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油画《咏叹生死》 尺寸:130*130</p> <p>咏叹生死</p><p>(图/文:李万云)</p><p> 1,引子</p><p> 有夫妻者,妻亡,夫号啕七昼夜。造物者异之,乃往,谓夫曰:汝意何如?夫曰:“愿吾死,妻生”。造物者叹,遂化夫妻二者为胡杨木,历三千年,以阅大千而悟生死。时三千年近,胡杨木不悟,乃赋诗《咏叹生死》以寄天地。诗曰:</p><p> 宇宙星辰升复落,</p><p> 大洋潮退起山河。</p><p> 瀚海狂沙迷佛骨,</p><p> 金风吹散一千国!</p><p> 乌啼声声暮云紫,</p><p> 彩衣褪尽胡杨折。</p><p> 尘世百年一弹指,</p><p> 咏叹生死与谁说?</p><p>2,好好说画</p><p> 人到中年,多历变故。最痛父母病逝,亲友亦有不测者。因而对于生死的思考渐行渐多,也想就生死命题在写实创作中有所表述。西域多胡杨,最美在金秋十月,画者多有图绘。我独爱老树枯枝,触之犹抚病中父母肌骨,既亲切自然又凄凉感伤。2020年初疫情不期而至,与我有数面之缘的艺术大家刘先生患新冠肺炎离世。数年前刘先生曾向我推荐影片《不可撤销》,想来竟隐隐有宿命之意。</p><p> 彼时写实胡杨创作正进行中,遂反复参酌终成新构,画名《咏叹生死》。</p><p> 每棵胡杨树都有实体原型,现实中其实分布在相隔很远的不同区域,素材收集也有数年间隔。创作需要主观再造一个场景,让天南地北的树移居在一个谜幻的环境里。配合生死的命题,画面处理有神秘之感,观之如日如月亦或如昼如夜。每棵树都被光线赋予不同的意义,宇宙之眼高居穹宇,俯瞰众生。</p><p> 两棵胡杨巨木,在亘古荒原中伫立。云阴风润,斜光耀金。看惯山河故事,久历沧海桑田。血红的飞鸟是生命的涅槃,一抹青紫就是洪荒原色。明艳在前,惊雷在后,其媚也妖娆,其震也悚栗;薄雾盈空,流沙漫地,其舞也轻柔,其割也狠辣。尘世如潮,大抵如此。</p><p> 3,有所思。</p><p> 所谓生死,是伴随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任何人一出生,就开始不断迈向死亡,而死亡,又似乎是通向永生之门。</p><p> 先说死亡。</p><p> 人作为个体的死亡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是医生宣布你脑死亡了,并且全身生物组织完全停止功能活动,这是你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第二层是你开完追悼会,银行、保险公司、工作单位等清理完你的信息,终止与你的所有联系的时候,这是你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第三层是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死亡。</p><p> 再说永生。</p><p> 南怀瑾曾写过一篇名为《素王》的短文:孔子了不起的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 为什么呢?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长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p><p>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是永生的。而且他的思想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的不同解读,还在不断焕发着新的丰富的生命力。</p><p> 因而我认为真正的永生是建立永恒的影响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p><p> 我辈活着,不断创造,是为永生。</p><p> 谨以此篇纪念不平凡的公元2020年。</p> <p>最初的底层色</p> <p>隐藏在底层下的线描稿</p> <p>历时近两年,漫长而又艰难的刻画。</p> <p>素描底层逐步推进。</p> <p>这只鸟费尽思量。它是一个生命的符号,原型其实是一只正在降落的乌鸦。画面上我把它处理成红色,赋予它涅槃重生的意义。</p> <p>初稿完成,正值2020年端午。</p> <p>清洗打磨。</p> <p>初步的罩染效果。</p> <p>完成的最后一天,疫情又起,小区又封闭了。响应政府号召,宅家抗疫💪🏻💪🏻💪🏻期待英雄的祖国取得抗疫完胜🙏🏻🙏🏻🙏🏻</p> <p>欢迎评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