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军魂入骨 老兵不死

来旭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金 当兵如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军魂入骨 老兵不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4、在红2连当连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2连的兵,然后当班长、排长、副连长,直到走上连长岗位,是土生土长的2连连长。所以我对连队的感情很深厚,也十分珍惜连长的岗位,暗下决心,竭尽全力搞好连队的全面建设。</p><p class="ql-block"> 当兵期间,我的步兵五大技能在团里也算出类拔萃,是全团闻名的兵王。当班长时,带过的兵基本上会分到全连各排当班长副班长。我记得带过的兵久成成了战斗英雄,后任团副政委;江克华,后任团副政委;赵子舟、王政军后任3连、2连连长。对越作战中,我带过的4位班长何清贵、肖明珠、陈水清、张进忠战死在沙场。我不但教给了他们的武艺,也传授给他们精忠报国的军魂;当干部时期,各类指挥业务、带兵管理能力在全团也是名列前茅。对越作战时,直接指挥的2排立集体一等功,下属3个班全部立功,6班还立集体一等功,被昆明军区授予“尖刀英雄班”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上任之后,深感责任重大,担心有负连队及上级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79年4月己被上级任命为2连长,但一直没到位,过了春节后,80年2月才到连队上任。听团领导介绍才知道,连队撒回国内弥勒县后,由于连队严重减员,团紧急将卫生队担架排、79年3月入伍的贵州兵补充连队。调政治处干事张彦朴任指导员,4连连长陈兴才任连长。1连排长杜友庭任副连长,原2排长严光裕负伤归队后任副指导员,特务连侦察班长邹代华任3排长,5连的班长符红任2排长,3连的王政军回连任1排长,2连原班长柯瑞艮任4排长,上士吴增富提升为司务长。</p><p class="ql-block"> 79年6月,连队还发生一起引起全军通报的行政事故。当时军事医学院研制了一种抗疟新药,卫生员刘华中不慎将一月的剂量让全连人员一次性服用,造成全连人员药物中毒。师医院、四零医院在连队开设医疗救护站,经前后两个月的治疗,才算基本稳定病情,但战士们的健康受到影响,白细胞普遍偏低。</p><p class="ql-block"> 我回连队上任时,看到全连人员病秧秧的,打不起精神,而且上级领导又告知我战士们因药物中毒后要防止病情反复,又要我组织好连队完成全训年度计划,我很为难、很着急。</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了解,得知大部分干战体力己有很大恢复,只有少数人还有待继续恢复之中。我采取了提高伙食标准,增强营养;训练先开政治、理论和轻体力的训练课目,将重体力课目往后移。经过全年努力,圆满完成全训任务,而且各项训练课目在全团也名例前茅,连队被评为先进连队。我还记得,在团的关心下,我们自己动手,盖了一个很大的猪圈,为多养猪,养好猪创造了条件。那时,上级机关、领导来2连视察的人很多,包括一些高级将领。我清楚记得夏天的某天清晨,我起床后在连队操场等待起床军号声,突然发现有位老军人独自在兰球场边,我急忙跑到跟前,敬礼、报告职务,握手后,我建议带他在营区看看,他说不用管我,我自己转。当时我很纳闷,军、师领导中没见过此人。上午连队在战术训练场进行班战术训练,老同志又来了,我赶紧吹哨,全连立正向他报告。他走到6班队形当中,看6班的战术队形训练,并不时地纠正动作,这时我才从跑上山来的陈兴才副团长处得知他就是军区的茹夫一副司令员。那个年代,小兵见到大首长是经常的事,1976年我在犍为446团集训时,就见到过秦基伟司令员。那时,军队高级干部下基层是常有的事,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在不断得到发扬传承。</p><p class="ql-block"> 当连长还不到一年,因副营长刘玉勤转业,我在12月5日被任命为447团1营副营长,过了元旦,就到营里上任。</p> <p>2连指导员张彦朴</p> <p>2连副连长杜友庭</p> <p>2连副指导员严光裕(右2)连长陈来旭(后排左1)</p> <p>2连排长贾建都</p> <p>2连排长王政军(中)</p> <p>2连排长符虹</p> <p>2连排长柯瑞艮</p> <p>2连排长鲁银才(左1)</p> <p>2连排长邹代华(中)</p> <p>2连司务长吴增富</p> <p>当2连连长时使用过的上海蝴蝶牌铜哨子</p> <p>  25、在副营长岗位上</p><p><br></p><p> 我任副营长后,2连副连长杜友庭提升为连长,指导员张彦朴去3营任教导员,副指导员严光裕任2连指导员。杜连长因为休假,我没离开连队。当时团下达2连组织示范性《加强步兵连山垭口进攻战斗》实兵实弹演习,由我全权负责。我要以营长的身份,又以连长的身份组织演习。从想定作业到实兵演练,基本上由我一人组织并导演实施。这也可能是团的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由一个刚上任的副营长(实际上还是个连长)全权组织实施的加强步兵连进攻战斗实兵实弹演习。当天演习全团班以上人员到场观看,老乡归月根(作训股股长)还在现场设置广播系统,作现场推演讲解,起到很好的直观效果。王庆才副师长、梁洪凯团长、桂全智副团长、杨永智参谋长全程观看演习后,给了很高的评价。</p><p> 我到营上任时,营长陈兴才曾在75年任过我连连长,又在79年短时间任过2连连长,我俩互相很熟悉,可惜他嗜好喝酒,在副团长岗位上转业后不久就得肝癌病逝。副教导员陆德来,甘肃69年兵。那时营的班子还未配齐,刘玉勤副营长、周泽光、吕福寿副教导员己编外,正准备转业。由于营里干部少,我整天下连队,去训练场,全力配合陈营长做好行政管理和军事训练。</p><p> 5月份,全军掀起打坦克热潮,军区组织各师在凤凰山组织打坦克集训队,由副师长曹丛连负责,共214名学员。每团编为1个分队,团让我负责带队。</p><p> 5月9日上午出发,下午到达成都北站,集训到23日结束,总共半个月。当时训练主要是用炸药包、爆破筒、反坦克地雷、火箭筒、无座力炮现有装备,研究怎么样打坦克。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坦克真家伙,还特意搭载跑了一圈,拍了照,感觉很神气。</p><p> 6月初,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前南京高级步兵学院)来部队挑选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期培养大专学历的军队中级指挥员,当时说学期二年。经过面试,听二位主考官的口气我有把握被录取。7月10日录取通知书到团后,团首长听说我们这批学员很少,要全军统一分配,扣了通知书不给我,请示上级要换一位。直到临近报到的一周,干部股的陈如生才经请示将通知书给我。</p><p> 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在甘洛境内乌丝河车站不远处,大渡河支流利子达沟爆发泥石流,冲垮铁路桥,造成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22次列入坠入大渡河中,共死亡失踪275人。团奉命前往抢救,直到完成任务。我营二连因表现特出,立集体一等功,二连河南兵陈亮立一等功。</p><p> 8月份,四川普降大雨,宝成铁路中断,经战友丛莉的帮助,购到成都飞往上海的机票,终于在报到的最后一天8月28日赶到南京,成为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指挥系的一名学员。</p><p> </p> <p>打担克训练时秀了一下</p> <p>与另外打坦克兄弟团的队长合影</p> <p>442次列车坠入大渡河的当时场景</p> <p>  26、在南京高级陆军学校上学</p><p><br></p><p> 1981年8月28日,我从上海乘火车到南京,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所在地为南京市江北浦口区花旗工地(当时对外属保密单位)。报到后我被分到军事指挥专业2队,全队为141个学员,又分成12个班,每班12人,我在8班。当时的班长叫宋海宾,副班长向贵生,党小组长应甫祥,学员有杨忠明、周大位、尤正荣、李建平、刘波、王寿明、陈志国、老胡12人。 我先和13军的周大畏住同一宿舍,他打呼噜太厉害了,搞的我彻夜难眠。经反映后搬到与王寿明、应甫祥同学的套间。</p><p>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是陆军中级合成指挥院校,隶属总参谋部。担负着为全军培养合成军队中级军政指挥干部、省军区系统人武指挥干部任务。学院前身是总参高级步兵学校,成立于1952年5月2日,隶属中央军委,1959年2月撤销。1978年1月以南京军区军政干校为基础,组建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1980年更名为南京高级陆军学校,1986年6月易名为陆军指挥学院,划归总参谋部建制领导。1999年改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是直属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担负着全军指挥军官中级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任务。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市浦口区的扬子江北岸,学院交通便利,毗邻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学院景色迷人,环境优美,是一座园林式的营院。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和发达的经济环境,是广大学员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当时的学业主要是师团合成指挥,主要课目有合同战术理论、战术想定作业、军事地形学、军兵种知识、外军研究、司令部业务,还有政治类的内容,如哲学、政治经济学、军队政治工作、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教程。学业很紧张,所有学员都以一个职业军人的标准执行教学规范。那时,班里还有菜地要打理,队里的公共卫生也是各班轮流打扫。除了在校学习外,还经常野外作业。学校还有所属一个团编制的部队,配合教学,合成训练演习训练场在安徽的界首地区,那里荒无人烟。</p><p> 学校里还有一个外训大队,大部分学员来自非洲国家,听说培养出许多国家首脑与军事要员。</p><p> 原计划二年的时间,因部队改革需要,学业缩短为一年半。1983年7月20日,我以各项专业优良的成绩,完成学业,取得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军事院校第一批具有大专文凭的军校毕业生。</p> <p>当年军校学习路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的留影</p> <p>军校全队毕业合影</p> <p>当年军校毕业发的大专文凭</p> <p>退休后回母校参观时在大门口的留影</p> <p>  27、回团当营长</p><p><br></p><p> 学业结束后,我回师报到,老团长王庆才见到我连声说,回来就好!师干部科的科长说,回447团吧,新的任命很快下达。我又回到了447团1营当副营长。老营长陈兴才己提升为副团长了,当时营长是李加富,是原2连6班长,从师教导队副队长的岗位上提升的。8月底我就被任命为营长,李加富调团任副参谋长,后又下省军区。当时营部教导员是陆德来,68年兵,甘肃民勤人。副营长陈以民,74年兵,四川达州人。副教导员胡万生,河南许昌人,他不久调团政治处,后任是副教导员杨玉清,75年兵,云南大理人。书记罗汉民,管理员张志诚,医生常国昌,排长贾建都,司务长吴增富。</p><p> 当时部队比较散漫,一到晚上,营区外到处是兵。连队干部喝酒、无故超假、乱搞男女关系……,心不在连队建设上。最为特出的连队战士违反纪律还敢和干部吵闹。营长任命后,我让管理员张志诚每天晚上带队到三叉路口,抓外出人员,然后通知连长、指导员到营部领人。三天后,堵绝了随意外出的现象。另外我规定不是节假日干部不准喝酒,每天必须跟战士一起出早操;每天晚上各连必须点名,抽查人数。营部也经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及时考查他们在职尽责的表现,作为提升干部的依据。营里还配合团政治处,对少数生活作风不良的干部进行组织处理,使大家受到教育。慢慢的,全营走上正轨。</p><p> 84年全营除3连搞生产外,其他4个连队担任全训。我除了整天扑在训练场上外,还带队以营的编制参加师的《营防御战斗沙盘作业》与理论、射击、军体项目的比赛。取得了沙盘作业团体第一和个人理论考试的第一名好成绩。到年底,全营完成了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p> <p>当营长共同并肩工作的战友在营部的合影(左1为副营长杜友庭、左2为教导员罗德来、右1为副教导员胡万生、右2为营长陈来旭)</p> <p>副教导员杨玉清</p> <p>副营长陈以明(左1)</p> <p>  28、在团司令部</p><p><br></p><p> 1984年11月6日,我被50军任命为447团司令部副参谋长,接替转业回上海嘉定赵志嘉的岗位。当时447团团长是杨永智、副团长陈兴才,政委陈玉忠,副政委吴仕勇,参谋长赵怀州,政治处主任李麦武,后勤处长刘大保。司令部下属6个股,作训股长甘礼彬,炮兵股长张化武,通讯股长林佳国,军务股长朱光华,机要股长李学成,管理股长严光裕。我除协助参谋长工作外,还担任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分管直属队行政管理。那时直属队就特务连和通讯连。</p><p> 1985年5月,部队军改(大裁军),团党委决定由我(师党委己报军任团参谋长)按新编制起草全团编制方案。在师开过编制会议后,我闭门奋战五天,终于完成任务。当时我团是甲种团编制,根据新编制,全团又增加了一个工兵连,一个107火箭炮连,一个军马连。每个营还新编一个汽车排,人员和武器装备也有新的调整。经上级党委批准,我团6连整编制改为团军马连,148师侦察连(国防部授予的红心虎胆侦察连)整编制改为我团6连,团工兵连由150师448团6连整编制担任,并由我去什邡办理交接。由于当时工作太忙,责任又重,连续几天生病发高烧,休息几天不见好转,我便让卫生队派人来宿舍打青霉素,虽然做了皮试,但突然过敏休克,幸好小车班驾驶员杜秀印及时开车急送卫生队抢救,才又捡回一条命。</p><p> 1985年8月,50军撤销命令下达,我们149师整编制保留,编入13集团军。50军召开了三级党委会议,贯彻整编命令,也是实际意义的“散伙”饭,我也参加了。会议中,见到了老团长康虎振,也见到了原英模报告团长马秉臣,他己任成都军区后勤部长,他们见到我很高兴,说了许多鼓励的话,马对康说,小陈是你的兵,我们一起在北京报告团工作过,他不会转业吧?康军长说,他这么年轻,部队还要用他。</p><p> 军三级党委会议结束,全军进行按裁军整编方案进行调整,到年底基本结束。由于当年工作比较出色,第三次荣立三等功。</p> <p>八十年代447团团部所在地</p> <p>团部局部照</p> <p>与参谋长赵怀州(左)的合影</p> <p>当年团里的领导班子(前排左3团长杨永智、右3政委陈玉忠;后排右起;干部股长陈如生、副参谋长陈来旭、副主任任遂生、参谋长赵怀州、主任李麦武、副团长陈兴才、后勤处长刘大保)</p> <p>在6连开现场会时,与各连到场的连队干部的合影。</p> <p>大裁军时,去448团接编入我团工兵连的6连时,碰到来团检查工作的康虎振军长(原我团老团长)。</p> <p>团当时唯一的北京吉普</p> <p>与师长包玉坤(中、也曾是师军体队队长)上海老乡工兵科长秦玉良在团招待所(右)的合影</p> <p>在部队最后一次立功</p> <p class="ql-block"> 29、萌生转业念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团长杨永智是一位很有能力、亲和力很强的领导,对越作战时任团副参谋长。1985年,他被军区任命为149师副师长,想不到在命令还未正式宣布之前,团政委出于私心,去军、军区告黑状,结果军、师派来调查组调查,查无实据。当时国防科工委一批哈军工的老知识分子要转业地方,军委提出科技强军,结果孙惠民派到我师当副师长,让杨团长去新组建的沙湾武装部当第一任部长,杨团长一气之下,不服从组织安排,提出转业,结果转业到四川省石油管理局。政委曾给上级首长当过勤务员,后在军机关任职,无实际工作能力,心眼很小,大家背后称他为“奶油小生”。到团后,自以为是,以人划线,搞老乡关系,很不得人心。大暑天,他安排木工为他做家俱,让木工加班加点,严重影响战士午休。木工在机关食吃饭,强势不排队,自己打饭,大家意见很大。我如实告诉杨团长,让他转告政委注意影响。为此他对我心怀不满,在背后说三道四,很不理智。杨团长让他找我沟通,交谈中他极不坦诚,不欢而散。</p><p class="ql-block"> 那时,上级派作训科长刘正刚来当团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挺合得来,为此也全力配合其工作。记忆最深的是帮甘洛县修筑一条由甘洛通往玉田的公路,大概有十多公里。刘团长让我当现场总指挥,并负责炸药发放的审批与工地的安全。全团一字长蛇阵排开,与地方杨技术员泡在工地,看进度,查质量,保安全,日夜奋战,终于圆满完成。为了抓好军训班进攻战术课目,他指示我到5连抓示范班的训练。那时5连长叫周尚富,他让5班担任示范班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团召开班以上现场会,观摩5连5班的《进攻战斗中的步兵班》课目,取得了很好效果。</p><p class="ql-block"> 86年下半年,我儿子已4周岁,眼见一天一天长大,并很快会到上学的年龄。我爱人在军区峨眉疗养院当医生,疗养院的军人小孩都在当地马路桥乡小学读书,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为了孩子的前程,我俩商量,尽快转业。当时爱人在军医学校读书,还有半年实习期,她多次找领导沟通,要求转业。但87年的转业上海指标己用完(当年大裁军,北京、上海转业的指标很紧张),总体上讲,大裁军时,军队要裁减的干部太多了,绝大部分干部还是想留部队的,只有很少部分干部真想转业,特别是户籍在大城市的干部。那时,只要你提出转业要求,不管什么人,基本上分分秒秒就能搞定。好在疗养院的领导通情达理,多次向军区后勤部反映,为我爱人调剂了回上海的指标。真巧,当年转业干部数量特别大,能否安排好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为大裁军提供有力的保障,各军区、军兵种将转业安置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落实。军区干部部指定我师派一有较强活动能力的上海籍干部担任成都军区驻上海移交组长,配合地方完成大裁军的转业干部安置。后来我才知道,军区共2个野战军,13军保留,50军拆编,50军有大批干部要转业回地方。干部部负责转业工作的刘良勇干事、叶年生干事就是原我师干部科的,他们对我师上海籍的干部很熟悉,提名让我负责军区一百多号转业上海的工作。当时师征求刘正刚团长的意见时,他以团工作繁忙为由,明确反对,让师换人,对我说,不要去搞转业工作,并暗示我上级要用我,如去搞移交工作,可能会有意外。我也明确告知他,不会考虑升官问题,已准备转业,利用在上海进行移交任务机会,安排好爱人工作,并尽量物色自己的转业单位。这样,他也不再坚持,我就去军区干部部报到。</p> <p>别了,新的岗位。</p> <p>我在团司令部时的两任团长杨永智(右)刘正刚(左)中为副师长孙惠民</p> <p>我与赵怀州参谋长下连队检查工作</p> <p>修公路时为1营部施工人员拍的集体照</p> <p>修公路时遇下雪天</p> <p>  30、任军区转业干部移交组长</p><p><br></p><p> 1986年6月27日我到军区干部部报到,29日起,参加移交工作会议,近半个月的时间中,学习掌握移交政策、接受转业干部档案、熟悉转业干部基本情况、了解重点转业干部想法。1985年全军百万大裁军,要移业去地方的干部很多,如果不安排好的话,会影响军队干部的稳定。接受任务时,军区干部部领导反复交待,要安排好每一个军转干部,做到地方满意、本人满意、部队满意。</p><p> 1986年成都军区共向地方要移交15153人,并要求1987年全部报到位到岗。移交上海市的军转干部共102人,其中团职干部10人、营职干部32人、连排干部25人、技术干部35人,军转干部随军的49人(包括孩子24人)。</p><p> 7月下旬我回到上海,为方便工作,上级规定,各大军区、军兵种的移交组统一住宿于南京军区所属的延安饭店。</p><p>根据工作流程,我到高安路19号上海市人事局军转办拜访了姚子成主任、王有德副主任,还会面了与我对口交接工作人员陈燕卿女士。根据陈的介绍,我得知军转办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军转干部,使我有信心能如期完成移交任务。</p><p> 7月26日,军转办召开了军转座谈会,共同明确了移交接受原则是:只要是在上海入伍的一律接受,但对在外地入伍的,规定了如下条件:1、转业干部外地入伍,父母在沪无子女需要照顾或配偶在沪,其父母无其他子女的。2、转业干部外地入伍,配偶原籍上海,工作和生活基础在沪,其中一方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3、转业干部外地入伍,配偶原籍上海,工作和生活基础在沪,军龄要满15年的。4、转业干部是上海知青在外地插队的,须未婚单身或配偶工作和生活基础在上海的。5、驻沪部队转业干部外地入伍的,其配偶随军来沪工作滿13年的。并明确规定,85年6月1日后提升过职务的军人不得移交。</p><p> 那时,改革开放正热火朝天的展开,军转干部扎堆想去外贸系统和旅游局。军转办给各大系统下达名额,供需双方确认名单,为此,转业干部也自己找关系,找接受单位,我们也对重点人员,根据其要求,上门推荐。对于无单位认领的军转干部,军转办采取指令性分配。我记得去向最为宽松的单位是公检法系统、七所八所、街道办事处。他们正处于大扩容时期,有多少,收多少,但军转干部多不愿去。</p><p> 那时中央文件还有一条明文规定,对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立功或致残、平时工作中立二等功以上、在边防海岛连续工作10年以上、从事飞行潜艇工作15年以上的转业干部,在分配去向上应给予适当照顾,除回原籍或入伍地外,也可转业到父母或爱人工作的地区。</p><p> 在近半年的移交工作中,我主要精力放在安排团职干部与可照顾的重点干部工作上。我记得那批转业干部中有4位立过二等功:148师的团副政委施建,在老山侦察战斗中立二等功。32师司令部参谋陈建国,在84年老山防御战中立二等功。50军通讯营副营长朱玉红因多次参加全军兰球赛中表现突出立二等功。原11军炮团无线电技师徐明在革新中有成果立二等功。我根据他们的志愿,多次奔走,全部落实了单位。</p><p> 经过努力,军区的102名转业上海的干部,全部按时转交到落实的单位,没留后遗症。</p><p> 许多年过去了,我想他们肯定在上海的大发展中大展宏图取得傲人的成绩。据我所知,这批转业干部中,最为出名的有后担任申花俱乐部总经理的徐泽宪。有在香港上市的置业房地产公司董事局老总施建。</p> <p>当年成都军区转业上海人员统计表</p> <p>移交组的所在地为上海延安饭店</p> <p>  31、转业回沪</p><p><br></p><p> 转眼到了1987年的上半年,听说当年的军转指标又己下达。考虑到爱人只身带孩子的不易,加上对家乡改革开放的向往,我决心转业并付之行动。由于我勤于工作,与市军转办的上上下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我向他们吹风告知我今年准备转业,并希望能给我安排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他们认为我的自身条件还不错,建议的两个去向;想事业上的发展去组织部门;想收入好的单位去上海展览中心。他们告诉我,上海展览中心是目前最热门的单位,原因是;属市政府,原是市机管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刚转制为企业。在经济上自负盈亏,多盈多发。最近两年该企业搞的火红,收入是全上海最高的。想去的人很多,军转办每年多多少少会给他们下达一定的军转干部指标,并承诺只要我回来,一定安排我进去。我想,当官进步需要圆滑和忍气吞声,不符我的为人性格。搞经营只要脚踏实地勤于耕耘,我是具备这一条件的,为此,我权衡利弊,选择了上海展览中心作为我今后人生历史使命新的起点。</p><p> 我给团党委打了转业报告,用挂号信寄了过去,没多久,刘团长来信告知,他己向师党委报告,但没通过。我立即给我老领导己任师长的桂全智去了信,诉说我目前的实际情况,希望能网开一面,让我解甲归田。不多久,刘团长告知我,师党委己批准我转业回沪。6月份我回成都,将移交工作作了汇报,并提出可协助新的移交组工作,刘良勇一口答应。</p><p> 当年成都军区驻沪移交组长是西藏军区驻沪办事处副主任薛明学,他对我的去向十分关心,极为推荐。我也整天泡在延安饭店,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9月份我亲眼见到上海展览中心人事处的副处长陈荣珊及马锐取走我的档案,我才放下心来。不过当时的心情是五味杂陈,十分复杂。即对部队的万般不舍,也对以后地方工作的不确定充满顾虑。好在有了一个好的去向,内心也充满了平衡与期待。</p> <p>当年为我转业之事极尽而为的移交组长薛明学组长(中)</p> <p>  32、告别部队</p><p><br></p><p> 按照工作流程,1987年己落实地方工作岗位的转业干部,一般应该在1988年内报到,然后到转业干部培训班学习二个月才能到单位上班。我当时考虑,工作单位己落实,最好能在1987年底到单位上班,这样地方工作就能有个整年度的计算。为此,请薛明学与军转办协商,在9月底就开出调令单,明确在本年内到上海展览中心报到。10月,我回到团部和师部,办理转业手续。</p><p> 我还特意回到老连队,告别曾经相伴过8年的英雄集体。我永远不会忘记,1972年底,我们447团从四川仁寿县移防凉山甘洛。连队曾在县党校、团部大院及“留古沟”地区驻守过,但驻守时间最长的还是在新市坝的红岩湾。通往县城公路边的原牛日河红岩湾河道中有塌陷下的山体,形成了一小块平坝,牛日河为此改道。连队住扎在平坝上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原是独立团的办公大楼。连队营房紧靠牛日河边,河边有一座吊桥,河那边就是团农场的驻地。再往高处走是我团大批的玉米地处在的甘洛县下西西卡及上西西卡地区。从1975年我们2连就长期驻扎在那里。那里有我们自己动手建造的食堂、球场、障碍训练场、猪圈和围墙。还有我们自己开辟种植的菜地、果园和树木。在8年的岁月里,我同连队的战友们亲密无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目标一致,亲如兄弟。大家同住一间房、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迈一条腿,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连队每天执行严格的作息时间,星落而起,日落而息。三大条令、步兵五大技术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旋律。我在红二连这所大学校中生活、训练、学习、生产、施工,不断提高我的军政素质,不断培养我的优秀品行,成为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合格军人。</p><p> 1987年当时2连的连长是鲁银才,指导员冷纪文,他们安排我和全连、2排、6班合影留念,召开全连军人大会,让我进行连队的光荣传统教育。还专为我杀猪会餐,各班排还轮流向我敬酒,浓浓战友之情终身难忘。周副团长怕我喝醉,特意赶到连队代我喝酒。我还去了1营部,团司令部,向我熟悉的战友们告别。很惊讶的是,在司令部大院见到了老政委,他很不好意思的说,我己列入明年的转业名单,当个老百姓了。这真是是事难料,造化弄人那。</p><p> 1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是我离开部队时刻,也是团新班子组合后全团会操的时刻,团的领导班子成员到招待所与我告别,老班子成员杨永智团长、赵怀州参谋长送我上了火车,汽笛长鸣,火车飞奔,别了甘洛!别了红岩湾!别了部队!别了我亲爱的战友!我期待有机会来看望你们。</p> <p>转业前夕与老连队全体人员的合影留念</p> <p>转业前夕与老2排全体人员的合影留念</p> <p>转业前与老6班的战士合影留念</p> <p>转业前与老连队战友郑家才、久成、王政军在团部大院的合影</p> <p>转业前杨永智团长、郑家才团长与我们四位转业干部在团招待所的合影</p> <p>转业前与杨永智团长的合影</p> <p>转业前与赵怀州参谋长的合影</p> <p>  33、难忘的老部队,难忘的老战友</p><p><br></p><p> (1)割舍不下的情感</p><p><br></p><p> 转业后,我仍然时刻关注着老部队的建设和老战友们的信息,利用出差开会的机会去云南屏边为战友扫墓;到老部队看望老领导和战友们。师、团领导和老连队的新战友们也热情欢迎款待我。特别是对越作战时任我团王庆才老团长,在干休所家中还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招待我,讲了很多肺佛之言,使我感觉到老部队的情义难用言语表达。康虎振(对越作战时任我师师长,后任50军军长)、桂全智(对越作战时任我团参谋长,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刘正刚(对越作战时任师作战参谋,后任我师师长)、杨永智(对越作战时任我团副参谋长,后任我团团长)等老首长、老领导和王西欣(东部战区副司令员)、沙正华(四川省副司令员、鲁银才(大理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老战友们也纷纷利用出差机会到上海来看望我,向我介绍老部队的各方面的情况,使我深感欣慰和愉悦。</p><p><br></p> <p>全家人回当年部队所在四零医院的家门口合影留念</p> <p>当年的家在四零医院(后改为疗养院)</p> <p>与老团长、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桂全智在2连战友会时的合影</p> <p>与老师政委、后任成都军区副政委张少松在师军体队战友会时的合影</p> <p>与我团副团长、后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陈宝林将军(中)的合影</p> <p>与战友们去乐山市干休所探望老团长王庆才(前排中)</p> <p>(2)心系战友,相聚各地。</p><p><br></p><p> 2013年我年满60周岁退休后,竭尽全力联系对越作战时连队战友,通过近两年的时间,根据保留着的连队名册(全连138人,牺牲40人,病故12人),全部找到了还健在的86位连队战友。并利用旅游机会,跑遍连队老战友的所在地区,与他们相逢,诉说几十年离别后的思念。</p><p><br></p> <p>转业后任单位基干民兵连长,带单位职工去海防旅军训打靶</p> <p>在成都18.52家园与2连成都战友相聚</p> <p>在成都新华饭店与2连参战战友相聚</p> <p>与2连老战友相聚北京长城</p> <p>与2连战友相聚河北省文安县</p> <p>与2连战友相聚重庆市永川区</p> <p>与2连战友相聚重庆渝中区</p> <p>与2连战友相聚贵阳市</p> <p>与2连战友相聚延安</p> <p>与2连战友相聚河南省镇平县</p> <p>与2连战友相聚重庆市渝北区</p> <p>与2连战友相聚成都市新津县</p> <p>与2连战友相聚四川省泸州市</p> <p>与2连战友相聚重庆市荣昌区</p> <p>与2连战友回老部队</p> <p>与2连战友相聚四川省阆中市</p> <p>与2连战友相聚贵州省镇远</p> <p>上海战友相聚上海展览中心</p> <p>与2连战友相聚重庆市</p> <p>与2连战友相聚广州市</p> <p>与447团老战友相聚成都家园右为原我团2营营长后任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沙正华</p> <p>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桂全智(对越作战时任我团参谋长)探望447团对越作战时的老战友、老部下(前排右起:杨思学副主任、韩树成副团长、桂全智、鲁仕银副政委、徐治武教导员;后排右起:陈来旭、李继红营长、雷仕元指导员、刘正刚、郑家才连长、久成班长、张化武排长)</p> <p>2连老兵回老连队与连队官兵们的合影</p> <p>与战时我的报话员王明辉的合影</p> <p>与2连两位战斗英雄郑家才、久成相聚上海展览中心</p> <p>(3)探望、慰问烈士亲属</p><p><br></p><p> 对越作战我连牺牲40位战友,是他们为我们挡住了枪林弹雨!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几十年后,他们的父母还健在吗?家人多好么?</p><p> 每到一地探望战友时,总时打听烈士战友的家中情况,尽可能地上门探望、慰问,以表战友之情。</p> <p>与周尚富战友去重庆市合川探望我的通信员张珍友烈士的老母亲</p> <p>与2连战友去湖北崇阳探望我连烈士陈水清班长的老母亲</p> <p>与2连战友去湖北探望我连烈士周国祥的父母</p> <p>与2连战友去河南省内乡县探望我连烈士张文普的亲属</p> <p>探望2连烈士肖明珠的亲属</p> <p>探望2连烈士夏胜兴的父亲</p> <p>与2连战友去四川省苍溪县探望四位烈士的亲属</p> <p>2连战友会时与连队烈士家属代表们的合影</p> <p>(4)发起、组织、参加战友会。</p><p><br></p><p> 2017年11月4日,由我发起组织的最大规格连队战友会在成都新华饭店(原军招待所)召开,纪念连队诞生90周年与“尖刀英雄连”命名38周年。原军区、军、师、各级老领导、老首长和参战战友、亲烈属等二百多人参加了纪念会。老首长、老领导、原团营领导、参战配属分队的领导、烈亲属代表们先后发言,回顾了红2连在党的指挥下,历代官兵,不忘初心,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和英雄本色;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安定,作出了显著成就,使红2连的旗帜永远飘扬。</p><p> 2019年3月2日,由我发起的原149师447团2连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严光裕、罗成富、久成、贾建都、吴增富、陈安全、马成渝、鲁静等70多位老战友、烈亲属从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汇聚云南屏边县,参加原红2连纪念越北黄连山区沙巴新寨北侧垭口战斗胜利40周年,祭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雄牺牲的战友。</p><p> 参加纪念活动的还有原149师副师长孙惠民,秘书科长李建申,原总参情报部特战中心主任李平(黄连山垭口作战时任师侦察连排长)、原447团团长、眉山军分区副司令员任科敏(黄连山垭口作战时任师侦察连排长)、原成都军区步校教员张智宁(黄连山垭口作战时任我团1连排长)、原师军医邵宁芳、原师机要参谋宣政军、原师英雄总机班成员姜艳铭、原446团蒋茂华等其他战友。447团重庆战友会周尚富会长等战友也参加了纪念活动。</p><p> 纪念活动在云南省屏边县绿洲雅苑红堆酒店举行。会议由我主持,后任2连指导员严光裕致欢迎词。2连代表,战斗英雄、战时6班班长久成、参战老战士沋道洲进行了发言。特邀代表张智宁、周尚富、李建申、任科敏、李平、孙惠民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家叙说连队的光荣历史,追忆往事,缅怀战友,表示要不忘初心,做一个有责任,能担当的老军人。活动中还举行了红2连纪念册首发式,由我向各位战友赠送其编辑的《红军的连队,难忘的战友》纪念册。孙惠民副师长还向参加扫墓人员赠送由他设计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40周年纪念封。</p> <p>二连战友会全体人员的合影</p> <p>成都战友会会务组的全体人员</p> <p>云南屏边纪念红二连黄连山垭口战斗胜利四十周年战友会</p> <p>战友会会场</p> <p>云南屏边战友会会务组</p> <p>(5)回甘洛、圆军梦。</p><p> </p><p> 甘洛红岩湾是我第三故乡,2017年11月通过张春凡(原团高机连指导员、后任甘洛人武部部长、甘洛县人大主任)安排,回到久别但经常思念的甘洛县。甘洛国资委主任陈建伍和驾驶员陈晓伟盛情接待陪同,跑遍了全团原先所有的营地。甘洛县城己完全旧貌换新颜了。目前,447团只剩2营、3营还有几间营房,2连红岩湾的营房己完成不见踪影,全部被民房复盖。团部大院己变为县政府的所在地,几经查找,只发现我原宿舍小院门口通往机关食堂路边的香樟树还在,它己成为参天大树,还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等待老军人的到来。</p> <p>原2连甘洛红岩湾中的农田</p> <p>原团部农场的现状</p> <p>原团部大院近靠牛日河的风景</p> <p>身后是我连搞生产所在地甘洛留古地区的现状</p> <p>当年我在甘洛团部住宿的门口香樟树己成参天大树</p> <p>甘洛我团3营部还有些旧营房还在</p> <p>背靠甘洛县牛日河</p> <p>我团2营还有些旧营房还在</p> <p>(6)走老前辈18军进藏之路。</p><p><br></p><p> 2019年9月19日我和2连战友邹代华、王伟、刘耀光从成都出发,10月2日从西藏与新疆的交界处阿里红土大板拆返,10月10日回到成都,历时22天。路经阿坝、林芝、拉萨、日喀则、阿里、那曲、昌都、邦达、甘孜,雅安,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江、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洋河、狮泉河等十几条江河,翻越折多山、雀儿山、红土大板等几十座四、五米以上的高山,行程20376里,所到之处,都是老西藏18军老前辈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我和战友还专程到亚东,在边防团的帮助下,参观乃堆拉山口、则里拉山口、洞朗战区,那是我们老部队戍守的地方亲眼所见当地的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难、生存之不易。</p><p> </p> <p>18军进藏第一镇岗托镇上老军人塑像</p> <p>雀儿山下进藏老军人的雕像群</p> <p>亚东边防团的李广华团长与我们参访老军人在团部的合影</p> <p>参观乃堆拉口岸</p> <p>乃堆拉边防会唔楼</p> <p>当年我团守卫的则里拉山口</p> <p>边防军人的责任</p> <p>边防线上印军岗哨</p> <p>布达拉宫</p> <p>神山冈仁波齐</p> <p>班公湖</p> <p>路过藏新公路上红土达坂5380米的大坂</p> <p>珠峰测量基点</p> <p>看到的珠峰</p> <p>(7)重返越北黄连山战场。</p><p><br></p><p> 2019年 3月4日,我和上海、北京、成都战友离开河口进入越南,重返旧时战场,追寻往日记忆。沿我师主力进攻路线的10公路,到4号桥、到沙巴、到新寨北侧垭口,最后到达黄连山大垭口。再次亲身体验战场地形的险要;再次俯视战友壮烈牺牲之地;再次亲临两山夾一小道的冲锋路线。仿佛身临其景,军号声声,硝烟弥漫,枪林弹雨,一路鲜血,一路身躯,直指公路!</p> <p>10号公路四号桥的地形</p> <p>越北10号公路四号桥,我师主力在次激战过。</p> <p>越北10号公路黄连山垭口北侧U型公路口,我连血战过的地方。</p> <p>黄连山主峰标志处的留影</p> <p>越战战友在攻克目标处的合影</p> <p>越南沙巴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物的老教堂</p> <p>  三十四、《 战友不死》</p><p><br></p><p> 献给英雄牺牲的 149师 447团2连战友</p><p> 自卫还击,鏖战越北。新寨北侧, 垭口永别。春秋四十,心潮难平。昔日战友,相逢屏边。岁月无情,战友有义。今朝墓地,祭奠兄弟。天地同悲,日月无光。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手扶墓碑,泣不成声。回想往事,历历在目。凉山甘洛,从军卫国。共同理想,步入军营。青春年少,意气奋发。同屋同桌,同心同德。训练学习,生产施工。官兵一致,情同手足。团结奋斗,共同成长。越军挑衅,犯我南疆。军情告急,挥师南下。越过红河,直抵战区。一四九师,攻夺沙巴。四四七团,穿插迂回。一营二连,担当先锋。三月三日,冲向垭口。山高路险,漆黑如墨。勇士出发,誓不回头。赤胆忠心,满腔热血。枪林弹雨,无所畏惧。前赴后继,猛打猛冲。战友鲜血,染红战旗。战友生命,换取胜利。战友献身,虽死犹荣。黄连垭口,壮我军威。垭口之战,二连扬名。红军连队,英雄辈出。红军精神,不断传承。今日祭奠,心在滴血。战友容貌,还在眼前。战友情份,还在心中。战友英名,日月同辉。战友英魂,与我同在。战友伟业,天长地久。浮桥安在,青山依旧。英灵护佑,国泰民安。战友不死!永垂不朽!</p><p> 回忆往事,唯愧于牺牲的战友。什么是战友?战友就是在同一个部队、同一座军营里朝夕相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人;战友更是在同一个战壕中能以身相托以命相许的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牺牲的战友经常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似乎要和我说什么,他们不断地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彻夜难眠。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40周年、黄连山垭口战斗胜利40周年及连队40位战友牺牲40周年祭日之际,我写下了以上 祭文,以表我对他们的思念与崇敬。 </p><p> 生命是谁给的?父母!更是一代又一代的为之奋斗的先烈给予的。在我们享受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幸福日子里,千万不能忘记是千百万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千万不能让权力和欲望迷失生命的真谛。自由、平安、健康就好!</p><p> 往事,己过也,唯有回味。生命的里程,所剩不多,唯有珍惜!</p> <p>历史永远铭记</p> <p>云南省屏边县烈士陵园大门铭文</p> <p>屏边149师烈士陵墓全景</p> <p>屏边烈士陵园广场纪念碑</p> <p>13军为建烈士陵园铭文</p> <p>去屏边祭奠战友</p> <p>悼念战友</p> <p>1997年屏边祭奠战友(从左至右为苑亚中、陈来旭、鲁静、杨玉清、张智宁、张志诚、贾建都)</p> <p>2009年屏边祭奠战友(从左至右为张志诚、陈来旭、金炳荣、刘正刚、鲁静、贾建都)</p> <p>2014年老2连几十位战友屏边祭奠战友</p> <p>2019年老2连战友屏边祭奠战友</p> <p>2019年老2连战友与447团战友屏边祭奠战友</p> <p>2次赴安徽省休宁县和2连休宁藉战友们为2连排长余顺利扫墓(余顺利家乡政府为余顺利烈士修建衣冠墓地)</p> <p>宣读祭文《战友不死》</p> <p>1997年为牺牲的战友立纪念碑(碑文是:跨红河直捣沙巴城,英名永震丫口,问浮桥安在。穿密林迂迴黄连山,英灵长守屏边,看山河依旧。</p> <p>14军副参谋长刘正刚(原149师师长)在昆明接待扫墓战友</p> <p>  35、军魂入骨、老兵不死</p><p><br></p><p> 时间在过去,人来人往, 潮起潮落,星斗转移。大辈子过去了,能让我最为牵挂、最为惦记的还是老部队、老领导、老战友们!不知他们都好么?15年的军营里同甘共苦、战场上以命相许的事今生今世忘不了。我为能在149师447团这支英雄的部队服役过而感到无比的光荣!能为这支英雄的部队建功立业而感到由衷的欣慰!甘洛红岩湾红二连的驻地,也是我心中的圣地!</p><p> 虽然老部队因军改番号己被撤销,部队被编入西部战区76集团军149旅,但老部队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传统还在!老部队的精神还在!尖刀英雄红二连还在!老部队的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们还在!老兵不死,军魂永恒!</p><p><br></p><p> 陈兰旭 </p><p><br></p><p> 2020年7月31日写完于上海家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