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第122小学“至真”德育教育】“志愿同心❤️共抗疫情”——平凡举动暖人心实践活动

123小至行梦想

<p>  2020年7月17日,繁华美丽的乌鲁木齐市二次停摆又按下了暂停键。乌鲁木齐因为疫情封城后,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集结前来支援的同时,不少志愿者也行动起来,加入到援助乌鲁木齐的队伍中来。在危难时刻,我校众多学子及教师主动请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122小师生的精神风貌,为乌鲁木齐抗疫尽了一份力。</p><p> 早在几个月前,以武汉为防疫中心,全国上下纷纷投入抗疫行动时,我校通过线上线下班队会和课堂当中的德育教育,让每一位学生牢固树立防疫心态的同时,还不断激发着学生的爱国之心,相信在那一刻,“投身其中,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信念,就像一粒种子一般,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里。</p><p> 我们常说教育要贯彻“立德树人”总目标,何时能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果?这次乌鲁木齐突然出现的疫情,让我校学子再一次接受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家乡奉献一份力量”这份精神的洗礼。</p> <p>  家长篇——大家都响应政府号召封闭在家中。街道安静了,小区安静了……一群穿着红马甲的人们穿梭在小区里格外显眼一一他们就是为小区居民服务的志愿者。三年级六班赵尚嘉的妈妈就是其中一员,每天天还未亮妈妈就去小区忙碌了,倒垃圾,送快递,送蔬菜,打扫各单元楼道并进行消毒……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赵尚嘉心想,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也应该向妈妈学习,为小区居民尽一份力。小尚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得到了妈妈的大支支持。赵尚嘉也穿上了红马甲成为了一名小志愿者,每天负责单元的打扫消毒工作,认真扫地,认真拖地,认真抹扶手,不放过一个死角……汗水顺着她的发丝流下,胸前的红领巾映着赵尚嘉的脸颊红通通的。</p> <p>一年级7班马钰淇妈妈,他们离病毒最近,承担核酸检验工作。穿上防护服,入户进行核酸检测,给困难居民带去安康,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多认真啊!</p> <p>  一年级12班最美逆行者,最美妈妈---高妍壹同学妈妈,连日来奋战在抗疫一线,脱下防护服,衣服湿了,脸上的印记清晰可见,让人看着心疼,看着泪目……但她依然保持着灿烂的微笑,告诉大家,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乌鲁木齐加油!新疆加油!</p> <p>  学生篇——三(3)中队的小太阳们也行动起来,在中队辅导员鲁小芹老师的号召下,他们协助社区为民服务的身影也出现在小区里。大队委刘思涵身先士卒当起了小志愿者,承担起了楼道的清洁消毒工作,每天定时定点的为楼道消毒,做清洁。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做时,她说:“作为新时代好少年,不给祖国添乱,为社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是我应该做的!”</p><p> </p> <p>  中队委王艺诺在小区忙碌的身影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夸赞,她说:“所有生活琐事都交给了社区的叔叔阿姨,他们日夜精心的为每个居民服务,他们实在是忙不过来,看到小区的叔叔阿姨们自愿当志愿者为小区的居民服务,当我在楼上看到他们送菜,送米,送面粉,提每家每户垃圾,给每个单元消毒,他们没有怨言,不求回报,把所有物所需物品送到每位居民手中。当他们一次一次敲响我家门时,把生活用品送到家中,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他们已经消失在楼下,继续奔跑下一家。此时此刻我在想,身为小学生的我也想替他们分担一下,于是,我对妈妈说,我也想当志愿者。”</p> <p>  刘敬涵的爸爸妈妈都是医护工作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刘敬涵在社区也承担起了为小区居民扔垃圾的工作,他们住的小区不是高层,每天早晨刘敬涵都要楼上楼下跑好几趟,扔垃圾、送菜,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楼道中。</p> <p>  这样感人的事迹很多很多,王晓妍用家里仅有的彩纸亲手制作了一束鲜花送给了我们最可爱的人,表达对医护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六年级四班宁雅娴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小区超市买了一提农夫山泉矿泉水,送给做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四六中队王子涵为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献歌:感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你们辛苦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只能隔着屏幕对你们表达谢意了,感谢你们,新疆加油,乌鲁木齐加油!</p> <p>  有的为这次疫情当小记者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少先队员们都用各自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小小年纪你们便用实际行动懂得了责任和担当,你们不愧是新时代的好少年! </p> <p>  教师篇——一顶红帽,一件红马夹,醒目的“志愿者”,在每一个小区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的乐章。一听说报名志愿者,我校王媛、郭玲、张敏、王欢、李娟、刘瑞等老师就义无反顾的想要为战胜这场疫情做点什么!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因为我们要勇敢面对,因为想让我们的生活快快回归正常。为小区消杀病毒,帮素不相识的居民送菜,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倒垃圾……疫情让人猝不及防,我们能做的只有坚守和坚强。我们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小区居民做一些小事,最辛苦的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美丽,最可爱的人!</p><p><br></p> <p> 邹英妮老师做为一名中共党员,7月19日,接到小区居民不准外出的消息比较突然,无法及时给在敬老院里的家人送药,向所居住的广州街社区包户干部申请帮助,包户干部姚青同志陪同前往送药,顺利送达。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同时也再一次体会到他们工作的繁杂。所以当社区工作人员在楼栋群里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时,她又毫不犹豫地申请报名了,和另外两名志愿者每天帮助居民单元楼一天5次的消杀工作,帮居民倒垃圾和送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居民核酸检测相应准备工作。正值七月暑热,但她从未抱怨,热情积极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收到居民的称赞,但她始终说:“所有的居民,我们是一家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祖国,家乡的热爱,这份热爱化作对社区的一个个具体榜样行动,带动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们践行志愿精神,发扬光大!辉煌灿烂!</p> <p>  一直以来,我校秉持的“至真”理念,通过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层层贯彻,其中,让每一个孩子“求真”,就是为了能做“真人”。这一次,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再一次共同书写教育课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领会。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不求回报,发光发热,照亮文明前行的路,他们更像是一面旗帜,在最需要帮助的前沿,总有他们无怨无悔的背影,他们是这个时代平凡的人,却散发着时代的光芒!</p> <p>  当下,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人去守护,才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而这一次,希望更在于,我们的老师及少年学子们不拘于课堂和教室,不拘于家中的温床,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新时代青少年的形象,在一次次的大的考验中,彰显了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决心。疫情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并肩携手,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白衣天使的守护中,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疫情,赶走病毒,乌鲁木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p> <p> 审 核:谭 杰 严 飞 </p><p><br></p><p> 指 导: 崔媛媛</p><p><br></p><p> 文字撰写:杨杰、鲁晓芹、苏慧</p><p> </p><p> </p><p><br></p><p> 编 辑:苏慧</p><p><br></p><p> 图 片:班主任</p><p><br></p><p> 主办部门:少先大队部</p>

小区

志愿者

疫情

居民

社区

他们

乌鲁木齐

妈妈

我校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