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伴书香,遇见闪光的自己

cc

<h3>假期阅读孕育成长之美阅读有光点亮生命梦想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h3> <h3>  特别喜欢杨绛说过的一句话:“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活着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没错,读书,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却能装点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h3> <h3>  读书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从容生长,不骄不躁。以丰盈的内心,连接更广阔的世界。以自洽的智慧,遇见闪闪发光的自己。假期如约而至,作为一名教师,我悉心挑选了一本对教育教学、自我提升有益的书籍——《创新照亮课堂》,期待与它有一场最美的相遇。</h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h3>  谈起教学创新,很多教师会觉得它很重要,却不知如何入手。顾志能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从数学思考、学生学情、学习过程、重点难点、方法技巧等方面剖析了教学创新的视角和策略。</h3> 精彩分享 <h3>  纵观全书,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从数学思考、学生学情、学习过程、重点难点、方法技巧这五个维度谈教学创新的视角和策略,既有理论解读有实践探索,既有跳出课堂的思考又有回归课堂的操作,他采用的新素材、设计的新方法、运用的新手段,他展现出来的勇于求变、善于创新、大气洒脱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h3> <h3>一、切实彰显数学思考</h3> <h3>  教数学,就是要教人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课的内涵,它犹如练武之人的内力,最为重要。让数学思考在课堂上切实彰显出来,是教学的最要紧之处。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带着学生一起做思维体操。</h3> <h3>二、合理应对学生学情</h3> <h3>  对学情的把握与利用,那是我们能否备出一节好课,能否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可用以下三句话概括:高度重视学情——深入分析学情——合理应对学情。</h3> <h3>  如何基于学情设计教学?书中主要提炼了以下3个观点: (1)若学生对新知一无所知,则可以按常规创设问题情境,循序渐进推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无至有逐步建构知识。 (2)若学生对新知一知半解,则可以将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充分暴露,或制造较强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在碰撞中逐步形成正确认知。 (3)若学生对新知已有较多了解,教师要考虑的则是如何确定教学起点,如何以更好的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h3> <h3>三、全力放大学习过程</h3> <h3>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书中写到,数学教学,如同旅行,应注重学习过程。如何将教学过程做足做实,引发学生思考,转被动为主动。</h3> <h3>四、有效解决重点难点</h3> <h3>  教学重点,即教学的最重要之处;教学难点,即教学的最困难之处。一节课往往有多个教学目标,教师应避免在每个教学目标上平均用力,而要突出重要的目标,利用更多的教师时间和更好的教学策略,来确保重要目标的达成。</h3> <h3>五、充分展现方法技巧</h3> <h3>  教学是一门艺术,既不可缺少教材内涵的挖掘、学生学情的应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难点的解决等方面的创新表现,也就是创新教学的内在美,也不可缺少教师教学时在方法手段、语言动作、教具学具、课件板书、技巧策略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亮点,就是课堂的外显美。好的课堂,内在美和外显美都不可缺,内外兼修,方得创新教学。</h3> 学习笔记 <h3>  顾志能老师的《创新照亮课堂》带我探寻数学课堂的创新,探索教学的无限可能。这本书中精彩纷呈的课例就像照进我心灵的一束束阳光,让我畅读,遐想,细思……收获满满。</h3> <h3>  书中的每一个课例都精彩无比,我每日的阅读就像在和作者对话,感受着他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学情的准确定位,对重点难点的深刻理解,对方法技巧的灵活运用,激励着我今后也要打造这样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让我们共捧一卷书,细细咀嚼,反复品尝,芬芳盈口,共话书香。</h3> <h3>总有那么一本书,写出了你心声总有那么一本书,给予了你温暖总有那么一本书,传递了你力量总有那么一本书,走进了你心房……愿我们充实的假期浸润着书香!</h3> <h3>end责编:陈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