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光--《野芒坡》读后感

利俐

<p><br></p><p><br></p><p> 如今上海徐家汇的土山湾博物馆里,我们很容易能看到这样一座瞩目的木雕牌楼:高耸端庄,温润精美。它静静伫立在那里,似在诉说,又似在回忆——它身上有新的补充,也有旧的痕迹;繁复的结构和雕饰诉说着它诞生之初心血凝聚成的辉煌;身上细微的伤痕和缺失的部分则静默地印刻着它颠沛流离、险遭摧毁的命运。</p><p><br></p><p><br></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而牌楼的创造者,则是当年土山湾孤儿院的孤儿们,我们也可以在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上看到他们安静而专注的眼睛。但我想,在照片之外,时光那头,或许有一个我们无法在真实历史中寻觅到的身影,是的,他就站在那,背后是劲风拂过的芒草,在一片白色的莽苍中,他怀里揣着一只残缺的“兔脚”,手中抓着一根炭笔,眼神和其他孩子一样安静,却隐含着执拗的狂热——他叫幼安,他正从野芒坡向我们缓缓走来,那是土山湾在文字中的另一个镜像,也是一个弱小孩子梦开始的地方。</p><p><br></p><p><br></p> <p><br></p><p><br></p><p> 童年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上海旧城河浜那座简陋的木棚屋里,那个名为幼安的孩子的童年,给我感觉更像是一间密室,阴暗破败、死气沉沉。哥哥小满在那里撕毁了他唯一得到的爱,继母则举着火焰燃尽了他唯一灵活的生机。</p><p><br></p><p> 幼安偶尔也能从墙上抠出的洞向外窥探:外婆蹒跚地走来牵过他的手去看元宵节流光溢彩的灯火,而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中曾诞生过一盏独一无二的兔子灯——她给孙子做的灯,这是五岁的幼安拥有的第一份创造,也是第一份爱。对于长期受压抑和虐待的孩子来说,爱无异于奇迹,它让幼安明白自己竟然也有人疼爱。兔子灯被暴力摧毁后,幼安再次惊恐地瞄向那个透光的洞——一种无声的召唤,唤醒了他自我拯救的本能。懵懂的他走出去,与那间黑屋决裂,与幽暗的童年决裂。</p><p><br></p><p><br></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如果说外婆的兔子灯是第一份爱的奇迹,那么圣母院对幼安来说,则是第一份爱的神迹。兔子灯出自亲情的手,而世上的每个生灵则出自神之手。艾玛和卡米尔给予无助的幼安温暖和秩序的传递,在圣母院这一年“过渡”式的成长中,一个自幼夹裹在暴力和漠视里的孩子得以短暂释放玩乐的天性,但同时也受到了最初的约束。</p><p><br></p><p> 一视同仁的关爱及时滋润了干涸的幼苗,使它不至于在凛冬中夭折,并终于能试着探出嫩芽——就如覆满芒草的荒坡倏然出现在幼安面前,它阻挡住延伸的河汊,沉着地告诉着幼安:这就是你将要生活的地方,我已经在这里等待你许久。</p><p><br></p><p><br></p> <p><br></p><p><br></p><p> 野芒坡是幼安命运最大的转折点。此前,他只是如浮萍一般随波逐流,而在野芒坡度过的时光里,一个孤苦孱弱的幼儿,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人生的通途,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幸运和另一种奇迹:凭借自身创造出的奇迹。</p><p><br></p><p> 若把这段岁月比喻为夜海上的浮桥,安神父、修士们、伙伴们是点点星光,而外婆则是远方永恒的灯塔,无论明暗远近,却都照亮幼安一生。例如若瑟曾化解幼安对继母和小满的愤怒,以及安神父的慧眼识才、倾力引荐,刘振山修士的倾囊相授,洛伦佐来自远方的邀请……这些情感的建立和联系不同于艺术的召唤,它具有世俗的暖意,而后者是灵魂的镌刻。</p><p><br></p><p><br></p> <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若瑟和菊生作为幼安的同伴,扮演的角色不同——菊生是野芒坡普通孩子的代表,在细木工场学习一技之长,并娶圣母院孤女为妻。他似乎并未受到野芒坡宗教气氛的感染。若瑟则不同,他是本书中除了安神父外,宗教意识的代表。天主教作为西方外来宗教,必然会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隔阂甚至冲突,这在几个孩子之间,以及安神父和幼安之间得到了体现。</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 <p><br></p><p><br></p><p> 幼安被若瑟身上圣洁宽仁的气质所折服,但在圣依纳爵教堂,他未被若瑟信仰的上帝所召唤,而是被更具象、更具冲击力的美所吸引:在这座哥特式空旷高耸的教堂里,冰冷坚硬的石头幻化出圣母脸庞上细腻的哀伤,简单的刻刀变作多情的手,抚出垂下的衣褶,将这悲悯而高贵的姿势从石头中解放出来。</p><p><br></p><p><br></p> <p><br></p><p><br></p><p> 变化万千的彩绘玻璃也让幼安移不开眼睛,他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虽不懂圣经故事,但他明白了一件事情:艺术在这里,无论是雕刻还是绘画,它们表面上服从于宗教,其实它们自有独特的灵魂。如果上帝是遥不可及的救世主,那也要凭借艺术架构出的通途去触摸、去抵达。如此来看,艺术何尝不可以是信仰皈依的一部分?</p><p><br></p><p><br></p> <p><br></p><p><br></p><p> 若瑟最终在霍乱中离去,他的影响却从未在幼安心里消失:他是一束圣光,是宗教精神在世俗中的折射,幼安虽不能被同化,但他依旧可以凭着这束光去化解黑暗,关爱世人。若瑟是一座桥梁,联接了幼安和艺术;艺术也是一座桥梁,联接了幼安和自己迷失的心。</p><p>&nbsp;</p><p><br></p> <p><br></p><p><br></p><p> 最终幼安发现他不能让自己的心死去。它的生机好不容易被唤醒,制鞋工坊并非不好,但那不是它的归宿。身世清苦的孤儿们学门手艺挣饭吃就已经满足,可没人能想到,世上竟也有那么一颗为静默的石像、流动的色彩所颤动的心。它是如此细腻敏感,用想象力描绘着灰败生活中的美,从木棚屋墙上的涂鸦,“兔脚”上的花纹,圣母院里的粘土泥塑,慈云桥上的炭画,葛修士的素描,绘画馆的水彩,失败的“夸父”,最后到外婆的雕塑……</p><p><br></p><p><br></p> <p><br></p><p><br></p><p> 我们仿佛亲眼看着这个细弱男孩心中那个更小的男孩醒来,变得高大强壮,最后走进阳光里,跨上那艘曾载他顺水漂来的船,只是这次方向换成了故土以西。此时的幼安已不再惧怕任何未知的命运,因为安神父和若瑟在天堂低垂着目光注视他,外婆粗糙滚烫的手抚慰他,野芒坡被火吻过的身躯无声地拥抱他……这些永恒的温暖记忆将使任何卑微变得强大。</p><p><br></p><p><br></p> <p><br></p><p><br></p><p> 外婆的雕塑是幼安对艺术认知从“形”到“魂”,从“外”到“内”转变的标志。幼安的表现能力极强,但无论是在慈云桥用炭笔描绘的野芒草、“考核”时惟妙惟肖的葛修士素描,还是用石膏捏制的动物,都仍停留在形神的描摹上。</p><p><br></p><p> 唯有那特殊的一夜,梦境给了幼安前所未有的灵感撞击,让他把灵魂深处汹涌的思念、痛楚和柔情全部在手中释放,苍白的石膏渐渐有了形貌,有了神态,有了欲说还休的忧愁……这是想念外孙却无法把他放在身边照料的外婆,这是人生命之初也是最后的羁绊和牵挂。安神父对雕塑艺术的见解还回响在耳畔,幼安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注入灵魂的雕塑,原来真正抵达人心的永远是另一颗心灵。</p><p><br></p><p><br></p> <p><br></p><p><br></p><p> 故事最后,幼安在初生的阳光里逐梦而去,他忍不住回望野芒坡,所有感受万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痛苦吗?迷惘吗?快乐吗?这些情感仿佛素描的线条,非黑即白的童年与少年时光,蓦然在这一瞬彼此融合、蔓延,叠出了灰度,释出了光影。没有人的一生会毫无残缺,只有我们的心存在缺口,光才得以漏进,点亮所有晦暗的角落。</p><p><br></p><p><br></p> <p><br></p><p><br></p><p> 现在,站远一些,我们将再次看到土山湾博物馆展出的那些黑白照片里,每一张稚嫩而拘谨的脸,上面仿佛全都晃动着幼安的过去和未来。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这样一片净土,以供命如飘萍的孩子们生存,也无意中引领他们看得更远,越过重洋直接窥到了另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西方的技艺文化沐浴着圣光来到野芒坡或土山湾,它们在这里停留、扎根,渐渐生长在这片土地,再由那些东方的孤儿们带出这里。</p><p><br></p><p> 油画、彩绘玻璃、雕塑,这些在战争动乱应接不暇的晚清中国仿佛是天外之物,无怪幼安这样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就犹如窒息。并不华美的校舍和工场更像一座座殿堂,上帝曾在此降临,仁善曾在此播种,孩子们是春天四处飘散的种子,无数个幼安飞往无数光明的未来。</p><p><br></p><p><br></p> <p><br></p><p><br></p><p> 世俗和宗教、理想和现实、内心和外界的冲突,这些探寻与求索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变得黯淡,生而为人,我们有生命赋予的使命,即寻求光明。终有一天,我们会聆听到灵魂的回声,黎明前的荒坡上,一束光刺破夜幕而来,铺天盖地的芒草轻抬起头,和着风吟低声诉说起那个离去男孩的故事。</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