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十年树木,百年树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需要积淀</b></p><p><b style="font-size: 20px;">学风需要传承</b></p><p><b style="font-size: 20px;">好的老师,好的学校</b></p><p><b style="font-size: 20px;">都需要时间的积累</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继续推出“名师说”系列</b></p><p><b style="font-size: 20px;">由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们</b></p><p><b style="font-size: 20px;">向我们展现他们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情怀</b></p> 名师推介 <p> 马蕊蕊,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教十九年来,常年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p><p> “热情开朗、积极上进、精益求精”是周围人对她的印象。当年那个从师范毕业怀揣梦想的她,如今也浸染了岁月的沧桑,然而岁月改变的只是容颜,却从未改变她那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p><p> 在教育的百花园中,她愿做一朵迎风盛开的花,绚烂自己,芬芳他人。在漫漫教学旅途中,她愿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孩子!</p><p> </p> <p> 她曾先后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师德标兵”、“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班主任”、“偃师市骨干教师”、“偃师市课改先进个人”……一张张红艳的荣誉证书,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是她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更是她今后工作的动力。</p> 教育格言 <p>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老师最向往的地方,使学生对老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是她信奉的教育格言,她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p> 用孜孜不倦的态度治学 <p> 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她深深地知道教育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她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并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上。每一次教学上的历练都认真对待,努力提升。为了出色完成任务,她常常上网查找资料,寻找成功的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组织教学。多少次逐字逐句磨课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老公和儿子常常被她拉来当试听对象,以至于有时候她刚讲完上一句,儿子就能语出惊人地说出下一句。有时自己讲得全神贯注,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已倒在一旁睡着了。常常是年幼的儿子半夜忽然醒来叫妈妈,她才知道已是深夜时分。</p> <p>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参加优质课大赛,她曾多次获奖。参与课题、撰写的论文也曾多次在省市获奖。</p> 以悠悠之书香养己 <p> 她热爱语文,喜欢阅读、写作、演讲、朗诵……因为她知道多一条爱好,就多一条同学生走在一起的道路。她曾多次代表学校被教育局选拔到市里参加演讲比赛、师德巡讲活动、在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做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在新教育现场会上进行教师生命叙事《阅读成就最美的亲子时光》……每一次都表现出色,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马老师自己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学校优秀的教师团队,更离不开二实小这片沃土!</p> <p> 马老师在全市新教育现场会上进行生命叙事《阅读成就最美的亲子时光》。</p> <p> 马老师在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做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p> 以谦虚之心不断学习 <p> “让语文课处处闪耀着诗意,涌动着激情,充满着灵性”是她不变的目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发展型和研究型的教师是她的追求。工作中,她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学习都认真对待,努力提升。并积极向书本学习,向权威学习,向同行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外出学到的先进经验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p><p> </p> 用拳拳之爱心育人 <p>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感悟颇多,烦恼颇多,当然收获也颇多。班主任工作,带给她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一种成长,一种历练。当孩子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当孩子们懂得团结友爱礼貌待人时,当孩子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时,她的内心是欣慰的,是满足的,是骄傲的,感到自己无愧班主任这个称号,无愧学生们喊得那一声声的老师,无愧家长和领导对她的信任和支持。</p> <p> 她永远不会忘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件事情更是让她记忆犹新:那年要在班里征收下学期订报纸的钱,为了培养和锻炼小组长的能力,她让小组长负责收缴。有一个小组长不小心将一名男孩的钱丢了二十元,当天她并不知情。第二天早上,她正吃饭接到那位男孩母亲的电话,家长一开口就是一通劈头盖脸地质问:“你们收钱到底还收不收了?昨天孩子把钱交给组长就丢了二十块,今天又要钱!”还没等她说话,家长就挂断了电话。她当时心里也很不舒服,大早上就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可还是随即把电话拨了过去,柔声细语地说:“你说的情况我知道了,我马上到校就询问情况。如果钱找不回来,我自己拿二十元中午让孩子给你捎回去。你看这样行吗?”电话那头的家长也马上温柔地说:“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放下电话她直奔学校,一到教室就分别找到组长和那个男孩了解情况。本来想着就二十元钱,自己拿出来得了,何必浪费时间大动干戈呢!当得知钱确实是组长丢在了教室后,她判断很可能是班里哪个孩子拿了钱。二十元钱自己拿出来是小事,但班上如果真有孩子“见钱眼开”,这就是大事了。怎么办?她思索着,怎样把钱找到又能给那个犯错的孩子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还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她突然想起了语文课本上的第十九课《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今天的事不是和书中的这个故事如出一辙吗?何不试试文中的做法。于是她马上进入办公室开始准备...... 上课铃响了,她走进教室对孩子们说:“班里丢了二十元钱,但老师相信在我们班肯定没有小偷,只有一个犯错的孩子。他也肯定是一时经不住诱惑才犯了错。现在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一个装有小太阳的信封,如果你没有犯错,请把信封封好。如果你是那个犯错的孩子,请留下那个小太阳,把二十元悄悄放进信封。下午大家把信封一块交给老师。”......事情的结果不言而喻,她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这场风波既对孩子们进行了德育教育,也让她从课本中学以致用,她为自己的教育智慧点赞!</p> 用真诚之心对待同事 <p> 本学年学校开展了“蓝青工程——师徒结对”工作。马老师做为师傅,帮带新调入我校的班主任王晓莹老师。王老师年轻、肯学、上进心强,她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真诚的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和感悟,畅谈班主任工作,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工作中注重发挥各自和整体的优势,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比干劲,比奉献,比教学艺术,比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采用压担子、鼓励和鞭策的方式,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帮助王老师迅速成长。</p><p> 说是帮扶,其实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帮扶,增进了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p> <p>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历程,她会永远记得一句话:生活中充满了问号,生活永远是个逗号,生活要永远追求感叹号!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谦虚的向别人学习,更加真诚地对待她的那群孩子!</p><p> 不要说蜡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不必说春蚕,吞下桑叶,吐露蚕丝。生命如花,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愿做一枝绽放的寒梅,绚烂自己,让幽幽的芳香去熏染学生的心灵;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