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第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50年代初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东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该美篇基本上涵盖了六十年代以前的学校建筑</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路面还是砂石子铺成的道路,最显著的标志是门柱上的学校牌子还是繁体字,后排中间人为作者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泛黄的老照片,打开记忆的大门,讲述半个世纪前校园的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老一辈人大人的努力和奋斗,让我们记住他们吧。</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初学校东大门可以说是建校以后第一代大门,那时道路不宽,所以大门不大,仅仅有两个门柱而已,没有可开关的铁质大门,没有灯光照明,没有校园围墙,从大门进去直达灰楼南侧的标志性地标“古松树”,它是当时学校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穿过灰楼、六处、墅园操场、南五楼可直达西门出校园,到万泉庄村百货商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第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东大门。</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上分析应是1957年以后拍摄的,可以看到校牌上已是简化字了,从大门往里看,门的上方横挂着一对红灯笼,路的南边一排整齐的电线杆子,往里走便到达古松树,绕过松树继续往西可以出西门,松树的北面是灰楼(求是楼)隐约可以看到大松树下停着一辆大轿车,那是校车停靠地点,照相留念均在此地点,而大松树位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毕业留校工作的年轻老师在东大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年轻老师在校东大门前鲜花的簇拥下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东大门装饰一新,搭建了彩虹门由白炽灯泡组成的大门轮廓门楣上悬挂两个大红灯笼,中间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标语,一派节日气象,每逢国庆佳节,东大门口都是最漂亮最热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二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9年“军宣队”进校,部分后勤职工干部与“军宣队”代表在校门内影壁前合影,照片前排右三为作者父亲。</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初学校新建第二代大门,大门往北侧移了大约20米,使校门大门正对着灰楼(求是楼)的大门,进门后分成左右两条道路进入校园,使灰楼前面形成一个自然绿地,道路路面加宽,原来的两个门柱改为四个,人车分流,门柱上方加装了照明装饰用的灯箱,门口两边的传达室与大门更加协调且宽敞明亮。大门两侧围墙也由铁丝网改为钢筋铁栏杆,初步形成了校园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大门内侧建起一座影壁,分别画有毛主席头像和语录,此大门一直沿用到1980年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二代)</span></p><p class="ql-block">1970年代大门内影壁上的毛主席画像已由穿军装照改为穿中山装画像。</p><p class="ql-block">图为中学生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学校门柱上挂的校牌是“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二代)</span></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人民大学宣布停办,教职员工被分配到多所学校,校园则由北京师范大学托管,并接收了部分留守人员,但我始终没有看到悬挂师范大学的牌子,门柱上挂的仍是海淀路39号的号牌,不知师范大学早有预感,人大早晚还得恢复办学,所以迟迟没有挂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二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东大门门柱上挂的校牌已改为中国人民大学。</p><p class="ql-block">大门内侧影碑壁上改为毛主席手书实事求是等语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东大门(第二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上的人物为本文作者,学校门柱上挂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校牌为华国锋主席墨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保育院</span></p><p class="ql-block">1958年三岁那年爸妈送我进入西保育院,两年后我大妹也进入西保育院,在那里度过自己的幼年时光,一段时间西保育院的东小院为全托班,西小院为日托班,后因入托的孩子不断增加,三处二排的红房子也改为日托班,在红房子西边的教室还成立一个照顾院里老师孩子的托管班,那时有两位叔叔,一位姓张,一位姓段,负责骑着安装有车厢可以防风挡雨的三轮车到各个站点接送孩子,我家住的平房也有一个接站点,在铁一号居住的教职工坐校车也把孩子送到西保育院,1960年左右国家经济遇到困难粮食副食供应紧张,但在保育院里我们的食品供应有保障,在教养员和保育员的合理安排教导启发下我的身体和心里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保育院</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第一排左起第一位是我们班的许舒芬老师也是我们的许阿姨,照片中除了我本人以外,可以看到魏纯、徐铬、王继光、范玲等同学的面孔,还有其他同学名字等待确认。如今他们都已退休,有的生活在国外,有的还在发挥余热或为第三代保驾护航,我们这些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友谊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从保育院进入子弟小学,又一起迈入附属中学大门,一起下“五七”干校插秧挑粪,我们先后筹办了“60大寿”同学聚会,小学毕业“50”周年聚会,赴江西“五七”干校同学聚会,总之我们的友谊是从保育院开始的。</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的西保育院合影背景是在西保育院东小院最里边的一排老房子前拍摄的,房子中间是正房两边是耳房,屋内地面高于屋外地面由青石台阶而上,听老人讲一种说法是老房子解放前墓地看坟人住的地方,另一种说法老房子是通惠寺的一部分,因为老房子位置正处于通惠寺的中轴线,上世纪1958年新建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校址就在通惠寺的地盘上,虽然寺庙建筑早已拆除,但还留有数棵挂有二级保护牌的古树,位置在人大北园食堂南侧院子和物理楼南侧。我记得老房子的正房是保育院的教室和活动室,经常有小朋友在里面唱歌跳舞,东侧耳房则是保健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保育院</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西保育院南侧平房前合影,左侧为穆淑惠老师,右侧为吴桂兰老师</p><p class="ql-block">此张照片的背景是西保育院南侧的红色平房,曾是西保育院小朋友主要住宿的的地方,后来改为叫三处二排,1960年东区幼儿园建成后,两园并存一段时间西保育院逐步搬到东区幼儿园,三处二排改为职工家属宿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幼儿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图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行拔河比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960年在学校在校园东北角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园率,使入园难得到缓解,新址为U字型二层小楼,宽敞明亮生活学习的大教室,有可以作为演出节目的音乐教室,有露天活动平台,办公室、保健室、伙房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由北楼进大门幼儿园便是上二楼的楼梯间,共计十余间教室活动室,有全托和日托班,直到2000年后幼儿园迁出校园来到世纪城。</p><p class="ql-block">如今该楼几次装修改造也面目全非了,拆除了东南侧的活动室和二层活动平台,将原有大门废除,新建大门,现有离退休工作处,居委会等几家单位在里面办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幼儿园</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小朋友在幼儿园活动室里排排坐好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因天气太热好多小朋友上身光着膀子显得非常可爱,后面的是教养员王雅兰老师。</p><p class="ql-block">活动室里有一架风琴,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是幼儿园里小朋友玩的最快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末幼儿园活动室被拆除,在它东面盖起了一栋四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幼儿园</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71年年底毕业分配之前随父母下放江西五七干校的部分女生同学在寄宿的幼儿园教室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幼儿园于1960年投入使用,是一座较为现代化的建筑,幼儿园建成后部分西保育院的孩子转到新投入的幼儿园,园址位置在校园东北角,U字型二层小楼,这里设备齐全,有宽敞明亮生活学习兼容的大教室,有可用作演出的音乐教室,有宽敞的室外活动平台,有保健室和厨房等等,它缓解了西保育院床位紧张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南墙上面上写有标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幼儿园</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雪后和宁刚同学在幼儿园二层活动平台上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1971年4月份江西五七干校应届职工子女集体返京准备参加当年毕业分配工作,因父母还未返京,大学安排我们住在幼儿园里,并安排大学老师负责我们的生活起居,男生住在二层,女生住在一层,晚上定时锁门,我在这一直住到12月底毕业分配结束才离开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同学在小学教学楼前拍照留念,可以清晰看到楼的外观。</p><p class="ql-block">附小教学楼建在学校最北边,与人大附中一路相隔,1958年投入使用的作为小学的主体建筑,门口挂着中国人民大学职工子弟附属小学的牌子,三层楼房东西各有一个楼梯,厕所在楼道东侧,二、三层均有凉台,供课间休息同学使用,它的西侧还有一个小院,门向东开,上下课都是一位长者手工打铃,人人都尊称他打铃采伯伯,老人住在一进门的值班室,我们常跑进值班室和打铃伯聊天,就记得满墙挂的都是毕业班的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0年代附小部分老师合影,右三为校长吕晶。</p><p class="ql-block">附小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是教育专业学校毕业的老师,一部分是大学派过去的老师,所以教师水平都非常高,可以说每每都是教育工作上的楷模。当年的学生如今都是60、70岁的老人了还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附小的学生在教室里面朗诵课文,看到他们的认真聚精会神的读书样子就仿佛听到了他们朗读声,整齐洪亮富有感情的样子仿佛也找到自己在教室里感觉,历历在目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0 年代 人大附小的学生在黄土地面操场上以各班为单位跳集体舞。</p><p class="ql-block">附小操场属非标准操场,跑道一圈为200米,操场东侧有一个篮球场,一个转伞,而西边是一个大型运动器材架,有拔绳、吊环、攀爬铁梯,两边还有徒手攀梯,双杠,单杠等器材,在那个年代相当于今天的贵族学校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家住林园楼的同学因楼前没有安全场地,便来到附小教操场上挖建地震棚,比照挖菜窖一半地下一半地上挖建的地震棚,既能防暑又防震,背景是附小教学楼。</p><p class="ql-block">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学校建筑完好无损,职工分别利用空闲场地搭建地震棚,记得我家住的平房,家家在自己家的门前搭建地震棚躲避再次来袭的地震,父亲在房前搭建地震棚非常坚固结实,全家在地震棚里安全度过地震带来的恐慌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工农速中,1952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校园内北一楼,北二路完工投入使用,解决了学生住宿问题,1956年速中移交北京市教育局,1958年又回归人民大学领导,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工农中学,196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963年最后一批工农学员毕业,1970年人民大学停办,改为北京市172中学,1978年恢复办学重新改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保存人大附中的学生证,已五十有二,学校向解放军看起,废除了班级,改制为连排建制,1969年下半年部分人大子弟随父母下干校走了,1970年上半年部队子弟绝大部分都当兵去了,所以学校又调整了班级但还是连排建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1952年在大学的北侧新建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当时简称“速中”,后改为人大附中,规模设施齐全,有三层楼的教学楼两座,办公楼一座,有四层楼的学生宿舍楼一座,学生食堂一座,两座二层的家属楼两座,单身职工宿舍一座,有400米标准操场,露天游泳池等,“文革”期间人大附中主要接收,人大院内子弟,中国科学院,友谊宾馆,海淀南大街的初中学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三位同学在人大附中门前合影,右边门柱上挂的是人大附中革命委员会,左边挂的是首都中学红代会人民大学附中红卫兵团,两个牌子都是“文革”的产物,照片真实的反应了历史记录。</p><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摄于1968年元旦期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一位同学在附中门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人附中七一届随父母下放江西五七干校校的初中毕业生部分女生同学在学校门口合影留念,背景门柱上挂着人大附中革命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我们班主任赵国均老师和同学合影,老师把手搭在同学的肩膀上,看出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是多么融洽,赵老师是位语文高级教师,知识面宽,特别是古文,古诗词方面造诣甚深,与同学相处即是老师又像兄长,关心同学的学习生活又像是一个父亲,我对赵老师印象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背景为东教学楼,露天游泳池,我记得1969年为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北京市在颐和园举办横渡昆明湖活动,年级选拔参加活动同学就在游泳池里游上数个来回,我有幸被选上,纪念活动那天颐和园彩旗飘飘,气球飞扬,高音喇叭播放着快讯,水里的人们排着方队推着横幅依次向龙王庙游去,整个颐和园热闹非凡,这是我在中学参加较大的社会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人大附中的老师在学校门口合影,其中有两位老师教过我们班体育课,都是专业非常棒的老师,。</p><p class="ql-block">1970年人民大学停办,附中门口的牌子换成北京市第一七二中学,这是“文革”带来的灾难,拨乱反正,重归正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属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人大附中初中二连三排同学与年级老师毕业合影,背景为初中教学楼,左数第七位是本文作者。</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东教学楼为1950年代建筑,呈三层马蹄形,东南侧位正门,两头还有旁门,共有教室20余间,有学生近千人在此上课。1968年入校时就在北侧二层一连六排教室上课。</p><p class="ql-block">如今在此基础上翻建了一座近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灰楼(求是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法律系全体学工人员欢送第一届毕业生留影纪念。从照片上看出当年灰楼前种植的白毛杨树苗,目睹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如今已经生长为胸围2米左右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灰楼是那么高大,在我的心里是那么留恋。它从上世纪50年代叫教室大楼后改叫灰楼一直沿用到80年代。</p><p class="ql-block">何为灰楼,当今的求是楼。</p><p class="ql-block">1951年在此仅用了半年时间建设完工一座4800米的具有欧洲风格的教室大楼,听父辈们讲那时出西直门最高建筑就是灰楼,它与陆续建成投入使用的教室大院,图书馆相互辉映成为学校重要的教学中心。</p><p class="ql-block">灰楼呈马蹄形建筑,墙体为灰色,座西朝东,地上三层,基座至窗口处为60公分的花岗岩是砌成,门窗均为红松木质,门窗的插销,门把手,楼内台阶的防滑条,水磨石地面的隔离条均为黄铜材质制成,楼顶和避风阁的抽屉檐向外凹凸的波浪形图案组成,彰显欧式风格,在当时国家刚刚解放不久,国家经济财力还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建设完成,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人民大学的高度重视,远观灰楼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给人以厚重敦实有眼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灰楼(求是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灰楼东南侧有两棵古松树是当时人大的一景也是一个地标性树木,灰楼的崛起,它培伴着灰楼增光彩,那是人大人不得不去的地方,如拍摄照片留念,交通车上下站都在此地,不幸的是两棵古树在1960年代初先后死去,没有了古树的陪伴灰楼真的失去不少光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灰楼(求是楼)</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灰楼(求是楼)门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路面还是砂石子铺成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图为在灰楼大门前合影第二排中间站立人为作者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灰楼(求是楼)</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总务处部分干部灰楼前合影留念。后排右一为作者父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百人大教室</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理论三系1977年新生入学仪式大会在800大教室召开。</p><p class="ql-block">1964年6月11日在灰楼西侧U字型中间建设一个八百人大教室,成为学校最大的固定座位单体教室,地面为坡形,教室东侧有一个小形舞台,西侧有电影放映间,大教室承担起学校的一些大型会议,文艺演出和电影晚会,虽然大教室灯光,音响,舞台等设备还比较落后但基本满足学校教学办公的需要,1970年代初学校停办,部队进入学校,大教室成为部队政治部文工团排练场地,一次文工团在排练节目,总政治部文工团李双江亲临现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他唱了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歌曲,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认识了李双江。</p><p class="ql-block">1992年为了扩大招生将灰楼在三层基础上又加盖一层,同时又扩建8个200人教室和办公用房彻底将大教室包围到里边,也使马蹄形的灰楼建筑成为口字型了。</p><p class="ql-block">2005年学校又对大教室进行了较大的改造,扩大舞台面积,改造了灯光设备,空调系统,更换较为舒适的靠背坐椅,使800人座椅减少到500人,大幅度的提升整体档次,今天的800大教室已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化广场大戏台</span></p><p class="ql-block">文化广场和大戏台在灰楼的北侧,危险品实验室南侧,戏台西侧是教室大院平房(实习餐厅),大戏台实际上是学校的文化活动中心,舞台两侧共有四个舞台进出口,舞台台面的宽度和深度可以满足各类演出和召开大会,广场则是电影晚会的固定场所,银幕挂在灰楼的北墙上,基本上每周末都有电影放映,那时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路上摘些柏树子与小伙伴打着玩,或是到枣树林里砍上几石头打些枣边吃边看,学校后勤职工的威风锣鼓队,每当有重大活动时两只大鼓总是会出现在大戏台前,直径小两米的红色大鼓一圈站4个人,同时敲一个点儿,几公里以外都能听到,我记忆最深的是“文革”后期军宣队进校,双方上交武器整个舞台上摆满各式各样的武器,有长的有短的有制式的有教练的有自造的堆成小山,如果武斗继续下去不知要死多少人啊,90年代戏台成了仓库堆放水泥杂物等,1996年为新建崇德楼将大戏台和教室大院平房(实习餐厅)拆除。</p><p class="ql-block">图为大戏台一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室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0年代父亲在法律系工作时和部分老师在教室大院合影留念。第二排右一为郭寿康教授,右二为唐世儒教授,右三为作者的父亲,前排左一为佟柔教授,左三为李教授等。</p><p class="ql-block">1952年教室大院建成投入使用,它的整体建筑形式是一个口子底下加一横,南北长,东西窄,共计数十余间教室,中间是绿地花园,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公共厕所,东侧厕所位置就在今天中区食堂东南角道路拐弯处几棵柏树的位置,西侧则在共青团路边上,共青团路从大院中间穿过,1964年修建图书馆楼(藏书馆)将南侧的教室拆除,复校后东侧的教室做过实习餐厅,西侧的平房也做过学生食堂,现今中区食堂西侧的平房就是教室大院仅保留下的北侧一排平房,如今是后勤集团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室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原教室大院保留下来的两个门洞六间教室,门洞上方为拱形门廊,保持着延安窑洞的拱形风格,继承发扬红色基因在许多建筑上体现出来,例如图书馆(一代)职工食堂,新饭厅,学生食堂等等都可以找到拱形设计的建筑图案,平房整体外观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灰墙变红墙,熟系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它就是教室大院平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室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教室大院平房窑洞似的门廊不由使人想起延安时期的教室这就是传承,这就是发扬,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淡化了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教室大院拱形门洞进去两边各有两个教室,记得教室里摆的都是带写字板的靠背椅,冬天靠煤火炉取暖,班级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许多劳动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那是除教室大楼(灰楼)以外,主要教学工作都在教室大院里完成。</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第一代)</p><p class="ql-block">图为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位东临教室大院,共青团路北侧,建筑面积2375平方米,“工”字型建筑,两横位阅览室,一竖为二层为办公区,红砖灰瓦,简洁实用,夏天吊扇吹凉,冬天煤炉取暖,至今还在发挥它的余热,目前是学校团委和学生活动中心所在地,也是学校1950年代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书馆(第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书馆部分职工图书馆门前台阶上合影留念,背景可以清楚的看出取暖煤炉烟筒伸出玻璃窗外,阅览室里没有暖气仅靠一人高的煤炉供暖,庶务科在四处后面有一个供暖班和一个能存几万吨的煤场,夏天师傅主要工作是劈木柴压煤球为冬季供暖做准备,冬天则保证所有的学生宿舍、教室和办公场所的煤炉正常取暖,图书馆就是以煤火取暖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书馆(第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社区片警在图书馆北门前讲解如何防止电信诈骗,入户盗窃等知识。</p><p class="ql-block">图书馆门头上“图书馆”三个刚劲有力,虽然进行过几次大的修缮改造,还能看出它的基本轮廓未变,但2010年代图书馆维修时三个大字被拿掉,不由使人心里不爽,许多学校老建筑上的名字一直保留到现在就是让后人记住那一段历史,而我们则没有做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学二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父亲在刚完工的第二教学楼前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1964年6月27日人大周报报道新建教学楼于6月11日破土动工,楼长120米,楼高18.5米,总建筑面积6700米,比教室大楼(灰楼)还高1米多,楼内有大小教室80多间,可容纳学生3700多人。</p><p class="ql-block">1965年第二教学楼施工完毕刚刚交付使用父亲便在楼的西南侧拍照留念,这是继教室大楼(灰楼)之后校园里的又一座大型建筑,可以看的出来,当时楼的四周没有种植任何树木花草,地面还没有硬化铺砖,可惜该楼刚投入使用,“文革”期间大字报贴满墙楼道地面写满标语口号,文攻武卫,教学二楼成为主战场,楼顶上的特号弹弓可直接将拳头大的鹅卵石弹射的图书馆楼,楼内外变得面目全非,许多的门窗被砸,至今楼道里还可以看出“文革”时期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学二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父亲在新建成的教学西侧配楼台阶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楼(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红楼始建于1951年初,共建三栋,两面坡流水,楼层高,每栋三层,每层有40个房间,东西各有一个南北通透的大门,楼梯旁设有,水房和卫生间,建筑工艺为楼板整体水泥浇筑,层高3米有余,花岗岩楼门台阶,高强度的地砖,地里位置最好,进入校门右拐首先看到的就是红楼,曾用于学生宿舍,职工宿舍,行政办公用房等,现在用于研究生、博士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楼(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俄语系第一批研究生与导师契维克娃教授在灰楼前合影留念,背景为红一楼。照片摄于1952年。</p><p class="ql-block">建校初期校园建筑延续红色基因,楼宇的命名可以看出,如红楼,东风楼、保育院、合作社等等,从照片上看楼房刚刚建好,周边还没有绿化,楼的前面是两个蓝球场,学生出宿舍便可以运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楼(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红楼楼道当年铺设的地砖至今仍在使用完好无损光洁度可以照出光影。</p><p class="ql-block">如今红楼2000年初进行了大的改造,将原来的赫鲁晓夫式的筒子楼改造成了有卫生间的一居室,提高了住宿条件,增加了使用面积10多米,但也失去了红楼原有的风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区学生宿舍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北一楼外貌。</p><p class="ql-block">1952年人大周报道当年校园内共建设二层楼房十二栋,这里包括南区五栋学生宿舍楼和北区五栋学生宿舍楼,附中两栋同出自一张图纸,每层有20余个房间,门前是走廊,中间和东、西有楼梯上下,水房和男女厕所在中间楼梯两侧,冬天靠烧煤炉供暖,由庶务科供暖班的师傅们负责运送劈柴煤球,1950年代南楼、北楼全部用于学生住宿,1960年由于家属进校人数太多,北楼逐步成为职工家属宿舍,1966年“文革”开始时只有北一、二楼还有学生居住,随着职工住房要求增大,1960年代末期学校北侧的一至四处平房、北楼基本上都改为了职工家属宿舍了,以及林园楼群初步呈现出校园南部为教学区,北部为家属区的格局。</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学校发展将南、北楼全部拆除,2000年代附中两栋楼拆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区学生宿舍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四处邻居同学在四处三排平房东侧的砖头路面上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这条小路沿着柏树林墓园(百家廊)穿过共青团路直达露天游泳池可到达营养灶、理发室、西区澡堂子,该小路没有路灯仅一米宽却是通往校园南侧重要小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区学生宿舍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南区学生二楼在拆除中,在原南一楼的地基上已经盖起了六层的学生八楼(品园二楼)。</p><p class="ql-block">南区学生宿舍楼共有五座,均以北区学生宿舍楼出自一张图纸,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带走廊的二层小楼,没有暖气,冬天靠炉火取暖,它的东侧是六处学生宿舍,西侧是学生食堂,北侧是共青团路排水渠及五处学生宿舍,在南区五座楼的基础上盖起了品二至品五研究生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商业合作社</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大学生到合作社实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50年代学校成立了合作社,为教职工学生提供生活必需品,同时又解决了学习商贸的学生实习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运动场</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53年一位年轻的老师抱着孩子在运动场边留影。</p><p class="ql-block">学校报道1952年在校园风景区内修建运动场,它东边是枣树林,西边是露天游泳池,北面是职工俱乐部舞池,是课余活动最热闹的地方,该场地有灯光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各种体育器材,那时学生注重锻炼,活动时场地人员总是满满的。</p><p class="ql-block">背景为左边为柏树林(百家廊),右边是职工俱乐部阅览室及露天舞池,如今黄土地面的运动场已变为国际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70年代露天舞池上被部队建成二层小楼的幼儿园,今天是校友之家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乐职工俱乐部</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职工俱乐部阅览室房屋建筑外观,经过几次大修基本上保持着原貌,也是建校初期建设保留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左边的矮房子是乐器室。</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50年代在人大院内中心地区有一座红墙灰瓦的建筑,它就是学校职工俱乐部,俱乐部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阅览室,二是露天舞池,该建筑的正房是阅览室,西侧厢房是学校管乐队的乐器室,当时职工俱乐部的北面是北五楼学生宿舍,西边是四处平房,南边则是排球篮球运动场,东面是柏树林,每到节假日或周日晚上舞池彩灯闪烁,乐队奏响舞曲是学校最热闹的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那时职工俱乐部阅览室里摆满全国各省的报纸和画报等供人们阅读,我记得我最爱看的是“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还有许多书籍供人们借阅,如今,阅览室建筑已成为学校后勤集团部分职能部门在此办公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职工俱乐部舞池</span></p><p class="ql-block">俱乐部舞池大约有40✘40米呈正方形,东西南三面有三层座位的看台,每面都有一个进出口,方形水泥地面,舞池上方拉着彩色灯泡的串灯随着音乐不断跳动闪烁,每到周末的晚上俱乐部都有舞会,老师,学生,外国专家,外国留学生来到此地随着音乐扭动腰肢放松一下一周的紧张工作学习状态,那时我们经常在舞池里玩起捉迷藏游戏。舞池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小麦收获季节做为晒麦子场地,舞池地面铺满麦秆晒干后,由马拉着石磙子反复碾压脱粒,50年代学校还保持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传统,庶务科人工湖养鱼,伙食科在槐树林养猪,闲置的土地种麦子,种白薯补贴食堂。“文革”期间舞池里安装了篮球架子,从此经常聚集着不少中小学生在此打球。1970年人大停办,部队进入校园,职工俱乐部划归部队,很快在舞池基础上盖起了1500米的幼儿园,后面的阅览室做为孩子的活动室得以保留下来,从此在海淀地区高校小有名气的露天舞池消失不见了。</p><p class="ql-block">图为舞池的三层水泥看台,后面便是现今的百家廊柏树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柏树林墓园(百家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民大学校园内保留着多个较完整的松柏树林,其中一个在校园中西部,环境清幽,松柏环绕,绿茵叠翠的柏树林,它大约长70米宽50米,四周种有两行柏树,中央有两排松树,围着林子四周种植许多乔木,在林子南部有一个汉白玉的石头供桌,听老人讲那是一个公主墓地,它的东边是职工俱乐部阅览室,露天舞池,西侧是四处家属平房,北侧是北楼,南侧是露天游泳池,一条青砖铺的小路沿柏树林,游泳池西侧可到达西区洗澡堂和理发馆及营养灶等地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990年代在柏树林北侧建起了砖混结构的百家廊,并铺设地砖供教职员工休闲娱乐举办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风1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加固的东风一楼,</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沿学校南侧围墙新建三栋四层楼房,由东向西一次排开,取名东风一、二、三楼,它坐南朝北,两侧各有一个楼门,厕所水房在楼梯两侧,主要是用于学生宿舍,楼的北面是篮球场地和新饭厅,1990年后校内部分建筑从新编号,东风楼改变了以往由东向西的惯例而改为由西往东从新编号,将留学生楼编入东风序列,原来叫了几十年的东风一楼改叫为东风四楼,此时东风三个楼已仅剩老东风一楼了。</p> <p class="ql-block">东风2楼</p><p class="ql-block">图为本文作者于1980年代初期在灰楼(求是楼)前中心花园喷泉旁拍照留念,背景是新建的紫藤萝架和东风二楼。</p><p class="ql-block">1964年父亲“四清”运动下放到山西,我便和大妹来的红一楼的人大附小寄宿部,由大学老师负责我们的生活起居,学习在附小,生活在红一楼,吃饭在职工食堂,直到1965年父亲返回学校我和妹妹同其他同学一样返回各自的家庭。</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人民大学被解散,部队迅速进驻人大校园,部队将新饭厅改为室内篮球训练馆,并在东风一楼前修建了一座带看台的小型露天体育场,电视台还在此地实况转播部队篮球比赛,当时运动员就住在东风一楼。</p><p class="ql-block">2010年后学校规划设计了东南区综合楼,将唯一保留下来的老东风一楼拆除,在此地基上建起了一座18层的集现代化教学、专家公寓、学生宿舍大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处二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1952年学校建设交付使用平房24栋,全部住宿学生,1960年代初,因职工家属的不断进入,家属和学生不断产生矛盾,学生不满家属孩子打闹喧哗影响学习,将学生逐步往南移。1969年“文革”期间我们全家从学校西郊院内四处三排平房下放到江西省余江县人大“五七”干校,1970年10月人大宣布解散,1972年8月干校人员家属陆续返京,我们家的行李误投送到张自忠路3号(铁一号)西南侧的小平房,住房面积不足20米,住了大约一个月左右,又从铁一号搬回到西郊院内二处二排,在“文革”前二处二排作为学校办公用房,一排有围墙大门,有公务员服务,大家叫它校长大院,因为里面有学校领导在此处办公住宿,二排则西有砖头围墙,东有铁栅栏门是学校档案室,门窗上都有铁栏杆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住房,我们家一直住到1984年分配搬进新建楼房。</p><p class="ql-block">图为我俩妹妹和小侄子在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处二排平房</p><p class="ql-block">图为二处二排房前摆拍。</p><p class="ql-block">从江西五七干校回来分配到此平房,背后是种的丝瓜、架豆,那时家家门前都有块自留地,虽然地方不大,但可以自给自足吃上新鲜蔬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处三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4年在家门口一家人合影,父亲支好相机,母亲抱着刚睡醒的小妹坐在一起,父亲按动相机快门迅速跑到我的身后留下来这张全家福照片,小妹眼睛追着父亲看而我们则专注看着相机镜头,照片自然真实。</p><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6日人民大学周报报道,“全年共完成平房宿舍建设24栋”,它们是一处平房宿舍十栋,地点在教室大院北侧,二处平房宿舍十栋,地点在学校门诊部东侧,三处平房宿舍靠近西保育院共有平房二栋,四处平房宿舍靠近学校中心位置有三栋,它东邻职工俱乐部,背靠学生北楼,五处平房宿舍的北侧是人工湖,西侧与校办工厂一路之隔,六处平房宿舍共计六栋,它东临游泳池,西侧与学生南楼一路之隔,所有平房是出自一张图纸,平房宿舍每间房子26平方米,住8个学生。</p><p class="ql-block">我家住在四处三排18、19号,一排是学校学校隔离病房,二排半公半私,三排全部是职工家属,站在门口向南看可以看到六处和南楼,往西看是五处和人工湖,周边全部是树林子,环境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处三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6年在四处三排家吃中午饭时父亲拍照的一家人吃饭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在照片中可以看出一家人围着一个小圆桌吃饭,那时吃的饭菜也很简单,看不出有几道菜,一人捧着一个大碗,吃饱就好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小圆桌从江西“干校”回来后坏掉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处三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65年冬一场大雪过后父亲在家门口的小树林边上为我们拍的一张雪景。</p><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马扎上堂哥坐在冰车上,拉着我们的是小伙伴孙建国,后面依次坐的是小妹,大妹,我和堂哥,远处平房是五处学生宿舍,它的北边就是人工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处六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父亲1965年在办公室自拍照。因为父亲的办公室里家只隔着一个树林,不足百米,所以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到那做作业,记得办公桌上除电话以外还摆着一个手摇计算机,它和两个电话大小差不多,我经常偷着摇几下听着咔嚓咔嚓声音。父亲的办公室一直延续到1969年下放“五七”干校为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处六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1968年父亲在办公室前留影。门框边上还清楚的看出”大海航行靠舵手”残破对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林园1楼</span></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50、60年代学校共新建家属宿舍楼9栋,其中参照苏联风格大屋顶两面流水的7栋,平顶单元楼房2栋,以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林园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1957年校报登出的新建两座林园楼的示意图。</p><p class="ql-block">据1957年学校行政事务部基本建设科的报道学校新建两栋家属楼,每栋楼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住8户,共有64户,每户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2平方米。该楼高4层,坡顶两落水,砖拱混合结构,每户有3-4个卧室,1个厨房,1个卫生间,每户设一个壁橱。隔音效果较好,地面采用铺焦渣水泥地面,屋顶天蓬棚吊顶,使噪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每室安装散热器,防寒,保温效果好,一层地下设有通风口以改善底层潮湿现象,每户有阳台加大采光面积,50年代建设如此现代的建筑就是与今天的设计来比也毫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林园楼</span></p><p class="ql-block">照片上看到的林园楼房和锅炉房已全部拆除,2010年在此新建图书馆和国学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林园楼</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林园10楼(老林园9楼)拆迁现场,“文革“武斗期间我家曾在此住了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2000后年学校通过购买世纪城的房子采取集并置换的政策,校内职工外迁腾出林园5至11楼进行拆除,腾出的地皮新建图书馆国、学馆用房。</p><p class="ql-block">我家也曾在林园9楼有过一段居住史,那是”文革”期间,人民大学第一场武斗,就发生在我家门口,双方聚集数百人在四处和五处之间的树林两端从互相叫骂而转为相互扔石头,由于对方人多很快就打到我家门口,石头砸碎了两块玻璃,并把门前的青石板桌子推倒用底下的砖头,事后为躲避危险我家搬到了老林园9楼西侧4层,一次我瞒着大人偷偷跑到四处三排我的家来玩看到是面目全非,平房东头的小路上摆着一门自制的大炮,炮筒最少也有10公分粗,来到我家18号房子西南角的墙上打了一个大洞也摆放了一门大炮但口径稍小点,窗台上摆着一排手榴弹,真不敢想象一旦打起来不知要死多少人,二排房前瞭望塔上的人向我摆手喊话,我立刻离开了危险地带。有件趣事不得不说,我家在平房养的鸡来到楼上凉台上养,一只母鸡不甘心寂寞和每天都从四楼叫着拍打着翅膀飞下楼去的,晚上再从楼梯蹦上来,直到军宣队进校我家又搬回到原来四处房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区学生灶</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北区学生食堂一角。</p><p class="ql-block">1952年学校同时新建学生灶共计四个,其中一处西侧一个,北楼西侧一个,南楼西侧一个,校工厂位置一个和六处东边营养灶,均可容纳1000—1500人,该照片是一处西侧的,建筑形式为两横一竖,东西长约60米左右,有四个进出口,主要为居住在一处、二处平房宿舍学生,调干生,提供饮食服务,该灶内分大灶和中灶,大灶每月10元的标准,中灶为12元的标准,我理解就像东区食堂一层为普通学生餐厅,二层为风味餐厅,由食者自选。1960年代一处、二处平方宿舍逐步被职工家属所居住,中灶东半部分改为商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百货、食品、副食品、鱼肉等,北面的炒菜间变为人大粮店,经营大米、白面、棒子面等以及时令食品如白薯,小院里是菜站,当然是菜它就卖了。那时院里别无分店,凡是用购货本,购粮本的购买的商品都得到这里来。</p><p class="ql-block">如今食堂东半部分被拆除改建为明德书店,主要经营教学方面的书籍,西半部分是便民小市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区学生灶</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中灶操作间平房及后门,还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拱型门的痕迹,现已不多见了,上个世纪5、60年代在院内随处可见,例如新饭厅、教室大院教室的门廊都是拱形的,可能当时学校领导人从延安窑洞走出来的,要保持发扬延安精神,体现在校园建筑设计方面上来。</p> <p class="ql-block">北区学生灶</p><p class="ql-block">图为学生灶西半部保留的比较完整,目前是社区便民市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区学生灶</span></p><p class="ql-block">学生灶东部被拆除数米,操作间也被拆除,改为出版社藏书库,餐厅部分改成明德书店,并承担着新生入校的课本发放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生营养灶</span></p><p class="ql-block">坐落在六处东侧游泳池南侧的营养灶,顾名思义伙食标准稍高点,身体不舒服有病的学生都可以来此就餐,主体为L形,具有综合服务功能,东南向平房为食堂,南北向平房为男女洗澡堂和理发室,后面一排职工宿舍,在房子周围长着数棵古松树和柏树,特别是有几棵白皮松非常漂亮,在人大院内凡是有古树的地方地下必有古墓,我亲眼所见在挖菜窖时就挖出一个古墓棺材,柏木板材之厚,且还没有腐烂,我看见看见挖出一把宝剑和几枚玉珠,据老师傅说先后挖出好几个棺材,院内还建有一个小锅炉房为食堂和浴室提供热水,因离家近所以洗澡理发常来这里,食堂的北面则是露天游泳池,两个可以打比赛用的标准游泳池,可以想象游泳池开放院里面的孩子是多么幸福的,部队进校园游泳池关门,直到复校后游泳池才开放,经常搞一些比赛活动,1980年代因环境、卫生、用水指标等因素游泳池再次关门了,改便了功能,白天学生上体育课,晚上居民跳舞活动,一直坚持到新建世纪馆时将该处建筑一并拆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职工食堂</span></p><p class="ql-block">职工食堂建于1958年是学校教职工就餐的地方,50、60年代食堂的管理制度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学生粮票和教工粮票不能通用,必须按食堂粮票到规定的食堂就餐,前面提到学生食堂分大灶和中灶,职工食堂也分大灶和小灶,在职工食堂东侧便是小灶校部食堂,专门为学校领导和知名教授就餐。职工食堂命运也非常坎坷,北侧的的厨房职工宿舍东北角的男女浴室,理发室早已拆除,曾做过小学教室,学院用房等,历史上多次改变用途,如今为学校综合服务中心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职工食堂</span></p><p class="ql-block">职工食堂在历史上多次改变用途,做过小学教室,学院用房,西餐厅,2019年又装修改造用于学校的综合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图为职工食堂屋顶原来是这个样子,60多年了还是那样的坚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职工食堂</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我收藏的一张职工食堂早期的纸质五角钱票,也是我曾经使用过的钱票。</p><p class="ql-block">父亲1964年派出到山西定襄社教工作团杨芳分团公社工作组下乡“四清”达一年多时间,因为学校派出大量的干部下乡,许多家庭上学的孩子家中无人照顾,所以学校在东风一楼特成立了一个人大附属小学寄宿部,派出几位老师负责生活方面的工作,吃在职工食堂,住在东风一楼寄宿部,生活由老师安排管理,父亲走之前将我和大妹送到寄宿学校,那年我9岁,大妹7岁,母亲带着不满3岁的小妹在家里留守,就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分成了三地生活与母亲分多聚少,母亲在家里除照顾好小妹还要照顾好奶奶、堂哥堂姐也是非常辛苦和艰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职工食堂</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我家有一个用于舀面的铝碗,一直陪着家里,它去过江西“五七”干校,至今还在使用,那是1950年代职工食堂专用蒸米饭的铝碗,一共有两种,大的五两装,小的四两装,我家保存的是四两碗,高8公分,上沿14公分,底部9公分,那时蒸饭都是用铝碗,分量公平,操作简便,1964年父亲下放“四清”到山西,我和大妹住寄宿在附小寄宿部,住在红一楼,吃在职工食堂,都用过职工食堂的饭碗,每碗蒸饭放几两米放多少水那都有明文规定的。</p> <p class="ql-block">新饭厅</p><p class="ql-block">新饭厅始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建筑面积1555.7米,饭厅西侧建有一个舞台,东侧是电影放映室,屋顶保持延安陕北公学的窑洞风格,拱形结构排列,跨度大受力均匀,可以满足红1、2、3楼和东风1、2、3楼2500学生吃饭问题,以及满足学校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电影晚会需求。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放电影,为了节省5分钱,要不找大人帮忙带进去,要不就等放映15分钟后不收票再进去那肯定没有好位置了,记得放映电影上甘岭时,我先是扒窗户看,放人后没有地方只能跑到舞台银幕后躺着舞台上看反面影像,更有一次疯狂举动,饭厅西侧有一个外挂铁梯子,我随大哥哥们爬上屋顶扒着窗户看电影,现在想起来是非常危险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图为新饭厅东门二层是电影放映室。</p> <p class="ql-block">新饭厅堂</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人民大学宣布被解散停办,部队进入人民大学,大华衬衫厂也占地盘盖厂房,部队进入校园后除家属区外学校用房基本上都移交给部队使用,部队的篮球队和政治部文工团也同时入住,新饭厅被改造成为篮球训练馆,一只专业篮球队在此训练,虽然从来没有进入过部队比赛的前列,但还是为部队培养了一批篮球骨干,饭厅舞台成为文工团舞蹈队的训练场地。1978年学校复校办学,新饭厅一直沿用体育馆功能作为学生上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用。</p><p class="ql-block">2003年学校队新饭厅重新进行装修改造,如今已成为国家级的跆拳道训练场馆,舞台改造为体育器材健身场地,已有60余年的新饭厅旧貌换新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饭厅食堂</span></p><p class="ql-block">从高处拍照可以看到五个拱形建筑便是新饭厅的屋顶,它也是学校保留下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数不多的带有人大风格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书馆二代(藏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图书馆于1964年开工,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是老图书馆(平房)的5倍,楼的南侧为阅览室,北侧为藏书库,楼内安装电梯一部,冬季锅炉供暖,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65年7月交工,“文革”武斗期间该楼成为武斗前沿阵地,面对灰楼和教学二楼巨大的弹力弹弓打过来拳头大小的鹅卵石毁于一旦。学校停办后部队进入,为解决文工团的演出场地计划将图书馆楼改造成一个有舞台的大礼堂,但因建筑结构等原因未能动工才将原汁原味的图书馆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图为机关三总支首期普法班结业合影,后排右起第三位为作者父亲。</p> <p class="ql-block">人工湖</p><p class="ql-block">1958年7月21日人民大学周报登出一篇题为《建设美丽校园》的文章,内容大概是,人工湖于7月15日早上5点钟正式开始动工,它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挖掘土方17000平方米,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分为6个班组,每个班组500多人,不分昼夜的加班劳动,当时正值雨季劳动者提出口号“小雨大干,大雨小干,无雨拼命干”的口号,决心把校园建设的更美丽。</p><p class="ql-block">我猜想学校领导从大局考虑,周边高校清华大学有荷花池,北京大学有未名湖,更不要说一些小型学校也都有湖水景观,而人大校内没有湖水景观与学校的地位也不相符,中国传统观念有水则灵。</p><p class="ql-block">人大周报还指出“建成以后的人工湖可以养鱼,可以养荷花,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滑冰”,它还有许多益处,增加校内一处重要景观,提供学生早读的环境和休闲场所,调节周边环境,雨季截流蓄洪功能等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工湖</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我和大妹在人工湖东岸湖堤路上合影。</p><p class="ql-block">2003年人民大学拆除人工湖原址上建起的西区锅炉房,西区配电室,宜园5楼,及校办工厂部分车间新建一座多功能教学办公楼“明德楼”。在开工之前我曾和同事到现场与施工人员指认石像生的大概地方,并告知施工时一定注意,意在保护好两个石像生,但施工队伍进驻后,两个石像生还是被挖掘机分别铲为两段,破了像的石像生被安放在原艺术学院工字楼西侧和理工楼北侧,一躺就是几年。其实,挖地基时除石像生外还有大量有价值的残石,如2米长的青石板,石柱也被当渣土拉走不知去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工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background-color:rgb(245, 231, 202);">1965年父亲在枯水季节的人工湖底拍的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水面退缩露出湖底已不能游泳,雨季时湖水深度可达两米深,和伙伴一起扎木筏子在湖里划水,我们经常在里面游泳捞鱼,那时学校庶务科每年往湖里面撒鱼苗,入冬前用拉网将鱼打捞上来分给各个食堂改善伙食,冬天在冰面上滑冰车,看国家队滑冰表演,人工湖里有说不完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工湖</span></p><p class="ql-block">建成后的人工湖湖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将湖底挖出来的土石方堆积在湖的四周,湖岸用花岗岩石头砌成,岸边是环湖一周的铺有石板的石板路,湖岸上的护坡则种植着绿草,湖岸上种的柏树墙,柏树墙的外侧是垂杨柳,在湖的东、西、东南、西南处各有下湖的步道,</p><p class="ql-block">春季,岸边最早发芽的垂杨柳柳枝垂帘碧绿,夏季,大雨横流截流从校园东部来的雨水起到防洪蓄水作用,秋季,丰收的季节,庶务科的师傅们拉着大网从北边沿湖底拉到湖的最南端,一尺来长的大鱼跳出水面,丰收场面壮观,为食堂提供了丰富副食产品,距人工湖不远处便是养猪场和养鸡场,冬季,冰面上绑上杉篙做为椅子学生在这里上体育滑冰课,学校还多次邀请国家专业队举办表演比赛和教学示范,一年四季人工湖充分发挥了它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石像生—文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修建明德楼时野蛮施工将两个石像生挖坏,文官脑袋不知去向,他身穿官服,云缎圆领袍,长袍离地一寸,宽衣宽袖, 袖口垂下过膝,手持笏板,恭恭敬敬的站立着在听侯君令或旨意,品级的高低决定他使用的料质,唐代武德四年规定,五品官以上的使用象牙笏,六品官以下使用竹木笏,从清朝开始废除了笏板礼节和习俗。所以可以证明此石像生为明代以前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石像生—武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武官大约身高230厘米,肩宽80厘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一尊冥间的守护神,体态硕大,法相尊严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霜的侵蚀,他满身的“山”字纹甲胄似乎已剥蚀尽。然而你从那爆燃凸起炯炯有神的双睛,从那微微开合而硕大的鼻翼,从那紧紧而略微撅起的双唇,从那一部飘洒于前胸的银鬚,你会想到什么?烽火狼烟中一骑奔驰,披坚持石像生锐,夺三关,拔五寨,单鞭救主,马踏群番,封神后,他不时地分身游走于天界地府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共青团桥</span></p><p class="ql-block">人<span style="color:rgb(1, 1, 1);">民大学在上世纪60年代是个多桥的校园,如今已看不到一座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57年5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修建“共青路”(明志路)工程正式开工了,当时的大学生共青团员主动参加义务修路劳动,“共青团”路西从南五楼东侧开始,途经六处、游泳池、职工俱乐部、图书馆平房、教室大院与职工食堂西侧柏油路相连接,总长约为550米,宽4米。施工期间学校领导先后来到工地参加了义务劳动,经过数天的紧张劳动,一条两边有排水明沟中间由炉灰渣子铺成的道路呈现在众人眼前,大大的方便了教职员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修路工程在原四处一排平房前,当今“一勺池”的西侧修建了一座三孔砖混水泥桥,桥长10余米,桥的护栏由砖头水泥,桥头水泥柱上凿刻“共青团桥”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它的作用是将雨季路两边低洼处的积水通过桥下面两侧排水沟向西排出学校,沿万泉庄路排水沟流入万泉河,另一部分雨水被人工湖吸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民大学地面历来是东高西低,大雨过后,原四处西侧的树林里积水总有一米多深几天排不出去,修建“共青团”桥解决了部分排水问题。为解决排水问题,还在五处一排前东、西侧各建一座便桥,五处六排东侧与煤厂槐树林之间(汇贤路)建了一座便桥,使学校西部的几个低洼树林的积水及时排泄出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共青团桥是当年那个年代人大校园里最大最漂亮的一座桥,它不仅在排洪防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当年学校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至今让人难以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父亲、我和妹妹在“共青团”桥头上合影。摄于1958年9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柏树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民大学校园南侧,南区食堂八百碗(伊兰小馆)餐厅门前的三棵古柏树可以称的上是人民大学院内的树王,胸围大约有2米左右,本人保守的估计树龄应该有3.4百年以上,它像三兄弟一样,不屈不饶,抗严寒,斗酷暑,始终保持青春不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上世纪50年代该地方属于人大校园的一部分,建校初期某建筑公司参加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结束后,原公司的施工队办公,临时宿舍了撤离学校,但遗留的职工家属迟迟没有搬走,一条围墙将两边隔开,直至80年代后期学校教学招生任务扩大,将建筑公司所占学校用地以拆迁形式收回,还给学校使用,同时三棵柏树也露出来,该地方现已盖起了游泳馆、办公楼和运动场,如今学校有关部门早已用汉白玉护栏将三棵树保护起来,有着几百年树龄的三棵柏 树枝叶茂盛 成长为参天大树,是名副其实的柏树王,校园内探幽访古的绝佳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棵柏树王早已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资质证书挂在胸前,卫星管理定位系统随时随地监督生长情况,相信三棵柏树王在绿化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为校园增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棵柏树呈品字形,南侧第一棵柏树王,它不愧对它的排名,树干外形呈扭曲状态,远远望去枝叶繁茂,在三棵柏树中它最粗又最高,树冠的范围达几十米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墅园大操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图为墅园大操场举行的北京–河内接力赛跑,背景为两栋墅园家属楼,照片摄于1959年12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上个世纪“文革”后期人民大学宣布解散,部队进入校园,在墅园大操场的位置上盖起五栋居民楼,现已成为部队干休所,而打靶场的位置现在是海淀锅炉厂和居民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墅园大操场</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职工运动会上拔河比赛。至今学校保留着此体育项目,历届运动会上都有拔河比赛。</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在墅园大操场举行职工运动会,大操场的南侧则是学校打靶场和两栋苏联风格的墅园家属楼,当时能入住标准非常高,据说科级以上干部和讲师才有条件入住,60年代初两栋楼房和打靶场置换出去,不在属于学校校产。“文革”后期学校停办部队进入,在墅园操场上建起五栋家属楼成为干休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墅园家属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图为上个世纪50年代属园楼的一角,乍一看有林园楼的模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原人民大学墅园家属楼现位于学校校医院南侧围墙外150米左右的两栋灰色家属楼,始建于1956年,建筑为欧式大屋顶风格,青砖灰瓦,每栋楼有3个门洞,楼高4层,楼门朝北,由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承建,建筑面积7000余米。1957年10月学校教职工开始入住,当时入住的条件非常之高,据说正科级以上的行政干部和讲师以上的教师才能入住,共居住88户教职工家属。</span></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60年代初,墅园楼不再属于人民大学管辖了,坊间有一种说法是学校考虑墅园楼与学校教学办公距离较远,与学校已建好的林园区家属区管理分散,便与当时负责学校基本建设的北京市建工集团置换,墅园楼置换给北京市建工集团,建工集团则在校内林园区新建两栋家属楼,这就是后来的林园8、9号楼,还有一种说法是国家商业部用墅园楼换取东城区东四一个的院子,两种说法本人没有见到过相关文件只能听听而已,但墅园楼的置换丢失一块宝贵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交通股</span></p><p class="ql-block">总务处庶务科交通股车库1950年代由学校东门北侧搬到西北区新址,车库建筑为刀把型,东半部为小车库,西半部为大车库,中间部分为修理间,从后门出去便是第三师范学校大门和人大北路,车型有吉姆、伏尔加、华沙205等高级小轿车。1968年“文革”后期军宣队进入学校,人民大学成立了由军宣队领导的革命委员会,图为总务处的军代表与物资科和交通股的干部职工在交通股车库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纪念章胸前戴,红宝书手中拿,是当时的标配。</p><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第一排右一为本文作者父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交通股</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总务处部分干部在人民大学校车前合影留念,该车为进口车辆,无论车辆外形还是舒适度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轿车前方灯池里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字样,走在马路上非常拉风,远处背景为灰楼(求是楼),</p><p class="ql-block">图为后排右二为作者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交通股</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交通股师傅和军代表在车库前与吉姆车留影。</p><p class="ql-block">前苏联吉姆小轿车车身长6米,重达4吨,四开门,三排坐,时速每小时90公里,1950年代斯大林曾将一辆吉姆小轿车作为礼物送给毛泽东主席,人民大学曾有一辆吉姆小轿车,是国家分配给吴玉章校长的政府高级公务车,50、60年代路面上很少见到,坐上它是一种级别身份的象征,学校其他领导人无人敢坐,据说“文革”期间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曾坐吉姆车到市里参加一个会议,下车时被上级领导发现,受到领导批评,大意是:“你也敢坐这车,这车是你坐的吗”?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做过吉姆车外出开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交通股</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人与名车合影,后排站立左一为作者父亲。</p><p class="ql-block">伏尔加小轿车是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高级小轿车,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坐上伏尔加小轿车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1968年父亲与总务处庶务科交通股职工在交通股院内和前苏联生产的伏尔加轿车旁合影留念,当年该型轿车实数高档轿车,无论它的轮廓外形舒适度速度都数一流,所以人们用无比羡慕心情与轿车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交通股</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我和小妹与上海牌小轿车旁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1958年在奔驰220S的基础上上海生产了凤凰牌小轿车,1963年该称为“SH760”型轿车,功率90马力,1965年通过国家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1975年达到年5000辆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家普通公务车和国宾接待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校办工厂</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学校本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自力更生建设了冶金机械联合工厂,也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后改名为人民大学校办工厂,“文革”后期人民大学停办,改名为北京市青锋机床厂,如今该厂北侧部分已成为明德楼一角了。</p><p class="ql-block">图为修建科干部、工人和大学生在建设校工厂的工地上劳动,背景为炼铁炉的方形烟囱上写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标语口号。</p> <p class="ql-block">校办工厂</p><p class="ql-block">学校停办后校办工厂改名为北京市青锋机床厂,其生产的万能工具模,气垫导轨,物理实验器等在国内本行业中也属领先地位。</p><p class="ql-block">图为部分职工与技校学生合影,背景大树下方是人工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校办工厂</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校工厂部分职工合影,背景是50年代的学生灶改为的材料库房前。</p><p class="ql-block">1970年江西“五七”干校新建茶厂使用的制茶机器就是校办工厂生产的,因“五七”人制作的茶叶质量好档次高卖到了省会南昌市。</p><p class="ql-block">感谢同学朋友提供宝贵照片</p><p class="ql-block">制作吴亚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