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放弃漫步,练习舞步”</b></p><p>——2020年长沙县小学语文新教师研修心得</p><p><br></p><p> “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这是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干国祥老师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观念。2020年7月25日-27日,我参加了长沙县小学语文新教师研修课程学习,课程中专家、老师们所提出的观点与干老师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中的观点有很多相通之处。结合二者的学习,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p><p><br></p><p><b>一、 从习惯于讨论“怎么教”,回溯到先讨论“教什么”。</b></p><p> 教什么与学到什么,怎么教与怎么学,这“教学”中的两个核心元素“教”和“学”,在理解中首先需要被分开,然后才能在实践中再度整合。而一直以来,课堂都存在着一个问题:过多的公开课教学,诱使老师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情感充沛的文章上,以及过度关注教学形式的圆润,对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实在是缺少清醒的认识。而对教学内容的清晰梳理又会导致教学目标的迷失,进而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因此,在讨论“怎么教”之前,当先明确“教什么”。如何明确“教什么”呢?</p><p><b> 1、 教材解读立体化</b></p><p> 干国祥老师在有效教学框架中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解读分为两个部分:文本解读、教材解读。文本解读是尽可能整体而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从而显现文本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而教材解读就是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以及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p><p> 就以第一堂讲座中的《精卫填海》这一堂课为例,杨灿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文本和教材多维度解读,既挖掘出《精卫填海》这一小古文自身体裁、文本、字词等知识内容,同时又把握年段学情,紧扣年段古文学习目标,对本课教学内容有精准地把握。</p><p> 而这两天培训过程中中,长沙县教育研究中心石海燕老师、长沙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段晓宏老师以及长沙市教研中心臧迎春老师都对此观点进行了强调。石老师说,想要上好一堂文言文课,就必须先了解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编排特点。段老师说,要纵向对比,整体上认识新教材的古诗文编排,才能准确定位古诗教学目标。臧老师说,单元教学旨在建立课程观念,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从课程的角度研究教学,使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更强。</p><p>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教材解读立体化的必要性。</p><p><b> 2、 教学目标分层化</b></p><p>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在原来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将目标分为层次井然的A类(基础性、阶梯型目标)、B类(核心目标)、C类(附属性、延伸性目标)。具体而言,这三类教学目标可表述为:</p><p><br></p><p><b>A类</b>: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p><p><b>B类</b>:教学核心目标,既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p><p><b>C类</b>: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p><p><br></p><p> 干老师在书中还指出,三类目标的确定需依据每个年级的学段特点。例如说,在一二年级作为B类核心目标的识字、拼音,到了二三年级就成了A类目标。而在二、三年级作为核心的目标的朗读,除了在三、四年级要求有所提升之外,也慢慢地在高段退居为A类基础目标,而理解文意、分析段落、分析篇章等,逐渐成为B类核心目标。他强调,各类目标可以从教材课后练习题中来。</p><p> 而段晓宏老师在“例说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讲座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梳理了各年级新教材的古诗编排,同时强调借助课后练习题来确定教学目标。她以《绝句》和《塞下曲》两堂课来例证不同年段,古诗教学的核心目标的不同。低年段的古诗教学应当以识字、写字以及朗读为核心目标,而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则可以加强拓展和延伸,借古诗树中国文脉,传递中华文化。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分层化是非常有必要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p><p><br></p><p><b> 二、把视线从老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b></p><p> 干老师在书中还提出:“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也就是继承传统‘目标——策略——评估’的科学的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两个重点:一是针对公开课重方法重策略,强调了以精确的目标为课堂教学统率;二是针对当前课堂上教师讲解代表学生学习的现状,强调了要确保、还原个体学生的独立、完整学习。”因此,他将教学板块分为两栏:左手教,右手学。</p><p> 臧迎春老师在其“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新教学’构建”讲座中所表达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她提出语文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建构语文学习新的意义,老师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经验”而对学生的“经验”置之不理,总是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套路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因此,她提出了“问题导学与课堂生态”,强调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积极回应,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p><p> 杨灿老师在《精卫填海》这堂课上,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在课的结尾,与学生一同来答疑,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当然,也如石老师所指出的,在朗读以及表达这一块杨灿老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出更多的时间和信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体验,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p><p><br></p><p><b>三、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b></p><p> 干老师提出:“理想的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着(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的、历史的、生长型的)。”</p><p> 在这三种对话中,人与知识的对话无疑是教学的核心,但是,理想的课堂却不止于此。“对一个老师而言,其生命最宝贵的时光大豆投注于学校教育中,而其中心,就是课堂教学。如果在课堂上,一个教师的生命不能发光,一个教师自身的美丽不能展现,他自己的生命也将黯淡地度过……我们认为,在教师里,在讲台上,在学生中间,在知识面前,教师的形象应该是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虽然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他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并不是全能全知,但是,他确实应该有把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过的理想境地。”</p><p> 段晓宏老师在分享《塞下曲》这一堂课的时候表示这是她心目中比较接近古诗教学理想课堂的模样。观完整堂课,就不难发现,吴翩老师真实地做到了语文名师陈日亮所说的“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她与知识的对话,行云流水,因为这些都是她的囊中之物,信手拈来。她与学生的对话也是对答自如,即便不是她自己班的学生,也能与她“心有灵犀一点通”,因为在她的引领与启发下,学生与知识也产生了共鸣。也就是说,这堂课相对实现了人与知识、人与他者的共鸣。与此同时,这堂课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命感悟,基本靠近了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历史文化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所以,这是一堂有生命力的课。正如埃德加·莫兰在《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中所说:“与其粉碎任何刚刚觉醒的意识所具有的自然的好奇心,不如把它引向最初的探询:什么是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p><p> 而要达到这一重境界,老师们就需拿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势,读书、读人、读课,学步、追赶、寻路、探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及学识修养。正如长沙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刘银所说:“课堂的精彩来源于老师深厚的底蕴。”</p><p><br></p><p>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必有成!放下漫步,学习舞步,愿我们都能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有所获,有所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