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底蕴;校园有了科技,就有了创新的活力。为了深入地开展我校的科普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在我校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锻炼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为了切实有效的把科技制作活动开展好,暑假期间我校制定出了相关方案。</p> <p> 第一周的主题是:易拉罐耍杂技</p><p>实验材料:易拉罐饮料1瓶、水</p><p>(1)将装满饮料的易拉罐斜着放在桌面上,易拉罐无法斜立。</p><p>(2)尝试将空的易拉罐斜着放在桌面上,空易拉罐也无法斜立。</p><p>(3)往空易拉罐里装入约四分之一罐的清水。</p><p>(4)再尝试将易拉罐斜着放在桌面上,易拉罐成功斜立在桌面。</p><p>科学原理:装满饮料的易拉罐和空的易拉罐,由于其重心较高,且与着力点很难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以我们很难将其斜立在桌面上。而当我们往易拉罐装上四分之一水后,整个易拉罐的重心就和着力点可以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并且此时重心偏低,所以我们能轻易的将其斜立在桌面上。其实,要让物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关键是要找到重心。当重心与着力点处于同一条竖直线时,该物品将在竖直方向保持平衡。不过,小朋友们不要将重心理解为物体的中心哦,并且很多物体的重心根本不会处于物体上。</p> <p> 教师在群里布置任务以及相关要求。</p> <p> 同学们的精彩瞬间。</p> <p> 第二周的主题是:自制泡泡水</p><p>实验材料:量杯、搅拌棒、吸管、盘子、洗洁精、清水、白糖</p><p>(1)量杯中加入40毫升洗洁精,加入40毫升清水,加入一勺白糖后搅拌至完全溶解。</p><p>(2)往盘子里倒些做好的泡泡水,拿出吸管,对着盘子里泡泡水可以吹出许多的泡泡。</p><p>科学原理: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这种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水面的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于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白糖是多羟基醛,是表面活性剂,发生正吸附,降低泡泡水的表面张力,使其收缩的趋势减小,所以吹出的泡泡大大的。</p> <p> 教师在群里作出详细的要求。</p> <p> 活动结束,教师会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及时给予评价。</p> <p> 科学是一种智慧,伴我们共同成长;科学是一片蓝天,让我们尽情翱翔;科学是一片汪洋,让我们寻求知识的宝藏。科技活动就是为大家搭建了展示创造智慧和才华的平台,也是一个同学们展示自我、显露才华的舞台。</p><p>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让我们敢于动手尝试,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勇敢攀登吧!</p> <p>制作:魏慧园</p><p>审核:荆元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