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说漫画有很多种,不单单只有同学们读的那种“口袋”漫画书(例如《阿衰》),也不单单只有日本漫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埃·奥·卜劳恩,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没能上文理中学,而去当了一个钳工。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 画与出版学院求学之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糟透了的家庭作业》问世于《柏林画报》 。《父与子》漫画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4年《父与子》问世时,独生子克里斯蒂安年仅3岁,作品中的父子俩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的精神来源主要来自于对独生子和父亲的深挚的爱。正是这种爱,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父母,虽然他们没有在艺术上给他什么帮助,但他觉得,是父母亲金子一般的心和美好的性格,让他一生受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则漫画的题目是《寻找小出逃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 其次想象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法,描绘画面内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则漫画是题目是《依次行事》,就是按照顺序处理事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这则漫画的题目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则漫画的主题是什么。漫画主要讲了什么问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儿子是否就此逃过一劫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事有轻重缓急,需要依次行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所以推荐同学们阅读《父与子》漫画集,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笑料,很多时候,伴随笑声而去的是淡忘。比如同学们读的《大中华寻宝记》这类的漫画属于科普类漫画,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知识。而比如《阿衰》这类的漫画就属于看过笑笑就算了。就属于从笑声中淡忘的那一类漫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父与子》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漫画,更是世界人民的精神和心灵财富。简单画面的背后,藏着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人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关怀和感动,是值得一生阅读和珍藏的。希望我们一同用心来体会这部经典之作吧。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从好漫画中学习知识,体会情感,陶冶情操,开拓视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