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斋】说文解字——讲中国汉字故事(第四期)

<p>  一撇一捺中国人,小小的汉字里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进化史,从甲骨到青铜再到素绢到刀笔罄竹,一笔一画如此动人。</p> <p>  文字最早源于大自然的动物、植物、自然物体的形态。它既可以是字,也可以是画,本身就是艺术,其表达也富有创造性与生命力。</p><p> 浦阳二小五年级(4)班的孩子们通过阅读《说文解字》,查找词典,上网搜索资料各显神通一起追根溯源去探寻藏在汉字里的秘密。</p> 说文解字—“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节”的演变】</b></p><p><br></p> <p>  “节”,以前写作“節”,上面是“竹”字头,表示和竹子有关;下面是“即”,“即”是一个坐着的人形,面前是食物,表示“即将”开始吃东西,这里表示“節”字的读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节”的读音】</b></p><p><br></p> <p><b>[ jié ]意思:</b></p><p>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p><p>2.段落:章节。</p><p>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p><p>4.节日;时令:国庆节。</p><p>5.事项:礼节。细节。</p><p>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p><p>7.删略:节本。节录。</p><p>8.操守:节操。晚节。</p><p>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p><p>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p> <p><b>[ jiē ]意思:</b></p><p>〔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节”的解说】</b></p><p><br></p> “节”的延伸 “节”的故事 <p><b>【苏武牧羊】</b></p> <p>  汉朝太初四年冬,匈奴单于为与汉朝修好,派遣使者将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路充国等人送回。汉武帝为回应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p><p> 使团到达目的地后,不仅归还了原本扣留的匈奴使者,还赠送给单于很多财宝。没过多久,原本投降了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副使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到汉朝。这件事情败露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苏武的气节,就派汉朝的降臣卫律劝说苏武投降,许以重礼和官职,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断绝饮食,想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都以为苏武是神,就将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放牧。</p> <p>  始元二年,匈奴新单于登基,派遣使者想与汉朝和好。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等使者。始元六年,苏武等九人由汉朝使者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长达十九年,但是他没有向匈奴屈服。他回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苏武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守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p> 一展身手 <p>  说文解字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汉字最原始的形态和变化,读懂了汉字的结构。同时,孩子们在古诗中也寻找到了“节”字,一起来欣赏下吧……</p> <p>  同学们,你还能在哪找到“节”呢?快去找找吧,记得把它写下来哦!</p>

苏武

匈奴

汉朝

单于

使者

汉字

说文解字

始元

物体

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