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结缘“硬六连”</b><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丨<b>甬上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硬骨头六连”是个老牌功勋连队。</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八路军120师在河北雄县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组建独立第3支队7团6连。1940年12月,改编为120师358旅8团6连。1946年11月,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8团6连。1949年2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第1团第6连。先后在贺龙、彭德怀指挥下,参加晋绥抗日、保卫延安、青海剿匪等作战137次,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等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称号。全国解放后,参加过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连队获得的荣誉多多,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硬六连是全军唯一的一个两次被统帅部命名的连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4年,入闽应对蒋军“反攻大陆”,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 </p><p class="ql-block"> 1984年,硬六连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收复老山作战中,敢打善拼,完成坚守1个阵地和收复2个高地的任务,先后打退入侵越军排至营规模的9次进攻,涌现出“小尖山16勇士”,战功卓著,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在硬六连</span></p> <p class="ql-block">1985年春节年三十,一团政治处在老山前线往140阵地送弹药,送饺子。</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1964年“硬骨头六连”命名大会。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边境作战中攻打小尖山16勇士战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硬六连是受历届中央最高领导接见、题词、关注最多的连队。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机场检阅保卫边区英雄部队,六连在列。此后,毛泽东先后6次会见过六连代表。 </p><p class="ql-block">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硬骨头六连的作风不只是一个连队的作风。”这次讲话后来被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並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在《邓小平文选》里出现的连队。邓小平还曾接见过硬六连新一代战斗英雄展亚平。</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泽东、朱德在延安机场检阅八路军南下支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邓小平接见硬六连战斗英雄展亚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1年10月,江泽民在视察硬六连时欣然题词“弘扬硬骨头精神,开创连队建设新局面”。2003年10月,江泽民再次接见“硬六连”全体官兵。</p><p class="ql-block"> 2005年10月,胡锦涛视察部队时要求,继承和发扬好“硬骨头精神”,锤练顽强作风。2007年8月,接见了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的“硬骨头六连”代表。</p><p class="ql-block"> 2019年,庆祝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战旗方队10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检阅。其中就有一面写着“英雄硬六连”的战旗。2020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硬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p><p class="ql-block"> 元帅叶剑英、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为六连题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军的连队千千万,有此殊荣者只此一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硬骨头六连硬在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军的秀才们总结了两段话:</p><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的“三股劲”: </p><p class="ql-block"> 一一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 </p><p class="ql-block"> 一一百折不挠的韧劲, </p><p class="ql-block"> 一一坚持到底的后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平时期的“四过硬”: </p><p class="ql-block"> 一一战备思想硬, </p><p class="ql-block"> 一一战斗作风硬, </p><p class="ql-block"> 一一军事技术硬, </p><p class="ql-block"> 一一军政纪律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硬六连从骡马化步兵改编为摩托化步兵。1998年,硬六连从摩托化步兵改编为两栖机械化步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夕,与火热的天气一样的,是新一波宣传“硬骨头六连”的热潮。中央各大媒体不遗余力、铺天盖地聚焦“硬六连”,推介“硬六连”,宣传“硬六连”。7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硬骨头六连“时代楷模”称号,并号召全社会学习。这也是六连继1964年被国防部命名为硬骨头六连、198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之后,取得的新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从冀中到晋绥,从晋绥到陕北,从陕北到宁青,从宁青到朝鲜,从朝鲜到中原,再从古老的中原大地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征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连队先后4次荣立集体一等功、1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入围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的硬六连连长朱喜才,指导员高林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有缘近距离接触过这个英雄连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年,硬六连在第1军编成内,赴滇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p><p class="ql-block"> 巧的是,时任连队的几名指挥官和我是同一个地方入伍的兵,在解放军中称之为“老乡”。我们是一列“闷罐子”火车从甘肃平凉翻越六盘山拉过来的。连长朱喜才,指导员高林科,副指导员赵兵。只不过,在1972年,我被从平凉拉到了驻在河南商丘的第1军2师,他们被从平凉拉到了驻河南许昌的第1军1师。1975年,驻中原的第1军与驻江南的第20军对调防务,我到了江苏宜兴,他们三个一起到了浙江杭州,从此与人间天堂为伴。 </p><p class="ql-block"> 连长朱喜才干脆利索,一句话一个钉,一眼就看出是个军事干部,在6连威信很高,是全连官兵的“老大哥”。打完仗,转业回了平凉当了一个局级小官,成为一位知名人物,经常上当地电视讲英雄故事。2012年,我在离开平凉40多年后,携妻重返平凉,与朱喜才等几位战友也打了几场酒仗。当年战场上的“硬六连”朱连长,如今含贻弄孙,也有点其乐融融。 </p><p class="ql-block"> 边境作战时的指导员高林科,一副儒雅秀才模样,经常有点新思想,出口能成章,下笔会出文。打完仗后,历任营教导员、第1团政治处主任、第1师坦克团政委。后来到了安徽当了一个军分区的领导,以师级职务转业到杭州某局当了个领导。女儿是个“学霸”,多年前的浙江大学毕业生。高林科现在也已然退休了,但还在干着一些公家的事情,经常外出公干。 </p><p class="ql-block"> 副指导员赵兵,形象高大,举止文雅,带兵也是一把好手。 打完仗转业到杭州粮食部门当了个领导。我早年去杭州他家里看过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如果”。但假如1972年12月的那一列“闷罐子”火车把我也拉到许昌去,或许我也极有可能成为“硬6连”中的一员,兴许在1984年的这场战争中,还能和朱喜才高林科赵兵们搭一个连级指挥班子,和鬼子们干一仗。 </p><p class="ql-block"> 如今只能在一个叫“崆峒仙人”的微信群中聊聊天,看看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巧的是,他们共同的顶头上司、打仗时的第1团团长陈传发,在打完仗后不久提升为第2师的参谋长,成为我的直接领导。我在他手下当作训科长7个年头,耳濡目染,收获颇丰。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在第1集团军当了作训处长,陈传发又由第2师师长提升为集团军参谋长,晋升少将,第二次成为我的顶头上司,刚刚好管着我。 </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经过几番折腾到了宁波任职,陈将军又从第1军副军长调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三次成为顶头上司,又是不大不小刚刚能管我。以致于他老开玩笑说,我老给他“打前站”。</p><p class="ql-block"> 陈将军后来点评说:“朱喜才、高林科、赵兵、武晋宁和陈传发=好朋友好战友,是缘分!”</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传发师长为教导队学员进行战术指导。坐在桌边的是我(师作训科长)。</span></p> <p><br></p><p> 上世纪90年代,军队曾要求中高级干部和机关人员“下连当兵”,了解基层,走近官兵。我分到了驻杭州第1团5连,成为一名“上校列兵”。得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到“硬6连”。那时6连还是住在五十年代建造的苏式老营房中。看过他们的训练,看过他们的内务,看过他们的“三室两库”。和连队官兵广泛交谈过。印象中,全军日常战备工作的“三分四定”(携行、运行、留守物资三分开,定人、定物、定位、定车)规定,就是“硬6连”的看家本领。典型和先进一旦当上了,就不能掉下来,在6连当官当兵,压力还是很大的。 </p><p> 我当兵的连队是5连,连长叫王宏。后来当过团长,师参谋长,在江西宜春军分区司令员的位置上,转业到浙江省信访局当了副局长。印象中,王宏也是“硬6连”出来的一位战斗英雄,好像还立过一等战功。我们经常交流关于6连的话题。看的出来,他虽是6连出来的,但现在是5连连长,对6连就很不服气,各方面都想超过6连,压6连一头。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正是硬6连的气质!</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朱军长考核硬六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5年,集团军组织了一次建制连队军事训练考核。朱文泉军长亲率一个由司令部作训、侦察、通信、工化等部门,后勤部军交、军需部门的处长和参谋人员组成的一个较为庞大的综合考核组。到了杭州,对师长陈一远和师参谋长戚建国说,要考核六连的战备、训练、管理、保障,要求包括战斗班排,连部、炊事班勤杂人员,军官全体必须参加考核,看看这个英模连队现在到底怎么样。25年过去了,考核的细节和成绩早已记不得了,有关资料也早已上交了,但考核现场的气氛,六连官兵所表现出来顽强的战斗意志,良好的精神风貌,优秀的军政素质,使军长很滿意,也很高兴。 </p><p class="ql-block"> 我自始至终组织和参与了这次近似严酷的全面的考核,也是我第二次与“硬六连”的直接接触。</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联合96一5”演习中的野战指挥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最难忘的,是1996年与“硬6连”的又一次亲密接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台湾大选,李登辉上台,抛出“两国论”。部队奉命由浙入闽,组织一次随时能由演习转为实战的行动,来表明“反台独”的决心、立埸和能力。 </p><p class="ql-block"> 这次行动的企图和意图,当时是核心机密等级的。勘察地形也是着便服进行的。谁也没料到,核心机密级的东西,早已为被台湾方面策反的已退休的前解放军总后军械部部长刘连昆泄露给台湾当局了。这家伙1992年已成为台湾间谍,被授予台军少将,在两岸同时拥有少将身份达7年之久,向台湾提供大量重要情报。只是当时谁能知道呢?还是按军委意图来组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硬六连随部队一起进入福建,参加了这次有“苏一27”歼轰机、“小羚羊”武装直升机、空降兵、电子对抗部队联合参演的实兵实弹演习。我作为集团军轻便联合指挥所作战处长,亲手拟制了演习方案、实施计划、协同动作规定等重要作战文书,并协助军长、参谋长组织了沙盘推演和现地作业。按首长们的要求,把第1团放在了主攻方向上,在第1团进攻正面上,又把“硬六连”安排在战役行动最关健的时节、最重要的地段,担负战役战术穿插分割任务。</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联合96一5”坂顶地区现地勘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联合96一5”演习中的野战指挥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演习,按第1集团军老军长、当时刚刚履新的南京军区陈炳德司令员的说法,属战略背景、战役规模、战术地幅的带实战背景的军事行动。也是第1集团军历史上参演军(兵)种最多,联合程度最高,高新武器装备最多,发射各种实弹最多,观摩演习的规格最高的一次。演习定于3月18日为D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率一个庞大的高级军官团亲临演习现场观摩。 </p><p class="ql-block"> 但D日天公不作美,天降大雨,随后浓雾重重,实弹区目标也看不清楚。即便如此,演习还是按计划开始。轮到“硬六连”出场了。只见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六连官兵搭乘坦克,从后方地域急驶而来,成一字战斗队形,迅猛向蓝军纵深发起穿插行动。打头的坦克上插一面“硬骨头六连”的战旗。担任演习解说的,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胡坚教授(胡教授后来当了学校军事训练教研室主任)、“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女战士马逢翠。这个时候,他们也被官兵行动感染,解说声激情四射,高亢而又热烈。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硬六连的这次行动,形象地展示了强有力的穿插分割战术,完美实现了战役指挥员的意图,展现出娴熟的步坦协同能力。 </p><p class="ql-block"> 演习结束了,很感谢硬六连官兵,把指挥员“纸上谈兵”中的一个战术设计细节在现地做了最完美的展示!</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上将(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在连江八卦山与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集团军的连队数百之多,能与其中的一个数度接触也是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与硬骨头6连的最后一次接触已然过了27年之久。本轮军改中,第1集团军番号也没了,为集团军增光添彩的硬骨头六连也调出建制,由驻防了42年之久的西子湖畔前往岭南山乡。一个连队的调防,本来是无人关心、无人问津的,但这个连队的离开杭州,却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成为第74集团军兄弟的一员已经有几年了,我们平时也只能偶尔从电视广播中,战友的微信和相聚中听到他们的消息。但第1军的番号在心底永存,“硬骨头六连”的英名在第1军的番号中永存。“序列第一,永争第一”,成为“天下第1军”永远的印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老山作战一师四位团长合影:从右至左,一团团长陈传发、二团团长沈全保、三团团长邹学甫、炮团团长唐全东。(2024.7.1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