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十六字令[shí liù zì lìng]</b></p><p><br></p><p>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燕衔杯”“花娇女”。此调只见两体,均为单调四句十六字,属于最短的词。正体三平韵,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变体两平韵,第二、四句押韵。代表作有蔡伸《十六字令·天》等。</p><p><br></p><p>词牌名:十六字令</p><p>别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燕衔杯</p><p>韵部:平声韵</p><p>始兴年代:唐代</p><p>流行年代:南宋</p> <p>来源:网络。</p><p>整理:愿你快乐。</p><p>入声字标注:愿你快乐。</p><p><br></p><p><br></p> <p><b>体裁沿革</b></p><p>十六字令,起源于唐代,当为湘中民间乐曲。现存最早用此调填的词是宋代蔡伸之作。宋人袁去华词首句一字句,两首为“归”,因改调名为“归字谣”。元人周玉晨将此调改名为“十六字令”。周词首句为三字句,乃误。其实“苍梧谣”名在前,后称“归字谣”。</p><p>此调原本只一体,为首句单字起式并押平韵者,后来在传抄中断句失误,因错就错,衍生出“三字起”新格式。即如《钦定词谱》所言,《词统》及《草堂别集》收录周玉晨词“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把“眠”字误为为“明”字,可能是觉得此字单句,不合韵,便重新断句,以‘明月影’三字起句,以讹传讹,后来便出现三字句起式之另体。曹贞吉《苍梧谣》,便按周玉晨词的讹传体所填写,并名《苍梧谣》。《填词名解》卷一言:“《十六字令》有二体,以字数也。其单起者又名《苍梧谣》。”另有清代黄德贞词名《花娇女》。</p><p><br></p><p><b>格律说明</b></p><p>“十六字令”为单调小令,通篇四句,按字数排序为:“一。七。三,五。”结构布局上的突出特征是长短句交错,反差较大。</p><p>开首单字成句,领起全篇。首字押平声韵,一开始便定下全篇韵味,平稳又扎实。第二句为“仄起平收式”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较为特殊,第一字不拘平仄,第三字须保持平声不变。按七律规则,“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不能变。否则便称作“犯孤平”大忌。词中虽无“孤平”之说,但词家沿袭诗律,第三字也皆沿用平声。第三句为不押韵的三字句。此句要点在第三字必用仄声。其第一、二字可平可仄。但在既往各家谱书,如《钦定词谱》及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此句皆定为“一字不易”,即第一、二字必平,第三字必仄。这类三字句,在各种常用调中,第一、二字平仄声并不那么限定,用平用仄者皆有。从所见各家词作,第一字以习用平声者居多。这是此调中的一个转折句,由前边的七言长句,突然跌落到三字句,节奏剧烈变化,声调昂起,转折跌宕。末句为“仄起平收式”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在五律中,其第一字不拘平仄,词中沿习之。</p><p>此为最短之词调,宋人作此调者仅三家,格律相同。此调全用奇句,音节短促,其一字句极难处理。谱式据《词谱》。调中五、七字句均为律句。又,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第一首末句“离天三尺三”,因系引用民谣,不可改动,故突破了格律。</p><p>“十六字令”词牌字数虽少,但句序排列长短交错,一字句起,七言句承,三字句转,五字句收,起承转合,腾挪跌宕,颇具表现力。此调有两种格式。</p><p>正体常格单调十六字,四句三平韵。如蔡伸、张孝祥、袁去华、周玉晨、毛泽东词。按张孝祥词三首,皆以“归”字起韵,蔡伸词以“天”字起韵,袁去华词亦以“归”字起韵,皆一字句也。按张词别首第二句“十万人家儿样啼”,“儿”字平声。蔡伸词第二句“休使圆蟾照客眠”,“休”字平声。第四句“桂影自婵娟”,“桂”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p><p>变格亦单调十六字四句,但第一句作三字句,且不入韵,故通篇只有两平韵,较正体少一韵。如周玉晨、曹贞吉词。</p> <p><b>格律对照</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正格</span></p><p>格律对照例词:袁去华《十六字令·归》</p><p><b>平,</b>中仄平平仄仄<b>平。</b>平平仄,中仄仄平<b>平。</b></p><p><b><i>归,</i></b><i>目断吾庐小翠</i><b><i>微。</i></b><i>斜阳外,白鸟傍山</i><b><i>飞。</i></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变格</span></p><p>格律对照例词:曹贞吉《苍梧谣·团扇旧》</p><p>平中仄,平平仄仄<b>平。</b>平平仄,中仄仄平<b>平。</b></p><p><i>团扇旧,犹堪赠所</i><b><i>欢。</i></b><i>秋风起,恋恋故人</i><b><i>难。</i></b></p><p>(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p> <p>苍梧谣·天</p><p>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汉乐府里有《上邪 》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p><p>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惯会助人哀伤快乐。人们高兴时,那明月便洒下皎洁的柔辉,为人助兴、凑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人们忧伤时,那月色也顿时变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凄凉,令人难耐,——“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词)。</p> <p><b>苍梧谣·天</b></p><p>南宋·蔡伸</p><p><b>天!休使圆蟾⑴照</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客</b><b>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⑵。</b></p> <p><b>注释</b></p><p>⑴圆蟾:圆月。蟾:蟾蜍。屈原《天问》有“顾菟在腹”之句,即蟾蜍在月亮腹中。后来就以蟾蜍为月亮的代称。</p><p>⑵桂影:月影。婵娟:美好。这两句是说月中桂影空自婆娑,而月下却不见伊人佳影。</p><p><br></p><p><b>译文</b></p><p>天啊,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面对满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个她在哪儿呢?月宫里,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无人赏看。</p> <p><b>赏析</b></p><p>《苍悟谣》里的这位“离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于是他苦恼极了,呼天而叹:“天!休使圆蟾照客眠!”(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p><p>再说,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无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牵牛织女遥相望”(曹丕《燕歌行》),这怎么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爱照失眠人,这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之时。可是词人呢?却是月圆人未圆。难怪这位离人终于压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长叹了。可见,这句“天!休使圆蟾照客眠”。是经过一番千回百折的苦恼之后发出的百般无奈的叹息之词!</p><p>月光如练,然而人隔千里,这边是他乡仰望,那边是闺中独看。这位痴情人不禁异想天开了,说:月亮啊,据说你是一面宝镜,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吗?“人何在?桂影自婵娟!”他凝视着那轮明月,那嫦娥般美丽的身影在何处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盘旋罢了。</p><p>此时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俩月下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然而此时呢?人却远隔千里,这多么令人愁怅啊![2]</p><p>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p><p>汉乐府里有《上邪》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b><b>字令 ·归</b></p><p>南宋:袁去华</p><p><b>归,</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目</b><b>断吾庐小翠微。斜阳外,</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白</b><b>鸟傍山飞。</b></p><p><br></p><p><b>归。随分家山有</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蕨</b><b>薇。陶元亮,千载是吾师。</b></p> <p><b>归字谣·归</b></p><p>南宋:张孝祥</p><p><b>归!</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猎猎</b><b>薰风飐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b></p><p><br></p><p><br></p><p>张孝祥的《归字谣》有三首,内容相关联,表达了送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祝福之情。以上选的是其二,主要描写了风卷彩旗的场面,渲染了离别时的情景。</p><p>词人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第七世孙。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又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被秦桧所忌,诬陷张孝祥的父亲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张孝祥一生任官多处,政绩斐然,后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b><b>字令·眠</b></p><p>元:周玉晨</p><p><b>眠。</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月</b><b>影穿窗</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白玉</b><b>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b></p><p> </p><p>周晴川虽然只有这一首短词传世,但由于它声情错落摇曳,意蕴含蓄深沉,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孤独无聊、深夜不寐人的心理,遂使得作者终能在有元一代众多词人中占有一席之地。</p><p>从内容看,主人公似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思妇,独守空闺,心事重重。发端突兀而起,单字入韵,又戛然而止,犹如一声短促的感叹,暗示了这“眠”的无可奈何以及勉强就寝而无法入睡的无聊,有笼罩全词的作用。“月影穿窗白玉钱”七字,承接上文,写主人公“眠”时所见:如水的月光透过圆格窗进入室内,照在地上犹如一个个闪光的白玉小钱。因为窗格为圆形,所以月光透进室内呈钱状;又因为月光晶莹洁白,所以说是“白玉钱”。这是在特定环境和人的特定心态下产生的错觉,它既传神地写出了明月夜的幽闺景色,也准确地表现了主人公心绪的痴迷恍惚,与李白《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p><p>下面“无人弄,移过枕函边”二句,着力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枕函”,一种腹中可以放置物件的空心枕头。看着这一个个晶莹光洁的“玉钱”,女主人公不由联想起昔日和同伴做弄钱游戏的欢乐。可是现在这“钱”却无法“弄”,也没有心绪去“弄”,而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它们缓慢地移动,移近身边,移过枕函。末句貌似写景,实在抒情,在时间的推移中显示了主人公不平静的心态,细腻深刻地表现了思妇长夜不寐的深沉思绪和慵懒痴迷的情态。至于主人公为何夜深不寐;它思念的对象是谁?读者自可以驰骋各自丰富的想象。</p><p>本词构思绵密却显得朴素自然,如脱口而出,不着痕迹。篇幅短小,字数少于五绝,而内涵丰富深沉,令人回味不尽。</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b><b>字令·天</b></p><p>清:周之琦</p><p><b>天,多事蟾钩要上弦。从何</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缺</b><b>?</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只</b><b>为有团栾。</b></p><p><br></p><p> </p><p><br></p><p>这首小令虽然仅有十六个字,但含义却较为深刻,颇耐人寻味。古往今来,一轮明月,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词兴,咏月的名句真是举不胜举,比如李白就有许多咏月的诗句,不妨随手引出几例,在《月下独酌》里,诗人视月亮为至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古朗月行》里,他借写儿时的心理,描绘出月亮的形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而苏轼借明月的圆缺变化,来写人间的悲欢离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更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句。周之琦这首小令固然是受了前人诗词的启发而写成的,但因为它含有新意,令人回味,所以才受到了人们的喜爱。</p><p><br></p><p>词人先带着几分亲昵、几分顽皮,责怪天太多事,把月牙变成了半圆形。“蟾钩”,《淮南子·说林训》中说月中有蟾蜍即虾蟆,俗称癞蛤蟆),因此这里用“蟾钩”代指月牙。“上弦”,即上弦月,农历每月初八九,月亮成半圆形,称为上弦月。继而,词人更深入一层,似与月问答,又似在自问自答:为什么明月有缺的时候呢?那是因为它曾经有过圆的时刻。“团”,滚圆。“从何缺,只为有团”一句看似平易,其实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说的虽然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我们得到的却是更深刻的启迪。是呵,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那一轮明月,时缺时圆,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没有缺,就显示不出圆时的珍贵;而圆,也不可能永远保持。由此,我们想到,人的一生也正是如此:有分别的时候,才显出欢聚时刻的珍贵,而欢聚又往往是短暂的;有失败的时候,才更显出成功的珍贵,而成功又总是面临着新的考验,也难免会遇到新的失败。正是这样的循环往复,人生才充满了希望,生活才充满了乐趣,否则该是多么乏味呵!——当然,这些意思,词人并没有也不可能在这首短小的作品中全部写出来,他的成功只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想象和思索的空间,给我们作了某种哲理的启示,使我们在读这首小词的时候,能为它所触动,进而展开思索的翅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生活和人生获得某种新的感受。</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b><b>字令·听</b></p><p>清:丁<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淑</span>媛</p><p><b>听,窗外如何</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月</b><b>有声?寒无寐,风</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雪</b><b>正三更。</b></p><p><br></p><p>词的开篇,便以独字句“听”,塑造了一个听觉艺术形象,词人的一切感受都是通过听觉及其幻觉表现出来的。“听”以独字句处理,在审美和接受上具有双重功能。就审美主体而言,是对“窗外”的情景发生所激起的感受的选择。窗外情景对于审美主体所引发的是多种感受,而词人独独从“听”——听觉感受上切入,以听觉调动其它感受移入,这才会有下面感觉瞬时错乱所出现的幻觉。听觉是主体感受的最佳选择和确定,并联结着窗内主体和窗外景象。就接受主体而言,因了“听”的提示,感受器官遂引起注意,跟审美主体作相同方向的感觉体验。</p><p><br></p><p>“窗外”句把听觉的感受投向预设的目标。“如何月有声”的发问是感觉的疑惑。本来月色溶溶,清光无声,何以今宵会有声呢?疑问是对既有的生活感受的否定,却引发出对新的审美感受的绝妙肯定。对于接受主体来说,则是以疑问句造成审美兴趣的激发。月本无声却有声,是感觉的错位。有声乃听觉的错觉,又赖以视觉感受的经验参与所形成。窗纸映白,瓦亮一片,是视觉对“月”的感受肯定;风声四作,劲鼓猛吹,造成听觉对视觉的否定。肯定与否定之间出现了疑问句。词人全以感受来表述,因而是审美的艺术表现。同时,劈头独字句,跟后是七字组成的疑问句,审美节奏的独特处理,对于激发接受主体的感受也有独到的作用。</p><p><br></p><p>从语义层面上看,下面两句“寒无寐,风雪正三更”,是对前句设疑的解疑,解释其中的原因。但这只是表象阐释,而不是审美鉴赏;只涉及语词,而不触及感觉。显然,词人是明知而故问。故问是为着造成感觉经验世界,调动读者的体验。而回答不是仅仅满足于说明,而是感觉传导。“无寐”是事实,却与“三更”时域相连,暗示出“无寐”时间之久。“寒”是天寒,衾寒,还是心寒?心寒才是“无寐”的终极原因。“风雪”与“寒”相连,天寒激发心寒,亦更添心寒。至此,一位寒夜无寐、凄寒无告的主体形象便通过上述的感受被塑造出来。女词人独伴孤灯、谛听朔风、寂寞难诉,以心寒体察着天寒,细细地倾吐着内心的缕缕凄情幽思。这种感受和感受的表达方式细腻而独特。全词不着感受一字,却借助寒夜风雪表现俱足。尺寸之地有万千情感沟壑。</p><p><br></p><p>肉眼闭而心眼开,官欲止而神欲行,女词人不是以耳听而是以心听,因而是高层次的审美。</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b><b>字令·寻</b></p><p>清:朱彝yí尊</p><p><b>寻,帘外无端堕</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玉</b><b>簪,笼灯去,休待</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落</b><b>花深。</b></p><p><br></p><p>这是《静志居琴趣》中最短的一首小令。表面看,内容简单,语言浅近。但仔细玩味,至少有三层含义:寻簪,寻春,寻人。</p><p><br></p><p>先说第一层含蕴。词以一“寻”字领起。所寻找的东西,乃失落在花丛中的“玉簪”:“帘外无端堕玉簪。”“玉簪”,又名玉搔头,用以束发。“无端”,无来由,出乎意外。“笼灯去”,即点燃灯火,连夜寻找,说明已是夜静更深时分。“笼”,将灯火用透光的外壳罩住,以免被风吹灭。为什么一定要深更半夜打着灯笼去寻找?“休待落花深。”这是词中的回答,交待了春深时节,百花凋零。正如宋人张先《天仙子》词所说:“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当落花把小路铺满的时候,失落的“玉簪”将被“落花”深深掩埋,那就很难寻找了。对失落的东西的焦急寻觅,衬托出被“寻”者的极瑞珍贵。“玉簪”,已决非寻常之物了。这是第一层:寻簪。</p><p><br></p><p>但是,“寻簪”毕竟比较单纯,过于质实,还可作第二层次的理解,即寻春。宋周邦彦《六丑》词中有“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之句。周词中的“钗钿”指的是飘落在地上的花瓣,宋词中的“玉簪”自然也可作相同的理解。“一叶落知天下秋”,小小花瓣的飘堕不也在宣告春天的结束么?再联系“笼灯去”,更见出词人对春天的惋惜和追寻。这很自然地使人想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想到“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等前人诗中的名句。这是第二层。当然,还可作另一层次的理解,即由簪及人。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谈及《静志居琴趣》本事时说:“世传竹垞《风怀二百韵》为其妻妹作,其实《静志居琴趣》一卷,皆《风怀》注脚也。冯夫人令妹名寿常,字静志,少竹垞七岁。曩闻外祖周季况先生言,十五六年前曾见太仓某家藏一簪,簪刻‘寿常’二字,因悟《洞仙歌》词云‘金钗二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盖真有本事也。”如果联系本事,从金簪想到玉簪,则这首词又不仅为寻春之作,而是对失落的恋情的追寻了。</p><p><br></p><p>宋人张炎《词源》曰:“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这首词偏又是词中最短者,只四句十六字,却字字敲打得响,逐层写来,戛然而止,自然而然,备具有余不尽之意,实在难能可贵。</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b><b>字令.三首</b></p><p>现代:毛<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泽</span>东</p><p><b>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尺</b><b>三。</b></p><p><b>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急</b><b>,万马战犹酣。</b></p><p><b>山,刺破青天</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锷</b><b>未残。天</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欲</b><b>堕,赖以拄其间。</b></p> <p><b>注解</b></p><p>(1)离天三尺三: 与天空只有三尺三的距离。作者原注:“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太平御览》引汉代《三秦记》:“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尺。”</p><p>(2)万马战犹酣: 千军万马战斗得正激烈。以万马酣战比喻山势奔腾。金代王特起《绝句》:“山势奔腾如逸马。”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英姿飒爽犹酣战。”</p><p>(3)刺破青天: 将青天刺破。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连山刺天。”</p><p>(4)锷未残: 剑刃没有残缺。《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锷(è),剑刃。</p><p>(5)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赏析</b></p><p>顾名思义,十六字令只有十六个字。在这短短的十六字里,要填充出一个完整、丰满的形象来是非常困难的,</p><p>而毛泽东做到了。这三首小令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句句是神来之笔,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足令鬼神动容。即使仅凭这三首小令,毛泽东的名字也可以千古流芳。</p><p>这三首十六字令创作于长征路上,时间范围就是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之间,肯定是反复推敲,改来改去的。他所指的没有哪一座具体的山,而是云南、贵州和四川一路上山给他的整体印象。</p><p>第一首写的是山的崔嵬和险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长征其实就是大范围的转移,前有崇山峻岭,后有几路追兵,这就促使部队快速行进,所以当毛泽东上到一高点回望时已经很高了,好像离天已经很近了。1934年12月,红军进入贵州,注释中的八宝山在贵州雷山县境内。毛泽东在这首小令里对山体的巍峨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单单从自己在马上的感觉来说。试想,由于山势的险峻,坐在马上的人不得不上体前倾来保持平衡,这时他无暇顾及身后,等上到山巅,才能宽松地饱览周围的景色。而这时可以发现,原来苍浪的青天也仿佛伸手可及。这种描写是非常准确生动的,并不完全是毛泽东的伟大气势造就出了词本身的力量,而当时当地崔巍险峻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当然,当毛泽东把它们精确地描绘出来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他卓越的观察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p><p>第二首写的是山雄浑的气势。“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这一句没有用典。山是静止不动的,最多是山上风大时,草木会随之摇摆,而由于毛泽东本身是行动的,他观察的角度也是动态的,或许他还是骑在那匹大白马上。那么山在他的眼里就可以像是江海那样翻腾起波浪来,而他本身也在这种波涛当中。他觉得山势实在是太磅礴了,在奔腾,在怒吼,在旋转,甚至是在跳跃和倾倒。于是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伟岸的群山就好像千军万马厮杀正狠。</p><p>第三首写的是山的宏大。“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个人感觉写到这里,气势更大,意象更加悲壮。如果说第一首里的山是“离天三尺三”,还有“三尺三”的距离的话,那么这首词里的山更是好像枪和戟一样直接刺破了青天,甚至成了天地间赖以存在的中介。没有山支撑的话,天就会坠落下来。这是一幅难以描摹而又宛若眼前的画面,个人主观色彩浓厚,很好地说明了毛泽东极度雄奇和大胆的想象力。</p><p>三首词是一个整体,毛泽东写的是山,但是通过对山的描写,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超凡的品格完全显露了出来。</p><p><br></p><p><br></p><p><b>写作背景</b></p><p>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一幅无比绚丽的宏伟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途径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今属四川)、甘肃、陕西11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击溃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艰苦卓绝的长征也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更加丰富的素材,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一个高峰。作为长征主要领导者,毛泽东以深远睿智的目光、开阔宏大的胸怀,用如椽大笔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今天,让我们重读这些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重温70年前那段激动人心的光辉岁月。表现了毛泽东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整首诗从行军到战斗,浑然一体,表现了红军在过山时那种不怕困难,毫不退缩,勇敢的精神,表达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革命志向和宏大的情怀。山是他的道路,是描写的对象也是创作的灵感;山是他的性格,他的形象,他的情怀;山的深沉,山的坚韧,山的博大精深与他的诗词浑然一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