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弘扬灵璧石文化, 推动全国灵璧石文化产业发展, 全面建设灵璧石文化品牌, 2020年7月25日, 安徽省灵璧石协会在灵璧县渔沟镇天下石城召开灵璧石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灵璧石协会会长黄国强主持会议, 副会长李富贵、张超、杨志国、张健;副秘书长朱丽、杨玉砚等参加会议。</p> <p class="ql-block"> 会议指出, 安徽省灵璧石协会是全国第一家以灵璧石为名称成立的全省性、专业性、行业性协会, 是全国灵璧石界最具权威的鉴赏机构, 竭诚为政府、企业和广大灵璧石爱好者提供鉴赏咨询服务。</p><p class="ql-block"> 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 讲政治、重规矩、谋发展、树形象, 历经五年的快速发展, 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资源保护、品牌推广、公益活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会员数量和质量与日俱升, 协会各项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已然成为全国奇石界最具影响力的省级社会组织之一。</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进入2020年以来, 安徽省灵璧石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积极参加全省“百社进百村”助力脱贫攻坚战活动, 主动参与地方防疫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 为党和社会分担一份责任。协会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企业在系列活动中积极捐款捐物, 展示了灵璧石人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会议认为, 目前全国灵璧石市场分为五级市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级市场为毛石市场, 例如:宿州市天下第一石城毛石市场、灵璧县渔沟镇毛石市场, 每周多达数百车毛石在此交易, 吸引全国万人次前来赏石交流, 此类交易相对比较便宜或实惠, 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几万元不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级市场为以宿州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各类石馆, 此类石馆主要功能是销售, 规模档次相对较小, 装潢简单, 交易价格在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不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级市场为以灵璧石为主题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展会, 其中包括室内和室外展会两种, 这里面的灵璧石价格有高有低, 主要看展出的灵璧石档次与品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级市场为目前流行的网上交易, 此类交易快捷、方便, 省略了交通和时间。但是也有一定弊端, 暨精品灵璧石镜头与实物往往存在差距, 不易掌握灵璧石的真实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级市场为目前安徽省灵璧石协会在全国推广建设的以灵璧石为主题的展览馆、博物馆、文博园等品牌化、规模化的高端平台。价格则在几千、几万、几十万不一, 特别好的精品暨全国灵璧石形象大使则在百万以上。</p> <p class="ql-block">会议强调, 灵璧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保护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璧石历史上有过三次开采高峰, 即宋代宋徽宗年间、清朝乾隆年间和现代。由于现代人们几乎毁灭性地挖掘与破坏,导致灵璧石资源频临枯竭,因此, 灵璧石资源保护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徽省灵璧石协会多次组织专家到灵璧石主要产地—宿州市灵璧县、墉桥区、泗县等地考察调研,广泛了解灵璧石资源概况,呼吁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增强灵璧石保护意识, 尊重生态发展规律,保护子孙后代利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国强指出,玩赏收藏不是目的, 如何将灵璧石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去, 更好地发扬光大, 才是我们当代灵璧石爱好者、收藏者最需要做的。未来灵璧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依靠国家文化产业政策, 推动以灵璧石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博园等文化品牌建设, 方能实现灵璧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摆脱长期出卖资源型销售模式。</p> <p>会议研究制定, 未来灵璧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p><p><br></p><p>一是切实保护灵璧石资源。灵璧石是宿州和安徽独有的珍贵资源, 我们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对灵璧石资源进行严格保护, 依法管理, 科学规划, 有效利用, 惠及子孙后代利益。为灵璧石文化发展壮大保护好资源基础。</p><p><br></p><p>二是深入挖掘灵璧石文化内涵。邀请并组织大学教授、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和一线石友理论结合实践, 对灵璧石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挖掘灵璧石悠久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进一步发扬光大灵璧石文化, 把宿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灵璧石文化研讨交流中心。</p><p><br></p><p>三是做大灵璧石文化产业。通过规划引导, 政府扶持, 招商引资等方式方法发展壮大以灵璧石为中心的文化产业, 包括奇石配座、红木加工、高档磬石产品加工、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延伸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p><p><br></p><p>四是大力推广建设以灵璧石为主题的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园和交易市场。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一流的灵璧石观赏中心, 把宿州建设成为各类奇石的集散地和鉴赏中心, 把灵璧石产地--渔沟镇建设成为灵璧石旅游目的地和灵璧石科普教育基地。</p><p><br></p><p>五是坚持举办以灵璧石为主题的文化节、博览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坚持办好以灵璧石为主题的文化节、博览会等活动, 秉承坚持高水平, 办出特色的理念, 办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 为灵璧石文化交流研讨搭建高端平台。</p><p><br></p><p>六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中国奇石品类繁多, 我们将以开阔的视野和宽阔的胸襟, 加强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奇石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把灵璧石文化推向更高层次。</p> <p class="ql-block">会后, 与会人员分别到灵璧县天一园灵璧石博物馆、灵璧县磬云山灵璧石展览馆、灵璧县王山灵璧石展览馆、灵璧县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地实地观摩调研。</p> <p class="ql-block"> 灵璧石概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璧石金声玉质, 产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及其周边的埇桥区、泗县等地,又称“奇石”、“磬石”, “灵璧”二字取 “山川灵秀,有石如璧”的美好含义。灵璧石形成于8--9亿年前,主要有磬石、纹石、珍珠石、彩石、白灵石、皖螺石等100多个种类。灵璧石以“皱、漏、透、瘦”千姿百态的外形特点和“润、奇、清、幽”的美学特点位列全国四大奇石之首,以其独特的自然魅力和文化内涵被世界各地广为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璧石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录。殷商时代就用灵璧石制作乐器。清朝乾隆皇帝酷爱灵璧石,题写了“天下第一石”誉之,刻有乾隆题写的“绘月”、“青莲朵”的灵璧石至今摆放在故宫御花园和中山公园社稷坛中。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宇宙中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灵璧石编磬演奏的,奏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天籁之声, 因此, 灵璧石又称“会唱歌的石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20世纪80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轮赏石、收藏热长盛不衰,灵璧石成为各地石馆和藏家的必备藏品。在灵璧石热潮中,各种石玩书籍与画册相继出版。1996年《中国石玩石谱》中,列举灵璧石28大类198品石。2000年9月,张训彩先生所著中国第一部关于灵璧石专著《中国灵璧奇石》一书出版。2002年2月《中国灵璧石谱》一书出版。宿州赏石专家李富贵、张超、任树文关于灵璧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这些赏石专著的不断问世,标志着灵璧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灵璧石爱好者约千万人以上, 盛行时, 宿州及其周边的灵璧馆藏多达万家,从事灵璧石挖掘、运输、清洗、配座的人员多达百万人,年交易额达数亿元,蚌埠、徐州、合肥、南京、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地均有灵璧石展馆,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灵璧石文化产业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