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边的朋友和亲友对佛教执着的追求令我也对佛教有了些兴趣,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尼泊尔在印度传教,但是几千年前的佛教是怎么样传入中国的?它的路径是什么?现在是否还留下一些痕迹呢?这些问题始终停留在我脑海里,时常会引起我的思考。几年前我去了尼泊尔兰毗尼,它是佛教的圣地,那里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的地方,中国唐代的玄奘法师也曾经到过此地取得真经,接着又去印度的瓦拉纳西参观释迦牟尼佛传经的地方,去年又去印度孟买参观了威尔士亲王博物馆,在那里印度的历史学家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指向,要了解佛教就要去一个地方,那就是中国的西域!那里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于是我们计划自驾一路向西去体验西域道路的艰辛,去欣赏一路的美景,去感受那里的人文故事,更要去找寻佛教传入中国的印迹........<div><br></div> 一. 尼泊尔<div>几年前去尼泊尔旅行,就想着去释迦牟尼佛的故乡感受那里的风光和那里的人文,透过这些照片我们会深深感受到那是人杰地灵的地方,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故乡......</div> 博卡拉安娜普娜山风光令人震撼! 最令人难忘的是Stupa上那双俯看整个加德满都山谷的眼睛。我曾经在许多地方看到过它的图片,但真正仰视它的时候,整个心灵都为之震撼,那是一双仿佛看到你心里去的眼睛。微笑着,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与你对话,用一种空灵的梵音讲述的是平和与宽容…….. 卖报亭的小学生 饱经风霜的老人 苦行僧 透过这些照片我们感受到了尼泊尔,这里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二. 印度<div>释迦牟尼传教的区域主要在恒河流域的印度中部,位于印度的瓦拉纳西。当年我怀着好奇心游览了这座城市,出发前就想象着这里应该是佛教盛行,香火旺盛的地方,一定会令我感到震撼。然而,在这里我们只看到稀稀拉拉从外地来的佛门弟子,这与我们的想象差距较大,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是这种状况,于是我请教当地的印度人,我问:当今印度信仰佛教的人数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印度人答:少于1%;我问:佛教与印度教有什么区别?印度人答:当年跟着佛陀走的人就是佛教徒,留下来的人就是印度教徒。印度人的解释就这么简单啊!我听起来还是一头雾水没有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跟佛陀走,有些人不跟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br></div> 从外地来的佛门弟子 恒河边上的印度教祭神仪式很有气氛,热热闹闹! 恒河边上的沐浴和祈福很震撼! 三. 印度教的大宝森节<div>那印度教具体又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我去参加和拍摄了印度教的大宝森节,该节是虔诚的印度教徒赎罪、奉献及感恩的时节。信徒的祭祀仪式有很多种,例如:剃头,做法事,用银针刺穿舌头、双颊等,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背部肉体上嵌入无数个铮亮的小铁钩,这些铁钩类似鱼钩,每个钩尾都结着一条粗绳子,由后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牵拉扯紧,同时右手挥舞着一条鞭子不停地鞭打驱赶前面的教徒。有的教徒则在每一个铁钩上沉沉地坠满苹果、茶壶之类的物品,或是背着巨大的钢制弓形枷锁(负卡瓦第),从一座印度神庙游行到另一座印度神庙进行祷告及献祭,借此表达对神明忠贞不移的信仰,并祈求神明的赐福。 <br></div> 奉献祭品的人们 钩背 背部肉体上嵌入无数个铮亮的小铁钩,这些铁钩类似鱼钩,每个钩尾都结着一条粗绳子,由后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牵拉扯紧,同时右手挥舞着一条鞭子不停地鞭打驱赶前面的教徒。 特写 祠庙里的印度教徒 四. 第二次去印度<div>第一次去印度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于是我又安排去印度孟买的旅行,去听一听去看看,去感受印度历史学家对佛教的解读…...</div> 这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威尔士亲王博物馆 博物馆二楼显著的位置是佛教展厅 释迦牟尼佛像真迹 在展厅的中央是这幅图片。这不是布达拉宫吗?为什么印度历史学家用布达拉宫来解释佛教的现状呢?是不是当年佛陀带领弟子们到了中国西域?看来要了解佛教应该去西域,在那里可能有更多关于佛教的故事,还有可能找到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些印迹。就这么定,去西域! 五.去西域的计划<div>我查阅一些资料,在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两条线传入西藏,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宗室的文成公主前后与松赞干布联姻,两位公主入藏,首次把佛经佛像带入西藏。<br><div>我们计划自驾一路向西去体验西域道路的艰辛,去欣赏一路的美景,去感受那里的人文故事,更要去找寻佛教传入中国的印迹........</div><div><br></div></div> 回来后看了一下地图,我们自驾足足有一万八千公里! (一) 丽江<div>我已经记不清楚我去过多少次丽江,每一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一句话就是喜欢…...</div> 丽江晨曦 (二)梅里雪山<div>看见雪山的那一刹那那种欣喜若狂。这是我几年前拍摄的梅里雪山,这次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山…..<br><div><br><div><br></div></div></div> 山脚下的焚香炉 (三)318国道<div>318国道是中国最美的国道,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的真正起点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真正的终点其实是在日喀则市聂拉木县的中尼友谊桥,全程5476公里,是目前为止中国最长国道。我以前租车走过一次,但是自驾去体验去亲身感受高原公路还是头一回…..<br></div> 在路上我看到了这张宣传单时心里为之一振,看来还是充满着挑战! 要上一座5300米的高山,需要爬升七十二拐的盘山公路。 这是盘山公路 当人们爬升山顶时都会庆祝一番。 落石和涉水是经常遇到 一旦塌方可能会耽误几天,我们在波密县遇到塌方,在这里呆了两天。 还好,我们找到一家藏式客栈,超级棒! 客栈里的藏式餐厅,酥油茶可以随便喝。 晚上的篝火晚会吸引着不少客人…... 在公路上可以见到虔诚的朝拜者,他们一步一拜用几个月时间走到拉萨的大昭寺。 照片上是我遇到的一位健步如飞的徒步者,他轻松的徒步姿势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告诉我他是深圳人,从四川雅安出发已经徒步了40天并且计划沿着318国道徒步去拉萨。他提出新颖的观点,那就是人体平衡理论,当三高出现的时候,需要靠更强烈的运动才能让人体重新达到平衡。嘿!这个观点有道理并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最后他告诉我已经75岁时即让我诧异也更加敬佩了,我不禁感慨人的潜能非常大,只要你想要去做,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常说的英语What you think what you get!就是这个意思。看着我的小肚子,他建议我跟着他徒步一段,检验这个理论是否正确。这次就算了,下次吧! 藏族粘耙的制作就是这么简单,茶叶水+奶油+炒熟的青稞粉 捏成团 吃四个粘耙可以管一天 沿途的风光迷人 湖光山色 巴松错湖 打卡羊湖 骑牦牛的感觉还不错 第二次到珠峰 <div><br></div>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水是那么清澈,这不是天堂吗?睁着眼睛的时候,让你不能不相信这就是天堂!<div>一路走一路惊叹这人间美景,看到这些的美景的时候,觉得克服崎岖的山路和高原反应是那么地值得!此生必驾不枉此生,我们行!<br><br></div> (四)拉萨<div>拉萨的天气,有时飘忽不定。明明正艳阳高照,转瞬间,乌云飘过来,雨滴就呼啦啦地洒下来了。但这种天气,并没有阻挡信徒对于佛的朝拜,他们用一种无可比拟的方式,来表达对于佛的诚意。<br>无论是在布达拉宫所在山下的朝圣路上,还是在大昭寺八角街,我都看到很多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围着布宫或大昭寺在转经。他们的头发,也许是头颅触地的缘故,大多是散乱的,他们的脸膛,也因为是高原气候的原因,有些黑里透红,甚至长着内地见不到的斑痕。<br></div><div>都说游布达拉宫、逛八廊街、看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是来拉萨旅游必不可少的三步曲。<br></div><div><br></div> 布达拉宫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修建的,历经一千多年,西藏的统治者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建才形成了现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宫堡式宫殿建筑群。 大昭寺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建的寺庙,一直是藏传佛教的中心,香火旺盛。 朝圣者们成群结队的沿着八廓街,围着大昭寺,手拿转经筒,一圈又一圈虔诚地祈祷着。还有不少朝拜者三步一叩首,五体投地行大礼,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从自己的家乡就这样风餐露宿,一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凡世与天堂的距离。 混在这样的人流中,就算你不信佛,也是平和幸福的。 西藏,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有那么一大部分人,就算生存条件怎么恶劣,都信仰神灵…... 因为信仰就能得到幸福。 看到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把自己心中最珍贵的物件供奉到大昭寺,从而完成作为一名藏传佛教徒的诚心祝祷,真是让人肃然起敬。都说拉萨是可以荡涤人的心灵的地方,亲身经历了这些,我略有所悟。 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表演全场参演人员达到800多人,还有马,羊和牦牛等各种牲畜,演出规模宏大,现场气势磅礴,值得一看…….. 表演现场是一个露天的剧场,几乎能容纳上千人同时观看演出。 故事本身算不上感人,但是其表现手法和各种声音、图像投影技术等却甚是精彩,给人以极大震撼和视听享受。令我们叹为观止的是像大唐皇宫、布达拉宫、拉萨城等宏伟的建筑,他们都能模拟投影出来,而且栩栩如生,与现场的演员配合在一起,竟然像真的一样。 (五)日喀则扎什伦布寺<div>有人问,到布达拉宫中看什么?一种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看宝贝”。确实,布达拉宫的灵塔祀殿中有不少稀世珍宝,但都只能远观;而这样的稀世珍宝在扎什伦布寺中同样有不少,却可以近观。此外,扎什伦布寺的装饰等级与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一样的,也充分展现了藏传佛教庙宇装饰的最高境界,可以近距离地观察甚至触摸和感受…...<br><div><br><div><br></div></div></div> 扎什伦布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周长3000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 我有幸一睹喇嘛们念经的场景 我遇到这位信众,他挖虫草,养牛羊挣了钱,就背着家当到祠庙朝拜,一路艰苦地吃着粘耙,喝着酥油茶,却把一年的收入都捐给祠庙。看到他给每一位诵经的喇嘛派百元大钞的时候内心不由地充满感动…... 辩经<div>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中观学》、《般若学》、《戒律学》等显宗教法体系立宗答辩。<br></div> 答辩现场僧人们分成几个小组席地而坐。 提问者站立,拍手跺脚,变换着各种手势,频频发问。围坐者引经据典,沉着应答。 辩经现场击掌声、追问声、奚落声四起,气氛热烈。 围观的藏族信众 这位小喇嘛的专注神情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让我想起了禅:身是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心如明镜台-明镜亦非台,时时勤拂拭-本来无一物,莫使惹尘埃-何处惹尘埃。简单地说就是在空无中看到了大象无形…... 藏藏族信众的照片是拍了一些,因为文化的差异沟通还是有些问题,我还不能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于是就想着拍一些到西藏的游客,了解他们是想法,分享他们的真实感受……这天太幸运了,我在辩经的场景中捕捉到这张照片,或许她是有故事的人?或许她能告诉我她的真实想法?通过她的朋友圈,我发现这可是位牛人啊…... 她告诉我2020年进藏了4次是因为偶然看了一部电影,法国导演拍的《喜马拉雅》,在影片中看到藏民的牦牛队行走于天地间浩瀚雪山之间时非常感动,于是开始行动。开始的时候沿318川藏线旅行,路途中的风景和人文气息随着行程延伸而一点点的加深,到了拉萨我才开始明白拉萨只是西藏的起点。于是,开始了阿里大环线的深度旅程,希夏邦马九天八晚的露营高海拔徒步和库拉岗日冰川徒步旅行。全程大约120公里高海拔户外徒步异常艰苦和充满风险,每天要在平均海拔5000米上升和下降的山路行走6-8小时,一望无际的荒野,如果没有向导带路,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会去到何方;高反,头痛,发烧和失温无时不在,时时刻刻充满风险。然而却是看到最美的雪山神湖,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太美丽了!出山后会有巨大的失落感,仿佛丢了什么,好像是把自己弄丢了呢…... 我很喜欢午后阳光灿烂的时候,坐在寺庙里闻着藏香的味道,听着喇嘛念经,看藏民虔诚的来来往往…这些经历只有自己知道,你深信什么,也终将走向什么……我,还在路上行走,果然是牛人啊!<br> (六)西藏吉隆县<div>这是318国道的终点, 吉隆镇与尼泊尔接壤,当地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公主的传奇故事更是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为了找到这些印记,我们专门去吉隆县吉甫村…...</div> <div>吉普村是唐吐蕃时期尺尊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时,迎亲队伍与送亲队伍相会的地方,释迦牟尼在世时制造的三尊佛像也是在此地分开,流传各地,这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br></div>这是进村的铁索桥,峡谷深度200米。 尺尊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时还在这个洞里休息,莲花生大师曾经在此洞闭修加持而得名莲花生修行洞。 据说佛教徒若未能朝拜此洞就如同无领之衣,不足完整。这是洞里的菩萨自身像,非常珍贵。 太神奇了!我们从洞顶还可以看到佛珠。我没有预料到小小的村庄在历史上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找寻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印迹……兴奋之余我也在想: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呢?还能看到其他的印迹吗?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西行! (七) 西藏阿里<div>有人说,每一个还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而我要说的是西藏是一个去过就戒不掉的瘾……<br></div> 阿里是西藏最偏远的地区之一,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驰骋于阿里广袤的土地上,除了辽阔的大漠、苍凉的戈壁、突耸的雪峰,大自然还会给你不断的惊喜…... 冈仁波齐之所以是神山之王 一定有它特殊的道理。 宗教意义应该是为了心里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那份美好愿望…...这座佛教第一神山冈仁波齐的景色非常壮美。金字塔般的冈仁波齐峰和纳木纳尼峰遥遥相对,静卧在雪峰的摇篮中的巴噶平原仿佛飘在云端。尤其在黄昏的时候,景色之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即使你不是佛教徒,当你沿着千百年来无数人踏过的转山小道从神山的脚下走过时,也会有一种在历史中游荡的感觉。而当你历尽艰辛,完成转山以后,心中那种幸福的满足感更是无法形容。 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br> 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像“建筑物”般惟妙惟肖的形状。 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 比土耳其的地貌更加宏大,更有气势,我喜欢拍摄的这组照片。 古格王朝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然而,雄踞一方、兴盛一时的古格王朝于几百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突然神秘消失,留下的只有这一座城堡的残垣断壁,不由令人们遐想联翩...... 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的,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站在高高的城堡顶端,远处山岚叠嶂,沟壑已经枯竭,黄土遍地,一片荒凉。虽然我仍无法探究出这个朝代消逝的真正原因,但置身其中,可以领略千百年岁月的流逝,感悟人间的沧桑...... 在听讲解员讲解古格王朝的时候,我遇到来自北京的高人。交谈之间,我被这位知识渊博的先生深深地打动,邀请他们拍下这张合影…... 张老师告诉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围着冈仁波齐徒步转了13圈(42公里/圈)外加一个内圈。透过这些简单的数字,我可以想象出这个过程不仅要有坚强的决心而且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还有可能超出人的生理极限!张老师太了不起了!佩服!佩服啊!然而,人为什么要挑战自己呢?又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巨大的艰辛呢? 我不是佛教徒,冈仁波齐转山并不是宗教信仰的因素,但是我对苦修有兴趣,这也是西藏转山,磕长头,闭关修炼盛兴的原因,世界各个宗教信仰中,苦修都是在精神上提升的修炼,冈仁波齐转山也是一种印度苦修和苯教自然崇拜的结合。转山过程也是精神愉悦的感受。看着这张经过洗礼的阴阳脸,终于明白了,感慨万千…..<br> 他告诉我:印度地区的佛教早在玄奘时期就已经势微,印度崇尚苦修,佛陀放弃苦修,在印度已有反对,加之印度外道盛兴,辩论中佛教并不势优。(玄奘在印度留学时已经使然)。加之伊斯兰教对那烂陀寺的烧毁,佛教在印度衰落了。这也许就是没有太多人跟着佛陀走的原因吧,没想到在张老师这里找到了答案。这幅是张老师的画作。 他又告诉我:佛教在汉代时期从新疆地区传过来的,融合汉族文化成为现在的汉地佛教。西藏的佛教传入较晚,也是和当地苯教融合发展为藏传佛教。嘿,张老师又给我指明一条找寻佛教传入中国的印迹的方向,那就是继续向西,去新疆去敦煌…..<div>这幅也是张老师的画作,张老师还会写藏文,太神了!</div> 在去新疆的路上,我们会经过中印有争端的地方班公湖。 这是日土县与新疆叶城县交界的无人区红山湖 沿途可以看到一架架的军车 (八)新疆喀什<div>走进古城,浓浓的维族风情扑面而来,独特的建筑风格、纵横交错的巷道、传统的店铺、手工作坊、热闹的巴扎、戴着小花帽的维族男人,身着艳丽长裙,蒙着面纱的西域美女…好新鲜啊。<br></div> 一场喀什古城入城仪式点燃了我们的激情。欢快的音乐,热情的舞蹈,生动的故事欢迎前来的游客。 音箱里播放欢快的新疆乐曲, 穿民族服装的维吾尔大叔和漂亮得古丽(维语:姑娘)就跳起了活泼优美的新疆舞, 有很多游客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 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舞蹈行列之中。我们眼看着演员们轻快灵动的舞步, 就算没有音乐细胞的人也禁不住随着节拍晃动起身体来, 而且全身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全部如临战前一样达到了亢奋的状态,一待简短得迎客仪式结束后, 就迫不及待地涌入了老城中.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是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成为喀什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 走进古城,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我很喜欢新疆美食炭烤蛋。 铜器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品,精美! 工匠 工匠 那些洒满阳光的小茶馆总是有歌声传来,在那里喝喝茶,聊聊天,听听歌,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那里的太阳总是很晚才落下,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光线上也有些昏暗,但是维吾尔族儿童的眼睛却像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看得出他们很享受这样的慢慢时光。我悟出了老城茶馆文化的真谛,那就是无论贫富贵贱,所有人在茶馆里都是一壶茯茶一个馕,在茶馆的空间里,人们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渐渐地你会融入其中…... 库车王府 在库车王府,我遇见最后一位王妃。 (九)敦煌<div>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敦煌共有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br></div> 走进敦煌莫高窟,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根据考古学家分析所有的窟洞都是私人或者家族投资兴建,可以推测当时的敦煌的城市地位,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非常富有的一座城市,那就像今天的上海。通过一尊尊佛像和一幅幅的壁画我可以想象出那个时代佛教在中国的兴旺程度,这一幅幅的画像也始终停留在我的脑海里……这些壁画是怎么通过故事讲述佛教的思想呢? 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画九色鹿:神秘湖畔,美丽的九色鹿和她的姐妹们正在散步,湖面传来呼喊“救命啊”的声音,九色鹿不顾姐妹们的反对,魔幻般地将落水人救起。当落水人发现救他的人居然就是人们都想捕捉的九色鹿时,他开始心存诡意,九色鹿预感到不详之意,叫落水人干万不要告密,否则背叛恩人和朋友会有因果报应。落水人发誓决不告密,否则他愿意接受报应。回到城里,落水人发现到处贴着国王和皇后寻捕九色鹿的奖赏。九色鹿全身是宝,她的鹿皮可让女人无限美丽,她的鹿茸、鹿骨可让男人健康长寿。如果谁能告知九色鹿在哪里,那他一定能获得国王万两金子和疆土的奖励。在金钱财宝的诱惑下,落水人告密了神秘湖和九色鹿,井带国王和护卫队去捕捉九色鹿。落水人见到九色鹿就在眼前,连忙催促国王捕捉九色鹿,身边的大臣也准备用箭射杀九色鹿。国王制止了他们。而此时的九色鹿也看到了自己曾经救下的落水人,悲愤的九色鹿留下了眼泪。它突然跪在了国王面前,用人语和国王说明了自己救下落水人,以及落水人背叛了誓言的整个过程。所有人都厌恶地看着那个忘恩负义的落水人。而国王也为九色鹿的事而感动,非常惭愧,痛斥落水人,并下令不许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而王后也失去了国王的宠爱,悲惨地死去。落水人因背叛了自己的誓言,浑身长满烂疮,嘴里散发出恶臭,在人人的唾骂声中痛苦地死去。通过故事讲述着一个佛理—诚信与因果……. 莫高窟第3窟的壁画千手千眼∶华丽的古代皇宫中,父王观赏着他的三个美丽的女儿妙音、妙善和妙清的精彩表演。突然,护卫官急入,启奏皇上,宫中有一位年轻产妇突发奇病,手烂、眼盲,急需有人捐献双手和双眼,否则母婴性命难保。此时三个女儿只有最美丽的妙善表白∶是父母给了自己一双眼和手,是菩萨给了自己一颗心,为了拯救即将失去生命的母婴,她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双眼双手。父王听后心痛如绞,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没了眼睛和双手,也决不让自己最心爱的妙善女儿没有眼睛和手,父与女的情深意长催人泪下。善良的妙善最后说服了慈祥的父亲,在神圣的祭乐仪式中,所有人围圆跪下,妙善在魔幻中飘浮起来。通过故事讲述着一个另佛理—慈悲与奉献…... 莫高窟第158窟彼岸:冥意中,佛对周围弟子们说∶ "不多时分,我就要进入彼岸的境地。" 黑暗里哭声四起,佛却平和慈悲地和每一个人谈笑风生,十分幽默地讲述着充满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的”彼岸",那是如诗如画的人生美景。弟子们一下子突然开悟起来,大家和佛展开了极为生动而又智慧的生命哲学与心灵沟通。最后,弟子们问佛能不能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佛说当然可以。弟子们问∶"您是神吗?"佛答∶"不是。" "您是神的儿子?""也不是!""那您是神派来的?""更不是"。"那您到底是什么?"佛在彼岸前最后的回答是∶"我是.…..觉悟..…."。佛说完,闭上了眼睛,进入了一种彼岸境地。通过这故事又讲述着另一个更加深刻的佛理—圆满与轮回……<div>参观完敦煌壁画,细读壁画所描述的三个故事,我感受到了佛家的学说在今天依然合理,在佛的世界里是如诗如画般的美好!印度的佛教与汉族文化融合得如此完美也让我感慨万千!这也许就是佛教仍然有着生命力的原因吧!我感觉我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佛教传入中国的印迹,不虚此行啊!</div> 六. 结束语<div>儿童时代我就有着一个梦想,到世界各地去与阳光、大海,与城市,村舍,与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的宗教和习俗相遇。发现他人与世界的真实与美,同时也唤醒自己,重新发现自己。我感觉到只有对自然、社会与人的充满深情的关注中才能真情专注地凝视,无私地欣赏和体验,此刻内心也充满着善意与爱。或许这就是“践行”的意义。</div><div>工科男即有独特的好奇心,也拥有探索精神,喜欢享受着从无知到有知过程的乐趣。我尝试通过尼泊尔旅行,印度旅行,马来西亚旅行和中国西域自驾一万八千公里的旅行用自己的视角进行观察,把初浅的认知描述出来并且分享给朋友们。当然,由于认知的不足难免产生错漏,请多多包涵。</div><div>在写作这美篇的过程中得到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