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父亲刘健,农历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泊于镇小邓格村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从小聪颖,爷爷奶奶辛苦劳作一直供他上完初中。(登记时误写成二七年,后一直延用)</p> <p>一九四五年初父亲瞒着家人去参军,成为八路军师范学校的学员,后分配去莱阳武工队任文化教员,途中过封锁线敌人火力太猛无法通过,组织决定就地疏散到老乡家躲避,二十多天后仍无法通过,最后要求各自回家等待通知。</p> <p>在家等待期间父亲考上了初中在威海上学,不久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后来才得知莱阳武工队因叛徒告密,被鬼子一个大队围剿,所有人都牺牲了,父亲也算是躲过了一劫。</p> <p>一九四七年父亲终于接到部队的通知去胶东东海四所报到(后来父亲一直把四七年做为正式入伍时间),一九四八年去华东卫校学习。</p> <p>父亲在二野后方医院从看护一直干到医生,这期间南征北战,渡江战役后,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剿匪,一直打到广东。</p> <p>部队挺进江西、贵州剿匪时父亲荣立个人二等功、四等功各一次。</p> <p>抗美援朝时父亲所在医院就驻扎在丹东市的鸭绿江边,救治朝鲜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员。</p> <p>五零年十一月父亲随部队来到黑龙江佳木斯市,在陆军医院工作。</p> <p>父亲与陆军医院的战友们合影</p><p>后排左二是父亲</p> <p>一九五五年母亲带大姐来佳木斯随军,与父亲结束了七、八年分居两地的生活,一家人终于团聚了。</p> <p>父亲和他的战友</p> <p>一九五七年春天我才几个月大,爸妈带我和大姐在大连与大舅、四姨、二姨全家的合影。</p> <p>一九五八年父亲转业到密山农垦局医院工作</p> <p>父亲转业时我们全家四口人:父亲、母亲、大姐、和我,因三妹是母亲在佳木斯时怀的,父亲转业搬到密山后才出生的,因此父亲给她取名佳密丽(小名)。</p> <p>父亲与合江农场三分场卫生所(父亲时任所长)的同事们合影</p><p><br></p> <p>一九六一年十月调干父亲来到新疆,在自治区畜牧厅特克斯马场卫生所任所长,七零年新疆军区接管马场,父亲在军马场医院任院长直至离休。</p> <p>马场建场初期,全场三千多人口,而医生只有父亲和李存明医生两人,夜间经常被牧工骑马接去出诊,父亲的足迹走遍了场里的每个连队和畜群。</p> <p>父亲喜爱看书,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母亲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父亲就给母亲念书听,在那个非常艰苦的年代陪伴母亲渡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p> <p>一九八八年父亲光荣离休</p> <p>新疆军区组织老干部去承德疗养</p> <p>父亲离休后没几年母亲就中风并患乳腺癌,当时我们姐弟六人都未退休,不能守在母亲身边照顾她。父亲一人扛起重担,寸步不离,精心照料,使母亲又幸福安乐地生活了十六年。而我们姐弟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是父亲的担当,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p> <p>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坐着轮椅慢慢的聊……</p> <p>执子之手,与子偕老。</p> <p>相濡以沫,白头到老。</p> <p>八十多岁的父亲把小院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年夏天杏子、苹果、李子、核桃、樱桃、山楂、梨、枣挂满枝头,一畦畦蔬菜葱翠碧绿,父母享受着这幸福快乐的生活!</p> <p>收获的季节</p> <p>二零一零年正月初一是母亲的生日,全家人从各地赶回新疆家中为母亲过八十二岁生日,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若时光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那该多好……</p> <p>时间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但我们依然幻想着,这一张张笑颜永驻……</p> <p>二零一零年九月六日母亲在新疆因病去世,父亲将母亲骨灰带来南京安葬。</p> <p class="ql-block">母亲去世后我陪父亲去东北看望两位姑姑后,又回山东看望大姑妈和小叔叔,从那以后我们姐弟陪父亲每年都去看望他(她)们。父亲眷恋着养育他的这片热土,从十几岁当兵后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他的根却深深的扎在这里……</p> <p>途经北京,与大外孙在北京鸟巢体育馆留影。</p> <p>九十七岁的大姑妈耳背,父亲对着她耳朵大声说才能听到。父亲说他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大姑妈做的,这份情他永远都不会忘记。</p> <p>喝碗桥头镇上的羊肉汤,这才是家乡的味道……</p> <p>大姐陪同父亲去台湾旅游</p> <p>虽然战争年代国共两党是对手,但父亲还是希望祖国能够早日统一。</p> <p>三妹陪同父亲再次去东北、山东省亲,途经北京。</p> <p>孙女陪同爷爷游览首都的名胜古迹</p> <p>三姑和父亲长的最像</p> <p>松花江的鱼是父亲的最爱</p> <p>父亲参加了解放南京的渡江战役及入城仪式,站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前父亲感慨万千……</p> <p>在弟弟家为父亲祝寿</p> <p>小时候父亲非常重视我们的学习,家中再困难都支持我们读书,五姐妹都陆续上了大学。</p> <p>和太姥爷比赛爬山,看谁快!</p> <p>父亲给我们发压岁钱啰</p> <p>二零一六年八月四妹陪同父亲重返勤得利农场</p> <p>和勤得利农场的老同事一别五十多年,相见时已是耄耋老人。</p> <p>这是母亲娘家的表妹,当年也是奔母亲去的勤得利农场。</p> <p>这是与勤得利农场的老同事及母亲的外甥、外甥女们合影留念。</p> <p>二零一六年十月,曾在马场共事二十多年的南京知青来我家看望父亲,当年她们去新疆时才十六、七岁,父亲是场里的医生,哪儿不舒服都去找他看,因此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 <p>小弟陪同父亲去山东新沂看望当年父亲带着去参军的老战友(亲侄子)</p> <p>叔侄促膝长谈</p> <p>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往返新疆基本上都是自已,这是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小弟去禄口机场送他返疆。</p> <p>二零一七年二月父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查出胰腺癌晚期,这是我们姐弟六人在父亲病床前的合影,脸上在笑着,而心却在痛着……</p> <p>知道父亲时日不长,我们姐弟六人伤心不已,日夜守护在他的床前。</p> <p>我们还未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而他就要与我们阴阳两相隔,太多的不忍,太多的不舍……</p> <p>知道父亲的病情后,我们姐弟六人决定陪同父亲再回一趟老家,途经日照留影,这也是父亲的最后一程……</p> <p>父亲在回老家途中兴高彩烈,一路上唱着他当年在部队时的歌曲,不停地指着窗外告诉我们哪儿是他们打过仗的地方,那精气神根本不像一个重病在身的老人。</p> <p>东北的两个姑姑也赶回老家与父亲相聚,也是最后的诀别……</p><p>兄弟姐妹五人在老宅合影</p> <p>与父亲同龄的老宅因修水库即将拆迁,姐弟六人在老宅前留影。</p> <p>我和父亲坐在祖屋的热坑头上唠嗑……</p> <p>二零一七年三月十五日大姐、四妹陪同父亲乘飞机返疆</p> <p>回到特克斯,姐妹们轮番精心照顾着父亲,六月份我和小弟从南京回到新疆,他巳恢复到生病前的模样了,我们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p> <p>九十岁的老人玩麻将连连看,我们都甘拜下风。</p> <p>他深情地爱着这片生活了五十多年土地,说最好的地方还是伊犁特克斯。</p> <p>中国历史名城新疆特克斯八卦城,以其“建筑正规,卦爻完整,规模最大”而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p> <p>美丽的草原,我们可爱的家。</p> <p>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二日,父亲与世长辞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 <p>父亲走完了九十年的人生里程,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把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养育他的这片热土,父亲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p><p> </p><p> </p><p> </p> <p>亲爱的爸爸妈妈,这辈子做您们的儿女,我们没有做够,央求您们下辈子还做我们的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