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中的一点思考1

二小蒙山校区 姜敏

今天是2020年7月30日,正值大中小学生暑假期间,教育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五期研修班面向全国老师开放,让我们在家就能享受到高端的培训。兰山区臧主任组织了为期2天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梯队教师培养2020年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组成,线上环节紧跟深度学习研修班的节奏,在郭华教授和罗滨校长的带领下,了解最前沿的知识。线下环节可以看做是对线上环节的补充,兰山小数五个梯队群呈现了他们研究《深度学习》一书的成果。<div> 作为一位“深度学习”理论小白,我先来说一下经过一上午的学习,收获了什么。</div><div>1.通过聆听郭华教授的《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意义》,重温了大学课堂学习的氛围,很深奥,感觉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晚上回家翻看了学习记录,整理了听课时排到的照片,感觉拽到了一点小尾巴。郭教授把教育学意义下的深度学习的含义讲解的非常透彻,分两个层次一句话就是一层:第一层主要讲深度学习的性质,同时涵括了内容与过程。第二层讲深度学习的任务与目的,分号之前是任务,分号之后是目的。</div> 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她通过对比,加深了我对“教不能独立存在,没有学就没有教”这句话的理解。她还多次强调了“挑战性”和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更简单的达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列举了一些成熟的案例,让我知道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罗滨校长主要以问答的形式来开展报告。一开始先抛出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参与思考,然后她一层层的推进,使我觉得深度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向我们展现了“深度学习实践模型2.0”她认为目标先于内容,评价先于任务,四面体能够很好的描述目标,主题,任务,评价之间的关系,结合上网课的经历,加入了技术(资源)元素。 罗校长还举了以为高中化学老师因研究深度学习而成长、成功的例子,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一位年轻教师可见的成长:持续地坚持、不断地改进。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忙事务、做事业、求真理。<div>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各位前辈的引领下,慢慢摸索着前进。虽然学习的很慢,但我会不停的消化吸收,争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风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