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和每个普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过一段段平凡的路,有过一段段平凡的经历。现在我们仍在“路”上前行,前面的路在不断的延伸中扑朔迷离,后面的路己经走过并且留下了平凡的印记。借助记忆用及其平淡的语言做点文字记录以作备份。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丶我的简历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叫魏治平,男,汉族,于1959年11月16曰出生,系山西省高平市东城办事处店上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经济师、政工师专业技术职称,曾在村务农和城关五七厂、高平水泥厂、高平冶金化工公司、高平化工公司、山西兰花丹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1968年至1974年在店上七年制学校读小学、初中; 1975年至1977年在高平一中读高中; 1977年至1979年在城关五七厂工作,钳工车间工人; 1980年至1983年回村边务农边复习参加高考; 1984年至1985年在高平县水泥厂工作,革新车间工人; 1985年至1995年在高平冶金化工公司工作,历任机修厂统计,公司办公室、党总支办公室干事,团总支副书记、书记,秘书科长,人事劳资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1985年至2003年在高平化工公司工作,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党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 2004年至2008年在山西丹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任党支部书记; 2008年至2015年在山西兰花丹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任党支部书记、党组织负责人、党总支书记;2015年5月退居二线;2019年曾在《山西日报》、《山西乡镇企业》杂志、《太行日报》、《晋城经济》等报刊上多次发表文章,夲人论文《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收录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宝库》一书中。</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退居二线以后,</span>2018年加入书画研究会,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高平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晋城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曾任</span>翰墨情笔会策划人。习书以来,<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从临颜真卿《颜勤礼碑》和《自书告身帖》和柳公权《玄秘塔》楷书入手,兼临颜真卿、王羲之行书,魏碑楷书,从中领悟到了笔法变化的规律和结体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经过长时间的临创实践,使自己的字体呈现貌丰骨劲、圆润饱满、雄浑大气、雅俗共赏的风格,广受好评。书法作品曾获马村镇“美丽家园”民间艺术展优秀奖、高平“百联迎春”书展二等奖、兰花集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兰花上市二十周年”书展三等奖、高平市庆七一"写誓词、悟初心”书展三等奖,高平市2020年春联展。书写的“梨园风情”楹联作品被韩家庄收藏,“融通四海,鼎立五洲”被晋市兴业银行展出并收藏。“沁园春·雪”入选晋城市纪念改革开放七十周年第二届老年书画艺术节书法作品展。曽荣获中国老年书画金、银、铜三个奖项。</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二、我的幼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出生于1959年11月16日,可以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未了,也算是生不逢时,幼年的我正赶上了狂热的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听父母讲五八年五九年全国都在大炼钢铁,母亲怀上我的时候每天还要出工抬矿石,吃的是公社大食堂,那时正是没粮食瓜菜代的时期,由于妈妈的严重缺乏营养,至使我在娘胎里发育不良,生下来之后又没奶水,瘦的皮包骨头满打满算仅有3斤,象一个“小猫娃”,连哭的声音都听不到,面对这样一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大人们对我将来能否长大成人也不包多大希望。那个时候,我最常听到大人的一句话是:“孩子,你这条小命是捡回来的。”我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魏千里长我6岁(生在五台),二哥魏平里长我3岁(生在阳城),那时缺吃少喝,两个哥哥正是长身体的候,父母在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忍痛割爱的决定:宁可饿死小的也要保住大的。话虽这么说,可这个垂危的小生命毕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脉,哪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后来在母亲的悉心呵护下,这个小生命居然存活了下来。 进入1960年,公社食堂己经解散,生产队里卡的也没那么紧了,那时父亲在黄叶河工作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为了创造一个稍多好一点的生活环境,父亲以父爱如山的天性顶着压力把母亲、二哥和我带到了黄叶河,这里的老百姓非常的纯朴善良,房东小海伯伯、婶婶一家更是待我们亲如一家,给我们予以了很大帮助,一天天我好了起来。本应遗传父辈们高大健硕的体格,由于我先天性的营养不良,致使后天骨格没有长开,身体瘦弱。 </h3> <h3>三、我的童年</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们家兄弟三人,当时父亲给我们取名己经是新社会了,并没有考虑字辈,只是很随意的考虑了一下环境,大哥生在五台,离家乡较远取名千里,二哥生在阳城平头取名平里,我生在高平取名治平,但并没有治理高平的意思。而妈妈在生我之前一直想要个女儿,所以我出生之后,她心里有过一丝的失望,后来她就一直把我当女儿养着,在我记事之后,我记得我穿的衣服是花儿的,头上绑着象伞一样小发髫,街房四邻都叫我“三闺女”,稍懂事了,听到这种叫法我就和他们瞪眼睛。学龄前,正是文化大革命搞的最火热的时候,我仿佛记得大哥在高平一中上中学,后来学也不上了,搞什么大窜联。武斗开始了,高平的两派,一派叫“联总”在城里,一派叫“总司”在城外,父亲也不上班了在家里呆着落了个逍遥派。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武斗结束了,学校就在离家十多米的三嵕庙。新书发下来,第一课就是“*****!”第二课是“共产党万岁!”课本上内容打上了文革的烙印,上学之后我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渐渐的走上正轨,当时根据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精神,店上小学改为七年制学校,即五年小学,二年初中。我的小学和初中就是在本村读完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四、我的青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升入初中的时候,教室搬到了南庙,南庙就是关圣庙,此庙分为东西两个院子,东院是供奉关公的关圣庙,西院是供奉观音菩萨的西寺,文化大革命庙里两个正殿的塑像被造反派破坏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里通过整俢办成了学校,最开始这里是店上农中,再后来农中停办了,这里曾作为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居点,再后来,这里就成了店上学校的一个分校点,我升初中的时候就搬到了这里,学校分两级平台,下面一级是老师的办公室,上面一级是教室,西南角有一个小门通往厕所,小门外就是当时在周边村庄非常有名的新建的舞台(由当时号称太行山上一杆笔的王浩然老师书写的“店上东方红广场”)。从小门往下要走七八级约有40公分的台阶,这台阶是用来看戏的看台,每当过会、唱戏的时候这里特别热闹,在平时的时候,舞台下的广场就作为我们的体育活动场地。</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在这里读了一年多的书,当时叫六年级,实际上就是初中一年级。后来学校在总校区后面(土圪坨)平整了一大块场地,建了一排新教室和一个篮球场,我们搬入新教室,在这里读完了七年级(初中)。</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975年初中毕业后,面临将是回乡务农还是上高中,这是一个很重要选择,班上很多同学由于家境的原因放弃了继续读书,而我选择继续深造。当时上高中还是推荐,要经过班上、学校、大队三级推荐,我如愿以尝的上了高平一中。</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开学前一天,我步行来到高平一中大门前看红榜张帖有我的名字,我被分到了49班,当时高中也分专业,有卫生班、机电班、财会班、写作班、音体美班,49班是写作班。</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们读高中是二年学制,在高中的二年时间中先后经历了反击右倾翻案风,反对教育路线回潮,周恩来、朱德 、毛泽东三位伟人逝世,粉碎四人帮等重大政治事件。</h3> <h3>五、我的壮年</h3> <h3>六、我的老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