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语在路上

王凤媛

<p><br></p><p> 此篇取景来于盐城黄海森林公园。茫茫林海,是太平洋西岸线唯一一处未被污染的海滨圣地,负氧离子达三千八百,拥有旅游业“奥斯卡”美誉。――题记</p> <p>  一条条小路,穿梭于茂盛、静幽的丛林,心常往之。身临其境,心归所处。</p><p> </p> <p>  没有尘世的喧嚣,天马行空般无羁无绊,漫思静想。</p> <p>  </p> <p>  </p><p> 淅淅雨声中,忽想起九百多年前,有位被贬到黄州的文人,在初春的某一天,与朋友们一起游沙湖途中遇雨。没雨具的同行皆有些狼狈,唯独他一身英傲之气,无关风雨,待雨停日出,留下了那篇千年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p> <p>  宋词大多是凄悲,缠绵、婉约,独喜欢苏东坡的词,豪爽、乐观、豁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那种一泻千里的奔放。即是他以为自己将会处死,写给弟弟苏辙的那首《水调歌头》,也倾注了对人间满满的爱“但愿人长久,天地共婵娟”。这样的男人,有情有趣有担当。</p> <p>  红尘纷扰中,谁没有忧伤和无奈,唯有乐观豁达,人生才能前行。</p> <p>  一次邂逅,一段行程,与心灵对话。舍下什么,沉淀些什么。</p><p> 人在不同的路上修行,一些事便豁然明白,也随之释然。</p> <p>  累了就歇一会,人生的脚步放哪,心灵的驿站就在那。</p> <p>  修竹摇翠,淡淡的清香、淡淡的心情,听竹叶雨潇潇。想到了郑板桥那首《墨竹题图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p> <p>    </p><p> 这位祖籍苏州的文人,辞去县吏后,以自己画画为生,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p><p> 中国文人从东晋陶渊明弃官归田起,慢慢形成一种普遍心目中的精神家园,也滋养了一份文人的傲气与骨气。</p><p> 常感到,能作诗词赋的人,自有一份别样的怀情。</p><p> 当代人相比古人缺少点什么呢?</p> <p>  走过人生一程程不同的驿站,继续向前。前程可知也未知,在未知中探索、体验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p> <p>  依然会面对烦尘,也无妨此刻浑然忘却。人生有两条并行的路,一条红尘滚滚,须勇往直前。一条栖息心灵,可物我两忘。</p><p> </p><p> </p><p> </p><p><br></p> <p>  走过树的年轮,浸透的沧桑一轮轮,弯弯曲曲中,扰合岁月的圆满。</p> <p>  每个人,都在不停的行走着,渐走渐远,直至完全消失。</p><p> 不去想有没有前世、今生和来生。有也罢,没有也罢,只想在当下,且行且惜,岁月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