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白俄罗斯短暂之旅

郦飞

<p class="ql-block">2019年初夏,我们母子游览了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即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而白俄罗斯是我们这次自助之旅在出发前最后一个纳入行程计划的国家,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与这几个国家接壤,离得近。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对中国公民免签证。只要你办理了相应欧盟的“申根”签证(多次往返),去白俄罗斯只需买好往返机票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俄罗斯全称白俄罗斯共和国,人口990多万,国土面积207600平方公里,为欧洲东部一个内陆国家。</p><p class="ql-block">它西临波兰,在西北部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比邻,东部及南部分别与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或许正是由于它所处在的地理位置,使白俄罗斯在历史进程上与周边的这些国家有着太多的繁复变化的演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史料所载,公元7~12世纪,波洛茨克公国是白俄罗斯这片领土上最初建立的国家。</p><p class="ql-block">13~16世纪,白俄罗斯、立陶宛、基辅、切尔尼希夫和乌克兰沃伦州及俄罗斯西部一起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国。</p><p class="ql-block">公元1569~1772年间,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王国王室联姻,两国平等合并建立了联合王国即波兰-立陶宛联邦。</p><p class="ql-block">1772年到1917年,长期的战争导致这个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瓦解,最终被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瓜分,白俄罗斯所在的区域归当时的俄罗斯帝国所有。</p><p class="ql-block">1917年3月俄国沙皇政权崩溃,尼古拉二世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俄国临时政府。当年11月初,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布尔什维克夺取俄国政权。为此白俄罗斯也随之发生了巨变,1919年建立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并于1922年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p><p class="ql-block">1941~1944年,“二战”期间,白俄罗斯地区一度被德军攻陷。直到1944年,苏军将其从德军手中解放出来。</p><p class="ql-block">1945年白俄罗斯加入联合国,它与当时的前苏联以及其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所以当时的前苏联实际上是“一国三票”,即在联合国占有三个席位。</p><p class="ql-block">1954年白俄罗斯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p> <p>那天走下飞机,当在明斯克机场候机楼里看到标有中文字样(尤其不是繁体字)的指示牌时,令人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p><p>现在中国大陆每年出境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但在不少国家的不少景点,不仅看不到中文标识,甚至连中文的说明书都买不到,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往往在这些景点,不仅有日文的甚至有韩文的,可就是没有中文的……同样是旅游消费者,许多时候因没有中文的介绍与说明会让游览的质量大打折扣,不知道我们与这些国家开放旅游景点,相关的文件对这一点有没有正式的约定与要求。</p> <p>街上随处可见这些有年代感的建筑。</p> <p>建筑上不同的装饰仿佛都凝塑着一段难忘的历史……</p> <p>这座用大幅色彩浓郁地民族图案装饰外墙的建筑物,让人眼前一亮……</p> <p>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混搭”在一起,有种和谐的厚重感……据说,明斯克在“二战”中遭受战火洗礼,曾经是满目疮痍,整座城市的建筑严重损毁……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建筑(也包括古建筑)都是“二战”之后重建的。</p> <p>明斯克主要大街宽阔的人行道。</p> <p class="ql-block">胜利广场上的英雄纪念碑,街旁的灯杆上带有红五角星的装饰像是对这个广场的特定标志。在纪念碑上镌刻着在整个“卫国战争”中英勇抗击入侵者的浮雕画面……</p><p class="ql-block">“二战”结束之后,前苏联先后命名了12座英雄诚市,“明斯克”名列其中。</p> <p>明斯克的地铁站台。</p><p>视野通透,总体风格时尚简约。</p> <h3>地铁列车停靠站台的一刹那……</h3> <h3>门的上方排列着站名,同时用数字的标号显示,对语言不通的外来游客很有帮助。</h3> <h3>倘若不是上班的高峰期,每个乘客几乎都有座位;在洁静的车厢内,看手机不是唯一的选择……</h3> <p>走在街上偶然拍到的,把鲜花挂在门边的一角做装饰似乎并不奇怪,关键是挂花的“墙鈎”设计很别致。</p> <p>大概是为了更好地迎接第二届“欧运会”当好“东道主”,明斯克的标识无所不在。</p> <h3>图中建筑的上方虽然有文字提示,但还是弄不懂它的真实的身份和用途……</h3> <p>下面的几幅图片帮助确认了~它原来是白俄罗斯马戏团的专属剧场。</p> <p>可爱的动物雕塑,想必最受小朋友们的欢迎。</p> <p>而我却很喜欢这尊马背上的“芭蕾”,它用马戏团特有的演绎风格,完美地展现出浪漫高雅的芭蕾艺术……</p> <p>这座雕塑或许为此成为这座剧院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标。</p> <p>路过一处街心花园,看到有关鸟类的标识介绍(估计是这片树林中所能见到的各种鸟)。这样的一片小小的树林中会有这么多的鸟类在此栖息,说明这座都市的生态环境维护的非常好。</p> <p>浓密的枝叶间偶然也透过几缕阳光……</p><p><br></p> <p>街心公园的喷水池,为幽静的公园添加了一份喧闹……</p><p><br></p> <p>在公园游船码头看到对岸的发射塔(电视?)。</p> <p>图为列宁广场。广场上最主要的中心建筑是政府大楼,它的正前方是一座列宁塑像。</p><p>广场上仅有少量的行人穿行,显得更加空旷。</p> <p>广场上的列宁塑像,仿佛凝聚了他当年向公众演讲的一瞬间……这大概也是列宁留在不少中国人记忆里的经典形象。</p><p>列宁是俄罗斯共产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领导到俄国“十月革命”将永载史册;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著名论述,依然对今天的世界历史产生着巨大影响。</p><p><br></p><p>列宁的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而列宁只是他的参加革命运动后的化名(笔名)。</p><p>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一个中产阶级的教育家庭。他天资聪慧,从小虚心好学,是一个勤奋诚实的好孩子。列宁17岁时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但不久,因参与学生运动被学校除名流放。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前行的革命脚步,也没有熄灭他渴望学习的热望;他开始学习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并成为当地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成员……</p><p><br></p><p>1892年,列宁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写出了他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从而坚定了他毕生的革命信念;同时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大学法律系四年的全部课程;并以校外旁听生资格赴彼得堡参加该大学法律系的国家考试。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列宁不仅顺利通过考试获取了大学毕业证书,并且还以各门学科考试名列第一的成绩荣获金质毕业奖章。随即进入彼得堡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见习律师,还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工人小组活动……</p><p><br></p><p>在列宁后来的革命生涯中虽然历尽坎坷,无论是在被关押监禁的牢房,还是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亚以及漂泊于异国他乡……他始终都没有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追逐探研,并结合当时欧洲及俄国的实际状况,书写了大量的著作……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还为指导“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p><p><br></p><p>1924年1月24日,列宁不幸英年早逝(享年54岁);但用中文出版的《列宁全集》就有55卷……他不懈努力执着钻研的学习精神及孜孜不倦的写作能力,不得不令人由衷地敬佩!这里别的暂且不论,单就他当年所取得的学业荣誉即使在世界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全球所有国家级历届领导人当中,他也是绝无仅有的!</p> <h3>位居列宁广场一侧的圣西麦和耶列娜天主堂,又称为“红教堂”。</h3> <p>虽然不懂俄文,但从数字上的提示获悉,这大概写得是“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欧运会”。</p> <p>欧运会的“吉祥物”。</p><p>这里想借着可爱的”小狐狸”,多聊几句“欧运会”。</p><p>欧运会全称“欧洲运动会”,共设16个奥运会项目及2个非奥运项目,每四年举办一次。</p><p>第一届 欧运会于2015年6月12日~6月28日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举行。来自“近50个”国家的7000多名运动员参赛。</p><p>而这次在明斯克举办的第二届欧运会,会期为2019年6月21日~6月30日。来自 “近50个”国家4000多名运动员参赛。</p><p>这里有两点要特别说明一下。</p><p>一是整个欧洲共有46个国家与地区(即44个国家+2个地区)。在参赛国中却有几个不参加亚运会的亚洲国家(即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和以色列)加入了欧运会的行列。</p><p>其次,目前不承认“科索沃”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有俄罗斯、塞尔维亚和中国。所以,在这里之所以用“近50个国家”而不能用“50个国家”,是为了与中国政府观点保持一致。</p> <p>这些是参加欧运会所有国家的国旗,成为明斯克一道靓丽的风景。</p><p><br></p> <h3>为了解决午餐,走进了一家大型的综合商场。一进大厅,便看到了华为的手机广告,令人好一阵欣喜……</h3> <h3>这是商场餐饮楼层的餐厅铺面,一家挨一家,与国内的风格大同小异。</h3> <p>这家餐厅的土豆饼很美味。</p> <p>土豆饼是这里的特色美食之一,有机会一定要坐下来品尝一下。</p> <p>令人没想到的是,原来这里也有炖猪耳朵,儿子特意点了一道来品尝…… </p> <p>超市里的香肠种类繁多得令人眼晕……</p> <h3>各色甜点也十分诱人。</h3> <h5>明斯克重要的地标建筑~白俄罗斯国立图书馆。</h5><p><br></p> <h3>在图书馆正门的广场上的雕像。</h3> <h3>还可以看到第二届“欧运会”的吉祥物及宣传标识。</h3> <h3>夕阳将我拍照的身影投射在草坪上……</h3> <h3>图书馆周边景色很美。</h3> <h3>彩砖铺地别有韵味儿。</h3> <h3>在图书馆的“后门”购票可乘电梯直达顶层阳台。</h3> <h3>由电梯出来去阳台经过的走廊。</h3> <h3>楼顶阳台看到的景色。东侧是城市住宅区。</h3> <h3>白色的楼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h3> <h3>两侧不同的景色在玻璃墙体上折射光影,与实体对照出现在同一画面里,犹如多棱镜的效果。</h3> <p>另一侧看到的河景区。</p> <p>黄昏时分,呈现出玫瑰色的夕霞……</p><p>在不同的城市登高望远,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色。</p> <p>图书馆顶层室内是一环形的咖啡屋,游人可在此片刻小憩。</p><p><br></p> <h3>那一刻,夕阳的余晖为我和儿子留下了这张合影……</h3> <p>严谨地说,我们在明斯克小住两晚,只在白俄罗斯境内停留了大约38个小时,但却用一整天的时间,以120美金包乘一辆的士,从明斯克酒店出发前往百公里之外的白俄罗斯两处著名的“申遗”景观即“米尔城堡”及“涅斯维日城堡”游览。</p> <h3>米尔城堡<br></h3> <p>涅斯维日城堡</p> <p>可以说,这两座城堡为我们2019短暂的白俄罗斯夏日之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太紧,未能去到白俄罗斯靠近波兰边境的古城布列斯特游览 ,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是此次白俄罗斯之旅留下的一个最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对于关注“二战”历史的人说来,似乎并不陌生……</p><p class="ql-block">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是离波兰边境最近,二是它两侧都是大片的沼泽地,不利于机械化行进)所以布列斯特成为当年德军进攻莫斯科时重要的途径……</p><p class="ql-block">当年的苏军守卫者利用这座城堡式的要塞,血战十天之久,顽强地抵抗了德军的进攻,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抗击入侵者的史册谱写了光荣的一页。“二战”胜利后,布列斯特被授予“英雄要塞”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实际上缘于当年的一部前苏联的电影,那是影片中列宁与布哈林的一句简短地对白,列宁特别提到的是“布列斯特和平条约”……</p><p class="ql-block">然而,有关这个“和约”的签订以及最后的废除,当年却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1914年7月28日,为重新瓜分世界和确定势力范围。在当时欧洲的同盟国(即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与协约国(即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等)之间爆发了一场世界级的帝国主义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一战”持续四年之久,前后有30多个国家,大约15亿人口卷入了这场大战……1917年在战争进入第三个阶段时,俄罗斯帝国的沙皇统治被俄国当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所推翻,之后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为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时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于1918年3月3日,与德意志为核心的同盟国签署了和约,即全称为“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简称“布列斯特和约”。从而使苏俄“及时”地退出了“一战”,为后来集中力量消灭反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以及来自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个“和约”的签订过程中历经起伏跌宕。特别是有关“割地赔款”款项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来说的确是极为“苛刻”,甚至是“屈辱”的……所以,也难怪当时在苏维埃领导层面于1918年1月中曾先后几次开会表决,列宁主张“签约”的这个提案均因为它只占少量票数都无法获准通过……</p><p class="ql-block">1月30日,由于没能“如期”签订“和约”,德国又向苏俄大举进攻……</p><p class="ql-block">面对危急的形势,2月18日苏俄中央紧急召开会议,到会13名委员;随着托洛斯基关键时刻转向列宁,使列宁的提案以7人赞同,5人反对,1人弃权最终获得通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德国获此信息后,不仅没停止进攻,却又提出更苛刻的条件……</p><p class="ql-block">为此苏俄中央于2月23日召开15名委员会议,其间又发生了意见分歧,故大多数委员依然不同意列宁的主张……列宁无奈,只好提出辞职,即退出政府及中央委员会;但参会的布哈林、斯大林等人均不“为之所动”,还是托洛斯基明确反对列宁辞职的个人意见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止党的“分裂”……最终以7票赞同、4票反对、4票弃权的结果使列宁的提案而获通过!并于3月3日与同盟国签署了如前所述的“布列斯特和约”。按照“和约”,当时的苏俄要割让土地323万平方公里、赔款60亿马克;但也由此成功退出了“一战”,为自己巩固政权获得了喘息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与协约国签署了“一战”的“停战协议”,停战的第二天(即11月12日)苏俄政府立即宣布废除此“和约”,致使“和约”上的所有内容成为实际中的一纸空文!</p><p class="ql-block">列宁成功地主导了这个“以空间换时间”的外交策略,使他的声望空前,他的坚定与远见,魄力与智慧荣获了人民的信赖与敬重!</p> <p class="ql-block">图中的这一雕塑已成为布列斯特今天最具代表的标志之一,它感召着人们回望那段英勇地历史,并在人们心中引发巨大的共鸣……</p><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相信终有一天它也会成为世界教科文组织的“申遗”项目之一,将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关“布列斯特”的大段文字,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过于“繁复、啰嗦”,但我却觉得这刚好是2019年夏天,白俄罗斯短暂之旅给予自己的最大收获。</p><p class="ql-block">(有关布列斯特带边框的5幅图片均摘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