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堂记忆】

茂树

<p>我与大神堂(十二)</p> <p> 村碑</p> <p> 粮站</p> <p> 啊!故乡:②</p><p> 姜茂树 </p><p>&nbsp;</p><p> 故乡历经了漫长岁月的积淀,乡情淳厚民风古朴,村民们继承了祖辈的优秀基因,不具风浪朝起暮归不辞辛劳,天生一付结实的好身板儿,发扬先人的良好品行,人心向善愿为人友。 </p><p> 故乡人最好客。无论何人不论来到村中的哪一条渔船上,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乡亲们会端出新捕捞的鱼货,用简单而原始的烹饪方法,让你饱餐一顿口味纯正的海鲜。</p><p> 故乡人最善良。一家有难人人伸手相助。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特别在海上,一旦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乡亲们就会尽一切努力去营救遇险的人员和船只。他们不图感恩、不期回报只是平淡地说,这是老祖宗留传给咱渔家的德行,凡是守海的人,无论谁碰上这样的险情,都一定会拼命相救。</p><p> 故乡人最乐观。生性活波、开朗的家乡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欢乐方式。他们不仅是驾船捕鱼的能手,还是文娱活动的爱好者、参与者、实践者。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拉船上坞维修的季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抓紧排练戏曲、文艺节目、耍起大镲。那时,我家的老屋曾是村里评剧团的排练场所。临近过大年时,全村老少一起出动,忙活着平整场地,扛运木料搭戏台。晚上汽灯高悬,锣鼓敲得漫天震响,飞镲舞得遍地开花,接着便有声有色地唱起来、扭起来。而且还常走村串乡送戏到邻庄,有时还被邀请到城里去参加汇演。不为别的就图个乐呵、耍个风流、玩儿个痛快,展示一下打渔人特有的文艺才华、舒畅的情怀与豪爽的性格。</p><p> 故乡人最实在。由于长期在大海里伴着风浪劳作,练就一副大嗓门、急脾气、真性情,说话就像打架似的。然而做起事情却从来都是明来明去不藏不掖,不躲不闪是非分明。走门串户若是遇到主人家正在吃饭,你坐在炕上举筷就吃,端杯就喝。如果你不这样,主人会很不高兴说你看不起他。你吃的饭菜越多他越乐呵,你若喝多了,他伸出大拇指说这才是真哥们儿!</p> <p> 渔民自建的楼房</p> <p> 渔民住宅的大门口</p> <p> 故乡人最和谐。大家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男女老少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乐乐呵呵。一户人家盖房子砸地基,全村的人都争相出力。你领夯喊号子,我推车填土,她沏茶端水递烟。一户人家泥房子,左邻右舍自带工具铡草、挑水、和泥……完工之后也不必客气,洗净手脚喝完主人递上的一杯清水后点燃一支烟就各自回家。谁家的儿女婚嫁生孩子,喜讯传开喜酒喝遍全庄。尤其是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后,大人们领着晚辈先给族中长者拜年,再到邻居朋友家祝福,并商定晚间一起看大戏。要是小孩子们玩耍时发生口角,各自的家长就会首先向对方致歉,并严肃教育自家的孩子。</p><p> 夜继续行进,银色的月光亲抚小村纤柔的身影。喧闹了一天的渔村逐渐平静下来,轻涌的海浪摇曳夜泊的渔舟。波潾间鱼群在悄然游动,时而有三五个鱼儿跃起又欢快地游向远处,为水面上留下了涟漪串串。海风拂面而过,几只小巧的舢板在宁静的港湾悠然划行,爽朗的说笑声传向岸边。桃花盐的芳香和着渔姑的乡野小调一起飘向夜空,弥漫天际也醉透了渔家人的心田……</p><p> 思绪在飞腾不止:我儿时那漂浮在海面上的片片风帆、海边松软的沙滩和各种野花青草;那些曾一块儿踏浪泛舟戏水、捕鱼捉蟹逮鸟捡蛋;一起乘大人们白天劳动无人看管戏台的机会偷偷窜上去,模仿戏里的人物、情节疯玩儿大搞恶作剧;一起争抢爬上村前高高的“望海楼”的小伙伴儿,随着海浪一样流逝的岁月,如今都已鬓染霜丝了。</p><p> 少年时的梦想,青年时的憧憬,而那些更多的童年时天真、顽皮的趣事也只能留在永远的美好记忆之中了。</p><p> 渔家人和小村风雨同舟、与大海朝夕相伴在辛勤的劳动中,不但美化了家园,也净化了心灵。这份与家乡、大海所酿成的亲密情感,怎能从我的心中割舍得掉呢!</p><p>啊!故乡,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p> <p> 村保健医生正为渔民做体检</p> <p> 牡蛎外运</p> <p>(图片为本文作者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