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张顺成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地震波及天津,给天津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天津成为仅次于唐山的重灾大城市。据《天津通志·大事记》和《天津通志·地震志》记载:全市死亡24345人(纪念碑铭文24296人),重伤21497人,有67%的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天津抗震纪念碑就是历史见证。</p> <h3>  ▼天津市抗震纪念碑位于市中心的和平区南京路(地铁一号线)、河北路、成都道交汇的三角地带。</h3> <h3>  ▼天津市抗震纪念碑的碑体由四片直角三角形的花岗岩拱立而成,为金字塔形,下宽上窄,寓意智慧、力量、前景展望,四个支撑表示稳定、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同时也寓意感谢四面八方对天津的支援。全高19.76米,象征唐山大地震发生时间1976年。纪念碑从各个方面看上去都是一个“人”字形,从空中看就是一个“十”字形。这样的设计寓意人定胜天,体现人民的力量能够重建家园,建设新天津。</h3> <h3>    抗震纪念碑正面铭文这样记载:<br> 公元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河北省唐山发生七点八级大地震,强烈震波摇撼津门。十一月十五日二十一时五十三分,复发强烈余震。震中在天津市宁河县,震级六点九级,烈度八度。震灾肆虐,造成巨害,使四千一百二十二万平方米房屋严重损坏,两万四千二百九十六人惨遭不幸,上百万人民露宿街头,数十亿财产毁为瓦砾。天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的支援下,面对劫难,巍然屹立,以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奋起投入抗灾斗争,在余震频仍之际,先人后已,抢救群众,舍生忘死,排除险情,迅速恢复生产,社会秩序井然。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央关怀与支持下,奋回天之力,消灭震痕;树再造之功,重建家园。幢幢楼厦,千姿百态,耸立于海河两岸;片片园林,争奇斗艳,织绵于新宇之间。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城乡面貌改观,一个文明、整洁、美丽之新天津正展现面前。英雄业绩,惊天动地,众志成城,汗青炳著。渤海远,燕山长,救灾抗震,难忘往昔之艰辛;利国福民,端赖今后之努力。特立碑志念,用昭后昆。<br> 天津市人民政府<br> 一九八六年七月</h3> <h3>   ▼ 纪念碑雕塑的三个人物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士兵。</h3> <h3>   ▼ 每个立柱侧面的浮雕显示天津人民抗震救灾的景象。</h3> <h3>   ▼ 纪念碑四周围绕着盛开的花卉。这里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广场。</h3> <h3> 2011年9月1日,纪念碑定为天津市和平区不可移动文物。</h3> <h3>  当年的强烈地震是怎样一种场景?虽是44年前的事,如今仍历历在目!<br>  地震前一天,1976年7月27日下午,我作为天津日报记者,受指派,到宝坻县报到,准备采访28日在这里召开的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各区、县、局、公社的领导都到会。我和一些与会代表住在县委招待所平房里。转天凌晨,突然床铺剧烈颠簸,房屋大幅度摇晃,我们从梦中惊醒,意识到发生地震了,立即冲出房屋跑到院子里。大地还在摇动,站立不稳,只好蹲下。透过院子的月亮门,朦胧中看见停车场上的汽车摇摇晃晃,有时四个轮子被颠离地面。<br>         会议组织者立即给市里打电话联系。我听说,日常用的电话打不通,最后是通过军用电话联系上的(当时没有大哥大、手机)。得到的回答是:会议不开了,赶快回单位领导抗震救灾!<br>        在回市区的路上,看到不少村庄的房屋遭到损毁,村民站在街上无所适从。<br>        回到天津市区,马路上已出现不少“临建棚”。<br>         我迫不及待地去鞍山道五爱里的家,看看家人是否安全。虽然住房外墙出现裂缝,但还矗立着。门锁着,家人不知去向。我赶紧跑到胜利路(现南京路),在拥挤的临建棚中寻找,终于在与鞍山道交口处找到家人,那是用板凳、铺板、竹竿、床单、塑料布搭起的小帐篷。看到家人都平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h3> <h3>    ▼ 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临建棚,这就是人们栖身的场所。下图是胜利路 (现南京路) 上拥挤的临建棚。(照片来自网络)</h3> <p class="ql-block">  与家人寒暄几句,便急匆匆到报社。</p><p class="ql-block"> 天津日报大厦地处鞍山道与山西路交口处。虽然大厦主体还矗立着,但高出平台的五楼已经震塌,大厦已成危楼。</p><p class="ql-block"> 当天上夜班的李志军同志回忆起大地震的情景时,她感触颇深,甚至觉得那些画面就在眼前:“地震的那个晚上,巨大的呼啸声由远而近,谁都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就天崩地裂了。当时我们在鞍山道老日报社三楼,地球好像失去了磁场。顺着楼梯我们几乎滑到楼下,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死死地拽住我,瞬间,报社的楼顶倾泻而下……惊恐万状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把我从死神手中拉回来。街上死一样的沉寂,大片大片的居民楼全塌啦。我们拼命地喊:‘楼里面的人快出来’!没有人回答。十分钟后,救护车、救火车、指挥车、解放军战士陆续出现在街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地震前,天津日报社办公楼外景。(照片选自《天津日报创刊三十五周年》纪念册)</p> <h3>     ▼这是几年后修复加固的天津日报办公楼。</h3> <h3>  ▼这是1971年拍摄的照片,那时,大厦正门上方有个高出平台的五层楼,里面存放的是天津日报资料室的大量资料。这层楼在地震中完全坍塌。</h3> <p class="ql-block">  ▼马路斜对面(鞍山道59号院)是报社行政办公楼,我看到,大楼已震损。人们陆续来到院子里。(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很快,院子里搭起帐篷,后来建起一排排“临建”,成为编辑记者们的工作场所。(照片选自《天津日报创刊三十五周年》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唐山地震发生后的凌晨,模写组的同志迅速架起无线收讯设备,接收中央台广播电讯。(照片选自《天津日报创刊三十五周年》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当天傍晚发生余震,在众目睽睽下,高耸的塔楼轰然倒塌。庆幸的是,没有伤着人,只是把木工房、传达室砸坏。(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为了保证按时出版《天津日报》,不管是一线的编辑记者还是后勤保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工作岗位,积极抗震救灾。编辑、记者在帐篷里、临建房里编排版面写稿子,印刷工人在用工字钢加固的印刷车间里印报纸……报社涌现出一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 </p><p class="ql-block">  ▼ 这是天津日报社召开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p> <h3>  若干年后,震损的行政办公大楼被修复。它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很有意大利古典建筑风格。 人们叫它张园。有人说“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历史看张园。”这话并不为过。这里不妨多啰嗦几句。<br> 有关资料说,张园是清代两湖统制张彪于1915年所建的豪华宅院。1924年冬,孙中山应冯玉祥将军邀请,偕夫人宋庆龄北上商谈中国统一和建设问题,由上海绕道日本到天津后,下榻于此。忧国忧民的孙中山曾三次来到天津,前两次都是取道,路过天津,最后一次在张园居住了27天。孙先生在张园发表了长文《孙中山抵津后之宣言》,草拟了建国意见25条。<br>  1925年2月24日,清逊帝溥仪从北京逃至天津,也曾居住于张园。<br>  天津解放后,1949年1月23日,中共天津市委机关迁入张园。同年6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迁入张园,与市委机关合并办公;8月11日,市委在张园正式对外公开并挂牌,张园成为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的办公地址。<br>  1953年,市委机关迁出张园。同年11月20日,《天津日报》社开始在张园办公。<br>  ▼这是修复后的大楼</h3> <h3>  唐山大地震给天津造成极大损失,仅损毁的房屋就达4122万平方米。下面是我熟悉的几个地方震损情况。</h3> <h3>     ▼河西区马场道某三层宿舍被损毁。(照片来自网络)</h3> <h3>       ▼ 桂林路协和里住宅遭严重破坏。(照片来自网络)</h3> <h3>   ▼当时位于五大道附近的一中心妇产科主楼严重损毁。(照片来自网络)</h3> <h3>       ▼营口道震后景象(照片来自网络)</h3> <h3>  ▼ 天津市百货大楼主体楼围被震裂的情形。(照片来自网络)</h3> <h3>  ▼和平区兰州道房屋倒塌情形。(照片来自网络)</h3> <h3>  ▼和平区兰州道附近震后情景。(照片来自网络)</h3> <h3>  ▼ 这是泰安道上的原天津市委办公楼。(照片来自《天津广播》)</h3> <h3>  ▼北塘至茶淀的铁路弯曲成S形。(照片来自《天津广播》)</h3> <h3>  ▼ 蓟运河铁路桥震后桥头铁轨变形。(《照片来自天津广播》)</h3> <h3>  7月29日清晨,受单位指派,我前去宁河县芦台镇采访。芦台镇紧挨着地震中心的唐山。我和司机师傅随身带了些馒头咸菜之类便上路了。汽车经西堤头、东堤头、潘庄等地一路东行。我们看到,公路边新起不少坟墓,那里埋葬着地震遇难者。我们还看到,村民将躺在门板上的伤者抬到公路边,期盼来往车辆救援……我们的汽车勉强走过几个震损的危桥,却不得不止步于蓟运河上的芦台大桥。</h3> <h3>  ▼蓟运河上的芦台大桥被震坏,河面上只剩下几段残破的桥墩和一些横七竖八的桥面预制板,而河对岸就是芦台镇。前去唐山抗震救灾的车辆在公路上拍排成长队。此时,大桥上游百余米处,解放军舟桥部队的战士们正在奋力搭建浮桥。30岁的我急于过河,便在更上游一点脱衣下水游泳过河。此时正是汛期,河面宽,水流大,现在想起来还真后怕!(照片来自网络)</h3> <h3>  蹬岸穿衣,看到整个芦台镇已经满目疮痍,到处一片废墟,几乎没有站立着的房屋,很难分清街道和路面。有人用车拉着从废墟中找到的逝者的遗体往城外运,没有哭声,没有喊声,人们默默地忍受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巨大痛苦。<br> ▼ 这是芦台镇中街房屋倒塌的情形。(照片来自网络)</h3> <h3>  ▼这是芦台镇南街房屋倒塌情况。(照片来自网络)</h3> <h3>  我曾几次到芦台镇采访,还曾与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起去搞调研。我们住过临建棚,住过帐篷,遇到余震,也习以为常。但有次较大余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1月15日晚上,我住在县委招待所。这个招待所早已被震坍塌,清理掉废墟后,在四面残垣断壁上,搭上竹竿,铺上芦苇席,支上几个单人床,就成了新的招待所。晚上临睡前,我认真想了想:如果发生地震,我该怎么办?仔细观察,发现床下最安全。如果发生地震,我就躲到床下,免得被倒塌的墙壁砸着!刚刚睡着,就被强烈的地震震醒。朦胧之中,我裹着被子往床下一滚,掉到地上,顺势向相反方向一滚,便滚进床下。一会儿,就听见门外有人喊:“屋里还有人呢,怎么样啊?”那是同室的客人玩牌回来了。我高声喊:“没事,我很安全!”后来才知道,这次很大的余震,震中就在宁河县,震级达到六点九级。还好,全县没造成什么伤亡,因为人们都住在临建棚里。<br>  因为我几次深入震中附近采访,较好地完成报道任务,被单位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h3> <p class="ql-block">  唐山大地震给天津造成严重损失,两万四千多人失去生命,两万一千多人重伤,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天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的支援下,面对劫难,巍然屹立,以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奋起投入抗灾斗争,在余震频仍之际,先人后已,抢救群众,舍生忘死,排除险情,迅速恢复生产,社会秩序井然。四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央关怀与支持下,奋回天之力,消灭震痕;树再造之功,重建家园。幢幢楼厦,千姿百态,耸立于海河两岸;片片园林,争奇斗艳,织绵于新宇之间。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城乡面貌改观,一个文明、整洁、美丽之新天津正展现面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我拍摄的几幅照片,请看天津新景色:</p> <h3>  ▼ 美丽的海河两岸,天津站、津湾广场、世纪钟、解放桥和鳞次栉比的楼房。</h3> <h3>  ▼ 津河新貌:天蓝水清。</h3> <h3>  ▼从友谊公园瞭望天塔。</h3> <h3>  ▼奥体中心夜景。</h3> <h3>  ▼文化中心自然博物馆夜景。</h3> <p class="ql-block">  ▼天津文化中心歌剧院。远处是天津日报大厦和天津医院。</p> <p class="ql-block">  ▼最近乘车路过唐山,顺便拍摄了几幅街景照片。这里马路宽阔,高楼林立,商业发达。</p> <p class="ql-block">  44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天津,还是唐山,又重新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样子,仿佛那山河破裂的景象从来不曾出现过。但是我们绝不该遗忘那场20世纪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p><p class="ql-block">  这里用抗震纪念碑铭文做结束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雄业绩,惊天动地,众志成城,汗青炳著。渤海远,燕山长,救灾抗震,难忘往昔之艰辛;利国福民,端赖今后之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