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

小猪哥哥

蝶有数种,此处不作单纯生物学意义的划分,只是从古文人诗篇中搜索出几种,缀结成篇,而为所有的蝴蝶精灵立一小传。 先说一只能翩跹在庄周梦境的蝴蝶。昔庄周在梦里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之后顿生迷惑,一时竟不知庄周是由蝴蝶变成,还是蝴蝶由庄周所变。 这本是哲学家的一次虚妄思考,无什实际意义,但后来此典故竟被历代文人雅士所传诵,借以感慨“流年似水,浮生若梦。”稍有进取之心者就呼吁要只争朝夕,小资情调者则强调要及时行乐。 李义山在他的《锦瑟》中也有引用,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实为隽语,但歌咏主旨不明,亦真亦幻,也正像蝴蝶本身,忙忙碌碌,穿梭于花丛之中,没有个明确的主旨,真不知道它所忙何事?不像蜜蜂,还有个采蜜的动机。 而梁山伯和祝英台所祝化成的蝴蝶,就有了爱情的象征。梁祝化蝶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典籍,元人散曲中也有涉及。清邵金彪所作《祝英台小传》中则有详尽的描述:“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堕入茔中,秀裙绮褥,化蝶而去....... <p>今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双飞不散,俗传是两人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p> 元人赵岩的《喜春来过普天乐》中描写了十二只翩飞缭绕的蝴蝶,其中就有梁祝所化的两只。 <p>词云:“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p> 于此,各种蝶已道详尽,真的让以后那欲写蝶之人,也只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 再说一种蝶,可惜就没有上述的卿卿我我、亦仙亦幻之意了,是谓采花蝶。元王和卿有《咏大蝴蝶》一首,即是说这种蝴蝶。“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此蝶以后多用来比喻那种偷芳猎艳的采花贼。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心理上,双憩双飞的蝴蝶已成了美好爱情的象征。 <p>影响至今,今人则多用歌曲来表达对这一美好事物的由衷赞美,其中以庞龙那首《两只蝴蝶》最为有名。歌中唱到:“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无尽的关爱之情现于言表,一时不知醉倒了多少的少年男女。</p> <p>文章:选自于黄廷法先生所著《浮生拾慧》一书</p><p>图片:小猪哥哥</p><p>背景音乐:《化蝶》童丽</p><p><br></p> <p>拍摄地:九江市柴桑区城子镇赤湖村</p>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