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黄色是一种普通的颜色,如果你不色盲、从小用彩色蜡笔涂过画,一定能分辨的出,属于最基础的三元色之一。</p><p><br></p><p>在历史的进程中,黄色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从尊贵象征的视觉神坛到低俗代名词被堕入深谷,黄色的前生今世挂上了过山车,为了搞清楚黄色是如何被抛落的,请打开中国历史绘本......</p><p><br></p><p>黄--最早是指中原地区土地的颜色,因为华夏文明诞生了黄土地,所以在传统文化里黄色一直代表着中央正色,中华人文始祖被称为黄帝,最初高贵的黄色并不受执政者待见,长期被黑色、红色所碾压。大秦帝国统一天下后,选择黑色成为残酷、强权的流行色。著名的“黄巾军”农民揭竿而起是抵抗残暴、追求光明的开始。到了汉朝,红色又打入了潮流前线,与黑色一起制霸宫廷。</p><p><br></p><p>这种局面一直到唐朝才有所改观,接过皇位的老李家,根据“五德始终说”推算出自己是“土德”,恰好对应的就是黄色,于是唐朝的穿衣颜色上把代表土色的赭黄升级为皇家专属颜色,此时明黄和淡黄色普通人也是可以使用的。</p> <p>到了宋朝,老赵家把御用黄色范围扩大了,除了衣服之外,宫廷的车马用具一律升级为黄色。</p><p><br></p><p>元朝虽然是蒙古人当家,但依然重申了赭黄的皇家专属地位,庶人不得穿赭黄色。</p> <p>等到改制明朝时,老朱家不走红色路线,仍偏爱大搞黄色,推民间禁黄的范围延伸至“柳黄、明黄、姜黄”,此时皇室的专用色还是赭黄和赤黄色。</p><p><br></p><p>清朝入关后,将黄色发扬光大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明黄色,在前朝当权者的基础上,满清皇室搞起黄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在衣饰和车马上搞,还要在居住环境中搞,把整个宫殿搞得金碧辉煌。</p><p><br></p><p>时光转到清朝末年,东西方文明融合加速,黄皮肤、黄种人概念开始兴起,炎黄子孙被唤醒站起来,在反封建、反军伐革命浪潮的冲击之下,搞黄色不再是皇家专属,演变成全民运动,当时革命者们喜欢用“黄”字命名,以此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p> <p>同期,西方新闻快速传入中国,其中就有“黄色新闻 Yellow journalism" 的概念,黄色新闻是指有关刺激性内容的报道。19世纪末,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在他的《世界报》上办了一个漫画专栏,主人公是画家奥特考尔特画的一个发型稀疏、没有门牙、穿着肥大黄色睡衣的男孩。专栏借“黄孩子”之口讲述纽约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漫画图文并茂,滑稽可笑,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p><p><br></p><p>黄色新闻原本是指各种暴力、犯罪、伦理道德、灾难等新闻内容,黄色新闻被引进中国时,市面上低俗色情的内容呼应着随之兴起,各种黄色书刊如雨后春笋将黄色与低俗彻底锁定,后来黄色不断被曲解与误用,逐渐从代指低俗变成特质色情,满足了中国文化隐秘的表达方式,黄色从高贵的颜色变成了最污的颜色。</p><p><br></p><p>特指色情类西方国家用的是“大蓝色 Big blue”,如果报纸中夹有色情版会采用蓝纸印刷,方便取舍。</p> <p>通常语言认知习惯是由历史演变而来的,黄色也不例外。黄色是站着死、还是躺着死,口口相传,社群聆听。</p> <p>P.S.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最能代表中国的颜色是红色,那在之前的几千年时间里,最能代表中国的颜色就是黄色。</p><p><br></p><p>无论是我们土地的颜色,还是我们的肤色,无论是华夏母亲河之一的黄河,还是人文始祖黄帝,中国的历史始终与黄色密不可分。国旗上五星选用黄色当仁不让。</p><p><br></p><p>《说文解字·黄部》:“黄,地之色也</p><p>《论衡验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p><p>《周易·坤卦》:“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p><p><br></p><p>黄色也是《诗经》中出现最多的颜色</p><p>鸟的黄--黄鸟于飞</p><p>丝线的黄--充耳以黄平而</p><p>马的黄--四黄既驾</p><p>花的黄--裳裳者华,芸其黄矣</p><p>衣服的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p><p>酒的黄--瑟彼玉瓒,黄流在中</p><p>代指老人的黄--黄发儿齿</p><p><br></p><p>最受古人喜爱的黄色,象征着吉祥尊贵的黄色,如今却成为了低俗下流的标志,多少有点唏嘘。</p><p><br></p><p>不过,看完这篇,喜欢黄色的你就不必再遮遮掩掩了,毕竟咱们喜欢的可是正经黄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