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炎炎夏日,感谢教体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各位领导为我们组织的这场文化大餐。这次的培训活动非常新颖,全部采取线上授课。本次培训既有专家老师的前端引领,又有老师们自我学习的坚持和群体智慧的分享,既有丰富的案例解说,又有多样的评价表达。</p> <p> 新阅读研究所副所长王元磊为老师们拉开培训的序幕。</p> <p> 崇高的师德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郭明晓老师与王毅老师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师德与师爱对学生的重要。</p> <p>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更何况我们从事的是教育行业。“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传播更新速度快,老师的一桶水已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只有细水长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新课标培训时,高老师举的例子——同样的水果,只是给它稍加处理,改成可爱的动物造型,孩子对他的兴趣立马就不一样了。本次培训上,常瑞霞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没有学生听她讲课,到都喜欢她的课,启示我们一定要做一名有为的老师,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终身学习。</p> <p> 童喜喜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老师。她在课上直接点出了我们家校共育工作中的常见误区,并且为我们总结出与之相应对的《家校攻坚15招》。找到这些症结所在,加以调整,便能够使我们的家校共育工作做到“止损”。在一个正向的基础上良好的发展,后劲就会更足。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的方法,都是非常实用有效,有了这些方法,我在家校共育这个方向的工作目标更加的清晰,更有思路了。</p> <p>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借鉴各位专家老师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调整、提高自己,让自己饿工作更加出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