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荷韵间

笑口常开

<p>  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美称,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不仅姹紫嫣红,艳丽迷人,婀娜多姿,更可贵的是清新脱俗,风姿绰约,别具一格,每到荷花盛开,总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争相拍摄。怎样常拍常新呢?庚子年新冠病毒肺炎猖獗,外出活动受限,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调色技法授课,立即被深深地吸引了。禅意荷花、钛白荷花、复古荷花各具特色,工笔、水墨和重彩风格变化使画意荷花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制作画意摄影作品,使摄影不光有光影实景,还有色彩内涵的意境。不仅更具诗情画意,而且还提高了画面的格调、内涵与品味。真可谓形神兼备,耳目一新,心旷神怡。</p><p> 庚子年夏,从赏荷、拍荷和悦荷到制荷、美荷和乐荷。在儒雅教头老师诲人不倦的耐心传授下,我经过学习操作,初步尝试制作了一些作品,请大家欣赏、指正!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节日来临,也以此作为纪念。祝钢铁长城无坚不摧!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正在服役及退役的战友们八一建军节快乐!幸福安康!</p><p> 注:为了图文并茂、诗情画意,本美篇中除了我的作品以外,还精心摘选了古人优美的咏荷诗句和教头老师的部分精湛作品,请大家鉴赏!</p> <p>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p><p> 唐 · 李商隐《赠荷花》</p> <p>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p><p> 北宋. 周敦颐《爱莲说》</p> <p>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p><p>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p><p>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p><p> 唐. 李白《古风》</p> <p><br></p><p>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北宋 .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p><p><br></p> <p>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p><p>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小中。</p><p> 唐. 白居易 《采莲曲》</p> <p>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p><p>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p><p> 唐. 王昌龄《釆莲曲》</p> <p>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p><p>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p><p> 南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p> <p> 正常拍摄的荷花</p> <p> 处理过的青调荷</p> <p> 处理过的油画荷</p> <p> 处理过的黑白荷</p> <p> 处理过的方荷</p> <p class="ql-block"> 处理过的钛白荷</p> <p class="ql-block">  同样一张照片经过简单处理,就改变了色彩及模样,旧貌换新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