鹃鵙</p> <p class="ql-block">钩嘴林鵙</p> <p class="ql-block">黑背燕尾</p> <p class="ql-block">方尾鹟</p> <p class="ql-block">灰头鸦雀</p> <p class="ql-block">古铜色卷尾</p> <p class="ql-block">白眉姬鹟</p> <p class="ql-block">鶋姬鹟</p> <p class="ql-block">海南三沙,更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最令我兴奋的是西沙东岛拍鸟。东岛是一个珊瑚岛,岛上树丛茂密,葱翠欲滴,有一个小小的淡水泻湖。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海鸟前来栖息,常年有约10万只白鲣鸟和白鹭、金雕、海鹤等40多种鸟类繁衍生息。在岛上,我拍摄了海鸟中最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除红脚鲣鸟外,东岛上还栖息着褐鲣鸟、小军舰鸟、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暗绿绣眼等鸟类,以及上岸产卵的绿海龟和玳瑁、野牛等,它们也都受到了严格的保护。由于时间关系,未能亲眼目睹,留下了许多遗憾。</p> <p class="ql-block">红脚鲣鸟</p> <p class="ql-block">褐鲣鸟</p> <p class="ql-block">东岛~各种鸟类和谐共生</p> <p>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吸引了许多候鸟来海南避寒过冬。黑脸琵鹭是众多候鸟中最为珍稀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统计全球只有2000多只,是很珍稀的物种,也是全球濒危的鸟类。近十年来,我多次参加海南岛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活动,先后在东方四更镇黑脸琵鹭保护区、临高和贵村湿地保护区、海口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等地拍摄过黑脸琵鹭。</p> <p>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方市四更镇境内,总面积142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黑脸琵鹭。每年冬季都有成群的黑脸琵鹭到这里越冬。</p> <p>海南临高新盈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临高县后水湾新盈镇境内,面积3437公顷,由于生态环境优良,每年吸引大批候鸟到此越冬。黑脸琵鹭是这里的常客。</p> <p>黑脸琵鹭,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台湾赏鸟人士则俗称为“黑琵”。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亚科,琵鹭亚科的鸟类全世界共六种,其中以黑面琵鹭数量最为稀少(已知六种琵鹭当中唯黑面琵鹭属濒危物种),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p> <p>黑脸琵鹭在海南主要分布在东方四更、临高新盈湿地公园、海口东寨港红树林等地,每年10月以后来海南越冬,次年3月返回。</p> <p>除了黑脸琵鹭,湿地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和鸟类。</p><p><br></p><p>丝光椋鸟</p> <p>鹭鸟呈祥</p> <p>野鸭子~栗树鸭</p> <p>夕阳余晖</p> <p>海南海口市五源河湿地公园和金沙湾一带是蜂虎的栖息地,随着城市的扩张,逐渐成为蜂虎的主要繁殖地。蜂虎被列入国家“三有”动物名录,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蜂虎羽毛艳丽,色彩斑斓,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是鸟类摄影爱好者的“宠儿”。</p> <p>海口金沙湾蜂虎筑巢</p> <p>栗候蜂虎</p> <p>海南猕猴,又叫恒河猴,是我国灵长类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猴类。现仅在海南部分市县有零星猴群分布,其个体稍小,头顶无“旋毛”,喜群居,以年长体壮的雄猴为王。猕猴聪慧机警、多疑而洒脱,喜欢戏闹,爱追逐,过着家族性的群居生活。要想拍摄野生猕猴,海南岛陵水县的猴岛是最佳拍摄地。</p> <p>小猕猴神情滑稽</p> <p>每年5月,海南三亚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梧桐花盛开,野生猕猴也会成为这里的常客。</p> <p>在三亚热带森林天堂公园,还能拍摄到各种林鸟,它们是森林里最耀眼的明星。</p> <p>花蜜鸟,采花蜜</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常见的五色鸟,也叫黑眉拟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白腰鹊鸲</p> <p class="ql-block">黑枕王鹟,雄鸟除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外,通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几全为青蓝色,头顶天蓝色,额基黑色,枕有一黑色块斑,胸具一半月形黑色胸带。雌鸟头颈暗青蓝色,背灰蓝褐色,枕无黑斑,胸亦无黑色环带,其余似雄鸟。</p> <p class="ql-block">朱背啄花鸟,是一种小型的黑色及红色啄花鸟。雄鸟顶冠、背及腰猩红色,两翼、头侧及尾黑,两胁灰,下体余部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色,腰及尾上覆羽猩红,尾黑。</p> <p class="ql-block">白腹凤鹛,是绿鹃科、绿凤鹛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上体从头到尾黄绿色,有短的羽冠,头顶微具黑色羽轴纹;眼先、眼周,耳羽和下体灰白色,尾下覆羽黄色。虹膜褐色或红褐色,上嘴浅褐色或肉褐色,下嘴浅肉色,脚肉黄色。</p> <p class="ql-block">白喉冠鹎。头顶红褐色,有长而细的羽冠、红褐色,头侧灰色。上体橄榄绿黄色,飞羽暗褐色,外翈茶黄色,尾下覆羽皮黄色。 </p> <p class="ql-block">赤红山椒鸟,为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鸟类,俗名红十字鸟、朱红山椒鸟。雄鸟红色,雌鸟黄色。</p> <p class="ql-block">赤红山椒鸟</p> <p>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位于海南岛中部,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是许多鸟友观鸟拍鸟的好去处。</p> <p>五指山戴帽云☁️</p> <p class="ql-block">灰喉山椒鸟:共有8个亚种。体长18-22cm。雄鸟头部和背亮黑色,腰、尾上覆羽和下体朱红色,翅黑色具一大一小的两道朱红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基部黑色,端部红色。雌鸟额、头顶前部、颊、耳羽和整个下体均为黄色,腰和尾上覆羽亦为黄色。翅和尾颜色与雄鸟大致相似,但其上的红色由黄色取代。</p> <p>黄山椒鸟</p> <p class="ql-block">绿翅金鸠,鸟名,为鸠鸽科金鸠属的鸟类,俗名绿背金鸠。</p> <p class="ql-block">鸺鹠,全长145-170毫米,羽毛棕褐色,有横斑,尾巴黑褐色,腿部白色,爪子比较锋利。外形像鸱鸺,俗称小猫头鹰,但头上没有角状的羽毛。喜欢捕食老鼠、兔子等,对农业有益,为夜行性动物,少数时间白天也活动。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铜蓝鹟,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为典型的食虫性鸟类,该鸟全身铜绿蓝色,眼先及眼圈黑色,尾下覆羽具偏白色鳞状斑纹。</p> <p class="ql-block">海南称之为“陆军鸟”,也叫五色鸟,黑眉拟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海南柳莺</p> <p class="ql-block">凤头鹰(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属中型猛禽,体长41-49厘米。头前额至后颈鼠灰色,具显著的与头同色冠羽,其余上体褐色,尾具4道宽阔的暗色横斑。喉白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胸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飞翔时翅短圆,后缘突出,翼下飞羽具数条宽阔的黑色横带。幼鸟上体褐色,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具黑色纵纹。</p> <p class="ql-block">海南叉尾太阳鸟</p> <p class="ql-block">橙腹叶鹎(学名:Chloropsis hardwickii)体形大小和金额叶鹎相似,体长16~20厘米。额至后颈黄绿色,其余上体绿色,小覆羽亮钴蓝色,形成明显的肩斑。颏、喉、上胸黑色具钴蓝色髭纹,其余下体橙色。飞羽和尾羽雄鸟黑色、雌鸟绿色。</p> <p>白沙门公园位于海南海口市海甸岛北部,是一个具有田园生态特色的湿地景区,有完整的水系,水中还有小沙洲,别具一番景色。每年冬天,是各种候鸟进入海南岛的第一站,可以抓拍各种鸟类,常见的留鸟有八哥、黑领椋鸟、丝光椋鸟、戴胜、斑文鸟、白腰文鸟、虎纹伯劳、棕背伯劳、白胸苦恶鸟、褐翅鸦鹃等,还有黄眉姬鹟、发冠卷尾、噪鹃、虎斑地鸫、极北柳莺、黄眉柳莺、大杜鹃、蜡嘴雀、金翅雀等多种候鸟,常常给鸟友带来意外惊喜。</p> <p>戴胜鸟</p> <p>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p> <p>黄眉姬鹟(学名:Ficedula narcissina)为鹟科姬鹟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p><p><br></p><p>雄鸟:体小(13厘米)的黑色及黄色的鹟。指名亚种上体黑色,腰黄,翼具白色块斑,以黄色的眉纹为特征,下体多为橘黄色。亚种elisae的背偏绿,眼先黄,无眉纹,下腹部及尾下覆羽黄色。</p><p><br></p><p>雌鸟:上体橄榄灰,尾棕色,下体浅褐沾黄。与白眉姬鹟的区别在腰无黄色。亚种elisae的雌鸟上体偏绿,下体黄。虹膜-深褐;嘴-蓝黑;脚-铅蓝。冬季通常无声。鸣声悦耳,为重复的啭鸣及三音节哨音如o-shin-tsuk-tsuk,也模仿其他鸟的叫声。</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0, 244, 246); color: rgb(44, 61, 81);">褐翅鸦鹃(学名:Centropus sinensis),是鸦鹃科、鸦鹃属的中型鸟类,体长40-52cm,嘴粗厚、黑色,尾长而宽,凸尾,通体除两翅、肩和肩内侧为栗色外全为黑色。</span></p> <p>黑领椋鸟</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12个亚种。中型涉禽,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翅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蹠等长。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亦为白色,中间黑色,黑白分明,甚为醒目。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亦甚醒目。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露出尾后两团白斑很远即能看见。栖息于灌木丛,蒲草,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p><p><br></p> <p>画眉</p> <p>白胸苦恶鸟(学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嘴峰较趾骨为短;跗骨较中趾(连爪)为短;翅短圆,不善长距离飞行。善奔走,在芦苇或水草丛中潜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离飞翔,以昆虫、小型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种子为食。在繁殖期间雄鸟晨昏激烈鸣叫,音似“kue,kue,kue”,故称“姑恶鸟”或“苦恶鸟”。在荆棘或密草丛中,偶亦能在树上,以细枝、水草和竹叶等编成简陋的盘状巢。</p> <p>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体形似小鸦鹃,但羽色大致绿灰;嘴绿色,头侧眼的周围有一裸区;后爪弯曲。虹膜赤红色,眼外周裸露皮肤繁殖期为赤红色,非繁殖期为暗红色。嘴绿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处常沾红色,非繁殖期下嘴黄褐色,脚石板绿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缺少光泽。枕、颈和上背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较短。多隐蔽于山林的灌木丛、竹丛以及休息时常停于靠近地面的树桠上。</p> <p>棕尾褐鹟,Muscicapa ferruginea&nbsp;(Hodgson,1845)为鹟科鹟属的鸟类。习性,性惧生,喜林间空地及溪流两侧。体型略小(13厘米)的红褐色鹟。眼圈皮黄,喉块白,头石棕尾褐鹟&nbsp;板灰色,背褐,腰棕色,下体白,胸具褐色横斑,两胁及尾下覆羽棕色。通常具白色的半颈环。三级飞羽及大覆羽羽缘棕色。</p> <p>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3337.6多公顷,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这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栖息的鸟类数不胜数,每当冬季来临,候鸟成群,鸟浪翻滚,是鸟友心中的圣地。主要拍摄点是下塘村湿地和塔市红树林。</p> <p>丝光椋鸟满天飞</p> <p>海南三亚市有条呈"丫"字形的河,当地人形象地把该河称为"三丫河",后来逐渐被人称为三亚河。如今三亚河已成为三亚城市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母亲河"。十年前,这里鹭鸟呈祥,河清岸绿白鹭飞,已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噪鹛</p> <p>黑翅长脚鹬</p> <p>鸟儿踩背</p> <p>2019年春,海南海口市羊山湿地片区的美仁坡村委会,因七只神秘来客白鹈鹕的降临,成了远近村民的热门话题,更吸引了一大批带着长枪短跑的鸟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七只白鹈鹕优哉游哉地畅游,丝毫不顾及围观的人群,还不时地把头探进水里觅食塘里的小鱼,悠然自得。</p> <p>白鹈鹕体型较大,颈部细长,嘴长而粗直,呈铅蓝色,嘴下有 1 个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p> <p>相互争抢,最后是鱼🐠儿逃之夭夭</p> <p>不久之后,7只白鹈鹕终于在万众牵挂下悄然离去,白鹈鹕从哪里来?又飞向何方?成为这个春天海南人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成为我永远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