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研朱墨作春山,一一鲁迅先生书法之我见作者楚水

静韵

<p><br></p><p>作/者/简/介楚水,1968年出生,河北阜平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神州》杂志社编委会主任。画家、书法家、诗人。曾主编《中华国学传世藏书》十余种总计百余册,著有诗集、随笔集《缪斯眼睛》《情的风景》 《梦爨随笔》巜没有希望的希望》等多部</p> <p>只研朱墨作春山</p><p> --鲁迅先生书法之我见</p><p><br></p><p> 据说《中国书法》杂志社,闲来无事,曾评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光绪六年进士,1922年去世,硕学通儒的沈增植先生未在其列。倒是被称作再读十年书,才能与沈增植先生探讨书法的康有为,忝列为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第三名,如是评出结果,作为局外人,你也能服气?当然,书法界之评书法家,如果不是对牛弹琴,自然没有鲁迅先生。但郭沫若呢?郭沫若先生之"郭体",曾风靡一时,绝对专业,为什么不在其呢?尽管康生说:若论书法,我我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但若抛弃人格不论,郑孝胥和康生呢?如若明朝之严蒿,绝对是书法大家,为什么也都没有呢?</p><p> 诗无达诂,书法就有绝对标准吗?如1+1=2?而没有绝对标准,就等于没有标准吗?如时下流行的极恶至俗的丑书?也算丑到极点,也就美到极点,如贾平凹的《丑石》?文以载道,字如其人,其实,严蒿、郑孝胥、康生大奸似忠,更是书法投影于心灵的另外一种呈现,是绝对造不了假的。严蒿题写"六必居",郑孝胥题写"交通银行",延用至今,至少说明二位人格上的污点,并没有完全辱没书法的艺术价值。</p><p> 由是而立论,沈增植与鲁迅先生未被评列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也就情有可原了。无论如何,作家抢了书法家的饭碗,难免招人嫉恨,就像作家贾平凹在陕西,总是不自觉地踢足球越位,就难免让人诟病。总算是鲁迅先生比贾平凹同志有自知之明,从来也没有想抢书法家的饭碗,尽管鲁迅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篆隶个性特征明显,书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却从来不以书法家自谓,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p><p> </p><p>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p><p><br></p><p> 其实,鲁迅先生之书法,祖有传承,家渊渊深,祖父晚清翰林、父亲会稽秀山,二人多有兰亭情结,师二王而多宋人之笔意,鲁迅先生受此熏陶而启蒙,书法从描红始,先学颜真卿、柳公权,后又涉猎苏、黄、米之精髓,日本留学前,就已经初具独具风格。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夕,一度《傍徨》的鲁迅先生,曾长期地整理古碑、墓志、佛像,这样先帖后碑,碑帖交融,更是别有一番情趣。</p><p><br></p><p> 风生白下千林暗</p><p> 雾塞苍天百卉殚</p><p> 愿乞画家新意匠</p><p> 只研朱墨作春山</p><p><br></p><p> --鲁迅先生《赠画师》,画师是谁,这里沒有考证,但谈及毛笔画时鲁迅先生认为:</p><p><br></p><p> 毛笔作画之有趣,我想在于笔融;而用软笔画得有劲,也算中国画中之一种本领。粗笔写画有劲易,工细之笔有劲难,所以,古有所谓“铁线描”,是细而有劲的画法,早已无人作了,因为一笔也含糊不得。</p><p><br></p><p> --书画同源,细而有劲,铁钩银划,爽朗率性又不失圆润,,不管后人怎么评品,都决定了鲁迅先生肯定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尽管自己从不以书法家自谓之。只研朱墨作春山,如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才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旨在。大师立言,首在人格,如字如其人,铁钩银划,就是铮铮铁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