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向阳之地——稻城亚丁

Lotus

<p class="ql-block">  终于,利用三年的时间,我完成了香格里拉、西藏和稻城亚丁的行走。如果说,游走香格里拉是为进藏前的一次铺垫,那西藏是“心灵的天堂”,稻城亚丁则是“身体的苦旅”。</p><p class="ql-block"> 这三次旅行,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三个有若干共同点的地方,又因其不同之处而焕发出奇异的色彩,所以,我才把它们列为我的“三年之约”。</p><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九寨日则沟以及海螺沟,都有相似的洗肺中心——原始森林,普达措和亚丁都有水美草丰的农场,西藏和亚丁都有同样震撼的蓝天白云…… </p><p class="ql-block"> 在香格里拉,我去藏民家访,走进海拔4159米的普达措国家公园;而神秘的西藏,它天堂梦幻般的自然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它壮美中的沧桑使我沉思。那么,稻城亚丁呢?</p><p class="ql-block"> 7天的时间,我和小伙伴们从成都到亚丁,往返2100公里,行使在崎岖惊险的318国道上,穿行在高山峻岭之间,它与西藏一样,留给我的不是物质的繁华,而是天然的赐予,并带给我本原的向往和期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成都至稻城亚丁的行程细解</p><p class="ql-block">D1,成都-雅安-石棉-海螺沟。</p><p class="ql-block"> 从成都到海螺沟自驾,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成都-成雅高速-雅安-泸定-磨西古镇-海螺沟,全程283公里;第二条是成都-成雅高速-雅安-荥经-汉源-石棉-海螺沟,全程415公里;第三条是成都-都江堰-卧龙-小金县-丹巴县-泸定-海螺沟,全程75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另外,新南门车站每天上午9:30有一班直达海螺沟的大巴,全程6小时左右,票价140元。</p><p class="ql-block">D2,海螺沟-雅家埂(3800)-折多山(4298)-新都桥。</p><p class="ql-block"> 从海螺沟出发,经过颠簸的929省道,由康定市进入318国道,再到达新都桥,全程170公里。</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听说过川藏线,或318国道,你知道它们的关系吗?</p><p class="ql-block">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途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我们所说的骑行川藏线,指成都到拉萨,全长2142公里。</p><p class="ql-block"> 川藏线分为南线和北线,川藏南线是318国道的一段,北线是317国道的一段,两条线在新都桥东俄洛乡开始分路,所以,新都桥是川藏线的必经之处(那儿有长达3公里的“食宿路”)。</p><p class="ql-block"> “九十九道拐”形容的就是川藏线。在蜿蜒的盘山路上,一辆辆车有序地行驶着,犹如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如果遇到山体滑坡事故,就只能停在路上几个小时地等待。好在,我们路遇的几处险情被迅速处理好,并没有伤及人车。</p><p class="ql-block">D3,新都桥-雅江-理塘-红草滩-稻城。</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线要翻越5座大山,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也是此行程中我们需要往返两次的路线。</p><p class="ql-block"> 从新都桥出发,翻越4412米的高尔寺山后,再经过4200米的剪子湾山,就到达了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在世界最高城一一理塘县城(4014.187米)用过午餐后,由318国道转入217省道,继续翻越4696米的兔儿山和4500米的海子山,终于进入了稻城县。</p><p class="ql-block"> 我想着重提一下高尔寺山。它是横亘在雅江县城和川西高原间的第一座垭口(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也是川藏南线的第二座大山。</p><p class="ql-block"> 这条山路虽然也是柏油路面,但因路面坡度较高,又长期受到载重汽车的碾压,所以长达33公里的路面全是破烂不堪的,虽然司机小心翼翼地以十几二十公里的时速行驶,但毎个人都有被颠散架的感觉,被我们称为“高级按摩路”。 </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很多对面驶来的大货车,都小心地打着左转向灯,慢慢地拐向山体的一侧,司机姜说,靠近山谷的那侧路基已经没有太大承载力了,大车一不小心就有翻入山底的危险,所以,小车司机都会很自觉地给大车让路,让它们行驶在路的内侧。</p><p class="ql-block">D4,稻城-波瓦山-亚丁村-冲古寺-卓玛拉措(珍珠海)</p><p class="ql-block"> 稻城的亚丁风景区,位于甘孜州稻城县的东南面。从稻城县城沿S216公路,翻越海拔4513米的波瓦山,行程一个半小时,到达亚丁景区。</p><p class="ql-block"> 波瓦山,藏语意为"英雄、勇敢的山"。相传,每当色拉人民受到外来滋扰时,就退守在波瓦山里,依靠山势的险峻,抗击侵略,涌现了无数的保护家园的英雄好汉。</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有无数的五色经幡,在清冷的空气中飘舞着。这些五色经幡又叫风马旗、玛尼旗,蓝色的代表天空,白色的代表白云,黄色的代表土地,绿色的代表清水,红色的代表火焰。幡条上还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看来,经幡随风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就是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D5,亚丁村-洛绒农场-牛奶海-五色海-稻城;</p><p class="ql-block">D6,稻城-新都桥-丹巴。</p><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返程。早饭后由稻城亚丁出发,沿217省道到达理塘县用完午餐后,进入318国道,翻越高尔寺山,在新都桥驶上215省道至八美,再转入315省道前往丹巴县。</p><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一天辛苦的行程,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苦尽甘来”、“柳暗花明”。在倍受高尔寺山的蹂躏、在新都桥吃晚饭后,我们的车欢快地驶上了平坦的沥青新路,伴着夕阳西下、杨树婆娑、炊烟袅袅、金黄青稞的绝美画面,经过塔公草原、亚拉雪山,进入甲居藏寨。</p><p class="ql-block">D7,丹巴-成都。</p><p class="ql-block"> 在翻越高尔寺山的时候,司机姜告诉我们,从丹巴返回成都的途中,映秀的那段路因受地震的毁坏,很难走。于是,大家决定如下行程:211省道后,在泸定瓦斯沟上318国道至干古地,泸定-甘孜,石棉-雅安-成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安顺场和磨西镇</p><p class="ql-block"> 从成都前往海螺沟的途中,去西昌办事的朋友傅领,与我们约好在石棉县城碰面,可午饭后,他还要二三个小时才能赶过来。司机姜建议我们去11公里外的安顺场玩玩,没想到,这给了我此次行程中最大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安顺场,原名紫打地,是历来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地”闻名中外。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抵达安顺场,准备北渡大渡河,但因四面受敌,全军覆灭。时隔72年的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渡过金沙江后,准备强渡大渡河。红军先遣队红一团组织17名勇士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夺取了当时大渡河上唯一的一只小木船,成功渡过大渡河,击溃敌人一个营,占领了北岸渡口,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这次长征途中的著名战役,2004年5月,由江泽民亲自题写馆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建成。</p><p class="ql-block"> 展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安雅、翼王悲歌、历史评述五部分。馆内保存228件文物,其中有当年红军使用过的兵器、马灯、红军船等实物73件,图片类155幅,以及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笔题词。 </p><p class="ql-block"> 配套工程包括入口广场、纪念广场、雕塑广场、红军渡口和红军宣誓场。</p> <p class="ql-block">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青海省境内,位于四川省中西部,经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在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渡河边,一对黑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然起舞,全然不顾我注视的目光。和平年代的安顺场,一切都是这么安宁平和,但面对大渡河汹涌湍急的水势,我的眼前却出现了十八勇士在激流中与敌搏斗的激烈悲壮的场面,英雄们,你们将永远被镌刻在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来到海螺沟,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游客接待中心和入口——磨西古镇。 </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29日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在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里,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做出了重要决定:因粮草不足,不去康定,改为过泸定桥。这次会议,为5月30日的泸定桥会议奠定了基础,起到了预备会议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目前,毛泽东旧居及天主教堂都保存完好。只是,物是人非,伟人们早已乘鹤西去,我们只能从遗址和史料中去探究历史,缅怀先人,继承他们流传至今的光荣传统。</p> <p class="ql-block">  磨西古镇,位于甘孜州泸定县的南部,贡嘎山的东坡,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镇子,主要居住着彝族和汉族。</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镇以雪峰、山峦、森林为背景,依坡而建的下店上宅式两层建筑,具有浓郁的高原民族风情。 </p><p class="ql-block"> 这儿的居民们很纯朴,热情地兜售着雪莲花等土特产。在这里,我尝到了松软可口的青稞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海螺沟及雅家梗红石滩</p><p class="ql-block"> 这次高原行走的第一站,我选择了海螺沟作为“缓冲区”,主要担心小伙伴们在此行中会出现高原反应。</p><p class="ql-block"> 海螺沟距离成都319公里,海拔2850米,是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海洋性冰川。</p><p class="ql-block"> 沿民族村的主街道上行20分钟左右,就到了景区的门口,然后乘坐观光车直达二号营地,进入原始森林,在海螺寺分三种方式去观赏冰川。</p><p class="ql-block"> 一种是乘索道上四号营地看冰川,往返150元/人;一种是走步游道,途中穿越原始森林,景色很漂亮,到观景台后,还可以下行到冰川底部,但步行比较累;还可以乘坐四川特有的滑杆上观景台。 我选择了第一种。</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了海螺沟,很多人纳闷:这条沟不应该象海螺的形状吗?海螺沟究竟什么来历呢?</p><p class="ql-block"> 在海螺沟的周围,居住着汉、藏、彝等少数民族,关于海螺沟的传说也多种多样,有人说是因为一位叫海螺的美丽善良姑娘和她的爱情故事,有人说是因为天上飞来一块海螺石,也有人说是因为东海龙王的海螺公主喜爱这里的美景来此定居,但我更喜欢关于唐东杰布法王的版本。</p><p class="ql-block"> 那年,唐东杰布法王取道海螺沟,住在一座冰川岩穴下。他早晚在穴前念佛经,面向贡嘎山跪拜,每当他吹起海螺,便会引来很多禽鸟动物听他念经。他离去后,鸟禽动物仍按法王吹海螺的时间聚集在岩石周围。后来,石穴顶部长出了花草树木,一片茂盛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唐东杰布法王托梦给他的弟子,说他住过的岩穴巨石,已被贡嘎山神册封为“海螺灵石”,弟子们以他随身宝物海螺,命名他跋涉过的那条深谷为“海螺沟”。</p><p class="ql-block"> 至此,海螺沟就永远静卧在贡嘎神山的怀抱里,永远存在于唐东杰布法王的庇护下了。</p> <p class="ql-block">  你见过存放垃圾的银行吗?今年2月21日,海螺沟景区设立首个“垃圾银行”,鼓励游客们将垃圾“存入”垃圾袋,到指定的地点兑换海螺沟冰川水、指甲刀、雨伞、太阳帽等精美礼品,基本杜绝了游客们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降低了景区环卫工作成本。</p><p class="ql-block"> 这一举措,引起了游客们的啧啧称赞,不少家长还现场对孩子进行了引导教育。</p> <p class="ql-block">  雅家梗景区,距离海螺沟40公里,是位于海螺沟与康定之间的景观走廊,也是大海螺沟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国高山植物园”、“中国红石公园”之称,海拔3800米。</p><p class="ql-block"> 还没进景区,路边就星星点点地出现了一些略带红颜色的石头。驶入景区不久,满眼整片整片的红石头,象穿上了节日喜庆的红衣!</p><p class="ql-block"> 我迫不及待地奔向路边的红石。摸一下,如同光滑的毛皮,细看却象裹着一层厚厚的苔藓。有几处剥离了石头的,翘着,掰一块放在手心里揉碎了,居然染皮肤!</p><p class="ql-block"> 有人曾试图把红石带回去研究,却发现,回到家后红石变黑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p><p class="ql-block"> 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石头上的红色物质是一种有生命的原始藻类,——富含虾青素的橘色藻,这种类胡萝卜素能帮助橘色藻抵抗高海拔地区强烈的紫外线,只有在空气质量很好的环境里,这种苔藓才能够生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稻城亚丁的“苦旅”</p><p class="ql-block">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终年积雪不化的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高山草甸组成,因其独特的地貌和纯粹的景致,被誉为“中国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p><p class="ql-block"> 三座雪山呈品字形南北排列,统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也是摄影爱好者们前来拍摄的主要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亚丁的套票包括150元的门票及120元的旅游大巴票,时效期为三天。在景区乘坐大巴1个小时后,就可以到达亚丁村入住。</p><p class="ql-block"> 方圆千余平方公里的亚丁景区,有冲古寺、卓玛拉措、洛绒农场、牛奶海、五色海等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游走路线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天的下午短线游,即亚丁村-冲古寺-卓玛拉措:第二天长线游,亚丁村-洛绒农场-牛奶海(或冲古寺)-五色海。</p><p class="ql-block"> 在短线游中,先从亚丁村乘坐大巴前往7公里处的龙同坝,再徒步4公里到达冲古寺。龙同坝海拔3700米,冲古寺海拔3880米,虽然一路都是上坡,但途中绿树成荫,脚下溪水潺潺,走走停停,心旷神怡,自然没有累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仙乃日,海拔6032米,是三座神山中的北峰。</p> <p class="ql-block">  冲古寺位于仙乃日的山脚下,老寺院已经完全毁坏了,只剩一片残垣断壁,旁边修建的一幢二层楼房,掩映在绿草丛和五色经幡中。</p><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是观赏三座雪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当地藏民转山仪式的出发地。</p><p class="ql-block"> 站在冲古寺前,头顶着蓝天白云,看远处千年不化的仙乃日雪山,和身后的沉睡千年的峡谷,感觉就是天堂啊。</p> <p class="ql-block">  活佛灵塔。传说,高僧却杰贡觉加错的灵骨葬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却杰贡觉加错为了终身供奉神山,弘扬佛法,在这儿修建了寺庙。不料因动土挖石而触怒神灵,灾祸降临四周百姓,麻疯病流行。</p><p class="ql-block"> 却杰贡觉加措知道后,便终日念经祈福,祈求神灵降灾于自己,免除百姓之灾。他的慈悲举动感动了神灵,百姓平安,他则患上了疯病圆寂。</p> <p class="ql-block">  绕过冲古寺,林间有一条约3公里的木栈道通向卓玛拉措。</p><p class="ql-block"> 卓玛拉措,海拔4100米,面积0.75公顷,汉名珍珠海,佛名叫度母海,传说是仙乃日左边白度母的魂湖,很有灵气。</p><p class="ql-block"> 这个美丽的湖,是最接近仙乃日雪峰的地方,它的黄绿色的湖水直接与仙乃日的冰雪相接,像一颗绿宝石,碧波荡漾着,倒映出斑斓五彩的世界,令人目迷神驰。</p> <p class="ql-block">  从冲古寺坐电瓶车到达洛绒农场后,有两种游玩方式。</p><p class="ql-block"> 一种是从洛绒农场步行返程,欣赏高原草甸的美丽景色。另外,还选择步行或者骑马去牛奶海。景区的特种马只有30匹,起价300元,每天往返2趟,且规定超体重者不行,所以,若想骑马,早晨必须很早来排队抢马。</p><p class="ql-block"> 海拔4150米的洛绒农场,是附近藏民的放牧农场,被“日松贡布”三座神山环绕着,贡嘎河的潺潺流水穿过绿色草甸,与牧场木屋和央迈勇雪山(5958米)交错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而迷人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从洛绒牛场到牛奶海,是一次对体力和毅力的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 在洛绒农场的木栈道上,套上防水鞋套,向着4600米的牛奶海出发,开启了平生最艰难的一次徒步!450米(4600-4150)、往返10公里,费时五个多小时 (还算用时短的)!</p><p class="ql-block"> 8月的亚丁,正好是雨季,时停时下的雨,把原本就破碎不堪的羊肠小路弄得更加湿滑难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还要时刻躲闪着给马匹让路。</p><p class="ql-block"> 途中,遇到不少知难而退者,除了惋惜,更多的是同情。这是在高原啊,很多人每走一步都要忍着头痛欲裂、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所以,放弃不失为明智之举。</p> <p class="ql-block">  距离牛奶海越来越近了,雄壮的央迈勇近在咫尺,我甚至能看得清从它的山体上流下的细碎石末。那缭绕在山涧的层层白雾,如同一个披着白色轻纱的女子,在轻盈地挪动着脚步,央迈勇也因此或露或隐。</p><p class="ql-block"> 路旁乱石堆里,只生存着低矮的灌木丛。山涧里清澈的水,义无反顾地向前流去,它,定然是神山的乳汁,定然冰冷刺骨罢。</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样的满目苍凉中,牛奶海(又名俄绒措)出现在我的面前,它那么宁静,那么优美地躺在央迈勇的山坳里,如同一滴翡翠。阳光透过云层,在碧蓝色的水面上不停地掠过,它也微微地流动着,如宝石般变幻着光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醉美甲居藏寨</p><p class="ql-block"> 丹巴到八美,60公里左右,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行程。沿途中,不仅有惠远寺,塔公草原,还有亚拉雪山。</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穿过厚重的灰色云彩,照在远处的草地上。我爬上围挡的铁丝网,举起斜背着的相机,不停地拍着照片。</p><p class="ql-block"> 路边或黑或花的牛群,在悠闲地吃着草,一位中年妇女大声吆喝着,驱赶着,却改变不了它们笃定的神情;藏式建筑里飘出的袅袅炊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住过的小村庄,温馨得想流泪。</p><p class="ql-block"> 一大片白色的棉絮悬在山峦间,是白云还是雾?司机姜说,是云。但云能那么低吗?丝丝缕缕的,象一个小孩儿在玩雪白的棉花,用手撕一撕,再使劲握一下,松开,哇,刚才还是只大熊的模样,现在又变成一只瘦小的兔子了!我一边看着,想象着,忍不住笑出声来。</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海拔2000米,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数千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的意思。据司机姜介绍,这些人家都生活在景区里,除了每年享受门票的分红外,还成立集住宿、吃饭为一体的家庭客栈。</p><p class="ql-block"> 藏寨人都非常纯朴好客,到达甲不错客栈的当天晚上,我们就不客气地几乎吃掉了老板的一锅煮玉米;第二天早晨六点刚过,我已经闯进厨房跟老板娘学煎玉米饼了;我们还去摘了房东的苹果。</p><p class="ql-block"> 本来,上午要去观景台欣赏藏寨的全景,没想到下起了小雨。雨中,几个人撑着伞,来到观景台上。</p><p class="ql-block"> 9时,雨虽然停了,但雾气还没有消散,我们拍完合影,怅然地往回走,无意中回头,却发现浓雾被大山的尖顶撕开了个大口子!原来,它们一直在较量着,搏斗着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欢呼着,雀跃着,沿着观景台的木栈道往上跑。</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这幅水墨画越来越有味道了:山渐渐占了上风,浓雾被撕成一大块一大块,一条又一条,却不甘心,拼命地想聚拢来,再一次对山发起猛攻。可是,山的兄弟风也赶来了,只那么轻轻地一吹,雾就被吹软了身子,扭捏着,向后迅速地飘去。</p><p class="ql-block"> 于是,山峦的轮廓更清晰了,翠绿草木中的藏式建筑一幢幢地显现出来,整个藏寨揭去了面纱,露出了真面目,绝美!</p>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20日一一29日稻城亚丁之行,右起是广州的两位朋友,仨闺蜜,司机小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