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抗战老兵 铭记历史功臣新县慰问112岁老红军韩守道

信阳卓越公益

<p class="ql-block"> 7月29日下午,怀着对老红军的满腔敬意,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与河南慈善总会信阳好人志愿团爱心基金的志愿者几经辗转,来到了新县敬老院(新县社会福利中心)看望112岁老红军韩守道奶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老一辈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p> <p> 想着韩奶奶年纪大了,志愿者特意挑选了适合老年人的牛奶和蛋糕之类的食品。韩奶奶见到我们微笑着点头。前来慰问的杜守军拉着韩奶奶的手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您们不怕苦,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奉献自己的-切,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祝您身体健康,安度晚年!”</p> <p> 韩守道1909年出生,新县新集镇彭大湾村韩老屋人,是新县为数不多的红军失散人员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她接受革命进步思想,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年仅17岁的她不顾家里反对,毅然参加了苏区的地方政权宣传工作,置身投入到革命浪潮之中。后参加了高敬享所属的宣传队,随部队转战鄂豫皖3省9地,救护伤员、宜传进步思想、鼓舞战斗士气,历经大小战斗无数次,枪林弹雨、九死生,成为一名富有战斗力和号召力的红军宣传队队长,并多次受到红军上级领导的嘉奖。</p><p><br></p><p><br></p> <p> 1932年,韩守道在湖北黄陂参加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抢救伤员时,敌人的炮弹落在身边,被石块掩埋,爬出后发现双眼失明,因当时战争环境恶劣,部队转移前,将她留在老乡家里养伤。老乡夫妇每天采中草药给她蒸洗眼睛,使她重见光明,伤好后,她到处打听部队消息,得知红军队伍已经长征走了,只好逃荒要饭回到家乡。</p> <p> 因新县处于敌占区,自己是敌人搜捕的重点对象,只得隐姓埋名,四处躲藏。这位当红军前锦衣玉食的大家闺秀,近20年靠给别人当佣人度日,半生孤独飘零,直到1952年,43岁时嫁一老工人,靠当裁缝帮工为生,一生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的1987年,当地政府确定她为红军流落人员,入住新县光荣院至今。</p> <p class="ql-block">据志愿者马跃介绍:自2015年开始开展关爱抗战老兵活动以来,在爱心企业家杜守军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寻找、关爱抗战老兵群体,让他们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尊重和生活上的帮助。同时,也通过挖掘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广大志愿者的爱国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连续5年来,志愿者们开展系列关爱老兵活动59场次,行程5500多公里走访寻找抗战老兵,筹集现金170000余元,爱心物资价值95000元,组织慰问浉河、平桥、光山、罗山、商城、淮滨、新县、平顶山、贵州、四川、浙江等地老兵290人次。</p> <p>感恩提供物资支持:</p><p>信阳寿康爱心老年公寓杜守军:牛奶 蛋糕</p><p>悟道:红枣</p><p>感恩提供爱心车辆:杜守军 张息滨</p><p>感恩参与志愿者:杜守军 赵长坡 马跃 张息滨 马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