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我蓦然想起了部队、军人。我们这一代人,在七十代初,能去部队当兵是心中的一个梦想,今生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军人,总是有一丝丝的遗憾。父亲生前多次说他曾经是一名军人。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总是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游击队、“土八路”吗?也不是正规军。其实,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土八路”、游击队,不可缺少,功不可没,“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我党、是毛泽东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法宝。父亲在部队的时间一共有四年多,一九四九年,父亲所在的部队正式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父亲确确实实,曾经是一名革命军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父亲赵向明一九四九年在台山。</p> <p class="ql-block"> 父亲曾经是名军人,翻开父亲的干部履历表,从193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到共和国成立,在这十二多年的时间里,大多都是以教师的身份做掩护,在环境错综复杂,对敌斗争极端残酷的香港、粤中地区做党的地下工作,其间也根据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奉上级的命令在地方、部队之间不断地转换身份,在部队的时间大约有四年,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3月至1945年12月,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陈中坚大队 任指导员,粤中人民解放军政治部 宣传干事、《人民报》编辑。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2月至1949年11月 , 先后在广东人民解放军台平赤总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 任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 任政委并兼任恩阳台县工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在游击区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的一个连队。</p> <p class="ql-block"> 父亲赵向明(曾用名 赵长暖 赵明 )1917年3月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县斗山镇浮石村第五坊,据史料记载 :浮石村大部分人姓赵,俗称“太宗派”主要是跟随南宋小皇帝赵昰而来赵元份九世孙赵崇的族脉,是宋朝太宗皇帝的后裔,故称作“赵宋皇族村”。父亲家境清贫,兄弟姊妹五人,父亲是老大,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很多人为了生计出国做劳工,爷爷为了养家糊口早年也去了美国,在洗衣房打工,省吃俭用攒些钱寄回家养活全家。</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小勤思好学,成绩优秀,中学毕业后。1934年,父亲回到家乡浮石村,一面在村学校任教,一面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他的努力下,促成了浮石的钟社、留台学会和浮石杂志社三家进步社团的合并,并统一名称为“浮石协进会”,后改名为“浮山月报社”,并由父亲负责主编(1940年3月至11月)和出版颇有影响力的,深受当地和海外侨胞好评的刊物《浮山月报》。在主编浮山月报期间,他奋笔疾书,撰写了:《猛烈展开反汪反投降的斗争》,《读宪政》等多篇旗帜鲜明,笔法锐利,振聋发聩的抗日救国文章,以唤起民众的斗志。1935年2月,由于家境的贫困,为了尽快贴补家里生活,他选择并考入了学费少,就业好的广东省立广州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念的高级土木工程专业,1937年3月在校期间,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参加了我党直接领导的广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即秘密学联)从此投身于革命工作,1938年8月又在广州参加我党领导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担任中队长、大队长)。毕业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厚的城市工作,回到了家乡开展抗日工作,建立人民武装,组织村民抗击日寇,1938年11月由李嘉人、赵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赵彬在浮石建立起当地第一个党支部,并任中共台山县中南区区委委员兼任党支部书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难当头,他又毅然投笔从戎,离开了家乡,奔赴到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p> <p class="ql-block">父亲1949年在台山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人生短暂,岁月如白驹过隙,你不要说对大千世有多少了解,就连亲生父母你能了解多少呢?少之甚少。星移斗转 ,等到自己也老了,想去了解一下父母的一生经历,他们却早已凋谢,作为子女是一种遗憾、悲哀……。父亲生前在家里很少谈及他的工作,特别是战争年代的经历。机缘巧合,几年前鞍钢宣传部“五百罗汉”专题组,想收集一些父母当年的资料,这使我又燃起了去重新寻找父亲当年“足迹”的想法,朋友提醒我去市档案馆查找些档案资料,但受限于档案馆的制度,仅能查看到一张干部履历表,现在都说网络会留下记忆,根据这张表中的“线索”,我到网络上查找父亲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在当地的地情网“大事记”、“红色记忆"、地方党史中找到一些"碎片化"的记载、报道中去捕捉他的身影、故事。由于父亲大部分时间是做党的地下工作,即使是在部队(游击队)也是以游击队形式进行活动,行迹隐秘,留下的资料还是甚少。</p> <p>父亲一九四九年在广东台山与警卫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4年3月,父亲被派往珠江纵队陈中坚大队,任指导员,从地下工作走上了抗日前线,珠江纵队陈中坚大队,是以陈中坚名字命名的游击大队,陈中坚任队长,陈中坚通晓军事,治军有方,每天坚持“两操两讲”,亲自上课,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支对党忠诚,斗志旺盛,军事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敌人闻风丧胆,对当地的日伪政权和武装部队,有着很大的威慑作用,被敌人看做眼中钉,肉中刺。1944年正处于抗战的决战关键时期,父亲奉命加入了陈中坚大队,与战友们共同对敌作战,打击日伪武装力量,开展抗日锄奸救亡活动,反击日军的“扫荡”和“围剿”,历经了多次战斗,其中黄杨山战斗较为著名,黄杨山位于珠海斗门区中西部,海拔581米,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称,战斗起因是1944年4月5日,游击队将伪乡长汉奸赖一鸣捕获,并处决。两个月后,其弟白焦联防大队长赖少华以替兄弟报仇为名,纠合日、伪军近1000人,6月16日凌晨,对驻扎在黄杨山下西坑村的陈中坚大队进行了三面合击,陈中坚大队长率部70余人奋力反击,指战员们英勇善战(参军不久的二叔赵长胜也参加了这次战斗,战斗结束后被提为班长)由于敌众我寡,便兵分两路边战边战占领附近的山头制高点,激战至当日黄昏,喜遇大雨,大雾锁山,部队冲出重围,次日傍晚游击队员全部撤到金台寺,没有饮具战士们,就用金台寺的花盆做铁锅煮饭,用香炉作碗吃饭,两天后顺利撤离。黄杨山一战,毙死毙伤敌人40人,游击队员牺牲3人,队长陈中坚腿部受伤,黄杨山战斗是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反围剿的经典战例,大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中共在珠江三角洲领导创建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小到大,从几十人发展到3000余人,他们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消灭了大量日伪军,建立了拥有40万人近1000平方公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3000平方公里的抗日游击区,对敌作战200多次,歼灭敌人3300多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牵制日伪军数以万计的兵力。 </p><p class="ql-block"> 珠江纵队是华南抗日纵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抗日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共同被称为中国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2015年8月29日,中央电视台13套在《人民不会忘记》专题节目上,再现了烽火岁月中的珠江纵队。</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九五零年在台山县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1946年1月奉命回到地方,担任中共新鹤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当年6月奉上级指示转移到香港准备随东纵北撤,到香港后党组织准备派他出国,正当准备好一切时,上级又通知他留在香港,并担任中共香港教师及青年工作小组组长,公开身份为香港岭东中学教师。</p><p class="ql-block"> 1948年2月在香港(公开身份为岭东中学教师、隐秘身份为中共香港教师及青年工作组组长)蛰伏了两年后的父亲,再次奉命秘密重返部队,但任广东人民解放军台开赤总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前期,国民党为满足其全面发动内战的需要,加紧开展“三征”,民众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1947年起,恩阳台独立大队以武工组的形式活跃在恩平、阳江、台山一带,以牵制和骚扰敌人。1949年初,中共滨海地工委决定,成立中共恩阳台县工委,父亲任工委书记,粤中人民解放军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政委。独立大队成立后,转战于恩阳台境内,执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作战任务。其中不乏夜袭大沟乡公所,平田桥伏击战,龙潭垌反击战等战斗。1949年3月1日,三山圩速战全歼国民党“强征队”,同年3月22日,活捉新洲伪巡官潘奕光夫妇;3月31日,远程奔袭朗仔收缴国大代表陈书畴家藏的武器;4月25日,二进新洲活捉及处决新任巡官陈文仲;5月5日,夜袭大沟乡公所,毙敌20余人,俘敌20余人,缴重机枪1挺,轻机枪1支,步枪20余支,全歼国民党阳江县保安营敖敏超一个中队,随即宣布成立雄狮连;6月,新洲3次扰敌疲敌战斗;7月2日,马岭战斗;7月10日,二打大沟,全歼茹恩昌的联防中队,俘40余人枪;10月24日,寿长河伏击战……大小战斗20多次,重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对阳东地区的敌人起到了威慑作用。恩阳台独立大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后发展到三连队,一个区中队和26个武工队,主力部队700余人,武装民兵1100余人,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有利局面。</p> <p>一九四九年八月在台山游击区。</p> <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心目中的父亲,是位温文儒雅、知识渊博的一介书生,想象中的他,在部队里,也就是写写文章,办个报纸,搞搞宣教工作。但通过这次“寻找当年父亲的足迹”,完全颠覆了,我从童年起对他的认知,在广东当地的地情网“大事记”中,记载:“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大队长马德里、政委赵向明率领独立大队200余人,突袭驻大沟乡公所保警队,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毙敌二十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全歼阳江县保安第二营的一个连”。</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并不知道父亲一生到底打过多少次仗,消灭过多少敌人,但这时的父亲,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文弱书生,经过战争血与火的锤炼,硝烟改造了他的容貌与气质,眉宇间书卷气化为果毅与干练,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军人,一名身先士卒、智勇双全的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父亲后排中间 一九五零年在台山。</p> <p class="ql-block"> 父亲早年投身于革命,在父亲的影响和引导下,三个弟和大姐全部参加了革命。原本奶奶说定了,让二叔赵长胜留在身边,种地、养家,维持生活。但二叔看到兄弟姊妹都参加了革命,也不甘落后,偷着跑出去参了军。一九四四年春,随我父亲参军到了陈中坚大队,一九四五年十月恩平朗底战斗(国民党纠集3000多兵力分六路包围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所在地朗底,妄图一举消灭中区武装力量),时任副连长兼独立排排长的赵长胜奉命掩护主力部队(司令部)撤离,他与连长率领全连战士英勇作战,赵长胜还是一名优秀的机枪手,战斗中击毙多名敌人包括敌副团长,主力部队得以成功撤离,最后,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连战士全部阵亡,赵长胜最后将所用的机关枪砸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解放军万岁”,饮弹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p> <p class="ql-block">1949年于台山。</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看似平凡,实非平凡。年青时期有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矢志不移地为之奋斗,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去英勇地战斗。解放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共和国,他又奉命来到了祖国的钢都——鞍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祖国的建设,鞍钢生产恢复、建设之中。在那火红的年代,父亲夜以继日的工作、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了黑色冶金矿山建设、设计方面的行家里手,他是冶金部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创始人之一,曾担任中国黑色金属矿山学会理事长。为了国家钢铁、矿山建设,父亲奔波忙碌了一生,长江两岸,长城内外,东海之滨,西部边陲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还以冶金部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率领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往越南,在不毛之地上,完成了越南太原钢铁厂的设计建设工作,受到了越南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授与了友谊勋章。父亲虽然在“文革”期间,受到了迫害、关押,受尽了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凌辱,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对信仰忠贞不渝,勤奋工作,光明磊落,严以律己,真诚做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在生活上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他心灵与精神十分富足,接近人生完满,为我们子孙后代树立了人生榜样,留下了良好家风,他没有留下什么金钱和物质,却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笔笔精神财富,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深感自豪、骄傲。</p><p class="ql-block">(写于2020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修改于2022年7月31日。)</p><p class="ql-block">文章中使用的史料、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谢谢阅读!</p> <p>台山市隆文滨海总队纪念碑</p> <p>二零零五年广东台山浮石村立碑纪念先烈所写的碑文</p> <p>七十多年前已残缺的《人民报》。《人民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的机关报,一九四五年一月创办,刻板油印四开四版,每五天或一个星期出一期,发到全区各地的战士手中。父亲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期间,在粤中纵队政治部任宣传干事,《人民报》编辑。</p> <p class="ql-block">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队歌</p> <p>恩阳台独立大队在攻打大沟乡公所时缴获敌人的望远镜(父亲参加了这次行动)。</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四年援助建设越南太原钢铁厂时获得的友谊勋章</p> <p class="ql-block">1939年2月—1941年8月父亲曾在浮石小学当过教师、校长 ,并以此身份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任中共台山县东南区区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四年 父亲参加援建越南太原钢铁厂在越南留影 , 前排左五为父亲,前排左四为戚元靖(后任冶金部部长),前排左六为韩宗正(后任外贸部付部长)。</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父亲去罗马里亚、捷克等国考察,路经前苏联在莫斯科红场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中间为父亲赵向明。</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父亲在东欧考察。</p><p class="ql-block">左二父亲</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一年,父亲和母亲在广东阳江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父亲在广州念书。父亲前排左四。</p> <p>一九八三年父亲应邀回台山参加台山党史和滨海总队军史座谈会</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部分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于广东台山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的三位老搭档又相聚一堂。 左一父亲赵向明(大队政委) 左二马德里(大队长) 左三林良荣(副大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