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八月十五日,到江西工作生活整五十年。半个世纪了!以此篇自为纪念。</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殷国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和景德镇的故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殷国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谨以此美篇献给我的第二故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转眼间我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毕业分<b>到江西工作、生活已五十年</b>了,其中在景德镇28年。半个世纪,我从一个江苏“小官”(海门土语:小孩)成为一个江西“镇巴佬”,景德镇是我的第二故乡。</p><p><br></p> <p>下图:原景德镇无线电厂大门</p> <p> </p><p> </p><p> </p><p> <b>1970年8月15日</b>我初到“英雄城”南昌,先在<b>6011部队农场</b>军训十五个月(任副排长),磨炼了筋骨。1971年11月再次分配至省直单位——<b>江西省乐平工业管理区</b>工作(时任主任为李忠书)。那时刚走出校门,青涩热情,虽“年少春衫薄”,但看一切都新鲜,劲头十足。1972年江西省乐平工业管理区体制变动撤消建制,是年十二月我调入<b>景德镇市无线电厂</b>工作。</p><p><br></p> <p>下图:景德镇无线电厂部分老同事合影</p> <p> </p><p> </p><p> 1972年12月至1983年8月十年多时间,我在景德镇无线电厂工作。当时该厂因形势需要,建在城郊湘湖镇荞麦岭,主要从事数字式仪器仪表研发、制造,其生产的数字式频率计、数字式电压表和军用电台,在那个年代技术是非常先进的。由于是新组建的企业,员工年轻,朝气蓬勃,上班热情,加班加点。经常是车间内欢声笑语,田野上蛙虫争鸣,好一幅“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的图景,令我记忆深刻。</p><p><br></p><p> 我在无线电厂先从事技术员工作,至1979年提拔为生产技术副厂长。其间,在方哲夫、黄尊祥、李洪德、向礼显等同志领导下,在陈颂平、余勇关等全厂职工努力攻关下,工厂生产的 E312 数字式频率计参加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连续三年获第一名。884军用电台定型并批量生产交军方验收使用。JW1221W、JW1252W精密扫频仪设计生产定型。</p><p><br></p> <p><br></p><p><br></p><p> 1983年9月,市委选派我进江西财经学院“厂长进修班”进修工业经济管理一年。同年10月,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和机构改革需求,把我推上景德镇市电子工业公司副经理岗位,从此我开始了从政生涯(时任市委书记为朱治宏)。</p><p><br></p> <p> </p><p> </p><p> 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江西省选景德镇市、萍乡市作为改革试点城市,1984年我被市委任命为市体改办副主任,同年9月赴中共中央党校体制改革第二期研究班学习了半年。</p><p><br></p> <p><br></p><p> 学习回来后,1985年景德镇市委任命我为市体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期间在国家体改委指导下,在朱治宏、舒圣佑、全文甫等同志领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就工业企业改革、流通领城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农村林业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并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全力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推进全市改革做了一些工作。</p><p><br></p> <p><br></p><p> 1986年2月,中共江西省委任命我为景德镇市副市长(时任市委书记为全文甫),同年12月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1990 年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吳官正,省长助理、景德镇市长舒圣佑)。1991年任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国镇任市委书记),1994年任市委书记兼市长,1995年任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此任一直至 1998年9月。期间:1987年在全国第七期市长研究班学习,1996年在中央党校第1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一年。</p><p><br></p> <p><br></p><p>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上世纪最后十年,是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十年,也是景德镇由传统走向现代、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难前进的关键十年。在这些年里,我在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为景德镇的发展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尽了一点绵薄之力,犹念那时的“橙黄橘绿”。</p><p><br></p> <p>下图:景德镇市历任主要领导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font-size: 20px;">一</b></p><p><br></p><p>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作为千年瓷都,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都之源。在任期间,源于一种对历史使命的感悟,我有幸领略千年瓷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有缘思索和实践景德镇陶瓷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p><p><br></p> <p> </p><p> 景德镇是一个传统 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陶瓷无疑是它的“母亲”工业,可“母亲”也有累的时候!当年陶瓷产值只占景德镇全市的10%,但从业人数却占到全市市区职工的40%,而且与其相关的行业还有几十个,其发展如何对景德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 陶瓷产业也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经济矛盾交织在一起,且深层次的问题日益凸显:投入大于产出、资产负债率高、人员负担重、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p><p><br></p> <p> </p><p> 对此,景德镇历届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 ,处理各种矛盾,战胜各种困难,坚持没有陶瓷就没有景德镇、抓陶瓷产业就是抓中国陶瓷文化、抓中国文明根基的理念。到我任上,则提出调结构、谋创新、转方式、强措施的思路,并推出“三家抬”方法,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吴官正省长在景德镇市召开现场办公会時,专门要求省财政下达每年近千万元的资金,用于解决陶瓷企业困难,市委市政府积极调度财政和各家银行,拓展解困渠道,水电气等部门也施以援手,“众人拾柴火焰高”,保证了全市陶瓷企业的稳定和正常生产及工人工资发放。</p><p><br></p> <p>下二图:景德镇市十大瓷厂大门图</p> <p> </p><p> 那时我常常走进陶瓷车间、深入窑炉现场。记得1992年入夏的一次“夜访”,我来到市人民瓷厂,直接走到炽热的窑炉前,与正在当班的工人交谈,了解产品质量,察看现场管理,几分钟就满身大汗,我接过窑工递过来的蒲扇,与随后赶来的张志坚厂长坐在窑炉旁,讨论景德镇日用陶瓷提高质量之策。</p><p> 我们班子成员不管分管哪一块,也都把陶瓷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协同考虑。比如柯尔荣同志(时任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为帮陶企减负,很早就认真抓了厂办子弟学校收归教育口的问题,此举不仅让诸多企业释压,更让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可谓一举多得,其中陶瓷企业受益最多。</p><p><br></p> <p> </p><p>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几年间这样的经历不知道有多少回了。我基本走遍景德镇全市各陶瓷企业,一方面向企业领导、工人、技术人员诚心讨教,同时与他们一起研究陶瓷改革之策、发展之措,剖析千年瓷都留给当代景德镇人的“三大财富(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精湛的传统制瓷工艺)”和“三大难题(陈旧的营销模式、‘小富即安’的习惯思维、单一的制瓷经济结构)” ,籍此与江西财经大学合作汇编出版了《现代景德镇陶瓷经济史》一书,为研究陶瓷改革、改造和发展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确切资料。</p><p><br></p> <p> </p><p> 1991年10月25日,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4369 工程,七五陶瓷技改项目)从德国引进的我国第一条年产600万件高档硬质细瓷生产线建成投产。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在原料配方、成型工艺和烧成三方面取得了突破,采用喷雾干燥、等静压成型和二次烧成等先进工艺,其生产出的瓷器极具景德镇陶瓷特色,白度、透明度、光泽度三项指标优于国际水平。</p><p><br></p> <p> </p><p> 九十年代初,按照轻工业部提出的全国陶瓷工业要逐步实现“原料标准化、生产工艺现代化、燃料煤气化、辅助材料专业化、产品高档化”的要求,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编制上报了陶瓷"八五"技改专项工程计划。适逢朱镕基副总理来江西考察,对景德镇陶瓷技改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要干就要干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景德镇瓷器就是你们的优势,中国只有一个景德镇。”1992年国务院生产办、经贸办根据时任副总理朱镕基来景视察期间的指示精神,批准了该工程计划,工程总投资39763万元,用汇1920万美元。</p><p><br></p> <p>下图:朱镕基总理视察景德镇</p> <p> </p><p> 当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八五"技改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由我任组长兼总指挥,徐希祉、王伟科任副总指挥。我提出“决策时必须十分谨慎,科学化,要慎之又慎;干起来就必须大刀阔斧,打破常规,特事特办。”由于陶瓷技改方案须在大年初四拿出来,初五进京,初七汇报,为此有两位同志在北京为技改项目呆了五个月时间。</p><p><br></p> <p> </p><p> 陶瓷技改项目经省经委、省轻工业厅和景德镇陶瓷学院、轻工部陶研所、景德镇市陶瓷设计院等单位诸多专家充分论证;又先后通过了国务院生产办和轻工业部组织的全国57位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预审,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务院生产办委托会同轻工业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及全国主要产瓷区部分陶瓷企业专家共 31人对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评估,终于顺利通过。正如谢觉哉《游景德镇》诗中说:“方知日用寻常品,曾费劳工无限心”。"八五"技改总体上是全国陶瓷界集体智慧的结晶。</p><p><br></p> <p><br></p><p> 吴官正省长提出了“三高四一流”即“高水平、高速度、高效益;工艺技术一流、机械装备一流、厂房环境一流、经营管理一流”的景德镇陶瓷技改目标。</p><p><br></p> <p><br></p><p> 为民瓷厂和红星瓷厂两条生产线分别于1992年8月1日和8月20日破土动工,于1993年12月和1994年3月竣工。"八五"技改有效地从原料配方、等静压成型、自动化施釉、高温快速烤花、使用碳化硅窑具等方面大大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时任市委常委、江西省陶瓷公司经理徐希祉,后任为江西省陶瓷公司经理刘明寿)。</p><p><br></p> <p> </p><p> 从“七五”开始,景德镇进行了第四代能源革命,经历了从煤烧到气烧的重大改变。到1991年,新建气烧窑炉11条,从煤烧或油烧改气烧的七条。“八五”期间又在此基础上对焦化煤气厂进行了扩建和净化改造工程,同时对陶瓷系统的窑炉同步进行了煤气化改造。除为民,红星两条样板线消化吸收新建了四条窑以外,还改造了12条气烧隧道窑和五条辊底烤花窑,彻底告别了烧煤和重油的历史,大大改善了烧瓷工艺,提升了烧成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节省了能源,基本杜绝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景德镇重现白云蓝天,为建设陶瓷文化旅游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br></p> <p>下图:国宴用瓷</p> <p><br></p><p> 1994年11月,李鹏总理考察了景德镇陶瓷技改基地建设,明确提出“振兴传统行业的老企业,技术改造大有可为”。 </p><p><br></p> <p>下图:建筑陶瓷生产线</p> <p>下图:卫生陶瓷产品</p> <p><br></p><p>下图:电子陶瓷图片</p> <p> </p><p> 初步形成电子陶瓷、功能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在内的“大陶瓷”格局。</p><p><br></p><p>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实现景德镇市陶瓷超常规、跳跃式大发展的现实选择。</p><p><br></p> <p> </p><p>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九十年代,景德镇陶瓷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到1998年陶瓷个体户达25135户,私营企业413家。同时,陶瓷外资合资企业也逐步兴起。至1998年底,陶瓷等外资合资企业达89家。</p><p><br></p> <p> </p><p> 在这里我想记录一下景德镇佳洋陶瓷。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之初就定位为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产业,把传统陶瓷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公司生产从原料淘洗到成型、彩绘、烧制等均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形成如今的“佳洋陶瓷、御窑工艺、皇家气派”的风格。</p><p><br></p> <p> </p><p> 1990年10月11日-14日,举办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参加了开幕式,省领导蒋祝平、舒圣佑、朱治宏等出席了开幕式。此节集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旨在扩大对外开放,让瓷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瓷都。该活动列为《江西省百年大事记》中1990年之大事。李先念、彭真、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自题写“中国瓷都景德镇”,给瓷都人民极大的鼓舞和激励。省政府成立陶瓷节活动领导小组,時任省长助理程安东任组长,我任付组长。市里成立指挥部,郑荣辉、柯尔荣等任付总指挥。此事已经三十周年了,但当年的盛况和对外影响我仍记忆犹新。</p><p><br></p> <p> </p><p> 在这里我想讲一个“主人翁”的故事。</p><p><br></p><p> 一面巨幅陶瓷节节旗在无数白鸽与彩色气球的伴飞中冉冉升起,吸引参加首届国际陶瓷节开幕式的嘉宾关注。当有人问到节旗的制作、捐献者赵水涛时,他坦然一笑: “我只感到我是东道主” !随后在征集陶瓷节宣传画的通知发出后,他再次投入了创作,在几天时间内与人合作了两幅宣传画,一幅被评为优秀奖,一幅被评为佳作奖,并被制作成巨画矗立在广场主席台右侧。</p><p><br></p> <p><br></p><p> 1994年是景德镇建镇990周年。千年不熄的瓷都窑火,培育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众多陶瓷世家形成了技艺世代相传这一独特的景德镇文化景观。</p><p><br></p> <p>下图:欢迎李谷一夫妇应邀参加陶瓷节</p> <p>下图:常熟陈耀星、陈军、陈依妙祖孙三代均为二胡演奏家,陈耀星于景德镇建镇990周年,随二炮文工团来景参加陶瓷节演出。</p> <p><br></p><p><br></p><p> 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充满了神奇,有着特有的陶瓷文化氛围。人们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熏陶。父传子艺,子承父业,造就了许许多多陶瓷世家。如以瓷雕著称的曾山东一家,以高温釉见长的潘文复一家,以釉上粉彩称雄的王隆夫一家等等。这种“子承父业”、耳提面命式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七十年代就得到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尊重和支持,专门拨出招工指标,鼓励身怀绝技的技艺人员“带子传艺”,推动景德镇历代相传的“拉坯、利坯、雕镶、镂捏、雕刻”等“手上功夫”全面继承和发扬。景德镇千年窑火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世代相传的“工匠群体”,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工匠精神,才谱写了瓷都发展史上一页又一页光辉的篇章。</p><p><br></p> <p><br></p><p> 1994年10月11日,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置镇990周年暨第五届国际陶瓷节开幕典礼上,展示了乔石委员长亲笔题词“振兴瓷都,再创辉煌”。江西省领导朱治宏、黄智权出席了开幕式,我代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向24户陶瓷行业能工巧匠颁发“陶瓷世家”的牌匾。他们是:王锡良、王隆夫、张松茂、王恩杯、陆如、曾山东、王怀俊、谢胜旺、邓爱英、牛水龙、孙同鑫、刘平、刘烟林、毕德芳、余子富、余希鹏、张正海、汪桂英、余慧光、洪国忠、徐亚凤、游艺、蔡忠顺、潘文锦等。</p><p><br></p> <p><br></p><p> 此次“陶瓷世家”评选活动有两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还很有意思。当初评选表彰文件规定只评选10户,像“珠山八友”之后的“瓷雕曾”、“毕老虎”、“雕镶蔡”等人就有可能割舍。市委、市政府在听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后,采纳了适当增加名额的建议,并重点优先考虑在生产一线的陶瓷家庭,这才产生了24户“陶瓷世家”。</p><p><br></p> <p> </p><p><br></p> <p> </p><p> 再一个就是表彰牌匾的制作。我当时提出“牌匾必须是瓷质的,要典雅大方”,据此牌匾由景德镇陶瓷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熊汉中设计,"陶瓷世家″四个大字由景德镇著名书法家王寿霖书写。市瓷用化工厂承担花纸制作,市国艺瓷厂在牌匾制作时,由于名额增加,他们不惜买来3尺4寸长的白胎瓷板进行裁割,保证了绶匾仪式需要。</p><p><br></p> <p> </p><p>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改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我国唯一的陶瓷专业门类大学,是培养陶瓷各类人才的"黄埔军校"。市委市政府从多方面关心、支持陶瓷学院建设和发展 。1995年,全市组织有关部门对它周边脏乱差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优化了办学环境。</p><p><br></p> <p> </p><p> 1994年5月14日,我参加陶瓷学院纪念五四运动75周年活动,并作了报告。(时任院长秦锡麟)</p><p><br></p> <p><br></p><p> 2016年,引进香港智华集团助学资金1200万元,支持陶瓷大学建设艺术大楼。</p><p><br></p> <p> </p><p> 在景德镇工作期间,我交了许多陶瓷界朋友,增长了知识,建立了友谊,促进了交流。</p><p><br></p> <p><br></p><p>下图:与邵华同志合影</p> <p> </p><p>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1993年,景德镇市和邵华同志合作编辑了“伟人瓷韵——纪念毛泽东诞辰陶瓷艺术珍品展”画册。活动收集了百位陶瓷艺术家以毛主席百幅书法为主题所作的百幅陶瓷艺术珍品。汪宗达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p><p><br></p> <p>下图:“伟人瓷韵——纪念毛泽东诞辰陶瓷艺术珍品展”画册册页图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b></p><p><br></p><p>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景德镇主政期间,我紧紧依靠市各套班子及其成员、以及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着力拓展景德镇发展思路。面对陶瓷产业存在的困难,我推进各行业同步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景德镇经济结构的科学调整和全面振兴。</p><p><br></p> <p><br></p><p> 市委市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外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资源,同时发挥本市劳动力、土地和现有工农业基础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景德镇市对外开放事业和经济的发展。</p><p><br></p> <p><br></p><p> 1992年-1997年,我市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12个,实际利用外资9672万美元,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201万美元,分别是此前七年总和的43倍、4.38倍和7.7倍。三资企业在增强我市基础产业实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p><br></p><p> 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为瓷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激发这种活力的因素则是市委、市政府的思想解放和大力推动。几年来,我和市党政班子领导始终把利用外资工作和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事情来抓,并且重大项目亲自抓。</p><p><br></p> <p>下图:华意压缩机生产线</p> <p><br></p><p> 华意电器总公司利用3675万美元的澳大利亚政府优惠贷款和联合国环保组织提供的497万美元专项赠款,引进美国泰康公司新无氟技术和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丹麦等国现代化设备,建成了全国首条年产 100万台、以R134a 为制冷工质、环戊烷为发泡工质的全无氟压缩机绿色生产线,这在当时是江西省最大的技改项目,于1993年12月正式投产(时任董事长吴样才)。</p><p><br></p><p> 华意公司不失时机地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景德镇市第一家、江西省第二家上市公司,1996年6月19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并将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200万台。产品进入日本、欧洲等市场,出口创汇成绩骄人,成为景德镇市的支柱企业。</p><p><br></p><p><br></p> <p><br></p><p>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朱镕基、刘华清、吴邦国、吴官正都先后来华意视察。</p><p> </p> <p><br></p><p>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与日本铃木合资兴办的昌铃微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外资2708万美元,同时引进了日本铃木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微型车的生产规模、质量迅速提高。</p><p><br></p> <p><br></p><p> 据当年对在景德镇市开业的90家三资企业经营状况统计,1996年产品销售额和营业额共计22396.7万美元,利润总额3375.2万美元,纳税总额150.8万美元,其中昌铃公司均占90%左右,为国家税收和景德镇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p><p><br></p> <p><br></p><p>下图:德宇集团公司</p> <p><br></p><p><br></p><p> 刘浩元任董事长的德宇集团,是从科研开发到成果转化,再到创品牌和企业升级的本土集团企业,这个靠32只老母鸡起家的小养鸡场,变成了景德镇市的“金凤凰”,打造出了“中国第一板鸡"一一景德板鸡和国宴茶——得雨活茶的国家指定绿色食品,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了江西和安徽20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景德板鸡”真的是“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p><p><br></p> <p><br></p><p> 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景德板鸡这个新产品十分重视,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我在支持德雨集团发展现场办公会议上,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板鸡尽快把规模搞上去,并作为全市支柱产业来抓。</p><p><br></p><p> 板 鸡公司等7个子企业的德宇食品工业集团,年销售额2亿多元,创利税1500多万元。</p><p><br></p><p> 1995年—1997年,李鹏、朱镕基、刘华清、宋平、费孝通、钱伟长、邹家华曾先后亲临德宇集团视察。</p><p><br></p> <p><br></p><p> 市委、市政府对汽车工业、国防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非常关心和爱护。支持昌河、602所等部省属企业发展,是我在景德镇工作期间一直挂在心头的事情,我多次提出做好“服务员、宣传员、保健员”,并身体力行。</p><p><br></p> <p> </p><p> 在景德镇的部省属企业较多,昌飞公司、602 所、景波机械厂、713 厂、897 厂、 999 厂、740 厂、859 厂、602 厂、4321 厂、800 库、523 厂、江西维尼纶厂、景德镇电厂、为民机械厂、东风制药厂、黎明制药厂、乐平矿务局等,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支持部省属企业发展的工作会议,主要从改善发展环境、搞好加工配套、争取中央支持等方面大力促进部省属企业发展。</p><p><br></p> <p> </p><p> 景德镇市委116次常委会作出了支持昌河发展的决定,特别是帮扶昌河扩改10万台微型车的拆迁、征地和治理污染。昌河汽车1995年年销量达到25068台,进入九五”计划第一年的第一个月已销售3387台,一季度已突破万台目标,产销率超过100%,成绩令人瞩目! 为此,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企业管理年会在昌飞公司召开,时任总经理刘高倬同志出席了会议。</p><p><br></p><p> 为了直升机某机定点,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来景调研,吴官正省长陪同。在调研座谈会上,吴省长要我汇报,我用一刻钟汇报了直升机某机定点在昌河飞机制造厂的三点看法,吴省长对此充分肯定和赞赏。</p><p><br></p> <p><br></p><p> 在昌河和华意异军突起的同时,整个景德镇机械行业形成了群雄并发之势,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了10家,景波机械厂、印刷机械总厂、江西水上动力有限公司、电瓷电器公司等跻身于部省骨干企业行列。全行业实现了产值、销售、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由“六五”的8.04%上升到“七五”的17.58%,“八五”前三年又达到了19.49%。医药工业重点发展抗菌素及半合成抗菌素系列产品、磺胺类药及制剂产品的生产;化学工业努力建成万吨聚乙稀醇生产线和煤化工生产体系。</p><p><br></p> <p>下图:国营999厂</p> <p><br></p><p><br></p><p> 国营4321厂生产的铝锂电解电容,从低温到高温,从低压到高压,从低频到高频,从小容量到大容量,共47个型号1600多种规格,在国内长期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p><p><br></p><p> 国营897厂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薄膜介质预调电容器等11大类3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均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成为连续三年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大户。</p><p><br></p><p> 国营999厂该厂电子陶瓷器件产值达到上亿元。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胜利发射,就有该厂生产的一个重要部件。</p><p><br></p><p> 我市电子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职工人数与工程技术人员占全省电子工业的1/3,出口创汇国优产品占全省电子工业的80%以上。其中740厂、897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出口基地企业。</p><p><br></p><p> 当年我市9077名电子行业职工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与陶瓷行业7万名职工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持平,六十年代中期才起步的电子工业已成为景德镇市支柱产业之一,充分显示出电子工业高科技、技术密集的产业优势。</p><p><br></p><p><br></p> <p><br></p><p>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景德镇市国防电子行业人才济济,与传统手工业陶瓷携起手来,便能承担别的省市无法承担的高、精、尖陶瓷设备的吸收、研制任务。</p><p><br></p><p> 航空航天工业部602所2000多名职工中,技术人员1200多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30多人,高级工程师280多人,工程师500多人。他们充分利用航空技术的设备与优势,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产品。如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航空专家刘夏石发明的“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法”及“人工生物圈稻田新耕作体系”,大面积推广后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获得国家发明奖,并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p><p><br></p><p> 该所还积极帮助景德镇陶瓷采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使景德镇市陶瓷烤花全部采用微机控制,不仅烤花质量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且节电效果明显,平均节电30%至50%,烤花时间缩短40%,年节电约230万度左右。</p><p><br></p><p> 在这期间,我向省委推荐两位部省属企业厂长到市政府任职,后均被省委任命为正厅级电子集团领导。</p><p><br></p> <p> </p><p> 驰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灿烂的陶瓷文化、珍贵的陶瓷古迹遗址、精湛的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展示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渐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1978年,瓷都景德镇被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这一年共接待278人次境外旅游者。</p><p><br></p><p><br></p> <p><br></p><p> 上世纪九十年代,景德镇市委《关于加快景德镇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无形资产,加速旅游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陶瓷文化为龙头,以陶瓷考古、陶瓷生产考察、陶瓷艺术交流、陶瓷研修、陶瓷购物为重点,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p><p><br></p> <p>下图:瑶里古镇</p> <p><br></p><p> 之后,景德镇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旅游开发城市,旅游业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喜人。年接待境外旅游人次已达7000。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同时,双休日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为人们的外出度假旅游创造了客观条件。1978年至1998年,景德镇市共接待境外旅游者126856人次,创汇2906.07万美元;国内旅游者达49455万人次,收入为979亿元人民币。较之改革开放前30年仅接待境外客人700余人次,已增加181倍。</p><p><br></p> <p><br></p><p>下图:高岭村——高岭土原产地</p> <p><br></p><p>下图:瑶里绕南龙窑古窑址</p> <p>下图:瑶里绕南景区</p> <p>下图:旸府滩村</p> <p> </p><p> 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陶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几乎所有来景德镇的旅游者,都是慕瓷都之名而来。为适应游客考古、赏瓷、画瓷、做瓷等参与性旅游的需要,我市先后推出明清制瓷工艺游、古今陶瓷艺术欣赏、陶瓷古迹游、瓷业习俗游、陶瓷技艺进修、制瓷体验、明清建筑博览、现代瓷器生产线游、陶瓷夏令营、陶瓷研修度假等十多个旅游项目。游客们可以在龙珠阁饱览出土的元、明、清时期官窑精品,去高岭、湖田窑遗址发思古之幽情;也可以徜徉于雕塑瓷厂的“明青园”,参观古色古香的瓷街,一睹瓷雕艺术的风采;还可以兴致勃勃地参与制瓷、画瓷,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p><p><br></p><p> “依然商贾千万集,仍见陶烟五色长”。旅游业迎来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春天!</p><p><br></p><p><br></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请接着阅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和景德镇的故事》二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