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江县教育系统校级领导干部读书班活动感悟

刘一

<p>  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性别,相互提升,共同提高,为中江教育质量共同努力!这是夏鑫部长对这次活动要求与期望。它从一号专列上发散至本次活动每位学员的心中!</p><p><br></p> <p>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p><p> 酒香不怕巷子深。10辆大巴280名学员,浩浩荡荡,行程2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中江农村教育高地--清凉学校。我听闻清凉学校事迹应有近20年了。“远学洋思,近学清凉。”这是我在一次业务培训上听德阳市吴艳副总督学说的。或许是有一种追求卓越的心理,又或许是本身就被先进感染,我对清凉学校居然早早就埋下了向往的种子……</p> <p>伏龙千岁井,清凉十冠亭。</p><p> 清凉学校座落伏龙村。伏龙村有口古井,不知其年代,传说有千年之久。可能是清凉学校老校门有“饮千岁井”的对联,让大家误认为古井有千年之久吧。其实古井有多少年已经不重要了。古井见证了清凉学校的琅琅书声、欢声笑语;见证了清凉学子的寒窗苦读题名时;见证了清凉老师的书案黄灯夜未央。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清凉学子饮古井水,自然是感激于她的。说她有千年,我想应该是清凉师生和乡亲们的感恩情结吧。</p><p> 十冠亭是记载清凉学校连续十年中考夺全县之冠而建。连续十年夺冠,我看到的不是这耀眼的骄人成绩,我想到的是这背后有多少心酸和汗水。偏远农村学校,这种付出必然叠加。</p><p> 十冠亭、千岁井,此时的我倒是觉得这是清凉师生和乡亲们对清凉教育的一种期望,一种祝福。期望清凉教育千年新盛,祝福清凉教育千年古流芳。</p> <p>诗书礼易乐春秋,曲词歌赋清悠悠。</p><p> 清凉校园,自然清凉。它无疑是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优良阵地。“陶园”、“南风路”、“沐阳坝”、“不言圃”、“思来厅”……诗词楹联、名句经典;古今中外、名人名篇;篆隶楷行、写意工笔,所到之处,无不弥漫着墨香,无不浸润着心灵。师生们在这里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无时无地最大化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陶冶人情操的校园,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清凉学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染,难道不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应该就是清凉教育水到渠成的原因之一吧。</p> <p>曲径通幽处,园内花木深。</p><p> 清凉学校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校内峰回路转、四通八达,楼台倒影、绿树浓阴,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数不胜数。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些要二人合抱的多棵大杨树,不名贵,不张扬,却顶天立地,苍翠挺拔。我认为它是清凉教育人的象征,它象征着清凉教育人扎根农村的长期坚守,体现了清凉教育人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大白杨参天耸立犹如清凉教育耸立于中江大地。再看“问清塘”的金鱼,张校长双手轻拍,一群群金鱼摇摆着尾巴游过来,可爱又顽皮地冒出水面与大家打着招呼。这难道不像清凉学子吗?只要家乡故土有需,他们便带着学识与才华意气风发荣归故里,贡献所能。</p> <p>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p><p> 民主学校规模较小,中小学师生约500人左右,在中江教育大花园里,她犹如苔一样毫不起眼。作为一名教育人,作为一名校级干部,我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该怎么做?</p><p> 清凉精神,我的理解它是坚守,是执着,是积累,是沉淀,是情怀,是信仰!学其形不如学其神。民主教育人先学这份坚守与执着,带着生命的信仰与教育情怀,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我们虽如米小苔花,但也要学着牡丹自信绽放!</p> <p>工作中伴学习,学习中有教育。</p><p> 钟蕊琳副局长在分班讨论中说: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要学着牡丹自信绽放,先得有这底气与灵气。围绕读书学习与思考,我打算在我校建立推动“三级两带一结合”读书学习模式:教师自我学习读书会---教研组学习中心---学校学习联盟。要求全体老师在家带动家人读,在校带动学生学,结合自身岗位分类有效学,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总结,先找到这份底气与灵气,找到学牡丹绽放的那份从容与自信!</p> <p>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p><p> 虽然北海非常遥远,但乘着大风仍可到达。晨光已然逝去,只要从今奋发向上,也不算太晚。民主教育虽与清凉教育有很大距离,但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体民主师生必将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久久为功,民主学校一定会乘着课改的东风,在春风沐雨中快速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