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选自南风窗,作者谢奕秋,广东共青团2020年7月26日转载<div><br></div><div>冷战绝不好玩。<br><br>由“核恐怖平衡”和外围局部热战维持的美苏“冷战”状态,对双方而言都是巨大的损耗。尤其是苏联,当年将自己与阿富汗和越南“绑定”的教训,值得后人记取。<br></div><div><br></div><h1>1.苏联倾颓,早有端倪</h1><h3>过去,“冷战”发生在两大对立的阵营无法征服对方的时候,通常以核心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对于外围国家的争夺为标志,也可称为慢性战争、可控战争和代理人战争。<br><br>陷入这种战争,核心国家起初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愈战愈勇,但几十年积蓄的国力,可能在短短10年内就败光。<br><br>比萨斜塔如果倒掉,肯定不仅是因为最后几周的暴雨,或无限制的游客攀爬。它的姿态,预示了它最终的结局。<br><br>苏联的大厦将倾,在其国力鼎盛时的1980年前后就有端倪了——当时莫斯科的大战略过于向国外倾斜,后来又上了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当,最终在1991年底解体。<br><br>就在解体前不久,苏联还在挪威以北的巴伦支海,将多枚重达数十吨的洲际导弹“放了烟花”,以此震慑欧洲小国。<br></h3> <h5>1991年8月6日,苏联海军在巴伦支海进行了代号为“河马二号”的军事演习,搭载16枚洲际导弹的“新莫斯科夫斯克”号潜入巴伦支海,16枚洲际导弹破水而出,全部成功发射</h5><br> <font color="#ed2308">早期,苏联跟西方过招,“有板有眼”并不吃亏</font>——不管是出兵镇压同情纳吉的匈牙利革命(1956年)、在第三次柏林危机中筑起柏林墙(1961年),还是入侵杜布切克领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都让西方徒唤奈何。<br><br>但之后,在东方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无论是阿富汗还是朝鲜、越南,都让莫斯科做了赔本买卖。<br><br>在后果变得不可收拾之前,辉煌期苏联的势力范围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苏联一个国家的面积占世界1/6,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第二大工业国,重工业甚至超过了美国。波兰、东德、捷克、匈牙利、古巴、埃塞俄比亚等数十个国家,都曾长期倒向莫斯科。<br><br>从军事上看,苏联的陆军和战略导弹部队实力世界第一,海军实力世界第二;苏军在越南、古巴等国拥有众多军事基地,华沙条约组织也足以颉颃北约。1981年,苏联举行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军演,“以平方公里为部队数量的计算单位”。 <h5>1981年,苏联举行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西方-81”军演。图为正从波罗的海上的登陆舰上卸载的苏军坦克</h5> 然而,投资坦克(平均寿命30年)不如投资年轻人和新兴行业。<br><br>苏联并不缺乏高科技人才,他们较早研发出了数控机床、晶体管计算机、三进制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可惜没有得到市场化普及的机会。<br><br>由于工业强军路线,除了人造卫星和太空站等“军民两用”技术惊艳世界,苏联的民用科技自主研发之路并不通畅,后期干脆转向了“技术移植”,即仿制和抄袭西方产品。<br><br>与此同时,为了保持一系列军用技术的独家,苏联阻塞“军转民”道路,导致其绝大多数军用发明无法进入国民经济领域。科学家发表论文难、知识成果转化难、财务自由难,年轻人遂不愿在国内坐科研冷板凳。<br><br>某种程度上,不“以人为本”的军事和重工业辉煌,注定了苏联在和平年代、消费时代的影响力将式微——为避免这一结果,它有挑起战事的本能。 <h5>苏联当时装备的最新式坦克T80</h5> 美国政府虽然没能预见苏联的突然解体,但是对苏联的本性有着深刻洞察。<br><br>1946年2月22日(周五),感冒中的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拍发了一封5000多词的长电报,揭示了苏联与美国分庭抗礼的野心,成了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遏制”政策的起源。<br><br>11天后,已经下台大半年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杜鲁门总统之邀在美国发表了针对苏联的“铁幕演说”。<br><br>但冷战真正开始,要等到一年后(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咨文提出杜鲁门主义,宣示与控制东欧的苏联分道扬镳。<br><br>而从1948年6月开始,苏联“封锁西柏林”长达近一年,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重大国际危机,并首次造成了人员伤亡。<br><br>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后不久,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利用“抓苏联间谍”运动,诽谤、迫害美国政界、教育界和文化界的亲苏联人士(麦卡锡风暴)。直到斯大林去世、朝鲜战争停战的次年(1954年),这一运动才偃旗息鼓,但对美国社会的伤害已难以挽回。<br> <h5>1948年6月24日,苏联为了抗议美、英、法三国合并德国占领区、迫使西方阵营停止筹建西德国家,切断了柏林的水陆交通并中断了对西柏林的一切供应,以此向美国施压。美英则出动大批飞机,向西柏林250万居民日夜不停空运粮食和日用物资,并对苏占区实施反封锁,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并形成了第一次美苏冷战的高潮</h5> <h1>2.第三国热战,第四方得利</h1><div><br></div><div>实际上,绊倒苏联的不是曾伴随它几十年的狭义冷战本身,而是它崛起后为赢得几场热战所付出的高昂成本。在垄断真理的体制问题之外,是冷战的并发症——局部热战,误了苏联的性命。<br><br>最常被提到的,是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br><br>当时,阿明总统通过政变在阿富汗上台未久。为了防止莫斯科“经营”数年的阿富汗倒向美国,苏军悍然冲进总统府,打死阿明,将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br><br>“大象打架,草地遭殃。”除了一位小女儿外,阿明的4位妻子和23个子女也被苏军全部杀害。<br><br>军事上开局“良好”,苏联人却没想到,由于周边多国和美国的介入,此仗一打就是10年。阿富汗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以后的多届联合国大会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比如1980年以美国、中国为代表的六十多个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br></div> <h5>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图为在阿富汗准备执行任务的苏军特种部队</h5> 这10年里,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撤军后,苏联自己的人民代表大会甚至通过决议,认为苏军侵阿违宪,“理应受到政治和道义谴责”。<br><br>苏联解体后,那些侵阿老兵陷入生活底层,被称为“刽子手”“罪犯”,遭到社会歧视。许多人后来报名参加了车臣战争,一些人当了警察后成为某种社会公害。<br><br><font color="#ed2308">除了苏联侵阿事件,得到苏联支持的越南在1978年12月入侵柬埔寨,也引起了全球连锁反应,加剧了苏联的战略被动。</font><br><br>1979年初,越南军队在柬埔寨反叛者韩桑林、洪森等的支持下,占领了柬埔寨首都金边,推翻了红色高棉政府,引起了越南北部边界另一侧(中国)的“自卫还击”。越军在两个方向的战斗,分别持续12年和10年,削弱了苏联实力,也重塑了中美苏“战略三角”。 <h5>1979年,越南占领下的柬埔寨,金边城内空无一人</h5> 在整个8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国际油价被沙特等亲美国家“摁在地上摩擦”,苏联经济由此不断“失血”。莫斯科顶多是通过向印度、东德等国卖军火、石油或站台,才有了点止损的本钱。<font color="#ed2308">但“国小胃口大”的越南、古巴等国,仍在不断“盘剥”苏联。</font><br><br>当苏联对第三世界援助的事实和数据(875亿卢布到期债权无法清偿)被一些学者公布后,民众的幻灭情绪和讥评讽言,使苏联在第三世界的进一步介入,在国内成为一个麻烦且危险的政治议题。<br><br>东亚个别国家虽然“后怕”于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地缘政治真空,但在当时,却乐见这个苏维埃联盟的海外墙脚——从尼加拉瓜(奥尔特加政权)到南也门,从埃塞俄比亚(门格斯图政权)到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被一一挖空。 <h5>1980年1月,苏联士兵在进入阿富汗期间,在兴都库什山脉与坦克合影</h5> 历史上很多例子说明,当老大、老二视若仇雠时,往往有老三、老四帮助老大对付老二。而老大要做的,就是为这种“以多欺少”的行为安一个正义的名头,或者通过挑衅老二来勾起戏剧性的冲突。<br><br>其实,包括持续近20年的越南战争(1955-1975年)在内,美国并未在亚非拉的局部热战中,占到苏联多少便宜。即便后来东欧国家相继投靠西方,也还有像柬埔寨、安哥拉这样的国家,在冷战结束后是原来亲苏联的一方胜出。<br><br><font color="#ed2308">美苏冷战的真正赢家,是日本、德国这些曾匍匐在莫斯科军事威慑脚下的二战战败国。</font>多年后,日本组建了事实上不带美国玩的跨太平洋贸易联盟,德国成了欧罗巴联盟的幕后老板;美国终于有个金发老头站出来说,为盟友站岗放哨多年,美国大兵该歇歇脚了。<br><br>是该歇一歇了。对比老布什打海湾战争时的雷厉风行(苏联在安理会投了赞成票),特朗普在面对伊朗、委内瑞拉时的犹豫不决说明,美国意识到了“在第三国热战,让第四方得利”的老问题。 <h5>越南战争期间,村庄被毁,越南人带着家人四处逃离。图为两名越南儿童看着一名持有M79榴弹发射器的美国伞兵</h5> <font color="#ed2308"><u>从代价来看,冷战>冷和平。</u></font><br><br>但在两极对峙时期,“冷和平”也无法维系,冷战算是“最不坏的一种战争”,避免了世界大战卷土重来。何况,冷战时期存在广大的中间地带,像印度曾参与组建的“不结盟运动”,存续至今已有一甲子、120个成员国。<br><br>冷战已逝,即便当下没有过去那样的冷战土壤,冷战的种子也随处可见,只待合适的气候便能发芽。最近,印度在军事上不敌中国,就拿TikTok、微信等59款中国APP出气,也是一种冷暴力。<div><br></div><div>3.后冷战时期,如何反战?</div><div><br></div><div>当地时间7月23日,刚刚结束了对欧洲访问的蓬佩奥,在加州的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了题为“共产中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的演讲。<br><br>这次演讲与美方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之间是有联系的,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步步紧逼的预谋动作。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让美中关系看起来更像是在打冷战。<br><br>尽管中美有陷入新冷战的风险,但新冷战毕竟还只是一种动向,并未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因此,思考如何避免新冷战,不能说不合时宜。<br><br>在人类军事史上,冷战不常有,兼并战争却层出不穷。我们不妨思考:对于一个正在扩张期的大国,民间如何发出“反战”的呼声?<br><br>这当然很难,即便是对“山巅之城”而言。<br></div><div><br><br></div> <h5>美国国内爆发的反对越南战争的示威游行</h5> 美国在1790年定都华盛顿时,只有不到1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今增加了6倍多。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曾经指望“自由帝国”最后占领古巴,甚至吞并加拿大、墨西哥。<br><br>不过,杰斐逊之后麦迪逊和门罗这两任总统,谁也没有向古巴下过死手。直到1846-1848年的墨西哥战争,美国才第一次在别国土地上正式作战。但美国国会满足于获得加州、得州等地,不同意国务卿夺取整个墨西哥的计划。韦伯斯特、道格拉斯、科温、林肯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反战人士。<br><br>后来林肯上台,美国内战爆发,却意外解放了黑奴。之后美国重新崛起,1898年西奥多·罗斯福出征古巴大胜,美国顺势夺得菲律宾、关岛等地。但又一次,他后面的两个总统——有过统治菲律宾教训的塔夫脱,与大学校长出身、满脑子和平思想的威尔逊,制止了美国的扩张狂热。 <h5>1846-1848年的墨西哥战争,是美国第一次在别国土地上正式作战。图为1847年,美国著名将领斯科特率领美军攻占墨西哥城</h5> <p>附图:1789年以来美国在北美地区的扩张</p> 有学者认为,各种政体的国家都会犯错,比如对外侵略。一般情况下,权力会受到多方面制约,使之很难“一条道走到黑”。(”半路碰到宪法这头狮子“)<br><br>而一旦缺少制约,错而难改,一错再错,难免衰亡——军国主义阶段的日本和德国(德三),就是典型。<br><br>这种权力制衡也可以来自外部,只不过那时“疾已在骨髓”,需要刮骨疗毒。二战期间,德日处于“劣质制度与劣质公民”的恶性循环之中时,外来的健康力量(同盟国)给予其巨大的改造动力,使其被压制的反战者翻身,又借助这些人唤醒被战争洗脑的国民。<br><br>像德日这样的修正主义国家,崛起之初都承诺过和平,但等势力坐大后就倾向于武力改变国际秩序。可见,“反战”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这些国家能否发展出抵御战争诱惑、让不同利益群体发声受保障的机制。简单说,“没有通吃的社会,大家才能活”。 <h5>1965年6月18日,越南战争期间,第173空降旅大队正在越南南部的福荣机场执行防卫任务,士兵的帽子上写着“WAR IS HELL”(战争既是地狱)</h5> 相比德日,苏联在冷战的氛围中,追求一种平行秩序,并不寻求立即推翻西方世界的主导地位。这个“对峙为主、不乏缓和”的过程很漫长,核心国家之间的关系有起有落,至少美国民间“反战”的机会并不少。<br><br>1959年,在和尼克松(时任美国副总统)于莫斯科进行“厨房辩论”之后,赫鲁晓夫访美,点名与玛丽莲·梦露共进午餐;梦露次年也随她的克格勃情人,秘密访问了苏联。<br><br>那段时间,战后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破坏了这一气氛。赫鲁晓夫后来同意从古巴撤出核导弹,但以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并且美军私下从土耳其撤出导弹为交换条件。<br><br>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趁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美苏领导人互访频繁,并签署了《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标志着双方关系第二次缓和——这也是美国国内持续“反战”的成果。<br> <h5>1973年6月16日,勃列日涅夫访美,尼克松送给勃列日涅夫一辆深蓝色的林肯大陆</h5> 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经济不景气,对外战略收缩,促成美苏关系第三次缓和。1987年里根总统甚至站在柏林墙下,隔空呼吁戈氏“推倒这堵墙”。<br><br>尽管戈氏也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在经济上“胜骄败馁”的苏联,最后还是内部矛盾大爆发,走向了自我解体。<br><br>尝过冷战滋味的,大都心有余悸。愿冷战不再来,可视为一种朴素的反战情结。但心愿远远不够,因为有太多的“温柔陷阱”诱惑着某一方坠入,有通过所谓张扬国威的形式,也有被所谓盟友拖累的原因。<br><br>与零和竞争思维不一样,中国人自古强调和而不同的智慧,在扩展影响的过程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方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而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引入不稳定因素。<br><br>了解其他陷进去的强权都吃过什么苦,自己也许就能绕道而行、择善而从了。<br><div><br></div><div><br></div> <p>本人小结:2020年,距离冷战结束(1991)已有近30年了。冷战作为雅尔塔体系的产物,影响了二战结束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走向,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老一辈的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甚至是八零后就是在这种世界大环境中长大的。中国应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苏联在亚洲冷战的主战场和附庸,而是在冷战中保持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韬光养晦”)。</p><p>世界近代国际体系形成于1648年欧陆三十年战争后。那一年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奠定了近现代国际交往准则的基础。拿破仑战败后的1814-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则确立了维也纳体系(梅特涅体系)。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维也纳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既在不发生全面热战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热战或短暂的“冷战”。(如克里米亚战争,德意志统一战争,俄土战争,意大利统一战争)。</p><p>“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些曾经在欧陆叱咤一时的“大人物”,路易十四、腓特烈大王、拿皇、梅特涅、俾斯麦、威廉二世、凡尔赛三巨头以及雅尔塔三巨头等等,都已经随时间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唯有他们留下来的巨大政治遗产,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p><p>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大国的崛起通常与战争相伴,西班牙、葡萄牙用武力征服新大陆;荷兰、英国用战舰打开世界的市场;法国,德国,俄罗斯在陆地上决胜雌雄。可以说,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大国都不能说是以和平的方式崛起。虽然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那么,中国能否打破这个大国崛起的“紧箍咒”,成功地和平崛起,还是继续以武力的形式崛起,都是未知。</p><p>总之,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朋友来了有好酒,诺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原则,纵然我们不想要战争,但谁想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绝对会奋起反击,战斗到底!</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