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驻文化,精细管理见真功,——让胡路区考察团学习考察曹杨新村街道建设

東澤

<p>  在上海,让胡路区考察团来到普陀区曹杨街道新村学习考察。展示曹杨精神的曹杨新村街道劳模精神展示馆、非常规封闭小区北枫桥园、一屏观天下的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普陀区同心家园网格化综合管理武宁片区,彰显了曹杨新村街道的社区文化培育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聚集现有资源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借鉴。</p> <p>  曹杨新村街道劳模精神展示馆又名曹杨新村村史馆,是普陀区首家社区“四史”学堂。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解放后全中国兴建的第一个人民新村,“曹杨一村”环境宽敞、房屋建筑实用美观、设施齐全,为全国各地人民新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许多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陆续在此安家落户。<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惜时守信、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再铸辉煌”,传承69年的曹杨精神,引领曹杨新村始终成为街道建设的典范。</span></p><p><br></p> <p>  北枫桥园是曹杨社区内一个老式居民区,有两幢居民楼临街无法进行常规封闭式管理。曹杨新村街道通过红色议事厅,将社区治理的难题交给老百姓来讨论,从保障居民采光、道路通畅以及紧急通道使用等切身利益角度出发,加设鲜花绿植围墙,既保障了居民隐私又美化了周边环境。“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得到真实体现。</p> <p>  曹杨新村街道的城运中心平台,基于普陀区的特色情况进行深度开发,旨在打造智联普陀3.0升级版平台,为市民生活提供高科技的便捷。平台将城市管理的各个层面纳入“数据总览”、“基层党建”、“人口管理、“平安建设、“服务经济、“城市建管”、“民生服务”等7个板块,一一对应区域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场景,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一网统管”城运平台的探索与运行,不仅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度,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参与度与体验感。真正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p> <p>  曹杨武宁网格管理片区,是曹杨新村街道三个便民服务中心之一。内设阅览室、健身房、多功能厅、社区茶馆、社区食堂、DIY烘焙教室、儿童娱乐区、便民服务区等,各类设备设施一应俱全。通过政府购买,引进两家企业分别负责活动组织和社区食堂运营,党建引领辖区多方资源前来参与社区建设。片区内活动丰富多彩,有烘焙、面点制作课程,有公益电影播放,有沉浸式戏剧体验,有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切实为居民打造一个和谐美丽的新家园。同时,入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市民议事厅及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听民声、晓民意、解民需的自治平台。</p> <p>  学习考察全国最优秀的街道,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曹杨新村街道真正实现了区域统筹、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共建共治。街道党工委的党建引领有力;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到位;文化建设内涵丰富;服务群众招法实在;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曹杨新村街道的人素质强、责任心重、接待水平高。他们对让胡路区考察团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每一个考察地点,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领全体班子亲自接待、亲自介绍,建设经验倾囊相授。特别是在村史馆,介绍的王老师将曹扬的劳模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机融合,对让胡路区的亮点如数家珍,这种热情、精细、精深的工作态度让考察团受益颇深。</p> <p>  曹杨新村街道的经验启示我们,强街扩权、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注重机制体制的改变,更要关注思想思维的转变,重视文化建设、加强资源统筹、强化精细管理,用智能化科技手段助推治理实践,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拿出“绣花”功夫,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曹杨

新村

街道

社区

普陀区

胡路区

精神

管理

人民

考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