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之前,虽然在读书,由于没有实践经验,而且新教育在我县实施近两年来,经常会在一些学校的微信报道中常有聆听窗外声音之类的话题。但我一直不太明白“聆听窗外声音”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聆听窗外声音?如何去聆听窗外声音?于是,今天的培训,听得格外认真了些。培训完毕,让我对“聆听窗外声音”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培训中,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如校园角度、班级角度、区域角度分享了他们研学旅行的行动叙事。其中,徐小春老师分享了主题为《研学看世界,实践助成长》能仁中学研学的故事,陆英老师分享了主题为《跟着书本去旅行》快乐蜜蜂班的研学故事,施建斌老师分享了《行知共进,研学相伴》区域实施研学旅行课程的故事。</p> <p>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教育活动以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素质为直接和首要的目的。教育如何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这是所有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在徐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能仁中学的做法:组织书香系列活动,从书本中聆听;开展“能仁面对面”访谈,从口中聆听;建立德育课程基地,在课程中聆听;组织假期研学实践旅行,在实践中聆听。帮助孩子们带着课本研学,带着问题实践,聆听窗外声音,促进自身成长。徐老师具体介绍了研学的一些具体做法:组织研学旅行,结对友好学校。在研学旅行中,孩子们用眼睛去发现自然和人文的美,用脚步去探索历史地理奥秘,用心灵去体味中华文化的精髓。博览古今,学生领略了祖国的文明与发展,体验了传承与创新,通观中外,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在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提升学生自我完善的素养,从而获得飞跃发展。学生的每一次看世界都是成长的机会,都可以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p> <p>在陆英老师的分享中,我看到了一个爱阅读的老师,带着一群可爱的孩子徜徉于书海。读书与旅行,好比左脚和右脚,古人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应该是幸福的,当学生走出校园时,能记得的总是那些共同走过的路,一起参与的活动,一道欣赏的风景。在与家长的沟通下,陆老师的跟着书本去旅行的班本课程新鲜出炉。课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如阅读积累,让学生通过研读教材,诵读经典诗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丰厚学生文化底蕴。探索文化,开展亲子活动,从书本走向自然,寻找自然的语言文化,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培养能力,通过与自然,社会的接触,增广见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融洽情感,通过亲子活动,融洽亲子关系,丰富伙伴交往,形成充满爱的家庭与集体。课程通过四种方式得以实施:一是精读课文。因为教材是我们的起点,是我们打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研读教材,吸取精华。二是阅读积累。丰富的阅读让师生的课文由薄薄一页纸变成厚厚的一本书,这都是文化的积淀。三是走进自然。让课本的文字变成鲜活的世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文字所描绘的无限风光。四是生命成长。在行走中欣赏自然,阅读社会,体验文化,让每一个生命都在自由呼吸中成长。</p> <p>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知共进,研习相伴,点燃每一个师生的潜能,“聆听窗外声音”,还可以这样做!这一次入心的培训,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