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多伦路是上海虹口区的一条小街,原名窦乐安路,修建于1912年,理论上隶属华界,却是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的产物。全长550米,呈L字型。这条小街曲折幽静,街边的小楼风格各异。</p> <p>多伦路有“现代文学重镇”之美誉,30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以及夏衍、冯雪峰、瞿秋白、丁玲、柔石、萧红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在这条小街上生活或活动过。</p> 一直想去看看,却一直没有成行。今年终于抵达,三个月内去了三次。第一次去是4月份,很多店铺都关着,很多弄堂也都不能进。后来两次去都是在7月,有些店铺开了,弄堂大都可以进去逛了。可惜好几家博物馆还关着门,未能入内参观。 多伦路8号,公啡咖啡馆旧址。在二、三十年代,公啡咖啡馆是当时中外白领、文化名人休闲集会之地,也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的摇篮,当时鲁迅等一批文化进步人士是公啡咖啡馆的常客,公咖还被鲁迅戏称为“革命咖啡店”。 多伦路32-48号,是一幢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具有欧洲巴洛克风格的西式洋房。其中48号曾是恒丰茶庄,店主就是日本人内山完造先生。鲁迅、瞿秋白、丁玲、冯雪峰等也经常光顾这里,所以恒丰茶庄又称为“名人会所”。 多伦路43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59号,苏韵阁,</span>中式建筑风格的斗拱和西式建筑风格的彩色玻璃窗户相处得很和谐。</p> <p class="ql-block">多伦路67-69号,鸿德书房。</p> <p>多伦路66号(薛氏宅),庭院式公寓住宅,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由本地商人薛氏在祖传土地上建造。据考证,房主的父辈为清朝官吏,邻居叫他薛老爷。</p> 多伦路71-77号 多伦路68号 多伦路上常常能遇见婚纱照拍摄 多伦路80-82号 多伦路85号,建于1930年左右的日式老住宅。 多伦路90号,老茶楼,位于L型马路的转角处。 第二次去时,点了一杯热可可,坐在屋外,看人看风景。 遇见许多正在写生的学生,神情专注,看上去,都很喜欢画画的样子,真好! <p>多伦路93号,建于1920年,带有巴洛克特征的独立住宅,为原英商杜德洋行买办赵植初住宅。解放后为著名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先生寓所。</p> 多伦路99号 多伦路119号,夕拾钟楼,取自鲁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 多伦路123号,老电影咖啡馆。1920年代建造的独立花园洋房,西式阳台上有精致的铸铁栏杆,木质地板、楼梯和壁炉,墙壁上挂满昔日的中外电影明星照片。 第三次去时,点了一杯冰拿铁,在昏暗的灯光中感受老上海民国时代风情。 多伦路135弄(景云里),建于1925 -1931年,为砖木结构石库门房屋。鲁迅、陈望道、茅盾、叶圣陶、冯雪峰、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有历史文化名里之称。<div>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到上海,先搬入景云里23号,后移居到18号与周建人一家同住,腾出来的房子让给了柔石等年轻人居住,并让他们在自己的家中搭伙用膳。再后来入住17号,兄弟两人贴隔壁而住,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在这里出生。</div> 多伦路145号,中华艺术大学宿舍旧址,建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翻译《资本论》的中国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望道为中华艺术大学校长。 多伦路145号,中华艺术大学宿舍旧址侧面。 多伦路152-192号(永安里),典型的中低标准集合式住宅,沿街呈弧形,总长度70米,建于1925到1945年间,永安公司为中高级职员所建。 永安里西通多伦路,东通四川北路1953弄,当年中共地下党组织曾在弄内44号设置秘密联络点,周恩来、邓颖超等曾在此居住和活动过。 多伦路163弄(余庆里),建于1922年的旧式里弄。 多伦路177弄(明德坊 ),建于1924年的旧式里弄。 多伦路169号,名著书店,专门经营旧书。在店门口整理书籍的就是店主殷世钦,一位爱书的老先生。有意思的是,中文招牌是名著书店,掉了两个拼音字母的招牌却是nei shan shu dian(内山书店)。 多伦路179-199号,集合式住宅。 其中的189号,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旧居。1927年在此被捕牺牲。赵世炎妹妹赵君陶,嫁给李硕勋烈士,其子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赵世炎是李鹏的舅父。 多伦路201弄(双庆里 ),建于1924 -1931的年旧式里弄 。 弄内2号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原中华艺大校址)。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鲁迅做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弄内4号为新中国剧社旧址 弄内89号为郭沫若旧居 多伦路208号,广州商人陈仲箎公馆。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外观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样式。 多伦路210号(白公馆),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建筑。上世纪二十年代由广东李氏兄弟建造,抗战胜利后曾作白崇禧寓所。 多伦路215号,由广东商人李观森于1924年建造。上海沦陷期间房主逃难到香港、澳门,该楼即被汪伪南京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和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侵占。曾为中共四大陈列馆。 多伦路236弄(纪家花园),建于1918年的新式里弄。 多伦路236弄 多伦路239号 多伦路240号,山根会所又名考拉花园旅舍,典雅的欧式风格建筑,电影《花样年华》的重要拍摄场景。 多伦路250号(孔公馆),孔祥熙寓所,建于1924年,具有浓厚的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孔祥熙是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与宋子文、蒋介石系姻亲。 多伦路251号,多伦文化艺术空间。 多伦路257弄(燕山别墅),建于1938年的新式里弄。弄内34号为日本作家、日本反战同盟领导人鹿地亘旧居。他与鲁迅关系甚笃,是鲁迅生前最后一位造访者。弄内14号为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国焘旧居。左翼作家陶晶孙也曾居住过。 四川北路2023弄的后门在多伦路上,弄内35号为汤公馆,建于1020年代。抗战期间被日军侵占为军官宿舍。抗战后被汤恩伯所占,人称“汤公馆”,后为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寓所。 多伦路北门 三次抵达多伦路,都是由北拐到东,适合慢慢逛,不仅要看名人名居,也要去看看嘈杂的小弄堂,还一定要觅一间茶楼或咖啡馆,点一壶茶或者一杯咖啡,慢慢享受难得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