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庚子仲夏,受衢州常山宗亲朱全明之邀,赴衢州交流学习,便约了江西浮梁朱伟平同行,清晨我从黄山出发,伟平从景德镇驱车前往,上午十点左右在全明大哥老家朱家坞顺利会师。</p> <p>首站,全明大哥带着我们游览朱家坞村,村口树立的大雕像,定阳朱氏始迁祖明仁公像,实实在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p> <p>朱家坞村隶属浙江西部常山北门城郊,始居地三面环山,族人倚坞而居,故称朱家坞。公元1341年始迁祖明仁公携子从安徽福禄山迁此定居,距今支下总后裔1000多人,其中朱家坞村后裔600多人,分居湖头朱家园后裔200多人,分居山背鸭塞湖后裔200多人,还有部分工作定居全国各地宗亲。定阳朱氏至今己有六百七十多年历史,各房支系人丁兴旺,谱亦分修,豪杰人才辈出。</p> <p>城市化建设,村庄周围都是建设中的工地,整个村庄里人家不多,却到处透露着悠久的文化内涵,这不就是心目中美丽乡村的影子吗?</p> <p>建设中的文化礼堂,据说有一千多个平方,相当于我们徽州的村史馆,像世人展示悠久的历史底蕴。农村文化礼堂是21世纪初期全省各地的一个新生事物,是百花丛中的奇葩,是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农村多种文化在这里汇集,又从这里弘扬、传承。广大村民在文化礼堂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凝聚人心,凝聚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p> <p>下午,我们来到了江山市长台朱氏宗祠,91岁高龄老族长朱青麟和其子朱水光陪同。</p> <p>始遷祖:大受,原名廷寶,字汝貴,行文七,元至正年間(1341-1368)自衢州府城馬站前贅居江山縣嵩高里(今長臺鎮賀陳際村新安前自然村)。长台朱氏始祖在元朝末年,自衢州来此发族,迄今已传25世,近700年历史。目前,裔孙聚居在长台镇4个行政村的14个自然村,为该镇第一大姓。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始建大宗祠,隆庆五年(1571年)首纂宗谱。</p> <p>长台朱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32年),清嘉庆年间重建,十多年前重修。宗祠三进三堂,大天井前有门楼,“徽国流芳”的金字匾,高悬其上。我看那全新的气派,不亚于清漾毛氏宗祠。</p> <p>一天下来,整个衢州市各处都透露着大兴文化的气息,文化复兴大潮让我如此羡慕,时间过得很快,傍晚,我和伟平拒绝了全明大哥的盛情邀请,各自踏上了回家的路,伴随着我们的是暴雨和惊雷,或许就和我们走的这条路(宗族事务)一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