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宝清县第三小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学习于永正老师的为师之道</h3> <p>  暑假,要读一本好书,让自己与孩子们一同成长。校长推荐,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一本很接地气的教育名著,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读后,引发我们尚美团队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思考。</p><p>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像于老师一样,必须具备教学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长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p><p> 接下来由我们团队的向大家汇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的感受。</p> <p>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p> <p>  像甘草一样温和,一个学生曾在作文中这样形容于老师的笑,“于老师的笑是最温和,最有效的批评。”学生在语文课上画画,在课后闹矛盾。于老师不是像其他老师一样拉出来批评,而是一笑化之。用最温和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既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让学生颜面尽失。其次,甘草的第二个特性是“包容”。于老师用了这样一句名言“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对待学生,要包容,出于理解的那种包容,一种推己及人的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那么那些“火”可能自然而然就熄灭了。再想想我,我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老师,可能是因为个别学生的不听话,现在再想一想于老师书中所说的,对学生又有什么可以不包容的呢。最后,甘草的第三个特性是“调和”。“中庸之道”是儒家观察世界,处世行事的基本思维方式。西方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类似的话,过度和不足乃是恶行的特征,而适中则是美德的特征。两位哲学家的见解惊人的相似。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至高的道德境界。</p><p>  于老师她就是甘愿做甘草,做一个动脑子的人,做好人,做个温和的人,做个宽容的、善解人意的,善待学生的人。带着思考教学,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少走弯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p> <p>  于老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老师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于老师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但就是这些近乎琐碎的平凡小事,却赢得了学生尊重和喜爱。</p> <p>  于老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老师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于老师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但就是这些近乎琐碎的平凡小事,却赢得了学生尊重和喜爱。</p> <p> “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看似“随心所欲”,其实“不逾矩”。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老师也放松。这样的老师,学生喜欢,在不知不觉地相处中成长并收获了。正如著名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于永正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师生融为一体,教育变得简单而有效。于老师在教授“眸”字时,从形象的眼睛入手,到游戏似的观察眼睛发现人影,再到用“眸”组词,再到出处,最后到运用。尤其是最后于老师的传神一笑,并点明用于女生。全班灿烂大笑。这个“眸”字,教出了内涵,教出了味道。</p> <p>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课堂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我们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有了这个“看家本领”,想让学生不喜欢老师都难。于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我虽是个平凡的小学英语老师,却也希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我们虽然任教学科不一样,但在教学方法上是融会贯通的。于老师的这本封笔之作我收获颇多!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激发,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就连那些平素很“笨”的学生也似乎变得聪明了!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所在。</p> <p>  于老师最重要的教育智慧在于他能把课上得有意思。有意思,“轻松”来自哪里?轻松来自老师的“举重若轻”,来自于老师的幽默,从而化有形于无形间,师生共乐,课堂融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p> <p>  老师的心有多大,他的课堂就有多大。把课上好,是老师最重要的“看家本领”。于老师说,虽然我们强调自主学习,重感悟。但课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还是很难感悟出来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和讲解。一味地“放”和一味地“讲”,同样地不可取。如于老师在教授《林冲棒把洪教头》时,通过自主学习后的引导,孩子体味到“让”的四层含义:礼让、忍让、谦让、宽让,层层推进,一个真男子、真英雄、真好汉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p> <p>  学习语文,学生归根结底,是学语言,用语言的。于老师主张写好字、读好书,还要写好文。而写下水文是于老师认为的最好的作文备课。一下水,什么都明白了,既能示范,又可激励。于老师的下水文《礼物》,真是趣味橫生。我最喜欢的对白是:”你真是个大坏蛋,你别叫于永正,你叫于永歪算了!”这样的趣事,于老师写出来与孩子们一起回味,真如个大男孩一般。当孩子说于老师小时候好坏时,于老师接着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孩子们发出了会心的笑。一句话的点拨,就化拙为巧。佩服于老师的游刃有余,举重若轻。</p><p><br></p> <p>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要用童心润童心,要用真情换真情,要用行动推行动,要用激励促成长!</p>

老师

学生

喜欢

教育

于永正

课堂

甘草

孩子

包容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