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纪念毕业50周年

四知堂

<p><b>半个世纪倏忽间,六年同窗情犹前。</b></p><p><b>往事随风览旧影,古稀翁媪一展颜。</b></p><p><br></p><p>今年,是我们毕业50周年。现将我多年收集留存的50年前校园生活的老照片整理一番,做成此篇,与大家分享,并以资纪念。</p> <p><i>“石庄公”保存的新生卡</i></p><p><br></p><p>我们是1964年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被北京农业大学录取的。9月初,我们告别家乡,从五湖四海来到北京,来到坐落于马连洼的北京农业大学报到。这是当时发给的新生卡,背面写的是所住的学生寝室。</p><p><br></p><p>入学时,我们全班共有31人,16个男生,15个女生。男生住六斋,女生住五斋。“石庄公”他们住的是六斋325室(每室6人)——整座宿舍楼120多间寝室,惟有两间带阳台,它是之一。</p> <p><i>“石庄公”保存的一枚学生校徽</i></p><p><br></p><p>校名6个字是仿毛体,教职工的校徽与此一样,只是红底白字。</p> <p><i>“震美”保存的1965年贺年片</i></p><p><br></p><p>学校的主楼,据说是按乌克兰农学院的样式建造的,因为当年正处于学习“苏联老大哥”的热潮之中。</p> <p><i>宋天埝“文革”初在校门口留影</i></p><p><br></p><p>主楼是一座淡黄色的七层楼,坐东朝西。主楼前一条宽广的大道,直通校门。大道中间是一溜花坛,将大道分成左右两条出入的车路,花坛前端有一段短墙,墙顶就是“北京农业大学”六个仿毛体大字。</p> <p><i>学校女排球队的合影</i></p><p><br></p><p>大学生活一切都是新鲜的,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组织,什么合唱队、舞蹈队、军乐队、篮球队、排球队,等等。新生一入学,各队便到各班广罗人材。我班有一名男同学、两名女同学加入了排球队。</p> <p><i>1965年国庆节天安门前,我校的游行方队(前排右二是谁?认出了吗?)</i></p><p><br></p><p>1965年春,校长王观澜推行“半农半读”教育改革,学校一年级学生全部前往河北涿县农场,边劳动、边学习。国庆节前,返回北京,为国庆游行操练方队。看,“十•一”那天,游行方队簇拥着“半农半读好”的大型彩车,走过天安门广场,向毛主席汇报。</p><p><br></p><p>记得学生一餐厅前的宣传栏里,国庆节后张贴了许多我们游行的照片,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一张照片中竟然还有我。可惜我无法得到。</p> <p><i>秋收时,为“康拜因”收割机作业开道的同学们在田间留影</i></p><p><br></p><p>国庆节过后,我们又回到涿县农场,开始秋收。</p><p><br></p><p>农场一区队全为水田,有数千亩面积。1965年早春一开学,我们就去了。从春种到秋收,水稻生产的所有环节——播种、育秧、插秧、挠秧(除草)、追肥、管水、直至收割、脱粒,我们一样不落地全部参加了劳动实践。</p> <p><i>中午饭后,抓紧时间在宿舍门口磨镰刀</i></p><p><br></p><p>这5个人,4个都能看出来是谁,惟有一个低着脑壳不见脸,双脚夹紧了磨刀石在磨镰刀。也许你们认不出,但我肯定知道:他就是我的入团介绍人。呵呵,瞧他多专注啊!他干什么都是这样。</p> <p><i>第一小组合影(中间两位是农场农工,后排右一是李丕明老师)</i></p><p><br></p><p>全班分了三个小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p> <p>第三小组合影(前排右一为我班辅导员李孙荣老师)</p><p><br></p><p>每天,早晨下田,全班排着整齐的队伍,边走边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傍晚收工,还是排着队伍,高唱“打靶归来”。一腿的稀泥,一手的老茧,心甘情愿地“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p> <p><i>全班同学及部分农场农工在收割后的田间合影</i></p><p><br></p><p>嘿,老同学,你找到你在哪里了吗?后排右三的一位女同学俯身侧头向右看,你认出是谁了吗?我费了老半天劲,才认出原来是毕大姐。</p><p><br></p><p>李孙荣老师有一部相机,农场的这些照片都出自他之手,55年了,为我们留下了多么珍贵的历史一瞬!在此要向李老师真挚地说一声:谢谢你!</p> <p>1965年,我班又增加两名同学:一男、一女</p><p><br></p><p>“摄于1964.4.校门口,次月患病,7月中休学回重庆,11月底返校插班。”</p> <p>“1964.11.休学前摄,1965年秋返校插班”</p> <p><i>1965年冬从涿县返校,班上部分同学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后,在天安门广场合影</i></p><p><br></p><p>不知是照片问题,还是沙尘暴问题,背景一片迷蒙。那时,北京的沙尘暴真叫厉害,让我们这些南方来的人深深地领教了!</p> <p><i>1966年,涿县农场四区队学生宿舍门前</i></p><p><br></p><p>1966年早春一开学,我们又来到涿县农场,不过这次换为四区队。四区队全为干旱沙地,是旱作农业区,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这里扬起沙尘来,比北京更厉害——上个厕所回来,眉毛就变成了灰黄色。</p> <p><i>1966年文革早期(照片中的两位老师认不出是谁了?好像其中一位叫张金锁?)</i></p><p><br></p><p>5月下旬,北京大学“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发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时,我们还待在四区队。直到7月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时,我们才返回北京参加运动。</p> <p><i>1966.9.武汉长江大桥留影</i></p><p><br></p><p>自当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后,一场红卫兵学生大串联席卷全国。全国的涌向北京,北京的则走向全国:“煽革命之风,点革命之火”。这时,各班开始解体,同学们自由组合,自由行动,各干各的,互不知道行踪。</p><p><br></p><p>这张照片,大概是有我班同学参加的首批走出校门大串联的小分队。</p> <p><i>1966.9.武汉长江大桥留影</i></p> <p><i>1966年,湖南韶山毛主席旧居留影</i></p><p><br></p><p>“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所有红卫兵和学生大串联最想去的地方。</p> <p><i>1966.12.4.参观韶山毛主席旧居留念</i></p><p><br></p><p>我也在当年11月加入大串联的队伍,随学校“东方红公社”组织的小分队到达重庆,驻重庆大学。到12月初,又一起前往湖南韶山。没有拍照留念,只购了一张图片,背面盖了一个纪念戳,填上日期,保存至今。</p> <p><i>1966.11.我班一支长征小分队行进途中</i></p><p><br></p><p>这是一张颇有影响的照片。当全国学生大串联给铁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后,中央文革又鼓励徒步串联。就是在此背景下,我班这支10人小分队,响应号召,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之旅——从北京步行到延安。听听小分队成员的回忆吧:</p><p><br></p><p>家里,当时是一位记者照的,我印象不深,我在后面,震美常说起照相的事。50多年谁都没见过照片。去年年底,在一个有关大串联的帖子中我见到这张照片,非常激动,转发给大家。没想到昨天在这个帖子里又见到了。对我们个人是人生经历的纪念,很珍贵。(维哲 2017.1.)</p><p><br></p><p>照片的由来是,那年(1966年11月上旬)我们走到河北唐县,正好有个纪念白求恩的活动,有记者在场。第二天我们出发后记者随行抓拍的,过几天曾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之后听说在京的有关红卫兵运动展览上也被展出,这样自然就成“历史纪录”了。我还记得小分队到达延安后,又被记者抓拍到一次,背景是宝塔山,也上人民日报了,时间是那年12月初……这些都是难忘的青春记忆!(震美 2017.1.)</p> <p><i>1966.11.参加虎头山秋收劳动(挑着一担玉米棒)</i></p><p><br></p><p>在那个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大寨对于农大学生的大串联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p> <p><i>1966.12.大寨大队,与陈永贵合影</i></p><p><br></p><p>这又是一支徒步串联的“长征小分队”,其中有我班两名同学。据说他们到达大寨后,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虎头山上,参加了一天的劳动,下午收工时偶遇陈永贵,便有了这张照片。</p> <p><i>在延安窑洞留影</i></p><p><br></p><p>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作为“老陕”,自然更该去瞻仰了。</p> <p><i>1967年夏,北戴河海滨</i></p><p><br></p><p>寻觅伟大领袖的足迹</p> <p><i>1967年,联络站人员返校前与中国农科院的同志合影</i></p><p><br></p><p>1967年初春,北农大“东方红公社”在国家农口各机关单位都设有联络站,我参加了在中国农科院的联络站。大概到了下半年,学校里校、系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要求学生都回校搞革命大批判,于是我们就返回学校,回到各班。至此,班级又恢复了。</p> <p><i>1967年,驻中国农科院联络站部分同学留影</i></p><p><br></p><p>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本系的,也有外系的,有的现已把名字给忘了。能记起的是农二(1)的宗式群(右二),一位江苏的同乡。补充:右一为关华,左一为丁申桃,两人都是农一(4)的。左二为裴淑珍,牧四的。</p><p><br></p><p>“文革”开始时,我们上的是二年级;此后学历便戛然而止。因此直到毕业,我们仍被称作农二(3)班。永远的农二(3)!</p> <p><i>驻班军宣队队员张振发</i></p><p><br></p><p>这时,在毛主席“三支”“两军”的部署下,军队开始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军宣队”进驻各大专院校,领导学校运动。</p><p><br></p><p>他是驻我班的军宣队队员,山西翼城人,与我同岁。我俩相处关系较好,一直保持联系,我毕业后还通了几年信,这张照片就是那时他寄给我的。最后他留在北京工作,不知现在可好?</p> <p><i>1968年(颐和园后山)</i></p> <p><i>1968.5.学生宿舍五斋楼前</i></p><p><br></p><p>瞧这三个丫头,笑得多天真烂漫!</p> <p><i>认真学《毛选》</i></p><p><br></p><p>“文革”中,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学《毛选》,背《老三篇》,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早请示,晚汇报;班上开会时先要集体起立,背上一段毛主席语录,再坐下开会;连写家书,信笺抬头也要先写上一段毛主席语录,就更别说写大字报了。当年毛选四卷合订本首发,有人夜半就爬起来步行到海淀新华书店排队,等着第二天一开门就能买上一本而自豪。</p> <p><i>“石庄公”保存的当时北京献血纪念章</i></p><p><br></p><p>“文革”中,毛主席像章风靡全国,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层出不穷。我曾收集了百十枚,毕业时路过西安全给了侄儿。</p><p><br></p><p>那时人们每天的标配是:胸前别着一枚或几枚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红宝书”不离手,照相时端在胸前,集会时手举“红宝书”有节奏地前后挥动,齐声三呼“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p> <p><i>十字绣《延安》</i></p><p><br></p><p>1968年,又兴起十字绣,用彩线在窗纱上绣各种毛主席的图像。男生女生都能做。1968年我班军宣队员张振发回家结婚,我还把我绣的一幅“毛主席挥手”的十字绣送给他当礼物。</p> <p><i>1968年,学校主楼前的毛主席塑像工程</i></p><p><br></p><p>这一年,毛主席塑像在全国遍地开花。我校主楼前也塑起了一座,其形象取材于毛主席在北戴河的那张照片。我班有两名同学参加了为期数月的这项工程施工。</p><p><br></p><p>1982年元旦,我出差途经北京,专门回了一趟母校,这也是毕业后的第一次,见这尊塑像还在,只是身上出现了几条横纹,底座上有几块大理石脱落。2005年百年校庆回校时,此塑像已不见踪影。</p> <p><i>毛主席塑像竣工后,部分施工人员留影</i></p><p><br></p><p>前排左三:王维贤,原籍浙江乐清,1944年9月生于上海。毕业分配到内蒙古集宁。1970年7月底毕业后他返回上海,8月初他从上海来到南京我家,住了一晚,第二天陪他去玄武湖玩了一趟。下午送他乘上去内蒙古的列车,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以后同学们一直与他无法取得联系,也打听不到他的具体工作地址。后来听说他已病逝,具体什么情况什么时间也不知道。呜呼!</p> <p><i>雪中情</i></p><p><br></p><p>毛主席塑像落成后,这里成了我们留影的打卡之地。</p> <p><i>1968.10.22.天安门</i></p><p><br></p><p>“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天安门是我们心中的圣地,每个人都很想在这里留个影。</p> <p><i>1968.10.22.天安门广场与班上军宣队员</i></p><p><br></p><p>六条汉子一娇娃</p><p><br></p><p>那时,若有一套黄军装、一顶黄军帽,再要有一个黄挎包,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5个红字,那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装束。</p> <p>“好哥”照相时,身板永远是挺拔的,气宇轩昂!</p> <p><i>1968年冬,天安门广场</i></p><p><br></p><p>左一是我中学时的同学,高中毕业后被选派留学阿尔及利亚。1968年,外派留学生全部召回国内参加文化大革命。他到我校来看我,带有一部相机,所以才有了这些照片。</p> <p><i>1968年冬,颐和园</i></p><p><br></p><p>照片中另一位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记得好像姓王。</p> <p><i>1968年冬,校园</i></p><p><br></p><p>那时都是穷学生,哪有条件去照相。记得上大学六年,我从未进过照相馆,一般都是“蹭照”。所以,现在想找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而不得。</p><p><br></p><p>我们班的班风还是比较朴实的,无论男女同学,穿补巴衣服都是习以为常的。大学六年,我未进过理发店,都是班上同学给理,给我理发最多的就是韩代芳。</p> <p><i>这张照片,好像是在农学楼前——主楼的南边(左侧)</i></p><p><br></p><p>哈,刚才又写成主楼的“东边”,下意识中总认为主楼是坐北朝南的。“好哥”又要喊我:“喂,大方向又错啦!”😂</p> <p><i>学生一餐厅前</i></p><p><br></p><p>这幅“毛主席在北戴河”的画像,也是大家拍照的优选地。</p><p><br></p><p>上面这三张照片,几乎囊括了咱班所有的女同学(只有两位没露面)。</p> <p><i>1968.10.天安门广场</i></p><p><br></p><p>程先胜,安徽桐城人,1944年生。入学时,是睡在我下铺的兄弟。喜欢拉二胡,没事就吱吱嘎嘎地拉上一曲。1968年冬,因参加学校专案组,去北京市内外调时遭遇车祸而不幸身亡。</p> <p><i>1968.12.30.校园主楼前</i></p><p><br></p><p>程先胜去世后,他的家人来校料理后事。这是全班同学与他家人在主楼前合影。中间那幅十字绣,就是全班同学绣成送给他们的礼物。</p> <p><i>全班同学又陪他们前往天安门广场,在此合影</i></p><p><br></p><p>照片中,除了军宣队员,还有两名驻班工人宣传队队员。1968年夏,武斗在北京高校越演越烈,中央又派出工人宣传队进駐各校,与军宣队并肩领导学校“文革”运动。</p> <p><i>1968.12.31.校园</i></p><p><br></p><p>三位老兄都是标准立姿: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手握“红宝书”端在胸前。</p> <p><i>1969年,学生一餐厅前</i></p> <p>京津两支花,相映天安门。</p> <p><i>1969年早春</i></p><p><br></p><p>我突然发现,似乎最狂热的年份是在1968年,到了1969年就和缓一些了。你看,照相时不必手握“红宝书”啦!</p><p><br></p><p>到了1969年,“斗、批、改”已进行了两年,又搞“复课闹革命”,可惜复了两次都未复起来。你想,“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搞了几年,心都野了,哪能静下心来?当真是“校园里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p> <p>左一:薛霞,安徽亳县人,生于1946年12月。毕业分配到河南焦作。后因病去世。</p><p><br></p><p>1970年7月28日,毕业分配,她和我都是最后一批离开河北武邑的,在清凉店乘同一次列车南下。下半夜时分列车到达蚌埠站,她在此下车,然后转车回家。我把她送到站台,挥手告别;不料想这一别竟是永远!</p> <p>左:刘金良,河北涉县人,生于1943年12月。毕业分配到河北邯郸专区,后在邯郸地区农科所工作。2012年病逝。</p> <p><i>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望儿山下、京密运河边</i></p><p><br></p><p>时间大概是1969年,“逍遥派”一词风行的时候:“革命大批判”翻来覆去炒冷饭,“复课闹革命”又屡屡夭折,处于无所事事的阶段,大好青春就这样白白流逝!</p> <p>这张照片中,除了我班同学外,还有两名外班军宣队员,两名外班同学——农二(2)的王国盛、选二的刘允照。</p><p><br></p><p>时间大概是早春,柳树刚刚发芽不久。</p> <p><i>热恋中的“三色百合”</i></p><p><br></p><p>我们的学制为5年,本该1969年夏毕业,但届时却毫无动静,运动仍在继续进行。</p><p><br></p><p>5年过去了,我们都已年长了5岁,在这“革命大熔炉”里,有没有“成材”不知道,可生理却是成熟了,人生的“大事”提上了日程。于是恋爱之风油然而生:有的公然出双入对、花前月下撒一地“狗粮”,有的紧锣密鼓、暗送秋波,当然,也有的“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小道消息也不断地飘进六斋们的耳鼔,谁谁谁已经“名花有主”,谁谁谁的男朋友从部队来看她了,又是谁谁谁的发小骑着“竹马”来校找“青梅”了……简直是在向觊觎的目光宣示:这块“天鹅肉”你就别作梦啦!于是六斋们就把目光转向班外:有的积极参加校系演出队、果然抱得美人归,有的在家乡已心有所属,有的甚至悄悄地回家把婚事都给办了……忽然想到,今年也正是一些人的金婚之年,在此顺表祝贺!🌹</p><p><br></p><p>这支“恋爱进行曲”一直演奏到毕业,也未结束,精彩纷呈。总之,毕业前后,无论男生女生,或早或迟,最后可是一个也没“剩下”!想当年,正是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哪个男孩心中没有一个女孩?哪个女孩眼中没有一个男孩?只不过是因缘际遇:缘到了,百年好合;错过了,便成永忆!</p> <p><i>1970年夏,河北省武邑县东正村,与军宣队员、大队干部合影</i></p><p><br></p><p>1969年国庆节后,我们又去涿县分校一区队收割水稻,结束时便传来林彪的第一号“紧急号令”,说是为了备战,北京所有高校学生都要疏散到全国农村去。11月,我校被疏散到河北武邑县。这时,前面三届已经毕业分配,只剩下我们一、二两个年级了。我班被安排在刘疃公社东正大队,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等待毕业分配。</p> <p><i>东正大队在我们毕业时赠送的礼品</i></p><p><br></p><p>一直等到1970年7月中旬,才传来毕业的消息。7月25日公布了每个人的分配去向,接下来的三天,我班分三批离开武邑县,拿着派遣证前往分配地报到。</p><p><br></p><p><b>7月28日,是我们毕业离校最后分别的日子。从此,学校生涯结束,“同学”已成曾经,大家天各一方,各奔前程。</b></p> <p><i>1970.7.学校主楼前</i></p><p><br></p><p>“好哥”因有事,离开武邑后又回了一趟学校,留下了这张照片;其他人则直接回家去了。</p> <p><i>1970.7.28.北京人民大会堂前</i></p><p><br></p><p>回家路过北京的同学,与家在北京的同学留影</p> <p><i>1970.7.30.南京长江大桥</i></p><p><br></p><p>我是班上最后一批离开武邑的。到家后的第二天,便进城找班上的同学,还有农二(2)的王国盛,前往南京长江大桥游览——大桥于1968年底建成通车,是举国欢庆的“文革”硕果,我们都还没见过。王国盛是印尼归侨学生,有一部相机,才有了这张照片。</p> <p><i>1970.7.石家庄 白求恩陵园</i></p><p><br></p><p>返家路过石家庄,也不忘去看看刚刚迁建落成的白求恩墓。那时的我们,思想单纯又质朴,心里想的都是“革命”呀“红色”呀,要逛也是这些革命圣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至于游山玩水,似乎还有点掉价。</p> <p class="ql-block"><i>1970.7.石家庄 白求恩陵园</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瞧,这是不约而同的选择!背景和画风也竟然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补充:前排右为姬本,后排中为贾继增,左为张**,三人皆是农一(4)的。</p> <p><i>1970.8.遵义会议旧址</i></p><p><br></p><p>小两口刚到遵义报到,就来参观红色纪念地——遵义会议旧址。</p> <p><i>西安八路军办事处</i></p><p><br></p><p>8月初,我前往分配地报到,途经西安,与老班长去家理家玩,也是只去了附近的“八路军办事处”参观。</p><p><br></p><p>在那里,恰好碰见北农大校革委会“三结合”老干部海萍和我系军宣队队长老霍(茂公),听他们说学校将要搬到陕北的甘泉,他们就是特来陕西联系此事的。当时的反应,就是以为这大概是落实最高指示“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了吗?”</p> <p><i>1971年天安门广场,韩代芳夫妇与张振发夫妇的合影</i></p><p><br></p><p>一年后,韩代芳给我寄来这张照片,我才知道他俩结婚了,在学校时可是一点风声也没透露。同时也恍然大悟:难怪当年天安门广场,有那“六条汉子一娇娃”的照片。😄 </p> <p><i>韩代芳俩口子与班上的军宣队员张振发夫妇、工宣队员于永金父子在一起</i></p><p><br></p><p>左一:韩代芳,河北栾城人,生于1944年11月。毕业分配到石家庄专区,后在栾城县中学工作。2006年病逝。</p> <p><i>1972年元旦,西安大雁塔</i></p><p><br></p><p>右:宋天埝,四川三台人,生于1944年8月。个子虽小,却是班上的乐天派,“开心果”一枚。毕业分配到济南军区后勤部机关农场劳动锻炼。后回到家乡,在四川三台县秋林职业高中工作。后病逝,年份不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致你,和你……&nbs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在北农大1143班《通讯录》之后</p><p><br></p><p> 你想,或不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28人就活在那里,不好不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看,或不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电话和邮箱就在眼前,不生不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愿,或不愿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6年的同窗岁月已在你生命的轨迹里,无忘无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喜,或不喜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曾经的恩恩怨怨已被时光冲洗,无痕无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联系,或不联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心的一角,依然有我和你!</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曾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在一间教室里听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在一块稻田里插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睡着同一铺火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舀着同一锅饭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马连洼里闪过青春的身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望儿山上留下攀登的足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共同走过国庆15年的天安门广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也共同接受过工农兵的“再教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是苦?是辛?</p><p> 是忧?是喜?</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曾经相濡以沫,</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来又相忘于江湖。</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时光流逝,岁月催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窗的情谊又被翻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昔日清汤寡水的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今回味却甘甜似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又像陈酿老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年越久,味越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情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无关酒肉,不涉功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至纯,至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珍惜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让我们共同珍惜,珍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3.2.8.</p><p><br></p><p>注:“1143”是我班的信箱编号;</p><p>在写这首诗时,尚不知刘金良已经去世,故说是“28人”。</p> <p>全班健在的27位老同学,绝大多数毕业后都见过面,一直保持联系;个别尚未见面的,也已有了微信在线;惟有一位老同学,至今无法联系上。这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确为憾事,不由感慨系之。</p><p><br></p><p><b>别梦依稀咒逝川。五十载,忆同窗。鱼雁遍覆,无处话沧桑。几多聚会未见影,一身病,可安康?</b></p><p><b>武邑东正村头歇。清凉店,挥手别。此去经年,无缘再相对。纵是春来花又放,一年年,不一样!</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江城子•忆同窗 2020.1.3.</p> <p>附:<b>北京农业大学历史沿革</b></p><p><br></p><p>其源头可追溯至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的筹建。正是那一年,中国传统选拔人材的科举制被废除,现代教育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p><p><br></p><p>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原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农学院三院合一,于1950年4月8日正式定名为“北京农业大学”。当时全国各地有十几所农业院校,皆称“农学院”;惟有此校以“农业大学”冠名。</p><p><br></p><p>“文革”时期,北京农业大学被迫迁出北京,先后在陕西延安(延安大学)、河北涿县(华北农业大学)办学,校名也改了。直至1978年11月才迁回原址,恢复原名。197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为学校题写校名(见篇首图)。</p><p><br></p><p>1995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p> <p><i>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首任监督罗振玉</i></p><p><br></p><p>罗振玉(1866—1940),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江苏淮安县。1909年,他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校长)后,于当年赴日本考察。回国后,他即积极筹办京师大学堂农科。他亲自前往阜成门外望海楼一带勘察,亲笔写出书面意见。他提出的农科大学建在钓鱼台到罗道庄一带,是一项重要决策,为农科大学在此后半个世纪里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办学环境创造了条件。</p> <p><i>1950年,罗道庄北京农业大学校门</i></p><p><br></p><p>从1908年到1958年迁校马连洼前,北京农业大学在此办学达半个世纪之久。</p> <p><i>(上)1951年3月,北京农业大学开始实行校长制,孙晓邨出任首任校长</i></p><p><br></p><p><i>(下)毛主席亲自签发的校长任命书</i></p> <p>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全国共有16所,北京农业大学是其中之一(排在第9位)。</p> <p><i>校史馆(原图书馆)</i></p><p><br></p><p>前面这座建筑,是1914年农科大学•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的校门复制品。</p> <p><i>1995年,90周年校庆(1995.10.8.)</i></p><p><br></p><p>我们见到当年的辅导员李孙荣老师</p> <p><i>2005年,百年校庆(2005.9.16.)</i></p> <p><i>上图后排中:李伟基老师</i></p><p><br></p><p>“我们大学入学后的第一个辅导員是李伟基,男,也是加工教研组的,华侨,不善言语。还在咱们宿舍(6斋—324)住了几天,一个月左右就离开咱们班,由陈朱接替。前些年校庆在学校大门口遇到,我俩还照了相…… ” ——南山叟(2018.3.2.)</p><p><br></p><p>对这位李老师,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但经老班长这么一提醒,似乎又有了一点印象。在众多的照片中看到这张,便认出这就是他了。老了,健忘症,实在是对不起李老师了!☺️</p><p><br></p><p>如此说来,1964年开学报到那天,我丢掉了旅行袋——我的全部家当,应该就是他联系校广播室播出失物启事后才给找回来的。在此我要补一声:谢谢李老师!🙏</p> <p><i>又见当年的辅导员李孙荣老师</i></p> <p><i>2015年,110周年校庆(2015.10.中旬)</i></p> <p><i>在原农学楼前,与当年的辅导员陈朱希昭老师、李孙荣老师、以及王瑞丰老师合影</i></p> <p>那年 是哪年</p><p>那年 是一张褪色的照片</p><p>那年 是哪年</p><p>那年 总是魂绕梦牵</p><p>那年 是哪年</p><p>那年 是我们共同的从前</p><p>那年 是哪年</p><p>那年 我们说过再见</p><p><br></p><p>走的累了</p><p>让青春回家看看吧</p><p>走的久了</p><p>让时光倒流一次吧</p><p>走的倦了</p><p>让记忆张望从前</p><p>走的远了</p><p>让童真回驻心田</p><p><br></p><p>回到那年</p><p>回到那天</p><p>回到回不去的从前</p><p>回到那年</p><p>回到那天</p><p>其实从前从未走远</p><p> ——《<b>回到那年</b>》歌词摘录</p> <p>亲爱的老同学:</p><p>近来好吗?这些50年前的老照片,也许你曾见过,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再次见到,是否会有新的一番感触?6年的校园生活,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交集;纯洁质朴的同窗情谊,是我们终生难忘的记忆。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愿你安享晚年,福寿康宁!</p><p> 四知堂 敬上</p><p> ——2020.7.8.于枣香居 </p><p>(2020.7.25.毕业50周年纪念日发布 )</p>