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浙师大共同体第二轮线上研修拉开了帷幕。本次教研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各片区讨论、线上共同体交流的网络研修创新形式,层层建群,依据研修,建立三级研修群:</p><p>1、骨干群:以浙师大幼儿园为中心,包括片区骨干教师,负责确定研修主题、发布研修任务、创新研修形式;</p><p>2、片区群:以各片区骨干教师为核心,所在片区教师为成员,负责落实各片区教师研修工作、集中片区内教师发言与研修心得、积累研修经验;</p><p>3、共同体大群:由共同体内所有幼儿教师组成的,保证一线教师及时分享到学习材料与研修成果。</p><p> 骨干群、片区群、共同体大群分工明确、职能清晰,兼顾共同体内各幼儿园对研修问题和研修经验的需要,有效保证第二轮线上研修的顺利开展。</p><p> 本次研修的主要方向是游戏案例,从游戏理论到游戏指导策略的操作运用,分三个阶段进行研讨,对教师的游戏观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剖析和提升。</p><p><br></p> <p>第一阶段:言之“游”理</p><p>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第一个研修阶段以“安吉游戏”触发教师对游戏内涵、价值和作用的理解,剖析现有游戏观,形成正确的游戏观。浙师大幼儿园余赞老师准备了充分的游戏理论学习材料,并制作了直观、清晰的思维导图,为教师学习与理解游戏的类别、内涵和价值提供了极大的帮助。</p> <p> 结合“安吉游戏”视频与讲座,提到“安吉游戏”时,你会想到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教育观、儿童观?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点?你觉得最难的是哪一点?游戏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幼儿园中,孩子常见的游戏是哪几类?较少见的是?如何区分真游戏和假游戏?工作中,你会对哪些游戏进行拓展?</p><p> 在余赞老师的层层设问下,老师们对游戏的理解逐渐加深,引发了老师们对自身游戏观的思考。</p> <p>第二阶段:游戏介入与记录</p><p> 经过第一阶段的研修,老师们对“游戏”及自身“游戏观”都有了更深层的梳理与理解,认同游戏为幼儿成长的带来的巨大价值。但许多老师提出自己的疑虑:老师该不该介入游戏?如何把握介入的时间、采用恰当的介入方式才能推进幼儿游戏正向发展?说明大部分老师们在实践工作中面临游戏介入的问题。为此,在必要的游戏理论研读之后,引发教师们思考自身工作中的教育行为:教师介入游戏的目的什么?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有哪些?介入的流程是否合理?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否发生改变?</p> <p> 老师们集中所在片区中集体智慧,围绕“游戏介入”,绘制了简明易懂的思维导图。</p> <p> 随后进行的是对游戏观察和记录的研修,帮助老师们解开对“记什么、怎么记”的困惑,鼓励老师们在保证观察记录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注重积累观察实践智慧其次,提高对观察结果的利用能力,能快速地筛选有意义信息,灵活地做出教育决策。</p> <p>第三阶段:游戏案例研讨</p><p> "自由游戏时间,几个孩子陆续走到沙箱边,有人拿起塑料小铲子,开始挖沙,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挖出来的沙倒进旁边的小桶,而是把沙子随意地抛洒。于是,沙子被弄得到处都是,有的弄到其他小朋友的眼睛里,有的弄到地上,偶尔,会有孩子因为踩到地上的沙子而滑倒。他们的声调很高,动作很大,笑声和叫声变得歇斯底里起来。”</p><p> 优秀的游戏案例既能客观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见证游戏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也能如实反映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浙师大共同体从游戏案例的结构、主要内容、分析方法等方面引导教师看到幼儿“玩什么”(材料)“怎么玩”(玩法)看懂幼儿发生了哪些预期内与预期外的学习,依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游戏规则或帮助幼儿巩固和提升策略。教师的游戏案例需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理”。</p> <p> 历经三个阶段,本次线上线下研修圆满完成。浙师大幼儿园作为领头园,发挥了理论和实践优势,积极组织,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各片区幼儿园在组织线下研讨和线上发言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研修经验,为今后的自主研修提供范本。共同体内的教师们在研修中不断思考,主动发言,收获了满满的干货。本次研修获得了教研员谢雄娟老师的肯定,也让老师们意犹未尽。</p> <p>共同研修真游戏,我们在“浙”里,</p><p>线上线下齐发声,我们在一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浙师大共同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审核:余 赞</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编辑:盛丽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