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东部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 多年历史的名城。它建立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林立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夜间从圣彼得堡乘双层卧铺车,每个车厢里对面上下铺,很舒适。一夜的火车就到了莫斯科。在圣彼得堡车站留影。 清晨到达莫斯科下火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莫斯科晨曦中的金顶教堂。 大巴上抓拍路边小屋即景。 闻名于世俄罗斯第一的“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大学旁边的树林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曲作者的写歌地,作者在这片树林里有感而发,创作了经久不衰俄罗斯民歌。 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森林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在莫斯科大学对面的麻雀山观景台,俯瞰莫斯科远处的CBD商务区。 二战胜利广场 ,在前苏联斯大林的英明领导下,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面对兵临莫斯科城下的德国侵略者,苏军彻底打垮了德军的进攻,反攻到德国柏林。——在广场上苏军奋勇杀敌的塑象下留影纪念 四尊俄军士兵的雕塑,身着古时盔甲,执枪持盾,气势凛然。 广场上屹立苏军战士高大的塑像,象征着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切侵略者都是可以战胜的。 莫斯科凯旋门为纪念1812年战胜法国拿破仑入侵而建,凯旋门高28米,门顶上立有一尊胜利女神雕塑,手执月桂花环,乘着六马战车向前奔驰;在女神像的下层,是几位武士的雕塑或手持利剑,或高举橄榄枝,表情生动细致;再往下便是底层的6组12根黑色圆柱。在凯旋门前拍照留影。 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现在,莫斯科地铁布局呈辐射及环行线路。总共有195个车站、325.5公里的运营里程,其中有44个站列入俄国文化遗产。 —— 这是地铁站入口。<br> 莫斯科胜利广场地铁站以雄伟壮观、华丽多彩著称,而且挖得特别深,最深的地铁站离地面达100余米,手扶电梯之长,确令人生奇。担负全市客运量的45%,每天运载乘客900万人次。 在地铁站乘坐手扶电梯,低头往下看深不见底,初次进站的乘客准会感到十分惊奇;出站时顺着电梯往上看,又会惊讶这电梯上不见顶。扶梯的灯设计得很好,无数个球形的大灯泡影影绰绰,在深深的通道中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效果。遇到旁边从下而上的美女擦身而过的机会,一定示意地点个头或打声招呼,这漫长的乘坐扶梯的过程只有亲自体会一次才知道它的不可思议。 共青团地铁站在整个地铁系统中最有名气,它也是莫斯科的标志,部分原因是它处于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枢纽 ——共青团广场。 共青团站里面金碧辉煌如同沙皇宫殿。它的设计主题是展示爱国史,激发人们对俄罗斯对未来的向往。这个宏伟的地铁站是著名建筑师休谢夫设计,为纪念苏联人民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而设计修建的。特别的塑像,植物装饰和雕花组成了华美的马赛克雕画。地铁站的设计生动地描绘出了俄罗斯军人伟大的形象,表现了“胜利的凯旋”和“列宁在红场上演讲”的场景。<br>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使用效率仅次于纽约,以其华贵典雅著称于世,成为莫斯科人的骄傲。每个车站都有精美的浮雕,壁画,雕刻,和别致的照明灯具。 著名的革命广场站,一座座铜像更是无不显示着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时期的强盛。而在这些铜像之中,最出名的便是一位带着狗的边防卫士。根据当地人的所说,边防卫士旁边那只狗,只要能够摸到狗鼻子,便会得到幸福。因此与其他的塑像不同,这只狗鼻子一直保持着锃亮的黄铜色。 地铁站除根据民族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冠名,比如“普希金站”、“基辅站”、“胜利广场站”等等。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革命广场站”站台两侧各有十多个拱门,每座拱门用棕色大理石装饰,两边各有一尊古铜色的战士雕像,都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看着主题雕塑,那一个个鲜活的苏联红军,仿佛还在我们眼前冲锋陷阵;这些面孔虽然存在曾经澎湃的历史之中,然而却依然带给我们震撼的体验。<br><br> 棕色拱门两边各有一尊古铜色的战士雕像,有男兵也有女兵,形态各异,表现的是保家卫国战士民兵的雄姿。整个基调严肃庄重,以棕色色调为主,营造当年怀旧的氛围,相应的灯饰也较为简单质朴。 基辅站壁画主要是表现乌克兰的风光和生活情景。顿河彪悍的哥萨克,美丽的乌克兰姑娘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克里米亚和黑海的旖旎风光,每一幅都吸引人们的目光。这些都体现了乌克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它们生动而又鲜明。由于跟团游参观时间的限制,不能尽数纪录拍摄这些精美的壁画。 地铁站除根据民族特点建造外,在地铁通道口还安装了报站名用的电子显示屏。 车站内除顶灯外,还设计了便于读书看报的局部光源。抓拍两位正在看书、看手机的俄罗斯美女。 地铁站以精美的人物雕塑闻名。在中间的大厅和来去车道的内侧,每个拱形通道处都有四尊人物塑像,这些塑像包括运动员、猎人、工人、士兵、学生等不同形象。个个栩栩如生,炯炯有神。看着这些照片你是否感觉又回到了苏联时代? 走出莫斯科红场地铁站,来到莫斯科红场旁的广场上,大群和平鸽像天使一样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莫斯科红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临莫斯科河,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莫斯科红场不仅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也是俄罗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大型庆典和阅兵活动的地方,属于世界上著名的广场之一。 位于红场的瓦西里教堂无疑是克里姆林宫的典型代表,这座教堂无论在哪个方向看都十分迷人。圣瓦西里大教堂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它是伊凡四世时所建,由九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最高的方形塔高达17米。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更难得的是,它与克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为整个克里姆林宫增色不少。这座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俄罗斯国家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征讨,战胜和兼并喀山汗国而建。因曾有一个名叫瓦西里的修士在此苦修,最终死于该教堂而得名。 克里姆林宫通向红场的一座大门上方,耸立着斯巴斯克塔楼塔,异常雄伟,高达10层的方形钟楼,钟楼上端有个巨大的四面自鸣钟,它与俄罗斯的天文钟相连,每逢整点,大钟就响起报时的音乐。这音乐响彻在莫斯科的上空,它告诫人们,时间又过去了 一个小时。塔顶上装有会转动的人造宝石红色五角星,五角红星里装有光源日夜闪耀。据说五角星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改装的,早期是沙俄的国徽双头鹰的标志。 列宁陵墓位于红场西侧,红场的中心建筑是用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造的列宁陵墓,墓背靠克里姆林宫的城墙,城墙下栽有一排四季常青的枞树。墓上设为检阅台,两旁是观礼台,可容纳上万观众。红场内部地面通体由条石铺成,透出历史的沧桑厚重感,并与红场周围的建筑相互映衬,融合而成一个整体。<br> 红场的北侧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的朱红色国家历史博物馆,这座通体红色、覆以白色尖顶的古典主义风格精美建筑,内有丰富的展品和档案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收纳着俄罗斯的历史。 红场的西面是红场与克里姆林宫相隔的城墙,城墙上高达10层的方形钟楼和红场的瓦西里教堂相互应衬。 朱可夫元帅雕像位于莫斯科红场博物馆北面,整个用青铜打造。这座雕像虽然是1995年塑的,但是它却是一座20世纪的丰碑。马蹄下踏着的是缴获的纳粹军旗和武器。朱可夫元帅在卫国战争中的功绩有目共睹,人们怀念他、纪念他。 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它建成于1967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br><br><br> 莫斯科亚历山大花园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宫墙外,包括三个部分,即上园、中园和下园,延伸的总长度为904米,是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一个长方形公园。 正面朝北、东西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稍靠西侧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 两座玻璃岗亭置放于墓的两侧(为了突出换岗士兵的英武雄姿,将两侧玻璃岗亭裁剪了),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从早晨8点到晚上8点,每当整点时,无名烈士墓前都要举行庄严的换岗仪式。为了拍摄这一庄严的换岗时刻,我在那儿等待了半个多小时。<br> 我们从库塔菲娅塔楼进入克里姆林宫,给一群俄罗斯学生拍个集体照。 克里姆林宫里的保卫人员 克里姆林宫的教堂建筑也很有特色。宫内有一个教堂广场,广场四周围绕着四座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及圣弥额尔教堂。 在克里姆林宫内的广场上,有两件俄国历史上的著名铜器——铜炮和铜钟。导游告诉我说,它们以体量巨大而闻名,被分别称作“炮王”和“钟王”。<br><br><br><br> “炮王”铸成于1586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炮重约40吨,炮长5.3米,炮口直径0.9米。该炮前面,陈列着四个堆在一起的球形炮弹,说是每个都有上吨重。有资料记载,这门铜炮当初是作为大型仪仗器具来设计和铸造的,用以显示沙皇的威仪,从未用于实战发射。 克里姆林宫里的国宝钟王;一个没有敲响过一次的废品。"钟王”铸造于1735年前后,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重202吨,钟高6.1米,钟口直径6.6米。钟的器表铸有浮雕、人像和铭文。然而遗憾的是,该钟曾遭遇莫斯科的一场火灾,被施救的人们泼了冷水,导致冷热不均炸裂开来,崩下一块11吨多重的残片,因此变成了残钟。<br> 圣母升天教堂。 克里姆林宫里的浓浓秋色。 这个高大建筑就是教堂广场上的伊凡大帝钟楼。高81米,是古时的信号台和瞭望台。 克里姆林宫里普京专用直升机的停机坪。 普京总统的办公室就在我身后这座大楼里。我身后这条路是一条分界线;游客只能在右侧的游览区参观,不可进入左侧办公区,忍不住在普京总统的办公室前拍一张纪念照。 左侧大楼是克里姆林宫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会堂(相当于我国人民大会堂)。 原路返回,从出囗拱门内回望克里姆林宫城楼 ——宫墙上的斯巴斯塔楼,塔尖上的红星曾经成为世界一大阵营的标志。红星作为苏联国家政权的标志是由苏共领导人托洛斯基提出,他认为五角星有着超凡的力量。 克里姆林宫红墙外面亚历山大花园里的金秋。 俄罗斯老师带领儿童们去红场参观。 莫斯科游览行程到此结束,导游带我们参观百货商场,晚饭后驱车前往莫斯科国际机场。 2016年10月18日清晨我们乘坐莫斯科至上海的国际航班安全扺达浦东国际机场,圆满结束了俄罗斯+北欧四国+德国+波罗的海游轮两周风情游。在俄罗斯境内只有三天二晚的游览时间,这次整理制作了俄罗斯旅游四篇美篇,看着这些旅游记实美篇,三年多前的游览场景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作者后记:俄罗斯,(更确切的说是前苏联),对于我们这些四十年代的人来说,她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种回忆,一种向往,一个有着红色印记、有着神秘色彩的国度。我们学生时代是学俄语,语文中的很多感人故事也多来自苏联;课余是看苏联小说、苏联电影长大的,当时对莫斯科、列宁格勒(现在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有种神秘感。这次在莫斯科旅游行程虽然只有短短的15小时(早上6点到,晚上9点即离开),游览景点也只能走马观花,但圆了我的莫斯科梦!有机会还想来一次俄罗斯深度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