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潜修 技道两进——缅怀尊敬的亢润生先生

山水间

<p class="ql-block">  亢润生先生生于山西省大同市(1933年-2020年2月),大同市第二届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同大学副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 文:王 彦 李志正 </p><p class="ql-block">图 片 摄 影:杨慧宇 </p><p class="ql-block">杨慧宇: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华摄影杂志社记者</p><p class="ql-block">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记者</p><p class="ql-block">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作品选登载《大同市摄影家协会名录》(第一辑)</p><p class="ql-block">照片登载《大同武术史》中多张作品</p><p class="ql-block">聘任:杨慧宇同志为大同市塞外梅花拳协会名誉主席二零二零年一月八日</p><p class="ql-block">2020.9.获“华艺杯”中国百强摄影家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意》类【百强摄影家】称号</p><p class="ql-block">编 辑、 制 作:杨慧宇 亢绿云</p><p class="ql-block">感 谢 友 人:索皎月 孔繁瑞 梁 斌</p> <h3>  这幅素描画像是孔繁瑞老师2005年为亢先生所作。 </h3><h3> </h3><h3> 亢先生一生酷爱艺术。他涉猎过绘画方面的多个领域,尤擅中国画翎毛、山水等。</h3> <h3>  佛教领袖、书法家、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赵朴初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亢润生题词</h3> <h3> 《阳春》 (中国画,70*70厘米)</h3> <h3> 《荷塘翠色 》(70*70厘米) </h3><h3> 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是一位良师益友,他热爱生活,勤奋好学,善良真诚,成为几代学子效仿学习的榜样。 1953年7月始,亢先生任大同三中美术教员并兼职教导处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我们有幸成为他的美术学徒,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即使是对六十年前的印象,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1958年,大同三中成立勤工俭学广告社,他带领美术组全体同学为机关、部队、厂矿企业画宣传画,写标语,制作图版、办展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h3> <h3> 当年美术组学生在为广告社客画 </h3><h3><br></h3><h3> 在实践中既提高了同学们的绘画技艺又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课间,他殷切慈祥地指导大家学习素描、速写、色彩······,让我们这些天真的心灵对绘画艺术有着膜拜和神奇的向往。 他经常对我们说:“学习美术就是讲个‘美’字,要用美的标准去研究、品评作品,你的作品能吸引人,感动人,鼓励人们从善向上,真实可信就是美; 反之你的作品低级庸俗,腐朽荒诞就成了丑术”他的这一观点和论述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他创作中的一条铁律。</h3> <h3> 《风华正茂》(中国画,70*165厘米) </h3><h3> </h3><h3> 1970年,他调到大同展览馆工作。主持负责美术组工作。当时,他们这个组承担绘制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的任务。</h3> <p class="ql-block">  展览舘坐北朝南,由于太阳光照射,油画退色,每各两三年就要重新作画。亢老师亲自执笔多次画,其中索皎月、周景瑞老师也画过。因展览舘是三个门面,多年承担三面巨幅油画作者是亢润生,索皎月,周景瑞。毛主席逝世追悼会巨幅肖像是亢老师亲自执笔。(油画,450*550厘米)</p> <h3>  1969年,展览館正中央苐一幅毛主席巨幅油画肖像悬挂后,美工组全体人员合影。亢润生指导,弟子周景瑞执笔。</h3> <h3>  大同展览馆开馆典礼后,所有承制展览工作者合影<br></h3> <h3> 美工人员合影</h3> <h3>  一九七五年,在大同姜家湾煤矿下井体验生活搞创作。</h3> <h3>  上世纪八十年初,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院院长著名画家古元先生(左起前排第六位)右前五为漫画家石兵先生。来大同与我市部分美术工作者座谈会后,在上华严寺共同合影留念(左起后排第三位亢润生先生)。</h3> <h3> 观看美术作品展</h3> <h3>  上世纪八十年代亢先生重返教育岗位,在大同市教育学院、大同大学副教授,招收的第一届美术专业班,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有的学生竟然与老师同龄,年龄最小的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然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感情融洽,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绘画的浓浓兴趣牢牢地把大家凝聚在一起。</h3> <h3> 上课场景</h3> <h3> 上课示范</h3> <h3> 辅导学生张连成</h3> <h3> 作业讲评</h3> <h3> 北京”十渡“写生路上</h3> <h3> 在北京十渡写生之前讲课<br></h3> <h3> 写生前讲授写生要领</h3> <h3> 在十渡和学生合影</h3> <h3> 在十渡写生小憩</h3> <h3> 十渡写生时全体师生合影</h3> <h3> 承德棒槌山写生师生合影</h3> <h3> 写生后师生留影<br></h3> <h3> 《菊 》 (中国画,100*50厘米)</h3> <h3> 《韶华》 (中国画,69*63厘米)</h3> <h3> 《无题》 (中国画 70*43厘米) </h3><h3> </h3><h3> 1994年退休后仍为大同市老年大学任教,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美术专业人才。 </h3> 为老年大学作示范 <h3> 在老年大学,学员的作品展上 </h3><h3><br></h3><h3> 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多用传统的笔墨表现自然风光、翎毛花卉,以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抒发自己的胸臆,创作出《欣欣向荣》、《风华正茂》、巜秋声秋色》、巜相会常在一处开》、《晚情图》等都是他的艺术精神与个人品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杰作。</h3> <h3> 《清夏》 (中国画,100*70厘米) </h3><h3> </h3><h3> </h3><h3> 他的修养道德是根植于心田的传统文化积淀,作品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字里行间,点划使转无不贯穿着一种内美的感兴寄托,让我们后学仰之弥高。 </h3> <h3>亢先生寓所乔迁至新胜苑时夫妇二人热情接待同辈挚友与学生时合影。</h3> <h3>2014年夏,专程由北京来同的学生李志杰在王彦的陪同下看望恩师。</h3> <h3>  2019年5月郝志国(左)王彦(右)在春花园寓所看望恩师。<br></h3> <h3> 《秋意浓浓》 (中国画,70*60厘米)</h3> <h3> 1994年迎春笔会上亢先生揮毫作画(左一)</h3> <h3> 新世纪后在大同市老年大学悉心为学员示范创作</h3> <h3> 1994年迎春笔会上亢先生(中)揮毫作画</h3> <h3> 《南国风味》 (中国画,68*45厘米)</h3> <h3> 《傲雪迎春》 (中国画,70*135厘米)</h3> <h3>2007年,在市政协与我国著名画家王成喜先生一起探讨绘画技艺</h3> <h3> 原大同市委书记郭良孝观看亢先生作画<br></h3> <h3>  原大同市政协主席孙辅智与亢先生热情谈话</h3> <h3> 与原大同市政协主席孙辅智和孔繁瑞合影</h3> <h3> 著名画家王成喜与亢润生先生一起作画</h3> <h3>  在《万紫千红总是情》的晚会上展示亢先生的作品</h3> <p class="ql-block">  《无题》(生前未完成作品)(中国画,70*135厘米)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亢先生热爱教育,热爱生活崇尚俭朴。他为人性情温和、善良纯洁。他始终是脚踏实地,不肆张扬,任劳任怨负重前行。他的艺术作品和人格魅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慧宇</p><p class="ql-block">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华摄影杂志社记者</p><p class="ql-block">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记者</p><p class="ql-block">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作品选登载《大同市摄影家协会名录》(第一辑)</p><p class="ql-block">照片登载《大同武术史》多张照片</p><p class="ql-block">聘任:杨慧宇同志为大同市塞外梅花拳协会名誉主席二零二零年一月八日</p><p class="ql-block">2020.9.获“华艺杯”中国百强摄影家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意》类【百强摄影家】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