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17个大坑,第一个坑娃,最后一个坑妈!

襄城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p><br></p><p>民间有很多关于母乳的说法,其实很多都是没啥科学依据的,例如下面这些:</p><p><b>1</b></p><p><br></p><p><b>初乳里有胎毒/初乳很清,不能吃</b></p><p><br></p><p><br></p><p>初乳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黏稠。<b>初乳的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婴儿预防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建立十分重要。</b></p><p><br></p><p>同时,初乳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含量高很多。</p><p><br></p> <p><b>谣言2</b></p><p><br></p><p><b>你胸那么小,肯定没有奶</b></p><p><br></p><p>总有人喜欢“以貌取人”,比如用胸的大小来衡量奶水的多少。</p><p><br></p><p>真相是胸大胸小跟脂肪有关,奶水的分泌则是看乳腺腺体的发育情况、激素水平,跟脂肪没半毛钱关系。</p><p><br></p><p>所以,<b>胸小的妈妈同样可以哺乳好自己的娃。</b></p><p><br></p> <p><b>谣言3</b></p><p><br></p><p><b>攒一攒,奶会更多</b></p><p><br></p><p><b>不会。</b></p><p><br></p><p>攒奶反而会减少乳汁的产量,因为大脑会误以为自己生产了大于需要的奶水,然后停止分泌。</p><p><br></p> <p><b>谣言4</b></p><p><br></p><p>猪蹄汤、花生排骨汤、米酒可以下奶</p><p><br></p><p>这些汤汤水水<b>除了让你变胖,对产奶没有半点帮助。</b>尤其是米酒,会进入到母乳中,对宝宝的睡眠、大动作发育等产生不利影响。</p> <p><b>谣言5</b></p><p><br></p><p><b>催乳师是产奶“神器”</b></p><p>我只想说,这是个被市场过度包装的职业,手法不当,反而会加剧乳腺管堵塞,甚至引起炎症。</p><p><br></p><p><b>想要奶水变多,得让宝宝多吮吸,</b>这才是最好的催乳方法。</p><p><br></p> <p><b>谣言6</b></p><p><br></p><p><b>你奶水这么清,肯定没营养</b></p><p>奶水的营养不是靠眼睛看的,越白只能说明脂肪含量高。</p><p><br></p><p><b>母乳是世界上最有营养,最安全的宝宝食品。</b></p><p><br></p><p><b>谣言7</b></p><p><br></p><p><b>喂奶就得各种忌口</b></p><p>即使你刚吃了冰淇淋,你的奶水也不会变成冰冷的,宝宝吃到的还是37℃的恒温母乳。</p><p><br></p><p>除非你吃了某种食物导致宝宝身体不适或者过敏,停止吃这种食物就行,否则并不需要特别忌口。</p><p><br></p><p><b>真正要避免的是烟、酒、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及某些药物。</b></p><p><br></p> <p><b>谣言8</b></p><p><br></p><p><b>多喝水会多产奶</b></p><p><b>白开水不会变成奶水,</b>即使你今天比昨天多喝一桶水,也不会比昨天多产1斤奶。</p><p><br></p><p>《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建议,哺乳期女性的日饮水量为2100毫升。</p><p><br></p> <p><b>谣言9</b></p><p><br></p><p><b>情绪不好会影响乳汁分泌</b></p><p>情绪是不会改变母乳成分的,更不会因母乳喂养毒死婴儿,但可能影响乳汁分泌。</p><p><br></p><p>产后抑郁的妈妈可以通过母乳加强亲子联系,缓解产后抑郁症。</p><p><br></p><p>顺便说一句:老婆生孩子后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b>把孩子他妈照顾好,孩子才能长得好。</b></p><p><br></p> <p><b>谣言10</b></p><p><br></p><p><b>感冒了就不能给孩子喂奶</b></p><p><b>感冒发烧这些小毛病并不影响你喂奶。</b></p><p><br></p><p>如果因为这些病服药,医生会明确告诉你哪些药属于喂养禁忌不能哺乳,不过前提是你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而不是自行解决。&nbsp; &nbsp;&nbsp;</p><p><br></p><p>但如果有艾滋、结核等需要治疗且会传染的疾病,医生会告诉宝妈暂时不能喂奶。</p><p><br></p> <p><b>谣言11</b></p><p><br></p><p><b>喝母乳的宝宝也需要喝水</b></p><p><b>6个月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b>母乳中80%都是水分,摄入过多水分只会增加宝宝消化道和肾脏负担。</p><p><br></p><p><b>6个月添加辅食后可以开始常规喂水,</b>喝水量除了母乳和饮食中的水除外,不能超过60ml。</p><p><br></p><p>判断宝宝是否缺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尿液的颜色,只要宝宝尿液无色或微黄,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p><p><br></p><p>不过,宝宝腹泻、发烧时是需要及时补水的,6个月内的宝宝遇到此类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来给宝宝补水。</p><p><br></p> <p><b>谣言12</b></p><p><br></p><p><b>锻炼会让母乳变酸影响口感</b></p><p>运动后让母乳变得酸酸的物质叫做乳酸,乳酸不是你随便甩甩胳膊抖抖腿就能产生的,必须是高强度的运动才可以,如果你只是去跑步机上刷了个剧,就不要多操心了。</p><p><br></p><p>对了,还想告诉你们,即使<b>母乳酸酸的也不会对宝宝造成啥影响,</b>如果宝宝不爱喝“酸奶”,30分钟后母乳中的乳酸浓度就差不多恢复了。</p><p><br></p> <p><b>谣言13</b></p><p><br></p><p><b>来月经后母乳有毒,没营养</b></p><p>大姨妈表示很冤枉!</p><p><br></p><p>乳汁的成分会随着宝宝的生长需求而不断变化,来大姨妈是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的,跟乳汁的营养没啥关系。</p><p><br></p> <p data-brushtype="text"><strong>谣言14</strong></h3></br><strong>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strong><h3>这是最坑娃的说法!</h3></br><h3>作为娃自带的口粮,<strong>母乳可是“智能食品”,</strong>会自动调节分泌的量和成分,满足宝宝不同时期的需求。</h3></br><h3>6个月后不是妈妈的乳汁营养变少了,而是宝宝的营养需要增加了,因此才要及时添加辅食。</h3></br><h3> <p><b>谣言15</b></p><p><br></p><p><b>妈妈乳腺炎就不能母乳了</b></p><p>很多人说宝妈得了乳腺炎,奶水就会变质,有毒,不能给宝宝吃?</p><p><br></p><p>这简直就是在欺负乳腺炎!!!</p><p><br></p><p>乳腺炎主要是乳汁堵塞、淤积造成的,是乳腺管周围的组织感染发炎,<b>不是里面的乳汁有病菌!</b></p><p><br></p><p>其实这时<b>更需要坚持母乳喂养,排空乳房,</b>才有利于乳腺炎的恢复。</p><p><br></p> <p><b>谣言16</b></p><p><br></p><p><b>哺乳可以有效避孕</b></p><p>虽然很多观点说纯母乳喂养期间妈妈不会来月经=妈妈不会排卵=哺乳可以避孕。</p><p><br></p><p>但真相是没来大姨妈≠不排卵,所以那些<b>宣传哺乳可以避孕的,都是不负责任的耍流氓。</b></p><p><br></p> <p><b>谣言17</b></p><p><br></p><p><b>断奶后要排残奶,否则容易得癌症</b></p><p>哺乳结束后,乳腺管内残留的乳汁是可以被身体自行吸收的,所以喂完奶很多宝妈会发现乳房缩水,就是这原因。</p><p><br></p><p><b>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或数据显示不排残奶会导致什么乳腺疾病,</b>所以,所谓的“不排残奶会致癌”只是某些商家的宣传手段,原因你懂的。</p><p><br></p> <p>所以,关于母乳喂养,听从专业人员宣教,坚持科学喂养!</p> <p>健康地址:襄城县人民医院🏥1号楼2楼产一科 </p><p><br></p><p>咨询预约电话☎️:</p><p><br></p><p>产一科 0374—3509831</p><p><br></p><p>门诊妇产科 0374—3509837</p><p><br></p><p>产房 0374—3508937</p><p><br></p><p>产二科 0374—3509827</p>

母乳

宝宝

谣言

奶水

乳汁

母乳喂养

初乳

乳腺炎

哺乳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