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远在路上

李木子

<p>尊敬的老师,亲爱的诗友们:</p><p> 大家晚上好!</p><p> 上个星期,董秘书长对我说,想叫我谈谈作诗的体会,上一节课。我一听,就懵住了,心里忐忑不安,群里的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怎么敢在老师们的面前班门弄斧呢?太丢脸了!</p><p> 董秘书长说:“没关系的,你就把自己一路走来的感受分享一下就可以了。”在这里,感谢董秘书长对我的信任和鼓励,谢谢!今天晚上的课不是诗词教学课,而是新学员汇报课,请各位老师继续多多指教,好让我进步得更快!</p><p> 那,我应该谈点什么呢?关于诗词太专业的知识,之前的老师们都谈得非常好,我作为半桶水的诗词爱好者就不想讲太多了。我主要想从诗词的学习态度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因为作为同样入门不久的诗友,我想,我特别能体会群里面一些初学者的心理。</p> <p>  一、热爱诗词</p><p> 相信每一个进入宁阳古韵群的人,不管是否会写诗,至少在心底对诗是充满热爱的,我也一样。古诗之绘画美、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总使人为之而倾心,会不自觉地对诗人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觉得他们就是文化象征,是值得钦佩和敬仰的。我读过背过很多诗词,但一直以来由于学业紧张的缘故,以及在学校课堂上老师并没有在诗词方面有更深入的引导,所以,对诗词的学习,我仅仅是停留在朗读、背诵以及诗意理解上,但古语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经典诗词,可以提升人的气质,对诗词创作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p><p> 二、有一个好老师</p><p> 关于诗词的学习,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很重要,在这一点上,我的感触特别深。我曾经到广州、佛山等地方学习过诗词,授课的老师都是一些名校的教授,一连串的头衔,一听就觉得很厉害。实际讲起来更厉害,精美的幻灯片,丰富的诗词知识,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到《宋词一百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只是,每一次学习完,我除了惊叹老师的知识渊博以及加深自己对诗词的向往外,依然没有掌握诗词的写法。直到我听了吴老师的诗词基础课程,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平仄,什么叫押韵。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我觉得在初学写诗时,还是先按普通话区分平仄比较好,普通话一二声的字为平声字,三四声的字为仄声字,尽管会有例外,但,毕竟对于大多数的汉字而言,这个规律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先按普通话的平仄规律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用诗的形式写出来后,再放到平水韵校检系统进行检测。这一步,对于我们这类刚入门的学员,是一定要做的,因为,有一小部分在普通话里读一二声的字是入声字,不符合平常的平仄规律,初学者是不能很好地辨别出来,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检测,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以便更好地进行修改。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校检,检测自己所写的诗押韵是否正确。如果出现某一句诗不押韵时,检测系统会很快显示出来,并在诗的下方提示一些同韵字,我们只需要在这些同韵字中选择合适的韵字就可以了。</p><p> 我特别庆幸上次没有错过吴老师的诗词基础课,对每一个初学者来说,那都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特别记得吴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写着“七绝”的四种格式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学生,坐得特别端正,听得特别认真。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以下是“七绝”的四种格式:</p><p> 平起仄收</p><p>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p><p> 仄起平收</p><p>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p><p>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p><p> 仄起仄收</p><p>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平起平收</p><p>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p><p>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吴老师说:“只要你掌握以上“七绝”的四种格式,那就基本上可以写诗了,至于诗的质量如何,那是时间的问题。”吴老师的话使我们初学者信心大增,感觉自己离诗人又近了一步:我们只要对着七绝的格式,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出来,那就是一首七绝诗了,至于诗的质量,只要我们肯在这方面花时间去斟酌,相信创作水平一定会有提高。</p> <p>  三、勤于练笔</p><p> 我是初步掌握“七绝”的四种格式后,开始练笔的。</p><p> 忆亲娘</p><p> 昨夜轩窗起朔风,树枝颤动客思浓。</p><p> 忽瞥稚子生香梦,却忆亲娘泪满容。</p><p> 这是我写的第一首七绝诗,时值深秋夜半,秋风萧瑟,呼呼作响,身旁熟睡的小儿子,做着甜甜的美梦。自己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突然想起,我已有半年没回老家看望老母亲了,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来,于是写下这首诗。这是真实的写照,但因为初学写诗,里面的一些用语始终有些词不达意,但没关系,至少,我已经走出了写诗的第一步。</p> <p>  后来,我又写了《百盈黄昏》,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落日余晖,晚霞渐染,微风拂面,树枝轻摇,两个孩子在绿道上快乐地放风筝,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于是,我写下这首诗。虽然在用词方面还是不够自如,缺少韵味,但感觉已经顺畅了很多。 </p><p> 百盈黄昏</p><p> 日晕天边惬意飘,珑湖畔上树枝摇。</p><p> 儿童绿道风筝放,燕子高空笑比娇。</p> <p>  《冬至》是我发表的第一首诗 ,去年冬至,为了应节,诗词学会要求会员们以“冬至”为主题作诗。诗友们纷纷创作,把一首首作品分享在宁阳古韵群里。在诗友们的创作热情影响下,我也作出了以下这首《冬至》: </p><p> 冬至</p><p> 冬至重来又一年,寒梅独自傲霜天。</p><p> 鸡豚日暮家家备,游子归心箭在弦。</p><p> 其实,我刚开始写《冬至》时,初稿是这样的: </p><p> 冬至</p><p> 冬至重来又一年,寒梅独自傲霜天。</p><p> 鸡豚日暮家家备,游子归家在道边。</p><p> 我原意想表达:冬至时节,家家户户在准备好鸡肉、猪肉,游子们还在回家的路上赶着。后来,我把这首诗发到宁阳古韵群后,东哥很快就提出了建议:“游子归家在道边”不太能看出游子急切的心理,不如改为“游子归心箭在弦”。我特别赞同东哥的建议,并在心里想: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用呢……总之,我有了人生的第一首诗发表,那个激动啊,不能自已!</p><p> 在这里,我还想说说,我是为什么会写“寒梅独自傲霜天”“鸡豚日暮家家备” 这两句诗的?首先写“寒梅独自傲霜天”这句诗时,我是联想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两句诗的,寒冬腊月,只有寒梅还在顶着寒风,骄傲地独自绽放。而“鸡豚日暮家家备”这句诗,是因为我联想到自己背过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两句诗中“足鸡豚”,于是想着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鸡肉、猪肉,浓浓的节日气氛,好一个团聚的日子啊,于是,我写下这句诗了。</p><p> 吴老师对我这首诗的评价是:木子有进步了,平仄、押韵没有问题,诗有一定的意境,写出了冬至时节,家家户户一派繁忙景象,以及在外游子归家心切的心情。</p><p> 得到吴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大大增强了我诗词创作的信心!</p> <p>  四、多发表,多请教</p><p> 自从学习写诗后,我会经常抽时间出来练练笔,把自己的作品发到群里面请大家点评,指导,也会私微诗词学会里的老师们,虚心请教。作为初学者,我认为应该多把作品发到群里来,那不是显摆,也不是得瑟,而是,很多时候,自己的思维确实有局限性,需要在老师与诗友们的点评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刚入门的诗友可能会担心,自己写的诗质量不高,发出来会不会被人笑话。是的,我刚开始时也有这种心理,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诗友们都是抱着学习与进步的心态进入宁阳古韵群的,所以,他们对群里的诗词点评或提出修改意见,其目的都旨在共同提高,并没有要笑话谁的意思。</p><p> 自从在思想认识上发生转变后,我会经常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作品发出来,谦虚请教,老师与诗友们都对我很包容,也很有耐心,从字到词的运用,每一次都指导得很认真。如石伯祥老师、董秘书长、华灯初上、章哥、晨星等等,他们不止一次被我私底下请教。有时,我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打扰到老师们、诗友们了,可面对他们热情的点评与指导,我的不安,很快就释然了。感谢所有帮助我进步的老师们、诗友们!</p><p> 我学习着,进步着,陆陆续续写出了一些诗词作品。</p><p> 贺新年</p><p> 晴空正日锦云飘,紫燕高枝起颂谣。</p><p> 溢彩流光新气象,欢天喜地乐今朝。</p><p> 元旦诗二首 </p><p> 贺新年</p><p> 晴空正日彩云飘,喜燕高歌幸福谣。</p><p> 火树银花新气象,拜年叙旧乐今朝。</p><p> 元日.螺岗乐</p><p> 元日螺岗晴正好,风吹杨柳舞姿娇。</p><p> 纸鸢溪畔儿童放,笑语欢歌响碧霄。</p><p> 清明</p><p> 清明烟雨细如尘,草长莺飞柳色新。</p><p> 游子匆匆归故里,村郊俱是踏青人。</p><p> 战疫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鼠惊雷伴雨来,疫情肆虐系天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衣卫士逆行上,日夜奋争迷雾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致敬英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晨曦初照仰天怅,夕暮窗前几度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待到瘟神西送去,英雄史册写春秋。</p><p> 以上几首作品,时间跨度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疫情期间,从诗句的表达上,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写作水平是有提高了,在斟词酌句方面娴熟了很多,也越来越有诗的韵味了。</p> <p>  面对自己的点滴进步,我承认,我是高兴的,但是,我也知道,自己与群里的诗友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关于历史典故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需要多下功夫恶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感恩所有的遇见🌹🌹🌹</p> <p>  文/木子</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